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2-03-19张远军王宝磊李志远

中国军转民 2022年2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高素质资源配置

张远军 王宝磊 李志远

摘要:强军兴军,人才是根本。军队院校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军队院校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实践中,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文章在科学分析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新时代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2021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人才是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赢得军事竞争和未来战争主动的关键因素。”[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基础是军队高等教育发展,关键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军队高等教育资源是推进军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重要支撑。但是,军队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在推进军队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着力推动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在设法“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2]的基础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新时代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水平,为实现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目标提供稳定可靠的新型军事人才支撑。

高等教育资源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其配置规模是否科学、配置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方式是否有效,直接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质量,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强军兴军建设全局。我们知道,我国国民教育系统是由军队(军事)高等教育和地方(普通)高等教育构成的,那么与此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也是由军队(军事)高等教育资源和地方(普通)高等教育资源构成,涵盖支持、参与并服务于军队(军事)和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要素。

(一)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概念界定

军队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是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实现国防和軍队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3]高等教育资源是推进军队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受军队院校编制体制改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新时代军队高等教育建设与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来讲,军队(军事)高等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且有限性约束日趋明显,严重影响了新时代推进军队高等院校教育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在军队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推进军队高等院校建设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需要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以“用好用足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提高军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那么如何理解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呢?所谓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指站在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实现军地高等教育系统中有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一体化配置,促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间相互转化、优质师资力量相互交流、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和诸如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等优质物力资源合作共用,逐步构建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大批卓越人才,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大规模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二)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主要特点

(1)共享性。军队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是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内在动因。由于存在“大炮”和“黄油”的取舍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与军事人才培养的需求相比,军队高等教育资源具有相对的稀缺性。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就是要消除军民分割的壁垒,整合军用、民用两种高等教育资源,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军民共享,最终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减少重复建设,优化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既要为军队高等院校建设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奠定更加有力的物质基础,又要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卓越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2)开放性。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就是要实现军队高等教育系统与国民高等教育系统的相互开放,高素质、专业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领域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领域的相互开放,推动军队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高等教育资源在两个系统、两个领域之间实现无障碍流动,推动军队高等教育资源与地方高等教育资源在一个相互开放的人才培养环境中实现相互转化与融合。

(3)统一性。推动高等教育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军地高素质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构成。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迫切要求统筹安排、科学整合军地高等教育资源,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既要有效满足新时代强军目标对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又要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培养的需要,逐步形成军民融合、军地一体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

(4)互惠性。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军地一体化配置,既有利于军队院校建设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更有利于地方高等院校建设、科学知识创新和卓越人才培养,具有军民互惠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迫切需要推进军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大力培养强军强国所需要的大批卓越人才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但是,无论是军队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地方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于不断增加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来讲,都是有限的和相对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不仅有利于推进军队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也有利于推进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军地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性约束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党和政府通过对既有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2002年高等院校扩张到2000多所,在校大学生更是猛增到1600多万,圆满实现 “十五”全国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战略目标[4]。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党和政府鼓励高等教育投入多元化、市场化,但是总体上来看高校资源,尤其是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多以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和社会在高等教育投入上所占比重还是比较低的[5],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同时高校自身获取资源补充的渠道较窄、能力较弱。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建设工作,持续加大对高校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投入力度,但是,相较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还是不够的,导致不少高校面临着学生住宿难、教学科研活动空间受限、教学科研人员工资待遇提高难等问题。

同样,军队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军队院校建设,建成符合中国国情、适合军队建设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教育体系,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军事科技装备创新支撑。党和政府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安排,遵循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需要,不断调整改革军队院校教育规模与结构,军队院校规模由建国初期的253所逐步缩编调整为20世纪80年代 117所军事院校、20世纪90年代的82所。进入新世纪,2011年7月召开的第16次全军院校会议,决定全军军事院校规模由82所缩编为63所。2017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聚焦新时代强军目标,根据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和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的战略需要,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改革,院校规模由63所进一步缩编为37所,加上武警部队院校,总计44所军事院校,逐步形成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军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军民一体培养为补充[6]的军队院校体系。院校规模的一再压缩,必然造成军队院校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规模的缩小和结构的变化。受编制约束,现有军队院校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与新时代强军兴军战略對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大规模需求不相适应。所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军队院校教育和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要“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7]和“用好用足外部优势教育力量和资源”,实现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统筹和一体配置。

(二)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

怎样配置?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世界主要国家在怎样配置高等教育资源问题上,主要表现为政府计划配置、市场配置和兼顾政府市场两者之长的混合配置等三种主要配置方式。

政府计划配置。由于高等教育资源具有国家战略资源属性以及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始终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甚至一度扮演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唯一主体,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但是,政府计划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时往往会出现“失效”现象,导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长期面临资源规模不足、增量较少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资源的重要构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不可或缺。当前,我国高校政府经费投入仅占高校经费总额的50%左右,主要是通过向市场提供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创新成果来获取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财力资源的补充。但是受市场主体趋利性影响,高校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到市场经济发展急需、经济回报率较高的学科专业,这导致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根本利益的战略学科、基础学科建设受到影响,高等教育公益性受到削弱。

混合式配置。由于政府与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与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扬长避短,选择一个既能有效发挥市场配置和政府指令性配置的优势、又能切实规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我们要说的混合式配置。所谓高等教育资源混合式配置,实质上就是有效兼顾社会主义(政府)和市场之长、规避社会主义(政府)和市场之短,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8]

(三)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政府采取将高校财政经费投入与高校教育成本支出相联系的“综合定额”模式,诱发高校为获取更多财政支持而不断加大教育成本支出,诸如不断扩大学校建设规模、乱上项目、乱铺摊子、乱采购教学设备,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同质化严重,导致教育物力资源投入规模日趋膨胀,但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根据世界银行对我国部分高校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教学利用率不到60%,造成高校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使用效率不高,资源配置效益不理想。

一流的教师和优质的教学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但是,现有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才评价方式,过度关注高校和教师的科研活动规模和科研创新能力,导致高校将大量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高校教师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去,结果导致高校从事一线教学活动的优质教师规模不够,结构也不尽合理。这严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国内某知名军事高校为例,拥有教育人力资源将近4000人,但投入到教学活动的仅有46%左右,大量人力资源投入到科研创新领域,结果导致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一些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不得不外聘。这些都反映出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配置方式不科学和配置效率不理想等问题。

(四)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面临的核心问题。军地高等教育资源是军队和地方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培养的战略支撑,是国家战略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特征。[9]军地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共物品特征和国家战略资源属性,要求政府在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中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依托强大的行政力量对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实施严格的计划配置与管理。但是,严格的计划配置与管理,造成军地高等院校聚焦国家战略安排来开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不会过多关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好与坏、配置效率的高与低。

同时,高等教育资源的经济资源属性和私有物品特征,则要求在军地高等教育資源一体化配置中也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军队高等教育资源市场的非完整性、信息的非对称性,不仅严重限制了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中政府主导的有效范围,政府失效现象突出,也严重制约了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中的市场作用,市场缺失现象明显。这必然造成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激励差异,从而影响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

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不仅是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的现实需求,更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针对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用好用足地方优质教育资源

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是弥补军队高等教育资源或地方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有效途径。军队院校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约束,要求军队院校在大规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过程中,要坚持军地协同、军民融合,不断加大利用外部优质教育力量和资源的利用,提高地方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地方高校拥有大量优质教师资源、优质教学设备。用好用足地方优质教育资源,要着力构建军地院校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加大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协同和交流力度,逐步形成军地院校一体化合作办学机制,实现区域内军地高等院校专业共建、教师互聘、[10]创新协同,尤其是基础性、通用性课程资源共享,不断克服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严重的痼疾,提高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二)优化配置军地高等教育资源

针对由于军地高校二元分离所造成的教育资源重复投入、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系统集成和一体化配置。政府通过合理调整军队院校、地方高校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规模与配置结构,优化重组其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和规模,集聚军地不同高校的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利用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参与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任务。同时,要大力促进推进军队院校和地方高校的横向联合,整和各种教育资源,相互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卓越人才和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通过把分散于军队院校和地方高校的各类高等教育资源的科学整合、有效集成,建立军地高等教育资源系统集成体系,提高各类高等教育资源参与军地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既发挥了政府的激励引导职能,同时也体现了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间的协调互动。

(三)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需要充分发挥好“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政治优势”[11],统筹使用军地高等教育力量,优化配置军地高等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推进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找到政府与市场关系恰当的平衡点。[12]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框架下,按照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契约约束等市场规律和市场法则,推动军地高等教育资源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军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尤其是军队院校教育资源,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必须坚持政府在军队院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在军地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上,尤其是高端教育创新人才,必须坚持党管人才这一根本原则,根据军队院校建设的战略需要,由组织统一调整配置院校人力资源。政府要努力塑造有利于军地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和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切实破解市场配置军地高等教育资源存在的“失灵”风险,实现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军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1]习近平: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N].解放军报,2021年11月29日第1版。

[2]习近平: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讲话[N].解放军报,2019年11月28日,第1版。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4]上海市教科研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J].教育发展研究,2002(09):5-17.

[5] 王辉,朱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4-108.

[6] 教必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军队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军事历史,2019(5):28~33.

[7]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解放军报,2017年3月13日,第1版。

[8] 齐凤祥:资源混合配置模式——中国特色资源配置模式初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01~105.

[9]沈赤,章丹:《政府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政策建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16页。

[10]肖咏梅,怀文娟,罗楣宗:高等教育军民融合办学深度发展思考[J].高教学刊,2021(24):19~22.

[11]邵鹏:深刻认识新型举国体制的重大时代意义[J].国家治理,2020(2):3-6.

[12][美]维托·坦茨.政府与市场变革中的政府职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

本文是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军队重点项目《新时代军地高等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研究》(JYKYC2020008)和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军队院校“本硕博”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研究》(21VSZ14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第一作者简介:张远军(1972.09),男,河南柘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习近平强军思想与国防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

1726501186357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高素质资源配置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部队评价机制探析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高素质农民走在振兴乡村的大路上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陕西】旬阳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乡村振兴培训会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高素质”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