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2-03-28宋静怡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2期
关键词:四川省竞争力出口

宋静怡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天然气候优越,农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的农业产出大省。促进四川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加强其竞争力,脱离其大部分一般贸易,少部分加工贸易的格局困境[1],不仅能有效提高财政收入,加强特色农业品牌效应,推进开拓农林产品对外贸易多元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还能从多方面推进市场、企业及商品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知名度。

1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现状

1.1 四川省农产品对外贸易额及主要出口市场

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位居我国前列,但出口贸易额较少。四川省农产品出口主要以药材及中成药、白酒、烟草、茶叶、水果及其制品、动植物油脂、肉类及其制品为主。下表为近年来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对外贸易额比较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2016—2020年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进口额快速增长,但出口额增长缓慢,且在2019年和2020年出现负增长,说明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受限,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改善其出口贸易困境刻不容缓。

表1 四川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对外贸易额比较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以亚洲为核心市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产品出口已经逐步发展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亚洲市场,例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及日韩市场。为进一步推进出口企业增值,扩大出口市场,四川省政府着力加强了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引导优势,通过“四合一”立体营销平台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动了以攀枝花椰香芒、广元红心猕猴桃等“川字号”农产品的出口,以期扩大国际市场[2]。

1.2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分析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低价格优势。一是因为其优越的各类自然气候,适合植物生长种类繁多。二是因为其富饶的土地资源优势,耕地肥沃,面积广阔。三是因为其劳动力人口多,生产成本低。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交通运输优势正逐步加强。“蓉欧快铁”运输时间为13天左右,只占传统运输时间的1/3,交通运输的便利和时效的加快,不仅能有效降低在途物资库存和损耗,同时降低对外贸易货物运输成本,还能快速抢占国际市场,真正做到农产品出口市场的增效降本。

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多层次农产品出口政策相关调整意见,引导出口贸易政策优势。例如2015年10月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建议通过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搭建西部博览会、四川农业博览会等推广平台,以此打造区域品牌建设。2017年8月,明确鼓励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借助“蓉欧快铁”的通道,实现优质农产品的对外流通,加速企业与“一带一路”经济带相融合。推出农产品在资金、税收、金融、通关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农产品对外贸易成本[3]。

2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能仅由上述农业对外贸易额、出口市场及出口优势等因素来衡量,本文将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及国内外比价系数来分析近年来全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2.1 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该指标有效排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因素上下波动带来的影响,-1<数值<1,越接近1则表示贸易竞争力越大[4]。

由表2可以看出,四川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近年来相对稳定,均处于数值0左右,平均数值为0.029。表明2015—2020年四川省进出口额数据较持平,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波动不大,竞争力不高且有下降趋势,农产品贸易正面临险峻局势。

表2 四川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2.2 农产品比价系数(PI)

农产品比价系数是比较农产品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的指数。即农产品国际价格/国内市场价格。比价系数数值越大,则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比价系数数值越小,则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弱。

由表3可以看出,与2010年相比,豆油比价系数有所减小,食糖、棕榈油、茶叶、棉花比价系数有所增加,其中,棉花比价系数增长更明显。可见,四川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总体仍保持价格竞争优势,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大部分农产品竞争优势增长缓慢,为进一步扩大其竞争力优势,分析优势增长动力不足的原因已成为现阶段的关键问题。

表3 四川省部分农产品比价系数

3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原因分析

3.1 企业生产结构有待优化

四川省农产品单一的生产模式,波动的产品质量源于生产链缺乏新型技术指导。农产品生产与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智能运用连接较少,现代化科技水平减少及规模效应运用有待提高[5]。其次,农产品生产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幅度大,且目前国际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农产品低价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国际贸易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企业抵抗不稳定性风险能力较弱。另外,企业生产环保指数不达标,污染排放治理体系建设缺乏新型技术支持也会对出口贸易形成阻碍。

3.2 缺少核心竞争力,高质量人才储备不足

农产品缺少特色品牌效应,高新技术人才匮乏。一是四川省农产品可替代性强,缺少特色领军企业。特色农产品“大凉山桑蚕茧”“广元旺苍米仓山茶”等的对外贸易价值有待开发,国际市场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二是人口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高科技科研人才引入政策及相关科研资金补贴有望完善。三是在国际价格水平上,汇率具有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缺少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币升值,产品低价优势不再,将不利于国际市场出口[6]。

3.3 国际市场贸易壁垒问题

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问题,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受到一定限制。由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距离,四川省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方面的技术控制能力较弱,出口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国家仍以“绿色壁垒”为由拒绝进口,造成四川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在贸易壁垒问题背景下,国际市场形势复杂多变[7],加快熟悉贸易规则、抢抓国际市场占有率对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4 四川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

4.1 加速现代化农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行环保理念

四川省应加速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进程,搭建农业高科技生产产业链。企业应加强农田新兴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运用大数据监测、互联网信息等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变,把现代农产品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相结合,建立合理的农产品布局体系,促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型升级来提高竞争力。同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气候、光照等培育条件进行监测,通过标准化生产规范产品质量以减少产品价格波动,同时尽可能规避自然灾害有可能带来的风险[8]。另外,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绿色化高端产业链,推行环保节能的生产装置[9],提高资源转化增值能力,淘汰落后农产品生产产业链。

4.2 搭建品牌效应,政校企三方合作培养人才

推广区域特色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培养高精尖管理类及学术型人才。政府应明确突出地区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为省内优势农业搭建特色农产品流通渠道,开拓多元对外贸易新兴市场[10-11]。例如为“苍溪红心猕猴桃”产品建立特色品牌,提升广告效应以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利用新建港口将“攀枝花椰香芒”通过金沙江水运开拓国际市场。政校企三方合作积极培养高精尖专业化人才,政府可出台农林业就业补贴政策,加大科研启动资金;企业方带动基层劳动工作者提升技术水平,制定科学高效的农产品培育方案,通过例如无土栽培、物联网、冷链物流等新兴技术来加快农产品出口信息化建设;高校应继续完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扩大人才储备市场容量。农业部门应积极关注国际形势,预测币值走势,合理选择结汇外币品种,减少人民币汇率起伏带来的不利影响。

4.3 严格管控产品质量,开发多元市场分散贸易壁垒

严格规范农产品生产质量和出口质量监察机制,开发多元新兴市场。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农产品质量相关指标检测室,实施认证体系,加强市场行情监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降低贸易壁垒风险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多元市场开发,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交流[12],通过中蒙、中印等新兴市场跨境电商合作分散贸易壁垒。积极预测国际贸易市场行情变化,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规避风险,熟悉各国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在贸易门槛不断提高下,探讨对国外贸易型技术壁垒的相关对策,降低贸易壁垒问题带来的风险。

猜你喜欢

四川省竞争力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给情绪找个出口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