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音乐美学课程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以集宁师范学院音乐美学课程为例

2022-03-23许可欣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崇高美育美学

许可欣

(集宁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20世纪60年代,于润洋首先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西方音乐美学史,开启了音乐美学课程在国内专业音乐院校教授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在于润洋、张前、何乾三等老一辈优秀音乐学家的不断努力之下在我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设置了音乐美学专业,并随之开设了与音乐美学相关的课程。20世纪以来,音乐美学专业和音乐美学课程逐步进入我国各综合类大学音乐专业及专业音乐院校。时至今日,音乐美学课程已成为国内各类院校音乐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1]。

经查阅,到目前为止,关于音乐美学的论文在我国学术领域中大致包括三种:一是以音乐艺术自身及作品的美学规律为研究方向,从而对音乐实践做出指导;二是对中西方的诸多音乐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三是对音乐美学课程的革新提出针对性措施。

笔者于2016年9月开始教授集宁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设置的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限修课——音乐美学,选用的教材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涂维民和肖扬新合著的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音乐美学基本原理》。本文从具体实践出发,重点分析音乐美学课程中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发展。

所谓“美育”,就是对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2]。音乐美学中的“美育”包含的具体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通过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节奏、旋律、和声、结构、配器等形式上的美,培养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感受美好的乐音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真正美好的事物、创造美好的事物,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影响着他们对万事万物的审美观、审美期待以及审美标准。音乐一定是有好坏之分的,好的音乐可以称得上是美的音乐它们虽然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使人感到愉悦、美好、和谐、满足和幸福。例如,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便是以“优美”为主流的音乐风格,这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中和”思想密不可分。“中和”既有“中庸”之道,又有“和谐”之意,“中庸”思想要求音乐的目的是使人归于平和,不要走向极端;而“和谐”不仅仅是通过音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甚至是人与天地之间实现“天人合一”之理想境界。自先秦以来就有“声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理论逻辑,以孔子“中和且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更是占据着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地位。孔子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要规劝人们避免过犹不及,因此古代文人音乐中无论是诗歌还是琴曲大抵都呈现出清远、悠扬、空灵,或是温和、含蓄、少有矛盾冲突、少有强烈对比的风格特征。例如,我国著名的古琴曲《良宵引》、琵琶曲《夕阳箫鼓》等,受众可以从这样的音乐中感受到悠然自若的恬淡、和谐之美;再比如,中国现当代的“时代之声”,诸如《红旗颂》《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优美之余,还包含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赞扬和炽爱,呈现出的是一种铿锵有力又崇高博大的音乐风格,受众可以在这样的音乐中感受到震撼和激昂之美,这些都是音乐艺术为我们呈现出的美的形式。但无论是“优美”还是“崇高”,或者是其它风格,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高尚的、值得我们去聆听和体味人生真谛的“尽善尽美”之音。

那么何为“尽善尽美”,其中就包含了音乐的另一个功能——德育功能。在先秦时期,儒家最核心的音乐美学思想便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也就是通过优秀的、有正确引导作用的音乐来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言行举止。无论是孔子“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思想,还是其大赞《韶》乐为尽善尽美之乐的最高评价,都体现了音乐所具有的德育功能。当然,这里的德育并不只是高尚的思想道德,还包括了更深更广的含义,如艰苦执着的奋斗精神、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待人接物的热忱、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也恰恰都是教师传道的内涵。韩愈《师说》所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每一位教师在授业解惑前就应该做到或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贯穿的事情,传道即“以德育人”,于润洋指出:“‘教书育人’绝不应该是向学生空讲伦理,而应该是帮助他们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用自己学术工作的实践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教他们如何做学问的过程中,教他们如何做人”[3]。因此,音乐艺术发展到今天,优秀的、富有正能量的音乐仍旧具备“以美树德”的作用和影响力。

然而,音乐美学要从理论性与思辨性的高度去研究“知、情、意”中最感性的话题——“情”,它的尴尬还是存在的。在学习过程中,音乐美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曲高和寡”的,这是因为除去学生自身文化层次、文学功底等局限性因素外,音乐美学本身对于学生的知识底蕴和文化素养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近90%的学生认为音乐美学比较高深,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学术语言、典故以及深邃的思想都是学习中的难点。当然,认为难懂的这90%学生并不是不喜欢该课程,其中一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还是比较强烈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变换授课方式,同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鲜明的案例来帮助学生来理解,并且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美学的过程中渐入佳境。

以笔者主要使用的教材——涂维民、肖杨新合著的《音乐美学基本原理》为例,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可以把美育与德育融合起来。本文就以部分教学案例为例,着重说明美育与德育的融合程度,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例如,第三章“音乐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本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关于音乐的题材和在音乐中如何运用自身的艺术语言向听众传达音乐内容,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除旋律之外,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与精神内涵。本章包含了两节内容,即“音乐的文学性题材”和“音乐的绘画性题材”。在讲到音乐的文学性题材时,会自然而然将文学与音乐的同源性作为导入内容为同学作以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与文学相关的音乐作品,二者一定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会追溯到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最早样式——诗歌,在此处就必然会提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选择几首《诗经》中耳熟能详的诗歌,让学生试着朗读,以此类推,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艺术形式,无一不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范例,可以说中国音乐史中的半壁江山都存在于中国文学史中[4]。在这一节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重温并且更深层次地领略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文化理念、艺术精粹以及人文精神,都是对国家、民族文化的一种认可和自信。何来文化自信?首先是要了解它,然后尊重、认可并敬仰它,由此才能生发出一种来自心底的自信和自豪感。其实在音乐美学的教授过程中,美育与德育始终是相伴而行的,课程的所有环节都是建立在对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和感知中进行的,所以在这一节课程中,笔者同样会选择合适的作品与同学分享,并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人类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作品所展现的人类优秀的本质力量。比如,讲解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首先要向同学们介绍这首乐曲的故事背景是取材于蒙古族英雄英勇就义的民间故事,然后从音乐的审美角度了解,该曲使用了奏鸣曲式结构,并且将故事情节分布于音乐结构中,通过不同的音乐主题代表故事的矛盾转折,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旋律围绕蒙古族传统民歌“嘎达梅林”展开了丰富的变换,既有悠长且富有民族风格的主题旋律,又有大漠草原的浩瀚,也有千军万马的激战,更有对伟大英雄的颂赞[5]。在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尽享千变万化的节奏旋律、丰富饱满的和声织体以及有序合理的结构安排的形式美外,还要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蒙古族英雄嘎达为了土地和自由,领导人民起义,与残酷的封建王爷作斗争,最终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这种无私的战斗精神与为了正义而献身的英雄气概都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在音乐主题的层层递进中感受故事的悲壮场面,音乐赋予了我们独特的鉴赏空间,在音乐的表现与我们自己的想象结合中完成对作品的解读,从而致敬这其中所体现的伟大精神。除了向同学介绍学院派的优秀作品之外,通俗音乐中优秀的典范作品,比如,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就是改编自《诗经·蒹葭》,还有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也是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羽泉的《辛弃疾》便是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诗句,再有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也是出自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让学生在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体味将古诗词的韵味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的音乐,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又能领略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远寓意;既为学生增添了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可度。

再比如教材的第七章《音乐审美的基本形态》中的四节内容,充分涵盖了美学中公认的四种审美形态——优美、崇高美、悲剧美和喜剧美。这里以崇高美为例,在讲到“崇高”这一概念时,学生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当它被纳入美学范畴时,大家普遍认为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在这里需要换一个方式来进行解析。笔者将几幅展现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慈母抱子的图片与暴风骤雨、电闪雷鸣、悬崖峭壁的图片对比起来让同学们欣赏。同学们的回答是,前几幅图的感觉令人赏心悦目、愉悦、温暖、美好,而后几幅图的感觉是可怕、恐怖,内心有些许压力。证实了学生的感觉之后,笔者便引入崇高美的双重内涵,它既包含形式上的巍峨磅礴、高大粗犷,源于这样的特征,具有崇高美的对象在形式上往往令受众感到害怕、恐慌、难过、痛苦和惊怖等,同时亦包含内在精神中所体现的刚毅坚强和伟大超凡。而这其中精神力量的体现是崇高美的内核,具有崇高美的对象一定是使人感到震撼的,在体验、叹服审美对象中重新认识人类的本质力量,从而达到人性的完善。

基于同学们仅仅在理论学习中体会尚且不够真切,笔者会继续为大家呈现具有崇高美的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因为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往往更形象、更逼真,能够使欣赏者在艺术作品中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珂勒惠支的画作《农民战争之牺牲》,描绘的是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手捧自己的婴儿献给世界,它的创作背景正值欧洲大战,画中的母亲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两个孩子,如今却还要含泪让最后一个婴儿做出牺牲。当了解了作品背景之后,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画中母亲的无私和伟大,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使人震撼,甚至从心底里觉得无法接受和痛苦,却又在这种痛感中获得一种伦理精神的高扬,借用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代表伯克的见解便是:“一般我们感受快乐都是从力量比我们低的一些东西上得来的,而痛苦的感觉则是由某些方面比我们高的力量引起的。”[6]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伯克认为,如果将崇高与优美作一比较的话,优美感以快感为基础,而崇高感则以痛感为基础。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看到陡峭的悬崖、漆黑的夜空会感到害怕,不仅如此,我们在听到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文秀,放弃城市的优越环境和锦绣前程回到大山造福百姓,却因为意外永远地离开了她热爱的大山和热土,我们的内心是遗憾、是心疼、是难过之后的感动和对英雄楷模的敬仰,同时更加激励自己学习榜样完善自身,这就是崇高美带给我们心灵的力量。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崇高美的范例屡见不鲜,比如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以及歌颂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长征组歌》等,这些优秀的音乐艺术财富都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与独创性,不仅音乐形式磅礴大气、豪迈壮阔,音乐内容更给人以心灵的洗涤、精神上的催化。在为学生仔细分析作品的音乐艺术语言之后,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感受音乐从不同角度展现的中国人民的顽强斗争精神和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学生在聆听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并不自觉地与之产生共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上选取的两章内容作为范例,以此说明笔者在音乐美学课程中将“美育”与“德育”进行融合的研究与尝试,其它章节在以上提到的关于“美育”与“德育”的共同表现中都有重复体现,同时也有体现德育所包容的其它内涵,从不同内容的角度出发,通过不同音乐的陶冶和启迪,不断强调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美学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真谛的认可。

该种融合的成效是显著的,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除了获取专业上的兴趣点外,还能在课堂中获取时政信息和一些有趣的知识,无论是在审美教育环节还是在德育教育环节,都能被教师自身的品质和教师正确的三观所感染并受到启发。但依旧存在的问题也是笔者需要继续研磨和增进的,比如如何将线下与线上教学融会贯通?笔者认为在专业理论教学之余要提升学生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在线上教学中定期进行知识竞赛,在学习强国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原著,在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各领域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且在学期中进行一到两次“高雅艺术走进心灵”的读后感写作等。

猜你喜欢

崇高美育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外婆的美学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无名的崇高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妆”饰美学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