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土成型,火炼成器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研究与保护利用方式探索*

2022-03-21刘宏超刘姿君包佳良

建筑技艺 2022年1期
关键词:砖瓦技艺文化遗产

刘宏超 刘姿君 包佳良

刘宏超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姿君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包佳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学系博士研究生。

1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传承

中国传统砖瓦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构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沿袭千年,而随之一起发展的还有传统的砖瓦烧造技艺。北宋的《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一书首次对砖瓦的烧造工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记录,《天工开物》《四库全书》也都有较为详实的描述。

对比历史资料,如今北京地区采用的传统砖瓦烧造技艺在总体上并未有较大改动,原材料的获取、制备、坯体制作、干燥、培烧、后续步骤等主要环节均有涉及(图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新手段与新方法逐渐出现在传统烧造技艺的某些环节中,进而引发了革新和传统两种立场的辩论。以原材料的选取、制备为例,今天的传统匠师依旧依托古法“看土、闻土、尝土”辨别土质。然而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在前期的练泥环节,大型机械取代了传统的畜力和人力,将泥料加水后使用机器进行初次搅拌,经人力二次脚踏、扭踩后,打墩备用。机械化的加入无疑加快了工艺的制作进度,但是在哪些环节介入、如何把控机械化程度才能既提高效率又不失传统技艺的味道,值得深思。

2 传统烧造窑体的演进

在传统砖瓦烧造工艺中,窑是将坯转化为器的特殊场地,围绕这一空间,烧造工艺的把控和神话色彩的祭拜仪式均价值非凡。只有经验深厚的匠师,才能凭借一代代窑师们口口相传的控火技巧和自己多年累积的经验,尽可能地操控炽热而多变的窑内状况,提高砖瓦的成品率。而在漫长的砖瓦制作生产活动中,筑窑的工匠师傅也在不断思考,如何通过调整窑体的空间形态及结构,提高窑内砖坯的摆放位置与火焰燃烧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辅助窑师更好地掌控窑内火体的温度与变化。在对窑内空间利用率的探索中,窑的空间形态变化根据火焰燃烧的路径可分为升焰窑、横焰窑和倒焰窑,不同的火焰流动方向形成的窑体构筑方式与烧造工艺也不同(图2)。

升焰窑是较原始的窑体,构造和原理简单,一般依靠火焰自下而上的燃烧对窑室中的坯体进行烧造,如江苏南京阴阳营发现的商周时期砖瓦烧造窑群的地沟窑、开口窑均属于升焰窑。汉代的砖瓦窑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专门烧造砖瓦的特制窑体——横焰窑,高温火焰从放置砖坯的坯室内横穿而过,燃烧室位于坯室前方,坯室空间增大,一次烧造的砖瓦成品量增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西安市草滩区阎家村汉代建筑遗址中的两座马蹄形平面的砖瓦窑。宋代之后,砖瓦窑的空间形态又有了长足发展,建造窑体的材料逐渐从夯土发展成砖砌,窑体的空间形态也变为圆形,半倒焰窑和倒焰窑开始流行,《法式》中记载的大窑和曝窑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为了使坯室空间更大,古代匠人们尝试增加窑体的高度使窑体内的火焰由燃烧室升起,到达窑体顶部后倒转而下,最后经由底部的排烟道排出。这增加了火焰留置在窑内的时间,使火焰的热量被充分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燃料。时至近代,隧道窑、轮窑等技术得到推广,新旧砖瓦烧造技艺的碰撞、传统审美与技术革新的冲突逐渐显现。这时,如何保护好传统砖瓦烧造技艺,如何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唱好传统文化的剧茩,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 传统砖瓦烧造遗产价值分析

千年以来,传统砖瓦烧造技艺与传统烧造窑体技艺交替演进,在社会生产力和审美意趣的发展下构成了复杂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共生的技艺文化体系,使得中国传统砖瓦烧制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工业革命后伴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和新型连续窑的技术革新,热效率和生产效率更高的红砖取代了青砖,出现在更多平民百姓的家宅中,进而影响了传统建筑的审美意趣。社会生产力和审美意趣的变革给传统砖瓦烧造带来了极大冲击,传统制砖产业渐趋式微。特别是近些年,在越加严格的节能和环保要求下,传统砖瓦烧造厂家大量关停,优秀的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缺乏及时有效的保护,面临难续传承的困境。

传统砖瓦烧造厂家曾经遍地开花,但由于经营规模小、缺乏产业化集群等问题被忽视。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角度来看,传统砖瓦烧造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砖瓦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构成材料之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中重要的见证者和组成部分,而且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活态保护是未来研究中国建筑史最好的参考文献;2)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是中国古代技术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砖瓦烧造技艺与砖瓦烧造场地的同步保护对保护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原真性极为重要,对未来基于真实生产场地的中国古代技术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3)封建社会下的传统砖瓦烧造行业的管理制度和产业模式,是长期的社会文化、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资源条件协同作用下的产物,是研究我国传统社会模式下特定产业经济模型的极佳参照案例;4)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是中国建筑文化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技艺和场地的保护利用是一种在保护中创新、在利用中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对促进传统建筑行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

4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保护利用方式探索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和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通过二者的契合点,寻求传统建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方式如下:

(1)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对于传统砖瓦行业的产业发展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做到两方面:一是保证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保护和开发并重,二是保证业态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互补。即做到以产业集群发展和科技创新产业更新为产业发展动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文化遗产赋能推新,平衡好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活态保护与开发利用,从而形成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图3)。

(2)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模式

传统砖瓦烧造手工艺的传承不仅是传授与获得技艺的过程,也包含着对其的创新和运用。每一代的匠人都在前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对烧造技艺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改良,使其始终保有生命力。尤其是在近代工业化、机械化的冲击中,传统手工艺匠人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传承体系,保护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工匠把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就是一座座活的文化博物馆,是传统建筑材料行业的巨大宝藏,是传统建筑材料产业化开发的关键人物。积极探索口述史、采用影像留存等记录方式,改进非遗传承人制度,提高人们对传统砖瓦烧造技艺的关注,都是未来保护传承模式的重要方式。

(3)开放包容的研究系统

在对传统砖瓦烧造技艺进行科学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专业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与记录,其中大学能为传统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提供知识支撑和人才保障,因而高等院校的各类研究平台也需参与其中。

茩前,传统建筑材料行业的后备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与实际需要脱节,存在着严重的传承问题。这时更需要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力量加入到传统砖瓦烧造技艺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研究、创新、传承中,使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量。通过创建高校与传统砖瓦烧造产业的互助模式,构建更多的传统建筑文化与技艺研究平台。

(4)富有特色的品牌意识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所构成的文物建筑既是传统文化的厚重名片,也是传统建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所以,在传统建筑材料行业的创新发展中,需要落实文化旅游产业建设,以新的经营理念打造独特的品牌模式,如创建传统技艺传承工坊和建材生产体验工坊;鼓励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投身文化传播事业,展示传统建材的生产加工工艺;提供可参与互动的体验项目,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等。

5 结语

尽管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所依托的传统生产环境很难在当代得到重现,但是在特定的供需关系中给予一定的引导与支持,或许可以走出一条与以往不同的传统技艺产业化之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活态传承与发展。从传统砖瓦生产技艺、活动场地、传承模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其价值与意义已远超产品本身。随着对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活态传承方式的深入探索,未来各类产业遗产的恢复和传统技艺与遗产的再利用也会逐步受到重视。

1 沿袭传统的造瓦、脱坯手工艺

2 窑体形态演进图

3 传统砖瓦烧造技艺活态保护与开发利用

1 作者自摄

2,3 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砖瓦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传授技艺
Tough Nut to Crack
陶瓷砖瓦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发布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捉迷藏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