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学院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初探

2022-03-21蔡力锋黄建辉林娟娟赵晓旭周凤超

河南化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食品专业

蔡力锋,黄建辉,梁 杰,杨 磊,林娟娟,赵晓旭,周凤超

(莆田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产业学院是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时代背景下,应产教融合式发展而生的组织形态,以产业学院理念和模式为指导,建设适应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020年8月,教育部联合工信部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应用型高校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为应用型高校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产业学院是校政企深度融合进行人才培养时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内涵是培养符合产业、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本研究以莆田学院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为例,积极探索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建设产业学院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设路径,助力于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1 产业学院视域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1 亲近莆田食品与化工产业,夯实学科基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突出特点是为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复合人才,服务于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实现校企合作协同发展。近年来,福建省食品工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迅速,莆田市在现有工业基础上推进产业集群,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化工纺织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石门澳工业园、东吴临港工业园等园区。其中,食品加工作为莆田市着力打造的千亿产业之一,2015年产值317.7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28%。近期莆田湄洲湾北岸开发区着力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引进三林集团五洲食品粮油、台湾明新食品、正大集团水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加上近期150万t百威英博雪津啤酒厂迁建项目等建设,必将推进莆田市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纺织新材料主要围绕纺织鞋服产业,优化调整纺织产业结构,拉伸产业链,依托石门澳园区,承接湄洲湾南岸,以永荣CPL、永荣PA6、三棵树、海安轮胎等为龙头,带动尼龙6、拉丝、纺织、印染、服装等产业链发展。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基于目前地方重点发展的食品与化工产业集群现状,以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优势专业为核心,构建“食品与化工”专业群(见图1)。

图1 食品与化工专业群组群专业与方式

莆田学院充分发挥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引领作用,联合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保持长期的深度合作关系,大力发展产业学院,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凸显其人才优势和资源聚集示范效应,为其他同类院校提供良好的借鉴经验[2]。在专业群体系中,四个专业针对食品与化工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进行跨学科交叉协作与优势互补,构建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将为食品产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应用化学专业主要为化工产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支撑学科基础相近,食品产业和化工产业也存在较强的关联与协作,为产业集群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供跨学科的培养体系。此外,环境工程专业将为整个“食品与化工”产业集群服务,提供污染控制、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和优化升级。“食品与化工”专业群的组建,将从整体上提升莆田学院在服务地方食品与化工产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提高专业群对地方产业集群的适配性。

1.2 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细化培养方向

针对地方产业需求,制定了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基础培养+工程实践实训+创新创业素质拓展”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四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根椐地方产业需求,目前已形成了7个培养方向:食品质量控制方向、食品工艺学方向、食品检验方向、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化学工艺方向、材料工程方向和污染控制技术方向。

不同年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一体化教学体系如下:①一年级新生以打基础为主。通过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开设专业导论、专业认知实习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内涵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涉及的主要学科和课程体系、毕业的基本要求等,帮助学生系统认识本专业,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②二年级学生以培养专业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主,提升创新能力。一方面继续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在课堂中融入专业化的思政教育元素,包括精益求精的工匠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轶事等,致力于培养“至诚、至精、至专”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教师承担的横向课题,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本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实践。③三年级学生强化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推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将企业核心技术融入教学体系,把企业技术优势与高校专业知识相结合,依托专业综合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实践能力。围绕搭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践平台,建设“大学生应用能力发展中心”“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实践实训中心,邀请企业高水平的工程师、技师共同参与实训室和实训环节设计过程。通过工程化实训项目、虚拟仿真项目、VR技术等,帮助学生掌握典型的生产工艺。同时,安排专题企业思政课堂,邀请地方龙头企业的行业工程师主讲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和个人励志故事等,塑造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学生也可以在应用能力发展中心模拟企业化运作的流程和环节,感受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培养职业意识,进一步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④四年级学生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为主,培养职业技能。系统检验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的程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性,包括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等,通过“生产实习+企业实践+毕业综合训练”将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有效对接,为地方产业输送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课程资源体系

1.3.1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首先,整合四个专业群内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平台通识课程,共5门基础课和5门对应的实验课,即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专业群所有学生都必须修满所有平台课程的学分。其次,专业群学生按照培养方向学习模块课程,具体有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食品质量控制模块方向课、食品工艺学模块方向课、食品检验模块方向课、食品生物技术模块方向课、化学工艺模块方向课、材料工程模块方向课、污染控制技术模块方向课。最后,专业群设置互选模块课程,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发展,可随意灵活选择跨学科跨方向的课程。

1.3.2优化课程平台,共同推动教学方式改革

①优质课程平台建设。以优质课程(如精品课程、精品视频课程等)为示范引领,带动专业群其他课程建设,使专业群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例如,气象与生活课程获批省级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生物化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引入尔雅通识教育、智慧树、超星在线课程等平台,实现学生网络选课、上课、考核等数字化灵活化的教学过程。加强超星学习通课程门户建设,所有课程(含实践课程)均需建立超星课程门户,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和在线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构建与新型教育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平台。②教学方式改革。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鼓励案例式、合作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新模式,成效良好,目前课程教学案例化已达到100%,所有主干课程都采用与用人单位合作式教学。例如,化工原理课程中,引入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所属的动力车间的真实水塔项目,引导学生对故障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技改方案。另外,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效对接,2019版专业群培养方案共计与14种职业技能证书有效对接。

1.3.3“引、转、请、送、合”,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①引——人才引进。近三年内引进5名博士,新增教授1名、新增副教授2名,拥有专业群骨干教师8名。出台《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进修、访学管理规定(修订)》,选派13名骨干教师参加高等教育培训、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培训。②转——双师双能型教师。建立了学校教师“企业工作经历”和企业人员“院校教学经历”为内容的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68.6%。教师科研成果突出,服务地方能力得到提升。新立项纵向科研项目42项,横向合作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三大收录35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取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③请——企业兼职教师。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或指导专业群建设、教学改革及实习实训过程,实现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优势互补,已建成39人企业兼职教师库。企业兼职教师的授课比例大幅增加,2019—2020学年共有10门课程聘请11位企业行业专家授课,合计授课74学时。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计划18门课程聘请16位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合作授课,共计82学时。引入企业专家参与毕业综合训练指导与答辩,2020届34名毕业生由企业导师指导毕业综合训练,15名企业专家参与学生毕业答辩。④送——教师实践锻炼。执行《莆田学院关于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实施办法(暂行)》等制度,鼓励教师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共选派24名专业教师深入莆田各大企业进行实践,分别担任企业技术指导、项目研发顾问、质量管理专员等。⑤合——应用型教学团队。校企共同成立了基础化学教学团队、食品生物化学应用型教学团队、微生物学应用型教学团队、高分子化学应用型教学团队、化学工艺学应用型教学团队和环境评价应用型教学团队,企业成员比例≥1/3。近3年,共承担教改项目18项,其中省级3项,发表教研论文29篇。

1.3.4强化专业特色,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①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根据地方产业特征,凝练和强化专业方向特色,提升专业方向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重构课程体系,突出特色课程和特色培养环节;优化师资结构,广泛吸纳专业领域知名学者和优秀人才,建立以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经历”和企业工程师“院校教学经历”为内容的双师双向互聘机制。让学生在地方特色文化氛围中成长,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②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与福建省永荣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三者均为莆田市企业龙头,企业根基稳、实力强、文化深厚、培训体系完整,对人才的需求力度大。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与莆田本地龙头企业合作,成立“产业班”和“卓越人才班”,产业班的学生在四年级全面进入企业,进行企业课程学习、生产实习、职业技能训练、毕业综合训练,实现学生的“多途互通”,校企共同培养订单式“特色人才”,实现毕业和就业无缝对接。

1.3.5创建校企联动机制,加强资源整合

①优化组群专业,打破专业壁垒。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统筹布局,积极申报新专业,2015年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1年申报生物信息学、环境生态工程两个新专业,推动原有专业优化。目前4个本科专业中除了生物技术外都是工科,工科专业占比75%,同时也在申请将生物技术专业由理科转为工科。四个专业针对地方食品与化工产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跨学科交叉协作与优势互补。②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围绕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产业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各门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之间的关系矩阵表,确定各门课程与毕业能力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高相关(H)、中相关(M)和低相关(L)],清晰地显示某一能力需要通过哪些课程来实现。围绕工程实践能力整合实践资源:加强科研转化教学。依托教师科研优势进行毕业综合训练选题,使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实践学分比例,坚持“全过程实践育人”的实践教学理念,构建了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能力层、专业能力层、综合能力层、创新意识层。专业群实践性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达到35.8%;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以外,科研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内容主要包括:课内选作实验项目、课外选作实验项目、教师科研、学生自拟题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竞赛等。③完善考评机制,保障应用型人才质量。出台了《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关于推荐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晋升教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须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且教学效果达良好以上,否则不能申报参评相应职称;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主体力量,100%参与本科生授课,使本科教学一线的师资力量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提供可靠保障。出台了《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群教师工作量津贴分配方案》,设立了教师教研项目专项奖励资金,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实践,增强教改项目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2021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指数100%,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度指数99.93%,毕业生对就业工作评价满意度指数99.28%,毕业生家长对学校评价满意度指数82.85%,毕业生就业率100%。

2 结语

莆田学院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道路,以本地特色产业为依托,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本地政府、行业企业共建食品与化工专业群,通过办学空间拓展、资源集聚,共建共管而成立产业学院,为本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凸显地方高校密切贴近经济和产业发展并提供人力支撑作为核心任务的全新教育理念。学校以校政企共建产业学院协同育人为基点,以国家政策为依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重新构建莆田学院食品与化工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优化,并以此抛砖引玉,促进同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应用型食品专业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