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以河源市东源县为例

2022-03-2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阮冠宁黄滨朱丽菁温泽俊

区域治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河源市遗址革命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阮冠宁,黄滨,朱丽菁,温泽俊

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农村红色旅游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是促进农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积极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促进乡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生动案例。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地区,根据繁荣的产业,生态宜居,当地风俗文化,有效的治理,从自然景观、工业植入,文化的挖掘以及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给沿线村庄带来了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这对顺利实现振兴中华的长远目标以及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有着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实证探究

(一)河源市东源县乡村振兴概况

东源县自2020年起,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文明地方、治理高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开创农村振兴的新局面。

1.政府布局引导乡村振兴

2017年,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被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示范县。借此机会,东源县大力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改造”,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258个行政村基本完成清理、拆除和改造,村清扫覆盖率和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100%,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造血带动乡村振兴

创建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绿色农业试用期抓手示范区,大力发展“三园四乡”,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物”,巩固茶叶等扩大特色,板栗、中草药农产品种植规模,扩大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规模,努力推动国家健康养殖示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和培育。推广应用农业科技,因地制宜,扩大有地方特色产业规模。

3.人文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东源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工业、教育、医疗卫生、农村等领域的实用型人才,为他们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目前,已建成1个县人才站,培养升级104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导人727人,党员致富领导人174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生目标32人,医学生目标25人。

表1 2021年东源县乡村振兴基本情况

(二)河源市东源县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凝聚了中华红色基因和民族气节。河源市东源县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

1.红色革命历史底蕴厚重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涌现了一大批以阮啸仙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员。阮啸仙同志是人民审计制度奠基者,同时也是最早入党的一批党员。因此,东源县高度重视阮啸仙故居的保护性开发并建设纪念馆。

2.红色文化景点数量繁多

东源县红色文化遗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在河源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和指导下,东源县红色资源得到了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近年来,全县先后建成了由阮啸仙故居建设的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江归国华侨反日互动船塘围活动基地和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委设立的2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河西革命烈士纪念公园等与红色革命历史有关的旅游景区。

3.红色教育活动绚丽多彩

东源县大力推广“红色+教育”教育模式,如钟中革命故事+网红,挖掘本土红色历史、科学为一体的设计船塘镇外村“红色村”,义合镇阮啸仙故居和巩和镇瞿龙村红祠堂等多个红色革命史教育相关的培训实践学习路线,我们将举办阮啸仙革命生平卡通展览和革命历史文化展览,编拍《红船塘》系列丛书、《红老围》宣传片,将红色资源激活为看得见、听得见、读懂、想懂的“精神食粮”。

二、河源市东源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景区缺乏资金,开发模式单一

河源市东源县的部分红色革命遗址开发利用工作做得较好,“采取了合理的管理模式,运用遗迹遗址展示、博物馆、人物故居或革命纪念馆等方式将红色文化具体的开发利用。”然而,另一些红色革命遗址地处经济落后地区,项目投资不足,红色革命遗址的开发模式简单,展示方式单一。馆内多为革命文物、图画、烈士遗像和遗物等图像实物的简单陈设,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较为落后,缺乏吸引力和活力。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这些手段,仅仅是停留在完成挂牌、树立标志碑等基础性工作的阶段。大部分红色革命遗址的参观流程只有听讲解,讲解完也就学习结束,无法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

(二)红色文化保护缺乏法律,人民意识淡薄

合理开发的前提是妥善保护。现阶段河源市东源县红色遗迹遗址的保护工作虽初具成效,但立足整体,保护工作的力度仍然不够。目前而言,当地缺乏遗址遗迹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且部分相关工作者没有掌握必要的遗址修复专业知识和技术,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内涵、价值、信仰和不可再生特征的特点认识也不够充分;除此之外,游客、村民和村委会也缺乏对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意识,对一些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未能及时地做好保护措施,直接导致红色遗迹遭受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红色景区缺乏新鲜血液,人才基础薄弱

表2 2021年东源县乡村振兴基本情况

表3 2021年东源县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

河源市东源县红色革命景区遗迹保护队伍中普遍存在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编制不足等问题。在“啸仙精神”红色旅游沿线的村落老年人更为常见,村庄里的青年力量不足;下屯村民宿业、油菜园大多吸引少数非本地养老工人、少数青年在村就业;农村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显然存在着人才基础薄弱的现象。这也导致以交通、餐饮、住宿、特色产品和娱乐为代表的旅游相关产业链带动不强,影响游客的观览体验,使参观学习红色精神的心情大打折扣。

(四)红色资源价值整合度弱,功能开发欠佳

河源市东源县不同地区的红色遗迹遗址资源分布不匀且有些遗迹遗址周边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面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团员和党员干部等特定群体的专题展览活动较少、流动性低、体验感差,没有运用到“红色文化+”的开发理念;同时吃、住、行、购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导致一些红色革命景区出现“吸引不来、居住不下、停留不住、服务不优、推广不开、感触不深、收获不大”的问题。这使得红色资源整合和功能优化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

(一)推动组织振兴,占领意识形态高地

我们将确保党指导方向和控制大局,并更好地利用党的建设的指导作用。围绕东源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形成文化、宣传、教育的综合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功能与价值的统一。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党必须牢牢把握红色资源的教化作用,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弘扬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始至终占领思想高地。

(二)助推人才振兴,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力量。红色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导地位。需要加强培训,全面提高东源文化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红色文化资源的政治历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有必要定期对口译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直接、全面、积极、清晰地讲述历史。

(三)助力文化振兴,构建特色民俗品牌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创新意识,注重文化改革创新,突出特色文化品牌的创造。提出以红色文化为基础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结合东源特色,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路线。实现传播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和蓬勃发展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村振兴战略部署。

(四)引领生态发展,贯彻青山绿水理论

生态兴则文明兴。始终以尊重自然和历史为基本原则,在保护红色革命遗址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合理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措施,在发展中实现发展。充分凸显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优势和美丽乡村的环境优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渗透红色文化景区的每一个角落,并构造了红色文化生态系统。

(五)促进产业振兴,发展本地优势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兴盛是关键环节。须要立足于品质兴农、环保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为重。首先,有力发掘出红色文化资源与该地传统性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有机互补,积极利用蕴含该地代表性的文化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吸引游人观赏。其次,建立该地独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或展览馆,开拓创新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有效利用自有闲置资源,展现当地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民俗生活。最后,推进民俗农家乐特色旅游产业,借助于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并行,推动农牧民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机接续。

猜你喜欢

河源市遗址革命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河源市2006-2019年风疹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近期原创作品
中国的出行革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刘家庄遗址的跌宕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