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动引领的整书阅读教学实践
——以《史记》整书阅读成果展示为例

2022-03-23何婉仪

中学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智囊团鲶鱼人力资源部

■ 何婉仪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整本书的阅读与研讨”作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一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几年过去,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逐渐暴露出在选文上多文学名著、少学术专著;方法上多读写结合、少综合能力发展,评价结果上多论文报告、少实践活动等问题。有见及此,笔者在本校高一级开展《史记》整书阅读时对任务驱动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粗浅的探索。本文将对《史记》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进行分析。

一、自主性阅读阶段:降低任务门槛,吸引学生阅读

自主性阅读突显个性。教师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只限定《史记》一书的阅读范围,对具体的篇章、欣赏的角度和方法等方面不作任何干涉。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吸引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各自的阅读习惯和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个长效工程,不但费时多见效慢,导致很多人认为读和不读差不多,学习的效果没有做习题来得实在,因此不少学生不太愿意读,这更需教师精心设计阅读活动,把学生引进门。

《史记》文字生动、叙事形象、以故事性见长,非常适合学生根据原文内容来转述故事,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高一新生水平参差,很难制定具体统一的方案来考察阅读的质量。所以笔者先拟定了一个门槛低、任何人都能接受的“讲好《史记》小故事”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自行阅读《史记》中的文章,内容不作任何限定,只要求都出自《史记》。读后向家中的老幼讲述,由家长签名证明。回校在全级进行讲《史记》故事大赛。这就迫使学生每天落实阅读,而且工多艺熟,每天讲述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增进了亲子交流,不少家长在高一级的家长群里留言说自己也因此爱上了阅读《史记》。

二、发展性阅读阶段:设计进阶任务,激励学生阅读

发展性阅读重在提升。学生在自主性阅读阶段已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因个体水平的参差,不一定都能掌握适当的阅读方法。如因方法不当而影响阅读效果,会打击学生坚持阅读的信心。因此,教师围绕阅读方法而设计的进阶任务就是激励学生不断深入阅读的有效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从开学第一周始,笔者所有班级就利用午读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在每个班抽签,让学生轮流上台讲 《史记》小故事。学生自小学读书以来,都习惯了摘抄好词好句那种机械的读书活动,现在不让他们动笔,都感觉很轻松。很多学生享受听故事的午读时光。

从第二周开始,笔者要求学生脱稿上台讲故事,而且要有关于该故事的启示。听众以前是认真听就可以了,现在必须作出评价或者质疑。如果在午读时间没有发言,还要在“阅读漂流本”上写一段评价性的话。部分学生表示记忆故事有难度,试图借助PPT展示。笔者爽快地答应了,但是也提出要求,只能用一张思维导图介绍人物关系。同听故事的学生提出需熟知内容才能更好评价,笔者便将写评价这一活动也一并延时,学生可修改后再提交。以退为进的策略让学生皆大欢喜,而教师则轻易地扭转了阅读局面,让学生由被动抽查,变主动参与。

学生听小故事,记录收获。

阅读活动如果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最终难免流于形式。毕竟,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成效,如何通过阅读真正提高语文的能力和素养才是我们的目标。

三、探究性阅读阶段:充分展示成果,固化阅读成效

探究性阅读强调体验。学生经过自主性阅读和发展性阅读两个阶段的锤炼,对《史记》内容的理解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去体验、创新,如果还拘守于课文、局限在课堂,那谈何提高语文的能力和素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结合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如果在阅读展示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知识,并能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及时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觉得饶有兴味,学习兴趣就会日益浓厚。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记人为主,所选历史素材、运用的写作手法都是围绕人物来展开和布局。这就适合让学生把它的内容排演成戏剧作品,效果一点都不逊色于莎翁的《哈姆雷特》。《史记·刺客列传》之《专诸刺王僚》就被笔者所有班级的学生排演成戏剧在全级阅读分享中获得一等奖。

四、创造性阅读阶段:对接真实世界,放大阅读成效

创造性阅读讲究创新。这一阶段是对前面三个阶段的提升。学生需要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

程红兵在《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变革》讲座中提到,为适应多变的多元化的未来社会,语文老师的教学应该实现“从文本学习到实践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的。学生借助一定的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这种为实现课程与生活的关联,把真实情境与任务背后的真实世界直接构成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因此,笔者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完成以下任务:给任意一个《史记》里的人物写一份求职简历(要提交彩打纸质版用于学校宣传栏张贴展示),制作成一份精美的PPT(要提交电子版),回校开展一场《史记》群英招聘会。活动设计如下。

温馨提示:

1.对人物的生平背景要有足够的了解

2.清楚人物有哪些工作经历

3.擅长做什么

4.有哪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脉资源

5.他应聘的企业文化是怎样的、那份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6.穿越人物内心,站在他的立场上,帮他通过这份求职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销。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提供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对接真实世界的展示平台,来完善学生对《史记》整本书内容的认识,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为了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本次《史记》群英招聘会活动是全员参与的。每位同学都要求在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共设有应聘者、人力资源部、智囊团、“鲶鱼团”四个部分,并分别对应设有不同的奖项。

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共有十四名同学担任应聘者角色(由全级海选决出名单),身份设定为从《史记》穿越而来的人物。每位应聘者可邀请最多三名同学充当自己的智囊团。应聘者向人力资源部面试官作自我展示,再由人力资源部面试官向应聘者提问。应聘者回答完问题后,由“鲶鱼团代表”向应聘者提问。应聘者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有一次机会向智囊团求助。最后由人力资源部宣布是否录用。人力资源部共十人(由级海选决出名单),每人必须对每位应聘者拟定两个问题,通过筛选后得出二十八个问题来分工提问。剩下的同学都是“鲶鱼团”成员,可自由向任何应聘者提问。

规则明细:

1.应聘者有3-5 分钟的自我展示时间,可结合PPT 讲解。将从内容深度 3 分、创意 3 分、风度 2 分、表达 2 分、PPT 美观度 2 分这五个维度赋分决出等级。

2.智囊团只能通过提示帮助应聘者,不能直接代答。

3.人力资源部对同一位应聘者有两次提问的机会。

4.“鲶鱼团”对一位应聘者只有一次提问的机会。

奖项设置:

应聘者奖项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等奖各五名。

智囊团奖项为金助攻奖,银助攻奖,铜助攻奖。

人力资源部奖项为最有深度奖,最具慧眼奖,最有创意奖。

鲶鱼团奖项为金鲶鱼奖,银鲶鱼奖,铜鲶鱼奖。

为了完成上述分享的任务,学生必须反复阅读文本,查找信息并梳理、分析、讨论、协商,这样,以任务驱动学生阅读、思考与探讨,有效培养和发展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在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寒假后,《史记》群英招聘会终于在五月底顺利召开。本担心受疫情影响会冷却了学生阅读《史记》的热情,谁知道他们充分利用这段空余的时间,深入研读《史记》中的人物,从人力资源部提问的专业性和深度,到应聘者在台上表现得落落大方、泰然自若,再到“鲶鱼团”和智囊团的踊跃参与都让笔者有意外之喜。

节选自岑玉蓉同学的活动后记:

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天,我们这样子读《史记》

从智囊团的角度看《史记》:在观察“敌方”的人物时需要全局考虑、对人物的优缺点要尽悉知。这样才能够帮助己方的求职者出谋划策,这就锻炼了智囊团对查找漏洞的敏锐判断力。

从“鲶鱼团”的角度看《史记》:他们无需顾及敌我,对所有的求职者都一视同仁,不受限制的提问机会使得“鲶鱼团”成为了职场的考核提问主力军。无论是智囊团还是“鲶鱼团”,都必须对《史记》有深入的阅读和一定的人物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在招聘会上舌“战”群雄,这就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去看、带着目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史记》,而不是作为一项必做的功课、被迫接受它,也就不会使他们再产生抵触心理。

从人力资源部的角度看《史记》:作为最终考核官,首先要对每位选手的求职岗位、属意的公司有透彻的了解,其次对求职人物的历史事迹更要有所掌握。这在开阔了他们视野的同时,也令考核官学会如何去做一名“伯乐”。

而作为每位求职者而言,这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实践。上网摸索着学做简历、主动了解各项职业,在面对考核官的严格提问时学会变通,同时还要有严密的逻辑与出色的表达能力,这看似与《史记》不相关,实则千丝万缕。这些能力不正是语文学科素养所需要的吗?《史记》严谨的逻辑性与精简的表达方式无一不运用在了这场独特的招聘会上。

围绕着《史记》开展的招聘会,令每个参与者都满载而归。在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学习各类名人传记的同时,也更加吸引我们去读《史记》。

整书阅读的成效到底如何?从同学们的活动后记可见,他们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多种能力要素,提升了综合能力。

2020年广东高一的学生将使用以任务学习为主的新教材、高三学生也迎来以素养测评为主的新高考,在新时代语文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猜你喜欢

智囊团鲶鱼人力资源部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本期智囊团风采展示
企业中人力资源部如何协调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
谈谈人力资源部为核心的企业人才供应链模型构建
如何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让鲶鱼慌起来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