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种植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研究

2022-03-19李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牙列义齿美观

李清

牙列缺损是指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由于缺失牙的数量与部位不同,患者受影响的程度与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不仅会影响辅助发音、咀嚼功能、美观度,还会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1]。目前,为了恢复牙列缺损所致的口颌系统健康损伤与功能性障碍,临床普遍采用人工替代材料予以修复,例如覆盖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以便恢复缺失牙的生理功能与解剖形态[2]。传统修复牙列缺失的方法主要采用可摘义齿以及固定义齿技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面部美观度,促使其发音功能与咀嚼功能恢复,但却存在固位不准确、固定不良等问题[3]。近年来,种植修复作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技术,在牙列缺失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备受患者青睐。口腔种植修复是使用生物或非生物材料制备成人工牙根,植入到牙槽骨内,可以减少或避免基托,不仅具有良好的固位效果,还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本研究对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76例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治疗,分析其修复情况,以期为本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与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X线检查证实存在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处修复空间、骨质量符合口腔种植标准;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符合牙列缺损手术指征;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心脑血管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口腔种植禁忌证者;伴有疱疹、溃疡等口腔疾者;颌骨肿瘤者;认知功能障碍或有精神疾病史者。152例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组。对照组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29~65岁,平均(42.6±4.6)岁;缺失原因:外伤21例,牙周病35例,牙体缺损20例;患牙部位:磨牙15颗,前磨牙16颗,上颌55颗,下颌57颗。研究组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27~64岁,平均(42.8±4.8)岁;缺失原因:外伤19例,牙周病38例,牙体缺损19例;患牙部位:磨牙17颗,前磨牙15颗,上颌53颗,下颌58颗。两组性别、年龄、牙齿缺失原因、患牙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修复。清洁并消毒牙列缺损部位,对患牙残留部位进行清理,搔刮拔牙窝直到无残留,待拔牙窝全部愈合后,预备牙体,排龈。使用硅橡胶取模,设计并制作临床牙冠,之后灌制石膏模型,根据模型形状制作烧瓷冠。固定制作好的烤瓷冠,调整位置直至咬合适宜,粘结。完成后重点向患者讲解如何清洁与佩戴义齿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接受口腔种植技术治疗。常规清洁并消毒口腔以及术野处皮肤,之后给予浸润麻醉,使用引导板确定植入牙齿的部位,切开黏骨膜一侧骨面,将骨面与黏骨膜进行剥离,呈一个孔洞,测量黏骨膜的厚度,充分暴露出牙槽骨后进行钻骨,制作种植窝,无张力缝合种植窝内的种植体。完成手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向患者讲解口腔的清洁方法。术后观察3~6个月,期间注意种植体是否发生松动,当达到骨性结合后开展二期手术。二期手术过程中,首先置入基台,之后环抱式缝合牙龈创口,术后7 d拆除缝线,制作种植义齿并给予种植义齿修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根据《口腔科学》第9版[4]中的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牙列致密、完全、整齐,语言、咀嚼功能与固位情况正常,牙齿无并发症且无异常感受;有效:牙列整齐,语言、咀嚼功能与固位情况正常,基牙偶尔存在疼痛或不适感,但可以耐受;无效:牙列缺损未修复,咀嚼功能无变化,牙齿有刺激性疼痛。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VAS量表评分为0~10分,评分越高说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越佳。(3)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变化,采用钝头牙周探针进行检测,将其缓慢置入龈袋或龈沟骨,检查唇颊面,以及牙舌腭部位的中间、远、近中位点,选择所有患牙6个点位的评分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牙龈健康,未见炎症或出血计0分,有炎症改变但探诊无出血计1分,呈点状的出血计2分,沿牙龈缘散的出血计3分,大量出血并溢出龈沟计4分,无接触出血计5分。(4)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桩核脱落、刺痛感、龋病、牙周红肿、牙龈炎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均以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牙龈指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疗效与并发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80.2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比较(分, x- ±s)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龈指数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牙龈指数为(2.42±0.30)分,对照组为(2.45±0.28)分;治疗后,研究组牙龈指数为(1.06±0.12)分,对照组为(1.75±0.20)分。治疗前两组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7,P=0.525),治疗后研究组牙龈指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90,P=0.000)。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5%,较对照组的15.79%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牙列缺失在口腔科就诊患者中十分常见,不仅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度,且严重影响患者发音与进食功能,严重者可诱发口腔黏膜、神经肌肉、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改变[6]。现阶段针对牙列缺失,临床主要采用局部可摘义齿与固定义齿修复,其中固定义齿是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为了保证固位体具有充分的就位道以及扩展空间,往往需要处理龋牙与基牙,给予牙体预备。同时,为了提高覆盖黏膜与修复体之间的吻合程度,部分患者还需要接受牙髓治疗,以便预防食物嵌塞[7]。需要注意的是,过紧吻合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黏膜的压力,甚至会造成压迫性萎缩,可能诱发继发性感染、坏死以及慢性炎症改变[8]。虽然可摘义齿能够提高咬合力,但却难以保障牙槽内的功能,且基托与牙槽嵴吻合不良时会促进牙槽嵴的吸收[9]。同时,基牙与可摘义齿之间的覆盖黏膜有一定的间隙,极易造成食物嵌塞,滞留细菌,使其覆盖黏膜形成病变,造成龋坏、基牙松动、牙石形成与牙龈出血等问题[10]。此外,可摘义齿的固位力缺失,而通过调整基托面积增强固位力会使患者感受到明显的异物感,甚至会对发音造成影响[11]。因此,探寻一种新型的修复技术,以确保牙列缺失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十分必要。

近年来,种植修复作为一种新型口腔修复技术,在牙列缺失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备受患者青睐。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黏骨膜的张力,并牢固且紧密的嵌合于骨质形成处,有效预防食物残渣嵌塞以及细菌滋生侵入骨内等问题,使种植体骨段与附近组织有效结合[12-13]。同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可以向下颌骨传递咬合力,对于附近骨组织形成良性刺激作用,保障牙槽嵴的稳定性,且不需要预备邻牙,具有广泛的临床适应范围,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成功率,降低牙髓病、根尖周病、龋病等风险[1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较对照组的80.2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口腔种植修复人工牙结构与正常的天然牙齿十分相近,且具有天然牙的应力,可有效避免牙槽出现萎缩与疏松等情况。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中,义齿主要由种植体给予支持与固位,无需制备基牙与磨损残牙,有利于提高患者修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与美观度[15-16]。此外,口腔种植体修复时严格按照种植体植入方向、规格等选用合理的基台与冠修复,提高了牙齿的吻合度[17-19]。有研究发现,牙齿修复可诱发细胞免疫反应,促使牙周发生局部微生态变化,并产生刺激感、牙周红肿、牙龄炎、龋病等问题[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牙龈指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5%,较对照组的15.79%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口腔种植修复后,患者牙龈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显著的应用安全性,利于患者耐受。

综上所述,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种植进行修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能保障牙齿美观度,改善咀嚼与语言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牙列义齿美观
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
汽车轮胎与翼子板视觉美观性分析
老年人适合安装哪种假牙
Maglady遮阳伞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
拔牙后多久能镶牙
友宏科技:实用比美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