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强化路径

2022-03-24李雅洁石志锋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利用监督

李雅洁 石志锋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 太原 030012)

廉政文化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非常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积累了丰富优秀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新媒体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标准、任务和方式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

一、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采取相关措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培育一种廉政文化,并使其滋养覆盖全党全国,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政治文明向前发展。

(一)1997 年- 2002 年,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1997 年1 月1 日,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驻国际互联网,成为国内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在人民网的引领和带动下,更多的机构也纷纷开始使用互联网。中国的网络政治和网络参与拉开了帷幕,1999 年1 月,中国电信和国家相关部委在北京共同举办了“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开始建构电子政府。于是,全国范围的网上政府工程陆续展开。这一系列措施和要求为推进互联网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技术支撑,成为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

(二)2003 年- 2007 年,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网络媒体在现实社会中逐渐展现出自身的影响力,作为一种第四媒体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共产党初步意识到网络的巨大力量,开始着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反腐举报正式纳入了党的工作日程。2004 年和2005 年中共中央分别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都指出要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发挥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地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将互联网监督逐步纳入党外监督的渠道,为网络监督等新形式监督方式强化了制度保证和制度规约。2005 年12 月,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网站上线,成为官方途径进行网络举报的里程碑,从而极大地推动我国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2006 年1月,“中国政府网”和“全国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的正式开通是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和网络监督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填补了我国在政府网站层级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家级门户的空白。同时积极推动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进行网络监督的积极性,对于加强政务公开、推动透明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改善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2007 年底中国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正式上线成为我国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反腐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重要标志。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官方举报网站的陆续开通,党和政府在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相互合作和互动中,积极处理了部分贪污腐败案件,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网络反腐败斗争和民主监督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为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开辟了一种更加新颖、方便、高效的方式。

(三)2008 年- 2012 年,新媒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动适应

2008 年6 月,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共中央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标志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入制度化阶段,把互联网和新媒体监督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凸显了社会监督和网络监督的重要性,并把反腐工作与新媒体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2009 年8 月14 日,新浪微博诞生,并逐渐发展成一个集个人、企业和官方发布并传递实时信息功能的重要门户,很快成为最大的网络反腐败阵地。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各级党政部门官方微博账号纷纷开通,且能够利用“政务微博”及时引导社会舆论,迅速发布部门信息,加强与网民沟通,更好地实践网络群众路线。各级党政部门借助政务微博的平民性及即时性等特点,第一时间获取各种腐败信息,加快了网络反腐的进程,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全新方式,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主动求变,积极适应互联网大潮,并与新媒体在反腐领域的良好互动。2009 年10 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并对各级纪检机关举报网站的建设标准提出了统一规范。至此,全党全社会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反腐和监督网络,官方网站与民间监督举报等新媒体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监督与反腐败工作。

(四)2012 年- 至今,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反腐败斗争对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要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外监督,如群众监督和互联网监督的重要作用。2013 年9 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开通并与各大门户网站密切合作,继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与此同时,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形成的网络反腐败的线上矩阵和线下阵容,与传统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同心协力,随时随地进行反腐监督,使得新媒体监督成为新时期反腐斗争的鲜明特征和有力工具。2016 年1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管理步入法治化的轨道,对依法治网进行顶层涉及,出台了全国性、纲领性文件。该法案规范了互联网的使用,为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设置了法律边界,保证新媒体在《网络安全法》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促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序、健康开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历程,尽管每个时期各有侧重,但在逻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利用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性原则,为党和国家一定时期的工作大局服务

党利用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党在不同时期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的。因此,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在政治观念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党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舆论的作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发挥弘扬主旋律的作用,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平台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主张。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的亲和力、参与度和感染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走网络群众路线,把服务人民和依靠人民作为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归旨,增强亲和力、参与度和感染力。在新媒体的加持下,廉政监督有了新渠道,作为党外监督的一种,我国公众利用新媒体参与民主监督,随时随地进行网络监督,扩展了监督的方式、范围和平台,与党内监督一起共同促进廉政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唤醒了社会的公民意识和自我觉醒。同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廉政文化建设也以全新的形式和技术,以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得以呈现。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更加强化了党在文化宣传方面的主动性、创新力,同时也是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勇敢作为和主动实践。

(三)与时俱进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在主动适应时代发展中提高廉政文化建设能力

中国共产党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时代发展变迁中强化廉政文化建设能力。通过创新方法手段,顺应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和信息传播格局,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在适应时代发展中不断提升廉政文化的建设、宣传、引导能力;在利用新媒体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注重力度与尺寸的拿捏,准确地把握好舆论引导的“度”,面对重大贪腐舆情事件,舆论坚持正向引导,把握好分寸,把握好事件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好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三、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建设的强化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新媒体与社会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有效利用好新媒体这个工具,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其最大的积极作用。

(一)立足新时代构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舆论生态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多样,美好生活的体验感包含着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对廉政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中,多个舆论场交错叠加、相互影响又彼此排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新时代党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旗帜,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廉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对廉政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根据不同媒体特性和主体差异性加工不同的廉政文化产品,提振信心,成风化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不断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自信。

(二)持续推进网络道德建设,为新媒体廉政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健康、清朗、安全的互联网环境,是利用新媒体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保障。坚持把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有机结合,通过立法强化网络参与的底线,同时,加强网络行业自律、网民道德素养,教育和引导广大网民理性看待和分析新媒体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信息,在进行网络参与时保持理智、冷静和克制,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要被“带节奏”,被虚假信息蒙蔽心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推动新媒体监督制度化法治化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利用新媒体参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加强新媒体监督制度建设,发挥其覆盖全社会的监督作用,促进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既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也要保障新媒体的监督权,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新媒体信息管理更加细化,让新媒体犯罪无处可逃,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媒体的消极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在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利用监督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