APP下载

黄宏嘉:中国光纤第一人

2022-03-30

学苑创造·C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微波光纤工作者

黄宏嘉(1924.8.5—2021.9.22),祖籍湖南临澧,电子学家、微波专家、光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微波与光纤传输研究。

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超过10亿。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我们离不开互联网。而我们能够实现Wi-Fi自由,离不开一位名叫黄宏嘉的院士。

少年立志,坚定科技报国之志

黄宏嘉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他从小聪慧刻苦,中学时文理科成绩都十分优异。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家人希望他能发扬家学,继续从文,但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下的黄宏嘉因接触到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认为理工科对自己有更强的吸引力。于是他选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电机系电讯专业。

1944年,在中、美、英盟军反攻缅北的关键时期,黄宏嘉正值大四下学期。虽然还没有读完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也有同学从军牺牲的先例,但他还是决定提前毕业,弃笔从戎,踏上抗击侵略者的战场。从军后,黄宏嘉被分配到缅北战区的新22师66团3营,担任中国远征军少校翻译官,在植被茂密的原始森林里坚持战斗了一年半,恪尽职守直至日本投降。

抗战胜利后,黄宏嘉复员到重庆,1948年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9年毕业后回国。

我爱中国的整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25岁的黄宏嘉刚刚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校方挽留他继续读博,外国友人也极力挽留他。“我爱中国的整个,不仅爱她的美德,而且甚至也爱她的贫困和不幸。”黄宏嘉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与优厚的待遇,即刻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天晚上,黄宏嘉在香港搭乘运煤火轮,冒着被国民党军舰袭击的危险,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天津。

由于当时通信不发达,黄宏嘉回到祖国之后才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若是当时有比较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他也许就能够即时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也许就因为这个缘故,黄宏嘉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现代信息的传播手段——微波與光纤的研究上。

一位纯粹的科学工作者

黄宏嘉是国内研究光纤通信的先驱。20世纪60年代,他将自己多年所学结合实验与思考整理、编写出来,尽己所能填补了学术与应用的空缺。1964年,黄宏嘉呕心沥血写成的100万字专著《微波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微波电子学专著,被国际微波理论研究界评价为一本“为中国人争气的书”。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黄宏嘉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又写成了《从微波到光》一书,论证了从微波波导到光波导的发展。这是国内关于光纤可能用于通信的最早文献,为中国的光纤研究应用到通信打下了理论基础。完成了理论层面的奠基后,他开始着手于应用与实践的探索。1979年,黄宏嘉被调到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任副校长,他立即在大学内创建了波科学研究实验室,这是国内第一个光纤研究实验室。次年,上海市科委将“单模光纤研究”列为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项目。

尽管成果累累,但黄宏嘉从来不曾为个人荣誉所累。他说:“我是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实在的、忠实的、老实的,而不是虚夸的、虚假的科学工作者。做一个纯粹的真正搞科学的科学工作者,这是我的目标。”为了追寻这个目标,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科研生活,把钻研学问和探求真理作为自己终生的爱好。

猜你喜欢

微波光纤工作者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中国特种光纤产业正衔枚疾走
长飞光纤:中国光通信A+H第一股
光纤与光纤传感器
为什么
仲夏夜之梦
“危险”的微波炉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