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枳壳的本草考证

2022-03-22王诗语郑浩秦晔秦路平朱波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基原枳壳名称

王诗语 郑浩 秦晔 秦路平 朱波

摘要 枳壳是我国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本草文献,对枳壳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以及混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枳壳经历了“枳壳”“只壳”“奴隷”“商壳”“洞庭奴隷”等名称,现正名为枳壳。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未成熟果实。功效首载于唐代《药性论》,记载其“理气”“消食”“治痔疾”“消積”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道地产区自唐代起为陕西,宋明时向南扩张至河南、江西、浙江等地,清朝向西扩张至甘肃,民国时产区向南迁移至四川、福建等地。现主要栽培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枳壳主要混伪品为枸橘。为枳壳正本清源,并为其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枳壳;本草考证;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5-0156-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3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f Aurantii Fructus

WANG Shi-yu, ZHENG Hao, QIN Ye et al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400)

Abstract Aurantii Fructus (AF) has been used as a common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medicine for a long-term history. Through a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ppellation, origin, efficacy, genuine producing area and counterfeit of AF, the evolution of its appellation underwent “Zhi Qiao”, and other alternative names, including “Shang Qiao, Nu li, and Dong Ting Nu li”, and now officially named “Zhi Qiao”. The basic plant morphology of AF is the immediate fruit of Citrus aurantium L.. Functions of AF was firstly recorded for regulating qi, helping digestion, treating hemorrhoids and removing food retention in Yao Xing Lun. After undergoing supplementa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herbal medicine, it is now believed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regulating the qi-flowing for activating stagnancy and eliminating swelling. The genuine producing areas of AF were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n they were gradually moved southward to Henan, Jiangxi, Zhejiang province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During Qing Dynasty, it further extended to Gansu Province. Now, it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Zhejiang, Jiangxi, Hunan, Sichuan Provinces. Its counterfeits mainly included Poncirus trifoliata. Based on a systematic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this article takes a radical reform of AF,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 Aurantii Fructus;Herbal textual research;Appellation;Origin;Efficacy;Genuine producing area

作者简介 王诗语(2000—),女,浙江东阳人,专业:中药资源学。*通信作者,副教授,从事中药资源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6-30

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未成熟果实,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作用[1]。自东汉起,历代本草对枳壳均有记载,目前枳壳本草考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南北朝之前未从枳实进行区分,至《雷公炮炙论》始见“枳壳”这一药材名,名称指代较混乱;第二,枳壳与同属药材形态相似度高,且历代典籍对枳壳药用基源植物的药材形态描述及附图简略,对其基源植物的认识造成一定困难;第三,早期认为枳壳“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壅塞”,随着用药经验积累,对其功效记载或有补充与删减,功效描述混乱糅杂;第四,道地产区的历史变迁较为模糊;第五,枳壳混伪品及其鉴定方法尚未见系统阐述。针对以上问题,从枳壳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及混伪品5个方面进行考证,追根溯源,为枳壳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名称考证

枳壳以枳实之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2],此时还无枳壳之名。

魏晋《吴普本草》[3]记载,“神农∶苦。雷公∶酸,无毒。李氏∶大寒。九月、十月采,阴干”。

南北朝《雷公炮炙论》[4]首次出现“枳壳”这一药材名,“凡使,勿使枳实,缘性、效不同。若使枳殼……能消一切疒羣,要尘久年深者为上”。

唐《新修本草》[5]记载,“今云用枳壳乃尔”。《本草拾遗》[6]记载,“枳壳,根皮主野鸡病,末服方寸匕”。

宋《本草衍义》[7]记载,“枳实、枳壳一物也”。《本草图经》[8]记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开宝本草》[9]记载,“枳壳,味苦、酸,微寒,无毒”。

元《汤液本草》[10]记载,“枳壳,气寒,味苦”。《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11]记载,“枳壳,味苦酸,微寒,无毒”。《珍珠囊补遗药性赋》[12]记载,“枳壳,味酸苦性微寒无毒”。明《本草纲目》[13]记载,“枳实、枳壳一物也”。《本草乘雅半偈》[14]记载,“但枳实瓤核未判,性勇而速,枳壳瓤核已分,性详而疏”。《药鉴》[15]记载,“枳壳,气寒,味苦酸,无毒,气浓味薄,沉也,阴也”。《雷公炮制药性解》[16]记载,“枳实,味苦酸,性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

清《本草备要》[17]记载,“所主略同,但枳实利胸膈,枳壳宽肠胃”。《本草害利》[18]记载,“枳壳,[害]泄肺走大肠”。《本草求真》[19]记载,“枳壳。苦酸微寒”。《本草便读》[20]记载,“枳壳,利膈宽胸”。《本草撮要》[21]记载,“枳壳,即枳实之大者,”。《本草经解》[22]记载,“枳壳,气微寒”。《本草思辨录》[23]记载,“枳壳乃枳实之老而壳薄者”。《本草易读》[24]记载,“枳壳,麸炒”。《得配本草》[25]记载,“枳壳,苦

酸、微寒”。《本经逢原》[26]记载,“枳壳,辛苦平无毒”。《本草从新》[27]记载,“枳壳宽肠胃”。《本草崇原》[28]记载,“枳壳,气味苦酸”。对枳壳的别称无记载。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9]记载,“古籍别名,只壳。奴隷。商壳。洞庭奴隷。”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载枳壳为其正名。

2 基原考证

东汉《神农本草经》[2]始载枳实,但对其生长环境、植物形态和药用部位并未详细记载。汉末《名医别录》[30]记载,“九月、十月采,阴干”。这说明枳实的药用部位为干燥果实,与现代记载相同。

唐《新修本草》[5]记载,“枳实,晒干乃得,阴便湿烂也。用当去核及中瓤乃佳。今云用枳壳乃尔。若称枳实,须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误矣”。这说明枳实与枳壳来源于同种药用植物,只是应用形式不同。

宋《本草图经》[8]详细描述了其生长形态,“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今医家多以皮浓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本草崇原》[28]记载,“冬不落叶,臭香形圆,花白多刺,穰肉黄白”。首次记载了枳壳的饮片形态特征,即“翻肚如盆口唇状”。

明《本草乘雅半偈》[14]记载,“橘逾淮而枳,故江北有枳无橘,江南虽有枳,不及江北者,气全而力浓也。树如橘而小,叶如橙而刺。春作白花,至秋成实”。《本草纲目》[13]记载,“木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本草品汇精要》[31]记载,“如橘而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橙,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七八月采者为实,九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厚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枳壳。皆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春生新叶,九月十月取实”。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9]记载,“枳木似橘而小。树高五七尺许。叶如橙而多刺。春开花秋成实。生时皮厚而坚实。色则青绿。熟时皮薄而空虚。色则黄褐”。

总结历代本草对枳壳基源植物的描述可总结为以下,如橘而小,高亦165~231 cm,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冬不落叶,臭香形圆,穰肉黄白。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草文献附图(图1),可确定枳壳原植物干多刺,叶互生,叶柄有叶翼,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5瓣,果皮粗糙。历代记载,9—10月采收果实,阴干入药。现代《中国植物志》[32]对芸香科植物酸橙的记载,“小乔木,枝叶密茂,刺多,叶色浓绿,质地颇厚,翼叶倒卵形,基部狭尖,长1~3 cm,宽0.6~1.5 cm,或个别品种几无翼叶。果圆球形或扁圆形,果皮稍厚至甚厚,难剥离,橙黄至朱红色,果肉味酸,有时有苦味或兼有特异气味。花期4—5月,果期9—12月”,与历代本草描述基本相同。

通过对枳壳基原的本草考证,可推断历代记载入药的枳壳基原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干燥果实,古今记载植物来源一致。

3 功效考证

枳壳的功效最早以枳实之名记载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2],言其“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

汉末《名医别录》[30]记载,“主除胸胁淡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南北朝《本草集经注》[33]对功效进行了总结,“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但直至此时,并未有针对于枳壳功效的单独描述,枳壳与枳实也并未区分。

南北朝《肘后备急方》[34]记载“治一切疹,以水煮枳壳为煎……治吃噫……更加枳壳一两,去瓤炒,同煎之服,效”。由此可见枳壳具有“治疗风疹”、“安胃”的功效。

唐《药性论》[35]对枳壳的功效记载有拓展,言其“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壅塞”。增加了“治痔疾”“理气”“消积”的功效。

五代《日华子本草》[36]记载,“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症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与前朝相比枳壳的功效进一步丰富,增加了“止呕”“安胃”“化痰”“止泻”的功效。

宋《本草衍义》[7]枳实与枳壳进行了比较,言“枳实、枳壳一物也。小则其性酷而速,大则其性详而缓”,指出枳壳较枳实性缓。在《证类本草》[37]中对枳壳的功效有了进一步的描述,“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开宝本草》[9]《大观本草》[38]记载同《证类本草》。此时枳壳的功效进一步扩展,增加了“通利关节”“止咳”的功效,同时“明目”“止呕”“治痔疾”的功效消失。

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11]对枳壳功效的描述同《证类本草》。但元《珍珠囊补遗药性赋》[12]对枳壳的功效做了新的总结,“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削腹内连年之积”。与前朝记载大致相同,但增加了“促进排便”的功效。

明《药鉴》[15]对枳壳功效的记载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明《本草蒙筌》[39]记载:“泻肺脏,宽大肠。结气胸中,两胁关节并利;破痰癖积聚,宿食亦推。”明《雷公炮制药性解》[16]曰:“主消胸中之癖满,逐心下之停水,化日久之稠痰,削年深之坚积,除腹胀,消宿食,定喘咳,下气逆”。明《本草纲目》[13]中认为,“风痹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疮,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壅塞。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明目。炙热,熨痔肿。泻肺气,除胸痞。治里急后重”。明代本草记载增加了“止泻”的功效,同时集结了历代本草的功效,对枳壳的功效记载较为全面。

清《本草备要》[17]曰:“治胸痹结胸,食积五膈,痰癖症结,呕逆咳嗽,水肿胁胀,泻痢淋闭,痔肿肠风。除风去痹,开胃健脾。”《本草害利》[18]认为,“入肺、脾、胃、肝、大肠五经,破至高之气,除咳逆停痰,助传导之官,消水留胀满,兼能清膀胱” 。《本草便读》[20]记载,“利膈寬胸,辛苦性寒破气滞,行痰逐水,和中化食入阳明”。《本草经解》[22]和《本草崇原》[28]记载同《证类本草》。《本草思辨录》[23]记载,“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强调枳壳主风痒麻痹。《得配本草》[25]认为,“破气胜湿,化痰消食。泄肺气,除胸痞,止呕逆,消肿胀,宽肠胃,治泻痢,疗痔肿,散风疹”。《本草分经》[40]曰:“破气行痰,消痞止喘,利胸膈宽肠胃。” 《本经逢原》[26]曰:“破气化痰,泄肺走大肠,多用损胸中至高之气。”清代本草记载中,枳壳“通利关节”的功效消失,其余无变化。

2020版《中国药典》[1]记载枳壳功效为“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中药志》[41]记载枳壳功效为,“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随着历代对枳壳用药经验的积累,枳壳的功效记载也越来越细化(表1)。南北朝《肘后备急方》[34]中从侧面体现了枳壳“治疗风疹”、“安胃”的功效。唐《药性论》[35]首次有了对枳壳功效的专门描写。宋代本草进一步丰富了对枳壳功效的记载。元代记载枳壳能行痰,下气逆,消宿食,除腹胀[11-12]。明代本草集合了历代枳壳的功效,是对枳壳功效描述最为全面的朝代。“理气”、“逐水”、“消积”一直作为其主要功效被记载,现代文献记载其“破气,行痰,消积”的功效外,枳壳还具有治疗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药理作用[1,41]。

4 道地性考证

历代本草文献记载的枳壳产区见表2。

唐《通典》[42]记载,“安康郡贡……枳实六斤,枳壳十四斤”,安康郡指的是今陕西安康市。首次记载了枳壳的具体产地,即陕西省。

宋《证类本草》[37]记载,其“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商州,指的是陕西省商洛地区;京西,指的是河南洛阳、郑州一带;江州,指的是江西省;湖州指的是浙江湖州。《本草图经》[8]记载,“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以商州者为佳”。《大观本草》[38]记载同《本草图经》。明《本草品汇精要》[31]记载,“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汝州商州者为佳”。汝州位于今河南省。宋明时产区逐渐向南扩张至河南、江西、浙江。

清《本草崇原》[28]记载“出河内洛西及江湖州郡皆有,进时出于江西者为多”。洛西位于今甘肃省。枳壳产区向西迁移。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9]记载,“枳壳产四川为最。江西次之。福州又次之。日本亦有产但质味不佳”。《增订伪药条辨》[43]记载,“江西沙河出者,细皮肉厚而结,色白气清香而佳,龙虎山出者亦佳。四川出者名川枳壳,色黄肉厚,味带酸,次之。江浙衢州出者,皮粗色黄,卷口心大肉薄,亦次。浙江黄埠出者,肉松而大,有灯盏之名,更次,洋枳壳者,或既此”。龙虎山和沙河均位于江西省境内。此时枳壳产区向南迁移至四川、福建等地。

目前,《中国道地药材》[44]与《中药志》[41]记载,“枳壳主要栽培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

5 混伪品考证

宋《本草图经》[8]记载,“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橘录》[45]记载“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干之。以之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逼真矣”。说明宋朝开始就有枸橘作为枳壳的混伪品。

明《本草蒙筌》[39]记载,“近道亦生。一种俗呼臭橘,其皮微绿,不堪药用。今市每家采指为绿衣者,欺世谋利无益有损。故凡入药剂,必求黑色为真也”。《本草品汇精要》[31]记载,“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入药”。

清《本草从新》[27]记载,“今人于六七月采小香栾,伪为枳实枳壳,又有采枸橘伪者”。

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9]记载,“伪名洋枳壳。不知何种果实伪充。或云六七月采小香栾伪为枳实枳壳。或云采枸橘混充。福州多橘。土人于夏秋间橘子未大。经风雨摇落者。拾而晒之。伪充枳壳。性既不同。误用有害”。《增订伪药条辨》[43]记载同《中国药学大辞典》。

由此可见,枸橘是枳壳的主要混伪品。《本草纲目》[13]记载“枸橘,释名臭橘……枸橘处处有之。树、叶与橘同,但干多刺。三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中国植物志》[32]对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的描述,“枝绿色,嫩枝扁,有纵棱,刺长达4 cm,刺尖干枯状,红褐色,基部扁平。花瓣白色,匙形,长1.5~3 cm;果近圆球形或梨形,大小差异较大,通常纵径3~4.5 cm,横径3.5~6 cm。花期4—5月,果期约10月”。由此推断枸橘的基源为芸香科植物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

表3对枳壳及其伪品从大小、外皮、果皮厚度、瓤囊数进行对比。可以用性状鉴别法加以区分。

6 结语

“枳壳”一名首次出现在南北朝《雷公炮炙论》[4],民国《中国药学大辞典》[29]记载,枳壳别名“只壳”“奴隷”“商壳”“洞庭奴隷”。2020版《中国药典》[1]收载枳壳为其正名。

宋《本草图经》[8]详细描述了枳壳基源植物的生长形态,其突出特征为“高亦五、七尺”、 “多刺”、“春生白花”、“翻肚如盆口唇状”。《本草崇原》[28]记载,“冬不落叶”“臭香形圆”“花白”“穰肉黄白”的特点。通过对枳壳的基源考证,确定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的未成熟果实。

历代本草对枳壳的认识从南北朝《肘后备急方》[34]开始,由其推断枳壳具有“治疗风疹”“安胃”的功效。唐代《药性论》[35]首次出现了对枳壳功效的具体描述,记载了其“理气”“消食”“治痔疾”“消积”的功效,五代增加了“止呕”“安胃”“化痰”“止泻”的功效。宋朝增加了“通利关节”“止咳”的功效,同時减少了“明目”“止呕”“治痔疾”的功效记载。明代本草记载增加了“止泻”的功效,清代本草记载与明朝相较,枳壳“通利关节”的功效消失。在2020《中国药典》[1]中对枳壳的功效描述为“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枳壳的道地性考证显示,唐朝首载道地产区陕西,宋明时产区向南扩张至河南、江西、浙江等地,民国记载产区向南迁移至四川、福建等地。现代主要栽培于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

笔者通过对枳壳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明确了枳壳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及混伪品历史逐步演变的整个过程,为中药枳壳正本清源提供参考,并为其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257-258.

[2] 顾观光辑,滕弘撰.神农本草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5.

[3] 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62.

[4] 顿宝生,王盛民.雷公炮炙论通解[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329-330.

[5] 苏敬等撰,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26.

[6] 陈藏器撰,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0.

[7] 寇宗奭撰,颜正华等点校.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87.

[8] 苏颂编撰,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5-366.

[9] 卢多逊撰,尚志钧辑校.开宝本草(辑复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75.

[10] 王好古撰,崔扫麈,尤荣辑点校.汤液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41-142.

[11] 不著撰人,郝近大校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85-86.

[12] 李东垣,张元素撰,伍悦点校.珍珠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9,61.

[13] 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2078-2084.

[14] 卢之颐撰,冷方南,王齐南校点.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84-285.

[15] 杜文燮著,陈仁寿,王明强,苏文文校注.药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0-61.

[16] 李中梓编辑,钱允治订正,金芷君校注.雷公炮制药性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

[17] 汪昂著,陈赞育点校.本草备要[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3.

[18] 凌奂.本草害利[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56,58-59.

[19] 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6-197.

[20] 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60-61.

[21] 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47卷 本草撮要类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97.

[22] 叶天士.本草经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80-81.

[23] 周严.本草思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33-134.

[24] 汪讱庵.本草易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06-307.

[25] 严西亭.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52-153.

[26] 张璐著,赵小青,裴晓峰校注.本经逢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99-200.

[27] 吴仪洛撰,朱建平,吴文清点校.本草从新[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123-124.

[28] 张志聪著,刘小平点校.本草崇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88-89.

[29] 前世界书局.中国药学大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30-834.

[30] 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30.

[31] 刘文泰纂.本草品汇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06-507.

[3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3卷 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65-170,194-195.

[33] 陶弘景著,尚志钧辑校.本草集经注[M].芜湖: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63:126.

[34] 葛洪著,王均宁点校.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115,152.

[35] 甄权著,尚志钧辑校.药性论[M].芜湖:皖南医学院,1983:42-43.

[36] 日华子.日华子本草[M].芜湖:皖南医学院科研处,1983:72-73.

[37] 唐慎微撰,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382-384.

[38] 唐慎微著,尚志钧点校.大观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75-477.

[39] 陈嘉谟撰,王淑民等点校.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21-222.

[40] 姚瀾.本草分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3.

[4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3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48-55.

[42] 杜佑著,颜品忠等校点.通典[M].长沙:岳麓书社,1995:64.

[43] 曹炳章编著,刘德荣点校.增订伪药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3-74.

[44]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52-554.

[45] 韩彦直.橘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

猜你喜欢

基原枳壳名称
多基原藏药“唐冲”名称、品种、药性和植物亲缘关系相关性考证研究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