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本土设计理念的延吉西市场风貌提升设计

2022-03-26丁怡文

重庆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商业街朝鲜族商圈

丁怡文

(吉林省吉规城市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 130061)

0 引言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逐渐转向存量更新。商业街作为城市的重要功能组成,也因其特有的历史底蕴和吸引力成为改造和更新的重要对象。在全球化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逐渐衰落。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特点延续商业街历史文化,重现商业街空间活力,展现商业街发展潜力,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 本土设计理念概述

1.1 概念释义

“本土设计”是崔愷院士在他的第二本作品集《本土设计》中提出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立足于土地,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根本的建筑实践策略。本土设计在概念上与地域主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地域主义强调传统文脉在形式上的传承,是一种风格倾向;而本土设计的概念更加广泛,它寻求的是理性主义原则下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主张用当代设计语言表达本土特色,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论。

1.2 构成要素

崔愷院士将本土设计理念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文化、环境和空间①。

首先,文化要素是对文脉的传承,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建筑形式、民族文化习俗、空间行为模式等,通过从传统文化中提取符号语汇,使建筑与历史在视觉上产生联系。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暨火把广场设计便是对这一理念的很好诠释。崔恺院士以彝族崇拜火神的信仰作为出发点,采用圆形平面的观众厅,使用木格栅作为内部空间的装饰材料,在外墙设计中更是融入彝族传统的装饰纹样,通过抽象简化和变形重组的方式将彝族传统文化与设计结合。

其次,环境要素是对自然的体现,包括气候和地形等,结合地形和气候条件,通过材料和技术的创新,创造出根植于土壤中的建筑形态。崔恺院士在拉萨火车站的设计中,充分考虑拉萨市的气候条件,将外窗设计成窄长形并使其凹入墙体,以减少阳光的辐射。同时也利用日照的优势,采用太阳能集热板为室内提供热源。此外,立面采用耐候性较好的预制彩色钢筋混凝土外墙板,以适应高原的特殊气候[1]。

第三,空间要素是对地域的回应,从地域特点中发掘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体现建筑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德胜尚城位于北京市德胜门附近,周边是典型的“高密度、小尺度、重邻里”的传统老北京空间结构,崔愷院士在设计中延续了北京旧城的空间肌理,打破现代办公楼“低密度、集中式”的布局方式,重组具有传统精神的场景语言,在空间中实现建筑与德胜门、现代与历史之间的对话与互动[2]。

2 延吉市西市场商圈概况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历史文化悠久,民族特色鲜明。延吉市共五十多万人口,其中50%以上是朝鲜族,当地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少数民族聚集区。延吉市西市场商圈位于延吉市中心区域,本次更新改造范围主要为西市场商圈内海兰路两侧商业街。通过现场调研发现,海兰路两侧商业街存在建筑立面杂乱无章,建筑空间参差不齐,基础设施破败陈旧等问题,亟待改善(图1)。

图1 商业街现状

3 延吉市西市场风貌提升策略

3.1 挖掘文化内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意识的逐渐消弭共同削弱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割裂了建筑对地域文脉的传承。商业街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区,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是承载历史叙事的核心区之一。如何在完善商业结构的同时延续城市文脉,对商业街改造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上海嘉定安亭老街的更新改造设计中,设计者将场所精神转化为建造实践,同时又将建造带来的记忆与片段传递给使用者,在建筑中延续马头墙和单檐歇山顶的传统建筑形制,在立面设计中融入老街古树银杏的图案元素,从而使商业街获得更多的吸引力。延吉市西市场商圈的历史文脉是朝鲜族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经过长时间沉淀、发展并传承下来的,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独有场所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对西市场商圈的风貌提升中,应该注重挖掘延吉市朝鲜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打造商业街独特的魅力。

3.2 延续空间秩序

芦原义信认为,当建筑只有一栋时,建筑是雕塑式、纪念性的,当建筑达到两栋时,二者之间就会有封闭的干扰力量起作用②。显而易见,复合空间的纪念性要高于单独的纪念性[3]。商业街作为小型商业建筑的集合体,是复合空间的典型代表。南京夫子庙商业街是我国重要的特色步行街之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其独特的空间秩序。在夫子庙的改造过程中,为了不破坏夫子庙商业街原有的空间秩序,设计采用了“毛细血管”式的通道穿插其中,最大限度减少植入空间对原有空间的影响;在单体建筑的改造中,更是保留了原有的空间尺度和行走体验。随着延吉市西市场商圈的不断发展扩大,在此同样形成了细腻而独特的空间环境。探寻并延续商业街空间环境的规律和秩序,以寻求新建筑与旧建筑以及建筑与空间之间的平衡,从而打造灵活的商业街尺度,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地域文化体验,也是西市场商圈风貌提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3.3 保留商业多样性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的发展需要多功能混合,商业街的繁荣同样如此[4]。延吉市西市场商圈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延吉地区商品、轻工和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商业街的更新改造同样需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保留西市场商圈的业态和功能,同时引入新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增强商业环境的吸引力。

3.4 重塑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已成为城市更新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城市老旧商业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成都锦江区玉成街改造项目中,将口袋景观植入到商业街空间中,创造了一个使用者可以充分享受的商业环境。北京王府井口袋公园的设计则是在引入自然的同时,又将空间开放共享给城市。除此之外,如何利用气流调节环境微气候,污水污物的排放与回收,以及海绵城市等节能手段的应用也是商业街风貌提升改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5]。商业街的繁荣发展和活力凝聚都需要良好的空间环境作为依托,因此,在西市场商圈的风貌提升过程中,应当利用地域自然资源,重塑商圈生态环境,将自然引入到商圈中,从而营造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3.5 多学科融合

要维持商业街活力的持续焕发,除了上述四点原则,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在西市场商圈的更新改造中,一方面可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延续历史空间秩序、保留商业多样性、重塑景观生态环境等方式增加商业街活力,另一方面还需结合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分析掌握社会需求的发展方向,使更新改造后的商业街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与需求,形成长期发展的稳定态势。

4 延吉市西市场商圈更新改造设计

针对延吉市西市场商圈现存的问题,依托本土设计理念,修补被割裂的建筑与文脉之间的联系纽带,使建筑与环境在空间上达成默契,激发延吉市西市场商圈的商业活力。

4.1 提炼本土文化

朝鲜族素爱整洁,因此在朝鲜族传统民居中都有“退间”这一功能空间。而后在朝鲜族公共建筑设计中,退间演化为柱廊,形成过渡空间,增加了建筑形体上的凹凸关系与虚实变化。在本次更新改造设计中,结合朝鲜族素爱整洁这一生活行为习惯,利用了削减后退的手法形成“退间”,创造出适宜的建筑形态(图2)。在朝鲜族的民族文化里,具有对鹤的崇拜心理,在民族舞蹈中也有很多模拟鹤的自然形态的动作。因此,在立面的更新改造中将朝鲜族传统舞蹈鹤舞松弛自如、潇洒流畅的舞蹈形象抽象为建筑符号,运用到建筑单体立面的装饰构件中,以创新的手段,而非单纯形式上的模仿延续朝鲜族的文化特色(图3)。除此之外,在商业街入口形象设计中借鉴朝鲜族的语言文字,经过简化和重组,形成了商业街门面(图4)

图2 “退间”手法应用分析图

图3 传统文化符号提取分析图

图4 传统文字结合分析图

4.2 控制建筑色彩

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平日多着白衣素服,而在一些重大节日,朝鲜族也会身着华丽的服饰,表达对节日的庆祝。这些服饰色彩明快、花纹漂亮,至今也广为人们喜爱。因此,改造后的建筑整体色彩沿用朝鲜族传统青墙白瓦的素色基调,在广告牌匾、灯箱以及景观设施中承袭朝鲜族传统节日服饰文化中明艳的色调,相互叠加,营造氛围(图5)。

图5 立面及灯箱效果图

4.3 采用本土材料

在建筑的材料上,选择延吉市常用的建筑材料,以适应延吉地区春季多风、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采用涂料、混凝土、饰面砖、石材等材料对原有建筑外立面进行修补,而建筑增加的立面造型以及装饰构件则选用钢材和玻璃等材料,实现环境的可持续。

5 结语

本文以“本土设计”理念为基础,以延吉市西市场商圈为研究对象,针对西市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商业街风貌提升的原则和策略。在城市存量更新的发展进程中,传承地域文脉,唤醒场地精神,不拘泥于符号的堆积,深入挖掘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从“本土”出发,以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商业街的更新改造,能够更好地让商业街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得到延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③城市更新改造亦是如此。

注释:

①崔愷院士在他的第二本作品集《本土设计》中提出的本土设计理念的概念;

②芦原义信在著作《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的设计理论;

③出自《论语·学而篇》,意思是有德者要致力于事物的本源,本源确定了,路径也就有了。

猜你喜欢

商业街朝鲜族商圈
完美小店
商圈演义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李晶晶作品
KORE A TOWN
世界商业品牌名街评价研究
今非昔比的商业街
另类“哈韩族”:去韩国打工的中国朝鲜族人
朝鲜族妈妈的心里话
商圈调查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