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UST 健康教育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3-24代明甫白成容钟思燕

医药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家属孕妇饮食

代明甫,李 倩,白成容,钟思燕

(什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四川 什邡 6184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发生在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出现高血糖,是妊娠诱发的暂时性糖耐量异常。也有研究认为妊娠前是隐性糖尿病,可能妊娠前血糖就升高,患者未能得到确诊,也没有症状,被忽视,妊娠后才发展成糖尿病[1]。GDM可引起羊水过多、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产妇及其子代远期2 型糖尿病及代谢紊乱的发生概率,成为严重威胁母婴的妊娠并发症。临床上针对GDM 多采取降糖药物或者注射低剂量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然而,在药物干预的同时需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和基石,对改善孕妇和新生儿预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GDM 常规管理是常规进行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和胰岛素注射方案,但常规管理只是针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患者家属不能够掌握GDM 的病因、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对GDM 认知度不够,对GDM 的危害也不够重视,使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尤其在基层,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不规范,患者及家属重视程度不够,甚至部分患者依从性太差,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妊娠结局难以改善,甚至流产、畸形、早产、巨大儿、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因此,需要积极探索一种适合基层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本文对GDM 患者采用MUST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此模式中M 表示将产科医生作为总管理者;U 表示家属为督促者;S 表示患者为自我管理者;T 表示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教育者[3]。即通过团队管理模式,团队中各个角色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尤其通过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及体重管理在配合家属监督,可有效控制血糖。本文就MUST 应用在GDM 中的管理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 在 什 邡 市 妇 幼 保健院建卡定期产检的妊娠糖尿病孕妇236 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 例。诊断标准:患者在24 ~28 周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中,空腹血糖、服糖1 h、2 h 的血糖分别5.1、10.0、8.5 mmol/L,≥1 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GDM。观察组年龄22 ~39 岁、 平 均(31.45±3.45) 岁, 孕 周25 ~40 周,平均(31.42±4.18)周;对照组年龄21 ~40 岁,平均年龄(31.57±3.39)岁,孕周为24 ~39 周,平均(31.29±4.1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的GDMA1 型;②入组时无严重合并症;③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孕周24 ~28 周的单胎孕妇;⑤可按时产检。排除标准:①糖尿病合并妊娠及GDMA2 型;②药物引起的血糖代谢异常孕妇;③精神异常者;④无法进行定期产检并不接受此研究者;⑤对血糖控制不佳,空腹≥5.3 mmol/L,餐后≥6.7 mmol/L 的患者及时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治疗排除此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在GDM 患者产前检查时,有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对孕妇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进行GDM 相关知识、并进行运动、血糖监测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MUST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1)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专科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健康教育,集中授课,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及饮食健康卡,对其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用药、运动、血糖监测等内容,使其接受健康管理教育,健康教育需有家属参与,并定职责,鼓励监督并参与血糖管理;同时医护人员在糖尿病一日门诊中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同时纳入糖妈妈管理群定期指导,期间如果有营养师参与更好。(2)健康教育干预频次:所有干预于孕30 周完成,包括集中授课3 次,个体化健康教育3 次,分别于诊断后、集中授课后、30 周产检时进行,掌握患者对GDM 知识的了解度,同时通过体重管理曲线进行体重管理(推行“医患共管”体重管理模式:让患者在24 周后每周清晨空腹监测体重,并描绘体重曲线,让患者主动参与体重管理中来,根据体重曲线调整饮食及体重增长幅度)。(3)随访:患者可自行购买血糖仪在家中监测,但若孕周<36 周,随访次数至少1 次/2 周;孕周≥36 周,随访次数至少1 次/周,一方面观察饮食合理性,另一方面对其血糖仪进行质控或比对,以防血糖仪监测出现偏差;分娩后根据妇产科信息系统调查患者的妊娠结局。(4)心理护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状态,解答患者的疑虑,给予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只要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告知患者只要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掉自己以往不良的饮食、运动习惯,可明显降低围产期并发症,并将本院同类病例介绍给孕妇,提高其信心。(5)随访内容:干预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血糖监测及体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将调查情况及时反馈患者及家属。血糖监测方式:均采用小轮廓血糖监测:首次发现血糖异常,通过一周饮食调整,每天监测血糖小轮廓(空腹、早、中、晚餐后两小时,同时监测尿酮体),血糖目标值:空腹3.3 ~5.3 mmol/L,餐后两小时4.4 ~6.7 mmol/L 监测到标准后可隔日一测,达标后可一周一测至分娩,中途哪餐不达标调整哪一餐,同时告知血糖控制并非一味控制饮食,而低血糖带来的危害更大。

1.3 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采用健康知识包括疾病知识、合理用药和健康饮食、血糖检测知识、运动知识、体重控制等5 个方面内容,每方面分数0 ~20 分,总分100 分,优:≥85 分;良:70 ~84 分;可:60 ~69 分;差:<60 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4]。(2)干预前后血糖控制合格率。血糖控制目标:空腹3.3 ~5.1 mmol/L(60 ~92 mg/dL);餐后4.4 ~6.7 mmol/L(80 ~120 mg/dL),HbA1c <6.0%。2 次检测在正常范围则达标。(3)产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4)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合格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合格率比较[n(%)]

2.3 两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妊娠不良结局比较[n(%)]

2.4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GDM 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后发生的暂时性糖尿病,是糖尿病的特殊类型。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的增加,使GDM 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研究表明,GDM 产妇产后出血率、难产、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均高于非GDM 产妇,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心脑疾患风险也明显升高,远期而言,母体患Ⅱ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升高,子代12 岁以后患糖尿病及心脑疾病风险也会增高。由此得知,GDM 对母婴的健康都带来很大不良影响[5]。妊娠期孕妇一旦患GDM,体内就会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可对神经、心血管、眼睛、胎盘等带来危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早产等发病率均明显提高,如果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下,耗氧量增加会增加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的风险;同时疾病的发生、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缺乏会增加其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更加不利于血糖控制[6]。因此,在对GDM 患者进行用药干预的同时,需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多项研究指出,GDM 患者若通过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可维持血糖正常,降低围生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7]。

健康教育管理是针对GDM 进行的健康教育和围生期管理,是根据GDM 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些危险因素,使其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做好血糖监测[8]。常规的健康教育仅仅是重视疾病治疗原则的宣教,缺乏对孕妇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纠正措施,无法提高孕妇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不利于孕妇长期坚持治疗。MUST 管理模式使产科医生、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孕妇、家属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使孕妇掌握GDM 相关知识,学会居家自我管理方法,使家属参与到孕妇健康管理中,纠正孕妇的不健康行为,当孕妇不能按照MUST 管理方法要求自己时,家属可以遵照医护人员制定的护理计划对孕妇进行督导,以提高其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的依从性[9]。健康教育期间加强随访,以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找出影响血糖控制不佳的因素,对干预方案进行调整,通过MUST 管理是医护人员更加个性化管理患者[10]。本研究对观察组进行MUST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才能使孕妇之后的生活中,了解到健康知识对自身GDM疾病的重要性;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使其更好的监督孕妇,避免在生活中因为家庭琐事刺激孕妇,减少孕妇的不良心理刺激,有助于降低其应激反应,避免因心情波动造成的血糖波动。通过制定饮食计划,使患者了解自己和体内胎儿的情况,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脂类等造成血糖控制不佳的食物、通过每日血糖监测,可及时了解血糖是否达标,了解血糖变化。通过随访,可使医护人员了解到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相关值达标率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MUST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孕妇对管理方案的执行力,有助于促进母婴健康。

综上所述,在GDM 的健康管理中,采用MUST 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可提高孕妇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使其更好的控制血糖,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家属孕妇饮食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何为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