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27陈惜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5期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阅读教学

陈惜银

【摘要】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动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应运而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在“互联网+”这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解决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驱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其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呢?本文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第二课时课例,从聚焦语文要素,落实核心素养;共建智慧教育,实现教学相长;关注技术赋能,助力个性成长三个方面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有效策略,为探索网络学习空间运用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教育部发布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明确指出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是实现“人人通”的基础,是完成“三通两平台”项目的核心,这为科学、合理地建设与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指明了方向,开启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征程。在“互联网+”时代中,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效融合,让技术手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升级学习环境、学习模式和学习生态,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是新时代语文教育者亟需努力钻研的方向。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网络学习空间的必要性

(一)呼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新标准

网络学习空间是一个集资源、服务、创新为一体的虚拟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是沟通教师与学习的桥梁,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数据交互整合、服务个性即时的网络学习场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网络学习空间,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上传、共享空间资源,发布学习任务,并对学生成果形成可视化、个性化数据,有效聚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完成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预习、拓展阅读、作业发布等一系列活动。网络学习空间突出的时空延展功能,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边界,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师和学生现有知识。此外,网络空间的交互优势,实现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多向性、创新性和个性化。

(二)顺应了信息化2.0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新思路

语文离不开阅读,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即阅读教学。数据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书可看已成过去。小学生的阅读种类虽趋于多元化、个性化。虽然小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阅读种类和读本内容,但其阅读习惯仍局限于对文本一字一句的阅读,缺乏阅读形式的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阅读的有效性。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较单一,较多局限在教材文本或特定读本的指导,阅读形式不够多样,与读本相关的拓展材料不够丰富,课堂以教师单方面指导为主,缺乏对不同阅读能力层次的学生实施有效评价和个性化指导。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阅读和交流时间不够充足,课堂氛围稍显枯燥乏味。

(三)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不足,阅读形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素养培养有限等方面的不足。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海量资源互通互联,教师可以通过借鉴、观摩、下载、上传、共享等方式重构优质的教学资源,制订个性化的主题阅读方案,运用大量多媒体资源创设有趣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多样阅读资源建立起来的主题阅读资源库,能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形式,通过音视频或可视化电子文本,拓展主题阅读量,满足学生的阅读求知欲。此外,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上传至网络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实时互动讨论,互相学习评价,既方便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也满足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感悟的火花,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此外,在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阅读教学提供案例参考,学习优秀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学经验,凝聚集体教研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有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聚焦语文要素,落实核心素养

1.开放资源空间,创设具体情境,获得情感体验

网络学习空间支持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创设具体生动的阅读情境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储备。阅读情境的巧妙创设,是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也是突破阅读重难点的重要手段。例如,《雾在哪里》是一篇以“想象”为人文主题的科普性童话。课文围绕“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一语文要素,训练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仿照句式展开想象说话。在《雾在哪里》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的科普性童话较少,对雾等自然现象的了解较少,较难进入到作者想象的童话意境中去,从而影响学生对相关句式的积累与个性化的表达。

笔者借助网络学习空间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了“捉迷藏”游戏。通过“橡皮擦”工具把“雾孩子”藏起来的词语卡片给找出来,学生在游戏中认字读词,激发学生的游戏热情,引导学生进入与调皮的“雪孩子”捉迷藏的情境中。紧接着,在初读课文阶段,笔者运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动画教材,让学生一边观看惟妙惟肖的视频动画,一边跟读课文文段。在对相关句式进行语言训练時,笔者再一次创设情境,运用训练句式,把学生熟知的“黄山奇石”“江南水乡”“日月潭”等景色描写出来,并录制成教学资源,启发学生从生活出发,入情入境,由点及面,成功将“雪孩子”的形象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增强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2.借助网络手段,提供学习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阅读的本质在于提高阅读素养。阅读始于阅读,但不止于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使阅读量不断增加,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阅读的有效性是语言的积累与实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言积累与表达,是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之一。网络学习空间下的语文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空间搭建切实可行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总结语言规律,掌握阅读方法,个性化表达。

在《雾在哪里》一课中,笔者发现课文在表达结构和言语逻辑上很有特色,基本按照“雾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的结构来描写,重点字词与句式的训练贯穿其中。于是,笔者依托阅读情境,搭建了三个操作性强,自主性强的学习支架。第一个学习支架,笔者引导学生巧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拖拽功能,创新重组文段内容,总结结构规律,感受主题情感。在此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图片,对比理解和运用重点字词。第二个支架设置在句式训练环节。学生在理解文段结构的基础上,运用训练句式概括课文文段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取文段关键信息,将句式补充完整,并流利表达,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个支架体现在句式的迁移运用。笔者将语言训练点进行延展,示范展示了用句式“无论是……还是……,都……”描写“黄山奇石”“江南水乡”和“日月潭”等学生熟知的景点的视频素材,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紧接着,笔者出示了“游乐场”“学校”“公园”等生活场景,让学生自主选择任一场景,运用句式练习说话,录制个人展示视频,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并在空间资源库中对其他同学的视频进行互动交流、评价点赞,教师也可以根据视频资源进行评价与反馈,及时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这一形式既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又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大胆展示自我。

3.拓展学习空间,强化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

新时代教育改革与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即立德樹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网络学习空间下的语文课堂在启迪学生的语言及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雾在哪里》一课中,笔者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优质资源和使用功能搭建了供学生自主操作的学习支架,将祖国秀丽河山引入课堂,成为课堂资源,渗透中华汉字演变文化,让学生体会“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深刻内涵,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共建智慧教育,实现教学相长

在网络学习空间下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在资源和交互空间开放共享的基础上联结、学习、创造一系列信息、资源与知识。

网络学习空间开放的资源空间为教师组织开展阅读教学的提供动力。在备课环节,教师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学情的掌握情况,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再创造,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资源。如,《雾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在网络学习空间阅读科普性童话的创作特点,参考其他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明确教学重难点后,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上传“粤教翔云”等平台的课文朗读视频、“雪孩子”“游乐场”等卡通图片,与“雾”相关的绘本、诗歌及其它科普性童话等读本资源至网络学习空间,充实阅读教学课堂的资源库,以供课堂教学使用和学生阅读。

网络学习空间开放的交互空间丰富阅读学习和反馈形式,拓宽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使阅读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不再局限于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堂。如,《雾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雾”的知识知多少》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了解“雾”的相关知识,并用文字、语音或视频等形式上传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讨论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上传自己的课堂探究成果,在班级展示空间自主选择其它作品,互相评价、点赞。课后,学生可以继续阅读空间上与“雾”相关的绘本、诗歌和其它科普性童话,也可以继续分享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读本和多媒体资源,不断充实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储备。

(三)关注技术赋能,助力个性成长

网络学习空间拥有强大的数据分析技术,有助于教师精准捕捉、分析、评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推送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实现因学活教。如《雾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自学任务,如生字词的预习考查、课文创作特点以及人物背景介绍、相关知识的查阅了解以及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学生在学习空间中根据任务要求学习资源,上传相应的学习成果。根据空间自动生成的作业提交人数、资源学习人数以及相应任务的正确率等可视化数据,教师能够有效捕捉,精准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课堂中,教师分层推送句式训练任务,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上传运用句式训练说话的视频和生字书写的照片,通过课堂发言次数、任务回答情况,以及交互评价及点赞数量,教师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重难点掌握情况,对部分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课后推送个性化的练习,帮助他们突破难点。同时,教师也能观察到学有余力的学生群体,为他们及时推送拓展学习资源包,鼓励他们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精准的数据分析,分层的个性化指导,促使学生向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既能实现全员增长,又能助推个性成长。

“互联网+”时代,阅读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效运用,既助力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拓宽知识维度,实实在在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实现教学相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普及应用中,将注入新的改革和发展活力,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泛在学习环境将更加凸显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教师高质量协同教研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DES1412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幼如,罗胜涛.网络空间与学习创新[M].科学出版社,2019.

[2]周青.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

责任编辑  陈  洋

猜你喜欢

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服务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研究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中职学生发展的考核之研究
论本科教学中传统教学与网络学习空间结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