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下的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2022-03-21栗园园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图内容思维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看图写话作为写作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的帮助。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看图写话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突出。鉴于此,作为老师应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以生为本,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思维导图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思维,确定写作主题并拓宽写作思路。将思维导图与看图写话相结合,能切实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水平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在看图写话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优化教师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教学,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实效性措施。在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理清图片之间的联系,并用自己的话将图片内容表达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师引导指向不明或学生理解出现偏差的现象。思维导图的运用第一步就是帮助老师明确教学流程: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中,思维导图能迅速确立教学重点,并舍弃一些繁琐且非重要的内容;在构思写作中,思维导图将图片涉及的背景、人物、景物等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构建,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对图片内容的理解;在修改讲评环节,教师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学生习作内容的优缺点分门别类,如从词、句、段等方面进行鉴赏总结。

在看图写话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干值日”看图写话时,首先将干值日的内容进行整合,如扫地、擦玻璃、擦黑板等,再仔细观察同学们做值日时的动作、神态,最后按照时间顺序把值日的过程连接起来,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特别有层次感了。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思维导图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综合运用图形、曲线、颜色等建立链接,极大地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了写作欲望。同时,又以其便捷的操作,在中心关键词和各级关键词之间建立联系,直观地呈现文章的内容、结构,也便于学生快速构建写作思维,极大地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

以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我心爱的玩具”写话训练为例,教师首先用思维导图将学生感兴趣的玩具呈现出来,如乐高、遥控汽车、电动小兔子等;接着,根据学生需求选取主题——电动小兔子;之后,分支罗列电动小兔子的颜色、外形、功能、材质、用途等,而每一个分支也可以分解成若干方面,如外形又包含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每一个分支都可进行下一级别的拓展。这样,在思维导图的推动下,整个看图写话的内容变得可视化,学生不再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而是从不同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事物本质,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富有光环的文章。

(三)创设课堂写作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良好的写话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话灵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思维导图的运用则能极好调动学生的感觉和思维,唤起学生情思,让学生融入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看图写话时,以“美丽”为核心,发散出“人物美”“景物美”两个点,随后在两个点上分别创设情境。在“人物美”中,创设了“师生教学相长”“生生互帮互助”等情境,一个个来自学生亲身体验的案例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调动了学生热情,也让课堂变得温暖有趣。在“景物美”的情境创设中,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听、去看、去感受,不论是宽阔的操场、优雅的教学楼还是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触动了学生情思,之后再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面分别记录下来。这样,在思维导图的作用下,写话情境一一创设,不仅发散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思维导图在看图写话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解图片内容,明确写作思路

在看图写话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写起的现象,要改善这一点,首先要理解图片内容。低年级小学生的写话图片一般较为简洁,图片上内容较少,所蕴含的信息也不多,传达的内容极为有限,因而导致写话内容稀疏平常。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提示,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结构布局,让图片内容更加直观和系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清晰的框架中写作。

例如,在教学“放风筝”看图写话时,图片背景就是三名少先队员在公园里放风筝,内容极为简单。但是,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将图片之外的内容发掘出来。首先,以“放风筝”为中心,确立写话的四要素:时间(天气)、地点(环境)、人物、事件;接着,分别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时间(上午,阳光……,空气……)、地点(公园里,有……有……还有……)风筝的形状(蝴蝶、老鹰、蜻蜓)、放风筝的过程(少先队员的动作、神情)、人物的心情(高兴的怎样……)。在交流风筝的形状时,同学们还根据图片内容说出了很多精彩的詞语,如“五彩斑斓、五颜六色、展翅翱翔”等。这样,在思维导图的框架架构下,紧紧围绕着写作中心展开,图片内容变得清晰有条理,学生一目了然,整个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也为进一步的写作奠定基础。

(二)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章内涵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接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都存在欠缺,所以在看到图片的第一时间无法进行合理的理解,不知道应该观察什么,也难以挖掘图片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时候还会出现理解偏差的现象,完全脱离主题,这对看图写话的进行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思维的发散性工具,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并通过树状结构将思维过程标记出来,使得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可操作,从而达到丰富文章内涵的目标。

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猫和老鼠”写话训练为例,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首先关注人物和事件:图中有哪些人物?正在发生什么事?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呢?在对图片内容逐层解析后,接着观察重点:老鼠见到猫之前动作如何?神态如何?老鼠见到猫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如老鼠见到猫后会想什么?会有什么对话?这样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学生不仅理解了图片内容,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发展。如在交流老鼠见到猫之后的动作、神态时,学生说到了“偷偷摸摸、吓得直打哆嗦、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如此,一只活灵活現的小老鼠便跃然纸上。在交流想象时,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如有的同学这样写到,“猫大爷啊,我最近中药吃多了,肉都是苦的,你可千万别吃哦”,真是趣味十足……由此可见,将看图写话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构写作思维,丰富文章内涵。

(三)积累好词佳句,丰富写作素材

在教育教学中,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生活经验缺乏,因而要写出一篇相对完整且内容充实的文章是比较困难的。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高低,某种程度上也是好词佳句的丰富程度的具体体现。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要把词句的积累当成习惯,而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素材积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词语,如AABB式、ABAB式以及用于描写人物的、景物的等等,描写人物的词语又可以分为动作、语言、心理等,句子同样又包含比喻句、拟人句等,学生积累的案例素材又可以按照学习、生活、社会等分类。这些词句和素材都可应用于不同的对象或重叠使用,如果学生不对这些素材进行准确分类,那在应用时就会非常困难。而思维导图以其独特的优势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分类,提高学生应用时的效率。

在低年级看图写话中引入思维导图,不仅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助于学生写作思维的建构,大到段落布局,小到遣词造句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当然,思维导图也并不是万能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立足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稳步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云娇.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23):289.

[2]邓小芳.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思维导图结合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2019(4):70.

[3]赵春花.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8(3):54.

栗园园,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济南市育秀中学小学部教师。

3601500589248

猜你喜欢

导图内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