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以《管理会计》为例

2022-03-24

经济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讲授专业课管理会计

●叶 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上海市的思政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值得我们其他省市的教育工作者借鉴。“上海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在教学中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所有的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都同向同行,而且要借鉴上海市的先进经验,将显性思政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体系。

一、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最初是马克思·韦伯提出来的两个概念。工具理性主要指的是使用某种手段,以期达到某种想要的目标。价值理性指的是拥有某种信念,做正确的事情,有时候就是一种信仰,即使达不到某种目的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做。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应当相互配合,而不应当一味地宣扬某种理性、贬低另外一种理性。在思政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以“价值理性”作为一种价值引领,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同学们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一方面,让“工具理性”作为检验“价值理性”最终效果的手段。这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辅相成、形成统一的局面,为思政教育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价值

(一)当今社会的价值要求

我国的教育思想要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保持一致。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际上一些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构建、一些不当言论的传播等使得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界的冲击。所以,当今社会需要牢牢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二)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要求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最关键的是要德才兼备,上大学期间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正确引导对他们至关重要。而大学生上大学期间,获取知识、塑造“三观”的重要场所便是通过课堂的学习,因此,在大学里面,课堂上思政知识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三全育人”的要求

大学里面如果认为思政知识的传播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的话,便让思政课教师陷入了孤岛困境,最后的效果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大学里面思政课教师需要传播思政理论知识,专业课和综合类课教师需要加入思政元素,学校全体员工需加入育人行列,全方位育人体系在当今高校亟需构建。

(四)立德树人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最关键的是树立人们的信念,人有了信念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才会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最终获得成功。让大学生都成为有信仰的人,对提升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青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会计》进行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分析

(一)挖掘《管理会计》中的思政元素

要想长期、稳步、优质地推进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最关键的就是抓住“牛鼻子”,找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的契合点。

1.将管理会计中的知识点推广到为人处事的道理。在讲到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时候,会讲到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投资风险越高、收益就越高,投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低,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这个知识点加入思政元素,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这个知识点对大家有什么启示,大家讨论后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图小便宜而吃大亏,不要为了一些利益而去做违法的事情。让同学们警惕网贷陷阱,不要进行网贷,理性消费。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计算网贷的年化利率,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同学们将日利率转化为年利率的计算方法,一举两得。告诫同学们判断贷款利率高低的时候要看年化的贷款利率,不能被日利率所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2.宣扬美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讲到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宣扬做会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首先,在技能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时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工匠精神,让同学们明白工匠精神里面最重要的要爱岗敬业。作为学生,就应当好好学习,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活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学们今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不能被利益所诱惑,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决不做假账,干一行爱一行,保持应有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在保密方面,一定不得泄露工作中的机密信息,这时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奉献精神,让同学们明白自己作为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不仅要管好自己的言行,而且要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可以举例此次抗击疫情中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许多医生在抢救室没日没夜地抢救危重患者,在核酸检测点,多少护士不顾严寒和烈日,即使有的时候被累倒,但是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又投入到工作中。最后,在讲到正直性里面调和现实的利益冲突这个点的时候,可以加入思政元素——团队合作精神。告诉同学们,当今社会,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一定要学会团队协作、相互配合,不要孤军奋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此次抗击疫情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陈薇院士等科研和医疗工作者在自己的团队内部相互合作,各科研团队之间也相互合作,最终使我国的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3.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讲到业绩考核与评价的时候,引入思政元素——诚信教育。企业在业绩的考核与评价的时候,不能仅靠主观地去评价,这样会加入过多的主观意识,评价不够客观和公正,应当适时采用基于EVA的业绩考核与评价、或是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业绩评价与考核,评价的过程里评价人和被评价人要诚信,这样得到的结果才具有可靠性。教育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里面,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给与学生以警示。比如,一些“老赖”自己是有能力偿还债务的,但就是不偿还,一些人信用卡逾期不偿还等等,这些人将被限制乘坐一些公共交通工具,对自己和家人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教育学生一定要诚信,在考试中要诚信,否则被发现舞弊,处分结果将会进入档案、伴随终身,自己的助学贷款在今后工作了要按照要求按期偿还,以免影响自己的征信。

(二)探索不同学科之间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鉴

不论是什么学科,教师讲授知识的同时,不仅要将知识讲授系统化,而且在讲授思政案例时和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和教学内容相关,可以探索不同学科之间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鉴。

1.熟悉整门课程的知识点。教师不能只是讲授碎片化的知识,而应当系统化地讲授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整门课程的熟悉程度和对整个学科的把握,使前后知识连为一个整体。对整门课程熟悉后,就如同站在山顶上俯瞰山下,才能够一览众山小,教师才能准确地知道哪些知识点更容易加入思政元素。

2.不同学科之间思政元素的相互借鉴。自然科学类课程在讲授的时候可以联系人文社科类课程。比如,自然科学类课程在讲授一些科学家无私奉献、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事迹的时候,可以同时讲授张桂梅同志的事迹。讲张桂梅同志的事迹的时候,不仅讲她取得的成绩,重点讲她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培养和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传承伟人的精神。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讲授的时候可以联系自然科学类课程。比如,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讲授职业道德的时候,可以讲授在本次抗击疫情中做出重大贡献的钟南山院士的事迹,讲他的舍身忘我的精神和他的爱国情怀。这样,在不同学科之间思政元素有交集的时候相互借鉴,联系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更加有亲切感,这样的触动会更加深刻、更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破除“两张皮”的现象

1.破除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相互分离的现象。高校不应当将思政教育的职责完全推给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应让全体教师都要拥有德育意识。思政教育应当是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承担各自的职责,同向同行的一个过程。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思政教育应当分工协作、相互依存。思政课应当主要承担思政理论知识的教育,让同学们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思政类课程应当进行课程思政,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适时地加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课讲授的思想、目标保持一致。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分工不同: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中的支持者、引导者、调准者,专业课教师发掘专业课程里面的思政元素,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具体的素材。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应相互合作:在课程开发、教材撰写、专业课思政元素开发方面齐心协力,最终使课程体系、教学活动效果、教学内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得到提升。思政课和非思政课相互配合,共同进行思政教育,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破除思政教育只是一部分人职责的现象。在人员上,不应当将思政教育只看成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职责。在高校里面,思政教育是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是全体员工的职责。学校党委组织部作为引领者,其他行政部门作为配合者,一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实施者,实现全员参与的思政教育体系。必要时可以探索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让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加入其中,适时地从外部邀请专家做讲座。大家可以在工作室里面以思政课为引领,开发一些具有学校、地方特色的宣传中国精神的通识课,然后成立本校的思政专题宣讲团,宣讲团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加入,各个高校间通过宣讲团的相互宣讲,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目的。

(四)专业课教师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1.思想观念的转变。消除专业课教师认为课程思政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的误区。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其重要性,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入到教学中去,让自己变得乐于教授思政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自己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变得乐学、能够主动探索新知识。

2.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首先,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每周三下午不仅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而且在党员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的时候,也可以适时要求非党员教师一起学习相关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大政方针,适时地组织教师参加线上或者线下的相关培训。其次,专业课教师应当熟悉思政相关内容的特定术语和语气。比如讲授某个伟人的思想时,内容务必准确无误,不得擅自改造;在讲解的时候语气应当是严肃的、正式的。最后,通过自己对所教知识和思政知识的熟悉,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嵌入点。

3.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首先,分析学情。专业课教师应当分析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政治课和大学阶段思政课的学习内容,明白他们思政课方面已经学习了什么,什么是即将学习的内容,弄清楚思政元素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必要时,可以通过毕业标准的现行要求,反推出现行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并不断修订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因材施教。其次,教案的设计。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经验、并吸取一些专家的智慧,秉承积极教学法的精髓,坚持以德为先,讲授一部分知识点的同时,让同学们通过参与讨论、查阅资料、做练习等方式参与其中,使教学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然后,加入思政元素的时候,也要遵循积极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到这些伟人的精神和事迹离自己并不遥远,从中明白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如何做人、做事。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最后,每次上完课都应当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学生知识是否学到、能力是否提升、是否进行了德育教育,总结这堂课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妥的地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完善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我国高校都是遵循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及其他校领导负次要责任。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党政、意识形态方面文件的上传下达。教务处负责制定教师思政教育方面的评价细则,人事处负责制定思政教育方面的的奖惩细则,其他行政部门和各二级学院相互配合。

2.评价人员的选择。对专业课教师使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评价,应选定专门的评价人员。对专业素养和思政知识的传授,应当和辅导员、思政教师的评价分开。学生也可以进行评价。每次评教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个关于思政知识传授方面的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可以改进教学设计、完善评价制度。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思政课和课程思政的关系,完善评价体系,开发一些线上教学平台,形成高校里各个部门、每个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思政培育体系。

猜你喜欢

讲授专业课管理会计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