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2022-03-19王昭君

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

王昭君

我国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学校为响应国家号召,设置美术和体育等课程,培养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每一个学科课程目标。而在受教育阶段,学校致力于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教师在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民族性原则,针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问题,教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对美术学科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其他学科提供相关教学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对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教师应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加强技法训练、完善教学方式、创编综合表演和转变实践形式,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美术核心素养

学生在步入社会前,需培养综合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之一,而美术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美术核心素养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综合性,美术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第二,阶段性,美术教学具有多个教学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教师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第三,终身性,美术核心素养能为学生未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美术核心素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美术的特性和教学提出的。

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第一,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感受图像的特征,理解作者表达的观念和情感;第二,美术表现,完整的美术作品需要构图饱满、形象完整和色彩鲜艳;第三,审美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是学生的必备技能;第四,创新能力,一个人用一生追求的事物是“创新”;第五,文化理解,文化与核心素养不能分开,学生在学习文化过程中能明白很多道理。培养美术核心素养对学生有很大帮助,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所以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放在首要位置。

二、美术教学现状

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的理解和认知对其审美态度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持欣赏、尊重的态度,增强学生独立欣赏作品的能力。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的调研,结合核心素质分析,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美术最基本的内容没有一定认识,水平相对较低。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目前有很多教师把握不好教学时机,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进行干预,影响其积极性。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造成学生兴趣不高,不主动和教师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不能有效进行教学。

三、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俄文艺理论家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艺术源于生活,站在美术的角度,美术所需素材都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的优点,同时具有专注力不集中的缺点,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耐心的观察生活,从中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如何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艺术,从实际物像到情感表达再到二者关系,逐步构建学生心中的艺术之美。而引导学生耐心观察的方法之一是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像,如小的装饰品,花瓶、挂件等;大的建筑物,超市、博物馆、美术馆等;再到鲜活的生命体验,如正在捉蝴蝶的小猫,面对陌生人狂吠的小狗,动物园里颜色各异的动物,大街上来往的人潮等都是生活中的美,关键在于美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教师可将生活中的随拍放在课堂中展示,让学生对照片进行欣赏,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引导学生讲解选择此作品的原因,通过分析作品的细节,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作品内涵;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观察生活,增强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且实现学生发现生活美能力的提高。

2.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力

任何美术作品都会对学生视觉产生冲击,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多以视觉为主,通过视觉了解美术作品,进行美术作品的学习。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外,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身体感官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受身边的事物。例如,在画作树叶时,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形状的同时,引导学生触摸树叶,了解树叶的脉络,并利用手中的画笔将树叶描绘出来。了解鸡蛋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家触摸鸡蛋,了解鸡蛋的不同形状。利用视觉只能理解鸡蛋的表面形状,即“椭圆形”,为了保障鸡蛋作品的充实性,可借助触摸方式实现鸡蛋的细节绘画。在教学“美丽的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将课堂的主动权、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校园中找与“花”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触觉、嗅觉感知花朵,了解“花”的不同表现形式,并结合自身对“花”的理解,绘制美术作品,将自身的感知利用画笔描绘出来。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运用除视觉以外的多个感官,正确认知美术中所蕴涵的美,提高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二)加强技法训练,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

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培养美术表现能力的简便方法就是实践。美术作品主要包括线条部分和颜色部分,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美术中的线条以及颜色,再通过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创造出美的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完成作品。例如,教师先可以利用美术实践课引导学生临摹生活物品,完成技法训练,選择结构简单、层次分明的生活用品,在此结构难度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不断练习实现美术绘画绘画技术上的提高;其次,通过勾勒、造型和上色等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绘画体系,加强技法,加深学生对该物品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引导学生为大家讲解创作中心思想,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增强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三)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临摹能力

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好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美术需求,使学生能有兴趣,且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跟紧时代要求,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与理解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科目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其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优秀美术作品,以《蒙娜丽莎》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蒙娜丽莎微笑”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背景、境遇等方面进行思考,剖析画作的真实情况,在学生掌握观察基本技能后,教师可以逐渐增加问题难度,引导学生形成品味作品的审美能力,从而感悟作品内涵。合适的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形成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样,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尤为重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认知和洞察能力。教师依旧可以借助硬件设备为学生展示作品,放大作品的尺寸,让学生清楚看到课本中有些模糊的地方,使学生体会到细节出真知,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每一笔、每一画都是需要精雕细琢且极具功力的,以此培养学生的欣赏、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发现美、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田横五百士》这幅作品由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鴻创作,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价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先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足够了解后,帮助学生通过欣赏作品能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幅油画完成于1930年,取材于《史记》,讲述的是刘邦想要招降之前齐国的后代田横,发出诏令,如果田横投降就可封王侯,如果不来就会派兵消灭他和五百名部下,为了保住五百人的性命,田横去见刘邦,但在距离洛阳很近的地方自刎,还让其部下拿头去见汉高祖,刘邦厚葬了田横后去招降五百人,结果全部自杀。这幅画展现的就是田横与大家离别的场景。通过欣赏这幅画,让学生能感受到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发了其爱国情怀。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临摹能力。 在临摹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临摹画作,增强自己的动手绘画能力。如学生可以采用坐标格的方式开展临摹,以达到准确临摹的效果,还可以使用自由临摹的形式,自由发挥,增强创新能力。

(四)创编综合表演,培养创新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综合性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综合表演,综合表演包括乐曲、舞蹈、剧本和朗读等内容,例如,教师在学生学习画脸谱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综合表演,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各项工作,学生可以选择在脸上画脸谱、戴脸谱道具等多种方式完成表演,以舞蹈、乐曲、舞台剧等多种表演方式渲染舞台效果。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评分,调动学生创作积极性,同时选出优秀的作品,教师需点评所有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参加此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互相借鉴,共同成长。综合性表演方式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转变实践形式,增加文化理解

文化与教育是一个整体,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轻易接受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教师应将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渗透授课内容中,例如,在讲解“民间美术”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民间玩具带入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民间玩具与真实事物的区别,并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需引导学生发现民间玩具背后的故事,然后将自己发现的故事带入课堂分享给其他同学。一方面,学生能在活动中发现“美术”不仅是一个“高大上”的词汇,还是一个贴近生活的词汇;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可以了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

(六)提升表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不断自我提升。课堂上,教师要确定教学方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提升美术表现能力。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组共同学习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不但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还能提升学生在合作中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利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画画技巧,表达出自己的绘画思维,对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指墨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好绘画工具后,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小组共同合作的氛围下,能发散学生思维,加强创新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七)构建多方合作机制,联合家校和社会

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该更注重美术教育,尽量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美术的硬件设备,比如,设立专门的美术教室,采购专业的美术工具等。为了不断完善美术教学体系,鼓励教师扶持乡村学校,促进乡镇美术教师更好发展。只有教师对美术核心素养有较强的观念,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学校应该多开展相关美术教学活动,联合家长,比如,家长旁听课堂教学和学生共同学习,有美术基础的家长依次为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灵活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教师展开美术教学的行动指南,美术课堂是学生美术认知、艺术鉴赏、知识积累的成长基地,更是教师体现个人教学能力的展示舞台。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美术课堂为研究平台,以教学方式为研究内容,通过借助多媒体优化艺术鉴赏,优化绘画认知,借助创新思维优化美术创作,从而创设最优化的美术课堂。本文着重探究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包括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加强技法训练,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临摹能力;创编综合表演,培养创新能力;转变实践形式,增加文化理解;提升表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多方合作机制,联合家校和社会,希望能为美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左毓红)

3041500218588

猜你喜欢

美术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美术篇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