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蜂蜂箱的研制进展

2022-03-25李为常周晓康董坤何伟东王鑫葛菲周静月杨明显

中国蜂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蜂蜂箱蜂群

李为常 周晓康 董坤 何伟东 王鑫 葛菲 周静月 杨明显│文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南充637000;2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成都 611130;3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在20世纪初引进郎式活框蜂箱养殖的西方蜜蜂以前,我国普遍采用圆桶蜂箱饲养中蜂,一年一次毁巢取蜜。自从引进西方蜜蜂和活框蜂箱养殖技术之后,在我国形成一股活框饲养中蜂的热潮,人们开始尝试用郎式蜂箱或借鉴郎式蜂箱设计各种的活框蜂箱来养殖中蜂,如广东省就有超过100种不同规格的蜂箱[1]。但是套用西方蜜蜂活框饲养思路,用郎式蜂箱或者其衍生蜂箱在养殖中蜂的过程中发现中蜂容易分蜂、飞逃和难以饲养强群等缺点[2]。因此,人们开始根据传统的圆桶蜂箱特点改造出圆格子蜂箱和方格子蜂箱。另外,为了使中蜂蜜脾分离还研制出子蜜分离框和组合框蜂箱。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蜂箱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然而至今还没有一款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蜂养殖的蜂箱,严重制约了中蜂产业的发展。本文对上述各种类型蜂箱的原理、特点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研制出适合中蜂产业规模化、省力化和智能化的蜂箱提供参考。

一、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

郎式蜂箱是由美国著名蜜蜂行为专家郎斯特罗什根据蜜蜂的蜂路和巢框的思路发明的活框蜂箱[3],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蜂箱。该蜂箱从1851年发明以来,经过长期的养蜂实践不断完善后,被公认为饲养西蜂的标准蜂箱,我国也普遍采用这种蜂箱饲养西蜂和中蜂[4]。郎式蜂箱传入我国后,我国养蜂工作者根据中蜂的特点,研制出中蜂十框蜂箱、从化式中蜂箱、中一式中蜂箱、高窄式中蜂箱、GN式中蜂箱等多种形式的中蜂蜂箱。

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都是依据蜂路和活框的原理来设计,只是巢框的尺寸略有不同而已[5](表1)。它们都是在巢框尺寸的基础上结合框间蜂路、上下蜂路和前后蜂路推导出蜂箱的内围尺寸,再配合上巢门档、副盖、大盖、隔板等部件即可构建出一个类型的蜂箱。

表1 6种中蜂蜂箱的巢框尺寸

养殖中蜂上,它们与传统的树洞、墙洞、竹笼、木桶等器具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一是蜂群检查方面。它们能够进行开箱检查蜂群的内部情况,如提脾检查蜂群的蜂王、储蜜、储粉、疾病等情况;二是人工分蜂方面。它们能够进行人工育王,通过人为提脾加王台进行分蜂能够快速扩大蜂场的规模,另外也能够对表现不好的蜂王进行人工替换来淘汰;三是调脾合群方面。当蜂场出现群势较弱的蜂群时可以通过调子脾、补蜂等方式加速蜂群的繁殖,当蜂场出现无王群,特别是工产群时可以进行合并蜂群;四是取蜜方面。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能够对巢脾进行脱蜂割蜜盖后用蜂蜜分离机取蜜,避免了传统的毁巢取蜜;五是运输方面。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能够通过压条、卡子固定巢框巢脾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另外箱型也比较规整便于装车卸车。

由于中蜂和西蜂的差异性,导致用这种类型的蜂箱养殖中蜂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上,传统的“棒棒巢”养殖蜂群管理简单,没有技术障碍,仅在分蜂或胡蜂出没的时期,注意收蜂和拍打胡蜂即可,老幼妇孺均能胜任,甚至有的人长年在外打工,仅在取蜜时回家割蜜,每巢能取蜜15~20kg,稳定收入3000~5000元,外出务工回家养蜂互不耽误。但是,用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来养殖中蜂,必须对中蜂生物学特性和外界蜜源情况熟悉才能养好,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蜂群分蜂、飞逃、生病的问题。并且需要开箱检查蜂群、对蜂群进行加脾等工作,加大了养蜂的工作量。在蜂蜜品质上,郎式蜂箱之所以能成为西蜂养殖的标准蜂箱,主要原因之一是西蜂能够轻易在巢箱产子和继箱贮蜜,而中蜂由于群势小、分蜂性强和野性大等特点,很难像西蜂那样子蜜箱分离,在1张有卵、幼虫、蛹、粉和蜜的巢脾上割封盖蜜后用摇蜜机取蜜,蜂蜜容易受卵、幼虫、蛹和粉污染,并且会把脾上未成熟的水蜜一起取出,影响中蜂蜂蜜的品质。

二、圆桶蜂箱及其衍生蜂箱

圆桶蜂箱(俗称棒棒巢)养殖中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们在观察野生蜜蜂自然筑巢和猎取蜂蜜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一般用长70~100cm、直径30~50cm的原木,从中间纵向一分为二,中间掏空,留壁厚3~4cm,在中间位置开能让4~5只蜜蜂自由出入的孔洞作巢门,并在下半巢下方开一通风清洁孔,上下对合而制成。后来人们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在圆桶蜂箱的基础上衍生出多种蜂箱,主要有圆格子蜂箱和方格子蜂箱[6-9],圆格子蜂箱和方格子蜂箱的设计原理在圆桶蜂箱的基础实现了上节取蜜和加节的功能(图1)。

图1 圆格子蜂箱养殖中蜂

同样的圆桶蜂箱及其衍生蜂箱也有其优势和不足。优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中蜂的生活习性上,因为圆桶蜂箱及其衍生蜂箱是仿造蜜蜂在自然状态下造脾的特点,使其更加符合中蜂的球形或半球形结团的特点,有利于维持强群夺取高产;二是在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上,圆桶蜂箱及其衍生蜂箱基本上不用开箱检查,只是在分蜂、取蜜季节收下分蜂群和割蜜即可,管理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小。但是它们也存在不少的缺点:一是容易造成蜂群损失,因为圆桶蜂箱及其衍生蜂箱不能提脾检查,当蜂群失王、生病、缺蜜等情况出现时没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会导致蜂群工产、飞逃、饿死等;二是不能批量管理,无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如不能进行批量育王来换王、分蜂和调脾合群等,导致蜂场的蜂群强弱不均;三是割蜜时容易割到子和粉,虽然格子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圆桶取蜜时伤蜂毁巢不足,但是一节一节进行割蜜时还是难免割到粉和子。

三、组合框中蜂箱

组合框是为了解决人们在套用西蜂活框养殖技术养殖中蜂后产生的不足而研制出来的,现在主要有子蜜分离框和无下梁组合框两种类型[10-16]。其中子蜜分离框的设计原理是把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的巢框分离出两个部分,上面部分用于储蜜,下面部分用于储粉和子(图2a)。它的最大特点是取蜜时只需要把蜜区部分取出即可,摇蜜时不会伤子,除此之外它跟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并无太大的区别,特别是直接用郎式蜂箱的巢框做成的子蜜分离框后对蜂群的繁殖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无下梁组合框的设计原理是综合了活动巢框和圆桶蜂箱的优点设计的,有多个小节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无下梁的巢框(图2b)。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去掉巢框的下梁让中蜂既能像在郎式蜂箱及其衍生蜂箱那样开箱提脾检查,又能像在圆桶蜂箱那样不断往下造新脾,符合中蜂“往下结团,往下造脾”的生物学特性。但是,目前所使用的无下梁组合框的连接方式和取蜜方式较为复杂,还无法实现中蜂规模化、标准化和省力化养殖。

图2 组合框蜂箱养殖中蜂

四、智能蜂箱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趋势[17-19]。同样的智慧蜂业也已经在我国兴起,现已有几款智能蜂箱用于中蜂的养殖(图3)。智能蜂箱的设计原理是在每个智能蜂箱上布置一套用于采集蜂群信息的检测装置,采集数据后直接通过移动网络或者先通过Wi-Fi上传至路由器后再经过移动网络上传至云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和分析[20]。它们的特点是能够采集蜂箱内的温湿度、蜂箱的重量、蜂箱内的声音和蜂群的进出量。现阶段这些智能蜂箱在用于养殖中蜂过程中侧重于数据的采集,通过手机APP端或者电脑端能够看到的是这些数据,虽然已经能够远程的判断蜂群的状况,但是暂时还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通过算法形成相应的智能化配套养殖技术。另外,目前的智能蜂箱都是把监测装置安装在郎式蜂箱上,而郎式蜂箱养殖中蜂需要经常性的加脾、抽脾等繁杂性的工作,这还不能充分发挥智能设备的作用。

图3 智能蜂箱养殖中蜂

五、展望

综上所述,从古至今在养殖中蜂的箱型探索上人们做了大量的尝试,特别20世纪初郎式蜂箱及其活框养殖技术传入我国后,每年都有大量的中蜂蜂箱相关专利出来。虽然目前暂没有研制出一种像郎式蜂箱一样被公认为饲养西蜂的标准蜂箱的中蜂标准箱,但是也取得的一定进展。未来中蜂蜂箱研制的重点和方向应该为以下几点:(1)充分挖掘圆桶蜂箱的优点并加以利用。圆桶蜂箱养殖中蜂之所以能经久不衰,肯定有其科学和精华所在,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圆桶的大小、取材和自然造脾等方面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利用[21];(2)对待郎式蜂箱应从“移植”转为“嫁接”。郎式蜂箱传入我国以后,人们根据郎式蜂箱及其活框养殖技术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蜂箱,大多数照搬郎式蜂箱的模式,蜂箱和巢框上只是简单改变尺寸,养殖技术上也曾出现过双王加深继箱、单王加浅继箱、不加继箱等,效果都不理想。未来应该充分运用郎式蜂箱的活框思路结合圆桶蜂箱符合中蜂的习性入手进行中蜂蜂箱的研制;(3)摒弃不同地方采用不同的箱型思维。我国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导致我国出现阿坝中蜂、北方中蜂、海南中蜂等,它们在群势强弱、抗寒抗热上略有不同,于是在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时有不少人倡导不同地方根据地形气候选择不同的箱型,这也是导致我国现在中蜂箱五花八门的原因之一,非常不利于中蜂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未来我们在研制中蜂蜂箱时应从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准中蜂箱的战略出发,不过在统一的前提下可以从组合框的角度研发来满足不同地方的需求;(4)紧跟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研制中蜂智能蜂箱。随着“智慧蜂业”的兴起,智能蜂箱是现在及未来研究的热点,所以在中蜂蜂箱的研究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中蜂智能蜂箱的研究。相对于西蜂而言,中蜂在养殖过程中省去了治螨的环节,并且中蜂在自然无人管理状态下可以很好生存而西蜂则不能,这说明中蜂更加容易通过智能蜂箱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省力化和智能化养殖。

猜你喜欢

中蜂蜂箱蜂群
简易中蜂采水碗
蜂箱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
环保蜂箱设计
诠释蜜蜂中毒的诸种“怪象”
悬崖上的蜂箱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野生中蜂的诱捕
蜂群春管效果佳
蛰伏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