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材文本再构策略探析
——以闽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Christmas Part A 为例

2022-03-28朱长青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文本教材

朱长青

(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现行闽教版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语言训练。话题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有些单元在教学内容上,明显语料不足,很难丰富学生的语用,而且旧知识的复现率低,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笔者不难看到有些教师在期初开课,选择的课题却是期末的单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英语教学专家、资深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浦也提出“教材不是圣经,它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世上没有一套教材是专为你所教的学生而编写的,教师要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整合、调整和补充”。[1]

文本再构就是把教材本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这种构建是基于教材并需要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知识架构,把所教授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的一个再构的过程,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情境的、有现实可操作意义的可观、可读、可感的独立的教学文本。本文以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Christmas Part A 为例,探讨小学英语教材文本再构的策略。

一、基于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文本再构应始终把“教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整体解读教材,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新旧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具体、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的输入量增加了,学生的语用机会也就增加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例如,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Christmas Part A 所展示的图文(如图1、图2 所示):

图1

图2

不难看出Unit 7 Christmas Part A 内容过于简单,主要就是教授“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这个问句以及它的答句“I want a...”教师们往往在一节40 分钟的课堂中大费周折地创设各种活动操练运用这个问答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教学内容明显语料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理解文本隐含的话题、功能、文化、情景、内涵等,要在内容中“挖”,充实文本的内涵;在情境中“增”,串联相关教学情景,突出文本的交际功能。[3]笔者对Part A 做了如下的再构:

Unit 7 Christmas Part A

Sally:Christmas is coming.

Kate:What’s Christmas?

Sally:It's a big and happy festival.

Kate:How do we spend it?

Sally:We have Christmas trees.

We make Christmas cards.

We sing Christmas songs.

We get presents.

Ben:Look,Santa!

Santa: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kids?

Ben:I want a robot.

Kate:A violin,please.

Sally:Can I have a computer,please?

Santa:Sure.

由于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圣诞节,原文本只谈论要什么礼物,不能很好涵盖主题内容,同时结合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 对春节的谈论,笔者增加了对如何过圣诞节的谈论,紧扣单元主题,同时对原文本中的关键句也做了保留。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既要防止把教材神圣化,又要防止把教材边缘化,教材的中心地位、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二、创设真实情境,培养文化意识

语言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了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因此语言的学习与情境密不可分,教师在文本再构时应注意情境的创设。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不能胡编乱造或随意篡改客观事实,要遵循真实性和合理性原则。情境创设并不只是为了操练句型,而是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通过语言体验,恰当地运用英语。[4]

例如,原文本内容是:

Santa: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kids?

Ben:I want a robot.

Kate:I want a violin.

Sally:I want a computer.

再构后的文本是:

Santa:What presents do you want,kids?

Ben:I want a robot.

Kate:A violin,please.

Sally:Can I have a computer,please?

Santa:Sure.

本课再构的依据是英文原版动画片小猪佩奇中的相关内容。原文本中三个小朋友都用《I want a...》来回答,不符合交际的实际情况。常常有和外国人交流过的人会说“课堂上学的英语,在实际交流中,外国人常常不这样表达”。也就是说,在实际的交流中,外国人的表达会更加灵活多样。

文本作为语言教学的载体,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蓝本,准确性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再构文本时要充分挖掘丰富的“原版”资源以及其他教材资源,使得语言更加精确,避免中式英语,确保再构后的文本语言更加地道,更具美感。[4]

语言学习离不开对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句子结构、话语结构和语篇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例如,英语中常 用 礼 貌 用语,如,“Please”“Thank you”“I'm sorry”“Excuse me”。[4]本课再构后的文本增加了please,以及对问句灵活多样的回答,符合真实情境,也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表达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基于学生学情,体现文本适度

文本再构不是为了去增加文本的难度,而是要体现文本的适度。教师要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语言能力、语量基础和生活经验。再构文本的难度、长度和深度要适中,不能偏难或者偏易。内容简单将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的主动性。[5]

本课再构后的文本看似文本篇幅增加了很多,其实难度不大。主要增加了什么是圣诞节以及如何过圣诞节的谈论。

Kate:What’s Christmas?

Sally:It's a big and happy festival.

Kate:How do we spend it?

Sally:We have Christmas trees.

We make Christmas cards.

We sing Christmas songs.

We get presents.

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让学生了解与这个单元主题相关的重要知识的表达。原文本的新单词是Christmas,robot,tree。再构后增加的新单词festival,spend,we,make,get 是第八单元要学习的,在第七单元先学习后,第八单元再次学习,增加了知识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单词及它们的用法。这就是说英语的学习要不断地复现,知识才能得到巩固和积累。

总之,教师要紧扣教材的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储备基础控制好文本语言的难度,把握好适当的知识量,增加知识的复现率。脱离学生,脱离教材,太难或太易的文本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违背文本再构的意图。[5]同时要注意创设真实的情境,使用准确地道的语言,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真切体验英语文化之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