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2-03-20林福龙

吉林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透析液肾衰竭性反应

林福龙

(厦门市第三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0)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局,如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遗传性肾炎等,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代谢障碍,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等。慢性肾衰竭的病程长、发病率高、并发症复杂,如果不能在发病时及时就医,机体将不断蓄积代谢毒素,严重损害机体脏器,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原发病和诱因治疗、饮食疗法、替代疗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其中,替代疗法中的血液透析是以往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常用手段。据相关资料显示[2],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清除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部分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但对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率较低,仍需加强对慢性肾衰竭并发症的控制。有学者提出[3],在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方面,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联合使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本文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在2018年6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入院时间分别为2018年6月~2019年1月、2019年2月~2019年9月。纳入标准:①经超声、X线、CT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4];②未接受过血液透析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活动性出血;②合并肾动脉狭窄;③患有严重消化道出血。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9.85±3.04)岁,病程1~6年,平均(3.17±0.23)年;高血压肾病10例,慢性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4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5~72岁,平均(59.94±3.11)岁,病程1~7年,平均(3.22±0.25)年;高血压肾病12例,慢性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且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德朗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生产厂家:贝恩医疗设备(广州)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450463号]治疗,将透析模式设为预充模式,血流量设为200~300 ml/min,膜面积1.4 m2,透析液流量设为500 ml/min,透析液温度设为36.1~36.7℃,透析液电导度设为14 ms/cm,钙离子浓度设为1.5 mmol/L,钠离子浓度设为140 mmol/L。4 h/次,3次/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聚砜膜血液透析器HF80S[生产厂家:上海药房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第3452238号;膜面积1.8 m2;超滤系数55 ml/(h·mmHg)]治疗,醋酸盐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钠离子浓度为140 mmol/L,同时进行低分子肝素钠抗凝,4 h/次,每采用空心纤维血液透析器治疗5次,用聚砜膜血液透析器HF80S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周。

1.3观察指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尿酸 (UA)]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腹膜感染、皮肤瘙痒、贫血、恶心)。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BUN、Scr、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Scr、UA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BUN、Scr、UA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但研究组IL-6、IL-8、TNF-α、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40]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属于肾内科中常见的疾病,病情呈不可逆缓慢发展趋势,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及时调节肾脏细胞代谢,恢复肾功能,防止该疾病进一步发展成尿毒症。据不完全统计[5],慢性肾衰竭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0.8%,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死率高,是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慢性肾衰竭,以往临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有学者提出[6],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处于微炎性反应状态,血液透析治疗的副作用较大,容易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等并发症。既往研究指出[7],通过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达到改善肾功能的效果。冼科尔[8]通过对80 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UN分别为(22.50±6.80)mmol/L、(32.50±7.10)mmol/L,Scr分别为(614.50±109.50)μmol/L、(738.50±116.30)μmol/L,UA分别为(357.40±63.80)μmol/L、(482.20±68.40)μmol/L,治疗后观察组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认为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改善肾功能。本次研究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BUN、Scr、UA均比对照组低,说明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改善肾功能,进一步证实了冼科尔的研究。其原因在于,在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可高度还原肾小球滤过功能,通过弥散治疗清除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与对流治疗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毒素,达到透析充分化的效果,进而确保代谢的BUN、Scr、UA顺利排出体外[9]。叶恒曦等[10]对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发现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IL-6分别为(10.23±8.24)pg/ml、(16.47±11.48)pg/ml,CRP分别为(10.38±7.68)mg/L、(17.62±10.73)mg/L,治疗后研究组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认为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IL-6、IL-8、TNF-α、hs-CRP均比对照组低,说明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减轻炎性反应。其原因在于,通过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交替治疗的方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充分利用滤过膜的高通透、溶质弥散作用可以使向患者体内注入的置换液代替等量毒素储存于患者体内,使患者血液中的蛋白结合溶质充分排出体外,进而能够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减轻炎性反应。董艳姣[11]对10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7%、15.09%,认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其原因在于,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显著,极易发生血清内微球蛋白潴留,进而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高钙血症、腹膜感染等。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添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则可以增加钙磷的排出量,有效预防血清内微球蛋白潴留,进而减少慢性肾衰竭的相关并发症发生[12]。

综上所述,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透析液肾衰竭性反应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超纯透析液与常规透析液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纤维支气管镜下氨溴索肺泡灌洗对非出血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降浊颗粒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α-SM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