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怀“国之大者” 守牢耕地红线

2022-03-29本刊评论员

资源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大者基本农田红线

本刊评论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作出的重要阐述,在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共鸣。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千钧,“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中原熟,天下安。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可以说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就有1个来自河南。产粮大省河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的分量从来都是沉甸甸的。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调研河南时又特别强调,要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南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考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麦田察看小麦长势。

守牢耕地红线,夯实中原粮仓,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各地要进一步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格开展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建设永久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区;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到位;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确保实有稳定耕地不减少;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整合省、市、县级涉农资金,依据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按照“谁保护、谁受益”原则,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提高耕地保护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

“十四五”期间,河南还将开展耕地保护提升行动,确保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耕地数量保持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坚决完成。与此同时,河南将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织密织细织牢耕地保护监管网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

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怀“国之大者”,守牢耕地红线,扛稳扛牢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让中原粮仓更加殷实,在新时代的耕地保卫战中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戰略”,推进河南“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更多力量!

猜你喜欢

大者基本农田红线
细细的红线
心系“国之大者” 力扛时代重任
闪亮科技人
牢记“国之大者”
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
世说新语一则
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超1亿亩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全部城市永久性基本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