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与自然生命
——以陕北剪纸艺术为例

2022-03-29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天工 2022年8期
关键词:娘子图样陕北

张 毅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陕北剪纸艺术是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每逢佳节、结婚嫁娶、暖窑乔迁等都会在门窗、室内贴上五颜六色的剪纸图案。人们将对大自然的热爱浓缩到剪纸中,以剪纸的形式描绘自然风光、花鸟鱼虫。人们将对生活的期盼与来年的希冀,寄托于小小的剪纸之上,剪出了“连年有余”“花开富贵”等具有美好寓意的作品。通过剪纸,人们借助丰富多彩的自然元素表达对生活的期盼、对来年丰收的希望,这就是陕北剪纸中文化生命与自然生命交织的体现。每一件陕北剪纸艺术作品都浓缩着陕北地区的独特风光,浓缩着陕北人民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体现出陕北人民性格豪爽、民风淳朴的特点。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自然生命与陕北剪纸艺术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自然生命有关概述

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就是指蕴藏在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的“本体”的经历,这种经历主要包括工艺美术自然演变的过程、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发展过程。从文化角度来看,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发展,不仅仅是由于人们的需求,更是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陕北剪纸是民间工艺美术的构成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工艺美术中十分重要的手工艺形式。在以往的历史发展中,剪纸的本体价值是装饰空间、表达情绪。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原本的价值也慢慢弱化,相继出现了更新的技法与颜色运用,表达剪纸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以库淑兰为代表的陕北剪纸艺术为例,库淑兰是陕北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独创了 《剪花娘子》(如图1)的形象,将所处地理环境理想化地融入了剪纸中。在《剪花娘子》中,“娘子”头戴花冠、身披霞帔,身体呈现为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葫芦形”;有桃形的鼻子、弯弯的眉毛、半圆的嘴巴。“娘子”坐在莲花台上,整体呈现出繁荣、热闹的景象。这一创新改变了以往陕北剪纸单色调的形式,使用更多的颜色进行艺术表达。可以看出,剪纸手工艺者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剪纸艺术中,给剪纸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这就是民间美术工艺文化生命的体现及延续。

图1 《剪花娘子》

民间工艺美术的自然生命就是指工艺美术中由于融入了符合地域特色的自然元素所呈现出来的生命力、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审美价值。传统民间手工艺作品是依附于自然的,艺术作品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对话,更体现了对其所在地区自然的崇敬、信仰与向往之情。

(二)民间工艺中的陕北剪纸艺术

陕北剪纸艺术是陕北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享誉中外的中国传统剪纸的精华,更是具有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陕北剪纸以窗花、炕围花、寿花、喜花为主要体现形式。陕北剪纸作品融入陕北人民的生活中,年年岁岁地延续下来,已经成为陕北地区一道不可忽视的风景线。

相较于南方剪纸艺术的细腻、精致,陕北剪纸艺术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贴合底层百姓的审美与价值观念,一般以人物、花鸟鱼虫、走兽图案、花纹图案等为主要素材[1]。

现如今,陕北剪纸艺术有两位主要代表人物,一是库淑兰,陕西旬邑县人,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杰出的代表人物”“剪花娘子”“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等称号。库淑兰所创作出来的《剪花娘子》作品突破了传统陕北剪纸颜色单一、表达方法单一的局限,进一步引入了丰富的色彩元素与剪贴的艺术形式。继《剪花娘子》之后,库淑兰围绕着“剪花娘子”这一题材创作出一系列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红红的小嘴,五彩的衣衫,色彩斑斓的画面,这既是库淑兰对自己形象的重塑,也是她剪纸艺术的表达。她的作品以构图大胆、人物形象饱满、颜色艳丽著称,分别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展出。二是郭佩珍,陕西佳县人,她从8岁开始执剪,先后创作出人物、花鸟、乡风民俗、山水、建筑等不同主题的作品,共2万余幅。郭佩珍是经典的传统派陕北剪纸艺术代表人物,其创作的手法体现了原生态的陕北文化内涵,比如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具有鲜明的纯朴、原始的特点。她的剪纸艺术作品贴合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历史演变过程[2]。

二、陕北剪纸艺术中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与自然生命

(一)陕北剪纸艺术中的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生命及其发展

陕北剪纸艺术是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浓缩,剪纸艺术的发展本身就是其文化生命的延续。陕北剪纸的用途主要是婚丧嫁娶、年节庆祝等。在陕北的婚俗中,剪纸主要凸显繁衍的寓意。“喜花”是直接表示对嫁娶祝福的剪纸艺术形式,也有特定的图式纹样,主要体现为“阴阳”“多子”,其中象征“阳性”的图样有狮子、鹰、龙、石榴、鸡;象征“阴性”的图样有莲花、贯钱、牡丹等;象征“繁衍、生殖”的图样有鱼戏莲、扣碗等;象征“多子”的图样有蛙、猪等。无论是何种图样,均能够体现出陕北剪纸“喜花”的内在文化生命,也能够体现出“喜花”是依附于陕北婚俗文化而形成、发展的。现如今,仍有不少陕北地区保留着原始的婚嫁习俗,会在婚嫁时,在家中的门窗、墙壁、家具等位置贴上“喜花”,仍旧是“繁衍”“多子”的图样题材。“窗花”是另外一种陕北剪纸艺术,主要题材为“五谷丰登”“连年有余”“喜鹊登梅”等,人们会将生活中的丰收劳作、绿植花卉等图样表达在剪纸作品中,之后贴在窗户上。在陕北,只有贴了窗花,才算迎来了新年。陕北“喜花”“窗花”的发展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出陕北的特色风俗,更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们对陕北剪纸的情感[3]。

(二)陕北剪纸艺术中的民间工艺美术的自然生命及其发展

陕北剪纸艺术的起源较早,是伴随着陕北地区早期人民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满足实际需要,美化环境、装饰环境。在陕北剪纸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图样都包含了自然元素,无论是富有人文价值的“多子多福”图样,还是直接表达喜庆的“连年有余”,其图样的直接形象都是自然元素,比如:莲花、葫芦、鱼、喜鹊、石榴、老虎;部分陕北剪纸艺术作品甚至是以陕北地区的山野环境为主要图样的。可以说,自然元素充分融入了陕北剪纸艺术作品中,为表达情感、体现思想、祈福纳吉等提供丰富素材。因此,陕北剪纸艺术是富有自然生命的,其中对自然元素的运用就是自然生命的延续。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此时不再采用单一的自然元素,而是将自然元素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剪花娘子》中“剪花娘子”的身体就是一个“葫芦形”,这既是文化生命的体现,也是对自然元素图样的创意表达,体现出现代生活中陕北剪纸艺术自然生命的延续与发展。

三、陕北剪纸艺术的文化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延续路径

(一)坚持体现陕北剪纸的自然内涵,以自然表达增强陕北剪纸的艺术价值

要保证剪纸作品始终体现出自然内涵,以自然元素的灵活运用强调陕北剪纸艺术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陕北剪纸作品具有崇拜生命、崇拜生殖的传统寓意,在表达这样的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使用蛙、抓髻娃娃、鱼、莲子这样的图案。在历史上,陕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水平较低,人口生育、成活率较低,这就造成了当地人崇拜生命、崇拜生殖的情况。鱼、莲子、鸟等是自然界中十分出名的“繁衍大将”,陕北人民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像鱼、莲一样繁荣昌盛,希望自己的后代成活率能够提高,就将希望寄托于生命崇拜中。因此,将鱼、莲、鸟等自然元素作为主要图案进行创作。可以说,陕北剪纸的自然生命是文化生命的基础,文化生命是自然生命的体现。因此,要想更好地实现自然生命、文化生命的延续,就要始终把握住陕北剪纸的自然内涵,保留传统自然图样元素,这样才能够促使依托于自然的陕北剪纸延续下去[4]。

(二)成立陕北剪纸兴趣协会,身体力行保护剪纸艺术

要想实现陕北剪纸艺术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的延续,就要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力量,将更多的陕北剪纸艺术爱好者、手工艺人集合起来,成立陕北剪纸兴趣协会,以此为依托开展陕北剪纸的创作与创新,进一步保护剪纸的艺术生命力。在实际过程中,陕北剪纸艺术属于民间工艺美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提出多项关于针对陕北剪纸艺术的保护政策与规范制度,各地区文化馆定期组织关于陕北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建议考虑进一步集合陕北剪纸手工艺人的力量,由专业的陕北剪纸传承人作为核心,吸收具有一定基础的陕北剪纸技术手工艺者、爱好者,通过作品展示、创作理念交流、陕北剪纸元素的溯源探索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让人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陕北剪纸艺术,实现对陕北剪纸艺术自然生命、文化生命的延续[5]。

(三)在传统基础上创新表达,迎合现代社会审美倾向

要想实现陕北剪纸艺术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的延续,就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从现代社会审美角度出发,将传统元素、自然元素进行创新表达。陕北剪纸艺术的生命力是基于传统自然元素图样的,自然元素图样既是剪纸自然生命的基础,也是文化生命的体现。因此,在生命延续的层面,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够抛弃自然元素图样,可以在保留图样的基础上对图样进行创新。以《剪花娘子》为例,在这幅剪纸作品中,库淑兰就大胆进行创新,将原本的单一红色转变为多种颜色。之后她将传统的莲花图样、葫芦图样等进行创新表达,以葫芦的整体形态作为“娘子”的外形,将“莲花”进行简化作为“娘子”的座位。这样一来,既可以将传统自然元素融入剪纸中,体现陕北剪纸文化中对生命、生殖的崇拜,也可以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剪纸艺术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四)强调陕北剪纸不同流派,全方位实现自然与文化生命的延续

要想实现陕北剪纸艺术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的延续,就要最大程度上保护陕北剪纸的不同流派。从陕北剪纸的整体角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创新剪纸和传统剪纸。无论是哪一种陕北剪纸,其均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若说创新之后的陕北剪纸能够让人耳目一新,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倾向,是传统陕北剪纸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之后的形态。那么,传统剪纸就是浓缩着陕北地区历史发展文化、民俗风尚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在今后的陕北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中,要认同陕北剪纸艺术的不同表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兼顾传统形式与创新形式,全方位实现陕北剪纸文化生命、自然生命的延续[6]。

综上所述,陕北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陕北地区特有的民间民俗工艺形式。陕北剪纸艺术浓缩着一个地区的自然特色与人文风俗,其中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延续,既是对陕北剪纸艺术的传承,更是对陕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今后的陕北剪纸艺术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延续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在体会其生命脉络的基础上把握发展方向。可以考虑从陕北剪纸的自然内涵角度入手,以丰富的自然表达强调自然生命力;也可以从表达方法角度入手,在传统剪纸工艺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表达,促使陕北剪纸艺术形式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价值,以此实现自然生命、文化生命的延续。

猜你喜欢

娘子图样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三娘子的饼
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实现按序排图
庆祝《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花鸡娘子
驴声驴影三娘子
基于DWG DirectX的电子产品图样结构关系轻量化构建方法研究
越南电站EPC项目设计图样审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