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3-19赵利梅张雪好余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量表问卷

赵利梅 张雪好 余玲

15%~35%的成年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障碍造成的有关精神、躯体疾病及意外事故、工作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也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1]。然而,据相关研究显示从事医疗卫生相关工作人员这一比例更高,其中,护士群体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41.25%,尤为突出[2]。护士群体由于其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压力及长期频繁的夜班问题,极易出现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3],这些问题不仅会对护士自身产生负面影响,如睡眠障碍不利于免疫和代谢变化,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4];还会对护理工作的展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5]。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相关调查,了解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并改善临床护士睡眠情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0—12月对厦门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在职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纳入320名。纳入标准:(1)临床在职护士;(2)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因请假、公休及外出学习等不在医院者;(2)他院进修护士;(3)孕期及哺乳期护士。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匿名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15份,回收率98.4%。其中规律作答问卷5份,填写不完整问卷9份,故最终有效问卷301份,问卷有效率为94.1%。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为研究者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包括年龄、性别、工作年限、BMI、文化程度、职称、月收入及有无子女共8个条目。

1.3.2 睡眠拖延量表(bed time procrastination,BPS) 该量表由Kroese编制,包括9个条目,采用 Likert 5点评分,从1~5分,其中4个条目(2、3、7、9)需进行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其越容易出现时间拖延的行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6]。

1.3.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该量表由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编制而成,主要用于评价睡眠质量[7]。PSQI包括睡眠质量(6)、入睡时间(2、5a)、睡眠时间(4)、睡眠效率(1、3、4)、睡眠障碍(5b~5j)、催眠药物使用(7)以及日间功能障碍(8、9)七个维度,每个维度可分别计分,各维度累计得分为本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7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好[8]。

1.3.4 自我控制能力量表(self control scale,SCS) 该量表是由Tangney等于2004编制,后经谭树华修订,测量的是个体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9]。量表包括冲动控制(7、9、10、16、17、18)、健康行为(2、3、6)、抵制诱惑(1、5、11、15)、专心工作(12、13、14)及节制娱乐(4、8、19)五个维度,共19个项目。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从1~5分,总分范围为19~95分,其中条目1、5、11、14为正向计分,其余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越低。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06~0.952,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取值范围0.79~0.94[10]。

1.4 统计学方法

双人录入Excel数据库并核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

分析可能影响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显示,年龄、工作年限、BMI、月收入、职称、文化程度及有无子女7个条目的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比较(n=301)

2.2 临床护士各量表得分情况

调查显示PSQI≤7分的护士为164名(54.5%),>7分的护士为137名(45.5%),见表2。

表2 临床护士各量表得分情况

2.3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临床护士睡前拖延行为与睡眠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与自我控制能力呈负相关(r=-0.147,P<0.05)关系,与睡眠拖延呈正相关关系(r=0.215,P<0.01)。见表3。

表3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

2.4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回归分析

以临床护士睡眠质量作为因变量,以表1、2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工作年限、BMI、月收入、职称、文化程度、有无子女、自我控制能力及睡眠拖延)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具体赋值见表4。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中有四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R为0.394,调整R2为0.144,表示4个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影响睡眠质量14.4%的变异量。见表5。

表4 一般资料变量赋值

表5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现状分析

本研究调查显示厦门市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为(6.63±2.99)分,与十堰市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得分(6.16±2.26)分[11]水平相当,虽低于南昌市神经外科护士得分(8.22±1.83)分[12],但与全国常模平均得分3.88分[11]相比,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得分较高,睡眠情况相对较差。这可能与临床护士本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相关,一是护士群体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需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当出现病情变化时,需及时快速的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这使得护士常处于警惕状态,精神紧张;二是护士的三班轮换制度使得其夜班频率高、夜班职业生涯漫长,这种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导致其生物钟紊乱,不仅夜晚的持续睡眠被打破,日间的补充睡眠时间与持续性也难以保证,尤其是已婚及有子女的护士家庭更为严重。表2显示,高达137名临床护士(45.5%)睡眠质量得分>7分,近一半的调查对象睡眠质量较差,提示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结果略低于甘肃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71.08%)[4]。可能与沿海城市相对经济发达,护士家庭压力相对较小及先上夜(17:00~00:00)后下夜(00:00~08:00)或先下夜后上夜的整夜夜班分开模式等弹性排班制度的实施有关。

3.2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得分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且>40岁的临床护士组得分为(7.894±2.600)分,睡眠质量处于较差状态,与李艳[13]的研究相一致,这可能与此阶段处于不仅要工作,还要面临赡养老人、照顾子女等更多方面的生活压力源的年龄段有关,而有子女的护士睡眠质量得分为(7.069±3.288)分,也证实了这一点。

3.2.2 BMI 体质量过重及肥胖的临床护士所占比例虽相对较低(11.0%),但其睡眠质量得分分别为(9.167±2.808)分、(9.205±3.266)分,远高于正常组及偏瘦组,睡眠质量水平较低,与林延敏[14]的研究结果趋势相一致,多与肥胖患者微觉醒增多,睡眠连续性难以维持有关[15]。肥胖作为影响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16],与睡眠质量呈双向作用的关系,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需引起重视。

3.2.3 自我控制能力及睡眠拖延 自我控制能力及睡眠拖延作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P<0.05),与游志麒[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与个体在结束一天忙碌之后,倾向于延长睡前时间以带来短暂即时的休闲满足感有关,以至于其忽略了睡眠的长期效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直接通过自我调节、减少日间疲劳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17],也可以间接通过抵制睡前诱惑、减少睡眠拖延、增加睡眠时长以改善睡眠不足等睡眠质量问题[6]。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现状形势不佳,而欠佳的睡眠质量会导致临床护士一定程度的职业紧张[18]及注意力下降、反应速度减慢与负面情绪增多等,从而导致工作投入不足[19]的不良结果。目前,虽已认识到年龄、BMI、自我控制能力及睡眠拖延行为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但临床干预研究仍较少[20]。为了使护士在面对频繁夜班、随时抢救及各种不同突发应激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职业技能与使命,可以从BMI、自我控制能力及睡眠拖延行为等可调整因素着手,加强干预措施,促进护士睡眠质量的改善,以期整体提高该群体睡眠质量,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量表问卷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