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路径

2022-03-21王西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祥林嫂故事情节群文

群文阅读指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师生通过探讨,选择一个或多个彼此之间有联系的议题,然后以此议题为线索,选择若干作品展开主题探究活动,最终形成共识。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活动,促使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对比分析。教师可以围绕各种不同的写作技法和阅读要点设计群文阅读的主题,让学生逐个突破,提升阅读综合能力。

一、从故事情节入手,开展群文阅读

小说的特点是用曲折的故事情节打动读者,让人思考,通过小说故事能让读者了解人情世故,对特定的时代产生深度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每一篇小说的内容,思考其介绍的是怎样的故事情节,展现的是哪一个时代的故事,尝试找到其中的共性,挖掘出时代性。

教师引导学生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等作品放在一起,展开群文阅读,尝试对比作品的故事情节。教师让学生先设定一个表格,分别标注上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结合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填写,先理清作品的情节发展。如在阅读《祝福》的时候,学生认为开端是祥林嫂逃到了鲁镇,发展是祥林嫂被卖到了贺家,高潮是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结局则是祥林嫂悲惨的死亡。教师让学生再总结分析一下每一篇小说的人称是什么,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如有学生认为《祝福》用的是第一人称,给人简洁鲜明的感觉,让人产生很强烈的代入感。此后教师又让学生总结一下这几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有学生认为作品中的人物虽然古今中外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命运都可以用不幸来形容,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展现了主人公的死亡,《祝福》中的祥林嫂也以死亡告终,而林冲虽然最后没有死,但是他的人生也被弄得一团糟。最后教师又组织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说说这样的人物是否是特定时代中独有的人物形象。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腐朽黑暗的特点,会将人带入到痛苦的深渊。这样学生就结合小说体会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百态。

在对比小说情节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小说情节常常是社会现象的缩影,展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在小说中常常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着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深思。在对比分析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小说叙事的多样性,从而提升单篇作品的阅读能力。

二、从环境描写入手,开展群文阅读

环境是描写的重要对象与元素,也是学生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群文阅读的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了解作者用什么方法展开环境描写的创作,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他们对比作品的写作手法,并思考在自主创作的时候要如何借鉴吸收。

《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等作品中都有精彩的环境描写,教师指导学生将它们放在一起,展开对比分析的活动,尝试围绕环境描写进行探究活动。教师首先让学生找出作品中哪些地方有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描写,然后思考一下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是什么。如有学生认为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不少精彩的雪景描写,如“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就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写了林冲外出的情节。又如在《祝福》中“天色越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这一段也是雪景描写,它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封建思想笼罩下的鲁镇的人情淡漠,让人感受到压抑的气氛,具有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作用。在这样一番阅读后,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绝非可有可无,而是有着自己的作用。教师此后又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作品:“在你的作品中是否也有写风雪的场景呢,你会用它体现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发现自己的作品中常常只是单纯地进行景物描写,这样自然会给人累赘的感觉,在修改中,他们删除了可有可无的景色描写,而留下了一些能体现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部分,让作品更有可读性。

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他们认识到环境描写并非可有可无,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会合理运用,思考如何能让环境描写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从人物形象入手,开展群文阅读

不少作品都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这些作品,然后思考能从人物形象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学生会发现,不少人物形象都具有典型性,作者试图通过他们展现出人性的善良,又或者揭露人性的丑恶,起到警醒世人的效果。

在《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中都有生动而具体的人物形象,教师组织大家展开对比阅读活动,尝试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林黛玉生怕犯错误,所以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她有着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而林冲虽然是一个男子汉,但是他在性格中也有怯懦的一面,他在被陷害之后還是恭恭敬敬地尊称仇人,而且希望自己以后还能回归朝廷。祥林嫂的身份地位相比前两者更为卑微,她身上柔弱的一面更为强烈,她一直都恪守妇道,遵从三从四德,唯一的抵抗也是因为其不希望自己改嫁,希望能从一而终。在结合以上分析进行总结后,学生发现这几个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小说,但是在性格上却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有软弱的一面。此时教师让学生深入下去,思考这样的性格因何而起,学生发现了共同点,那就是这几个人物都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他们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响,所以学生认为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人物展现出对封建社会的反思,希望读者能认识到封建社会的丑恶,同时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

在这样的对比分析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在阅读中也会找到各种人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点。

四、从语言风格入手,开展群文阅读

展开语言文字的自主建构和应用,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作为契机,引导学生对比作品的语言风格,尝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此外学生还可以展开反思,看看自己的语言表达存在什么问题,然后进行调整,从而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放在一起,展开语言对比,看看这些作品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大多是豪迈的词句,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都让人感受到力量,但是《声声慢·寻寻觅觅》则不一样,给人一种婉约的感觉,让人觉得如泣如诉,似乎能听到作者内心的哭泣,尤其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用连续的叠字展现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在这样的对比后,学生对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作有了初步了解,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哪一种风格的作品,并看看自己的作文是否也有相应的语言特点。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积极展开对比,总结出哪些语言具有特点,值得自己学习,然后自主展开创作活动。

五、从结构特点入手,开展群文阅读

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也是群文阅读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作品,看看它们的写作结构有什么异同之处,然后思考作者为何要如此写。这样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他们反思并丰富自己的作文结构。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等都是精彩的散文作品,教师让学生先用思维导图或者写大纲的方式写下这几篇文章的结构,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好处。如有学生发现《故都的秋》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先写对北国之秋的向往,然后分写故都秋的风貌,最后再次强调南方的秋不如北方。学生发现这样写的好处是简单明了,能清晰呈现观点。相比之下,《荷塘月色》的结构就更为复杂,作者用了双线索的结构,将景物描写和情感描写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自己心中烦恼,看到荷塘后疏解,然后又回归现实的过程,给人一波三折的感觉。《我与地坛》的结构则给人层层深入的感觉,作者用了理念结构和意念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体现出了对地坛的情感。学生在对比以后发现这几篇文章结构各有千秋,体现了散文结构的多变性。

在结构探究中,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从局部化过渡到了整体化,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是一个考验。由于每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对于作品结构的分析和评价可能也会有些差别,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展开互動交流,让其从他人的观点中得到启迪,进行自行探索和追问,这样得到的知识印象更深刻。

学者倪文锦认为单篇文章的阅读是微观层面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是宏观层面的阅读,而群文阅读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阅读,能起到缓冲过渡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群文阅读的活动,促使他们围绕人物性格、环境描写、故事情节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对比分析,从而提升整合归纳的能力,举一反三地展开拓展阅读,全面提升读写综合能力。

王西燕,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教师。

3658500589268

猜你喜欢

祥林嫂故事情节群文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活动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