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自然资源要点

2022-03-29王中建

资源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设

王中建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哪些自然资源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文章进行了认真梳理,供大家学习。

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工作任务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備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矿产等资源勘探开发。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强化政府监管责任,防止监管缺位。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灌区。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和动植物疫病防治能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摘编自《中国自然资源报》2022年3月7日3版)

猜你喜欢

建设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高中生涯规划”信息技术建设应用探究
《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1—12月总目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泪流满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书目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