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一日生活的幼儿园德育策略

2022-03-19刘洁高

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礼貌幼儿教师德育

刘洁高

幼儿时期是启发幼儿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黄金阶段,要求幼儿教师能站在幼儿的角度充分考虑,在教育幼儿方面谨言慎行,选择具有成长意义的活动,然后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师的教育经验进行统筹安排,以期达到启蒙幼儿思想、提高幼儿行为能力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渗透一日生活的幼儿园德育策略,仅供参考。

一、幼儿园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对幼儿开展德育是其重要内容。然而,根据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德育的情况看来,德育效果不佳,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家庭环境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普遍重视智力的开发而非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在集体活动中十分不利。第二,幼儿教育者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往往以说教为主,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加之幼儿存在认知局限性,很难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行为。第三,幼儿教育者采取的教育形式单一,没有认识到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幼儿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能对幼儿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单一化的教育形式不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开阔视野。总的来说,当前幼儿园开展的德育工作仍需改善,已无法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而幼儿教育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德育质量,展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幼儿园开展德育的重要意义

其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幼儿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可塑性较大,此时形成的各种习惯对其终身产生长远的影响。教师在进餐或午睡时开展德育,有利于幼儿养成按时作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习惯。同时,幼儿能在德育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其成长发展十分重要。其二,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当前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大多数幼儿缺乏劳动观念,自理能力较差,而幼儿园开展的德育恰恰能弥补这一缺陷,幼儿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能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环境,形成自我服务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增强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幼儿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其三,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幼儿园开展德育不仅关注幼儿在生理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注重培养幼儿心理方面的健康。幼儿处在轻松舒适、自由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加之幼儿教育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能及时缓解不良情绪,幼儿可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与挑战,从而全方位成长发展。

三、幼儿园德育工作理念

其一,师幼平等理念。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推动个体由自然化向社会化过渡的职责,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开展德育时应认识到自身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关系、合作关系,与幼儿展开友好对话,以包容、尊重的心态倾听幼儿的心声,获得幼儿的支持信任,从而使幼儿自觉接受幼儿教师的引导,以此逐步提升幼儿的德育水平,促使其得到更好发展。其二,师幼互动理念。单向性的师幼交流往往导致德育工作缺失针对性,而有效互动能够使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双向、交互的影响,并在实施教育时重点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其三,教育开放理念。面向幼儿实施德育时,幼儿教师应注意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时间活动,使其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获得独特的道德体验,从而保障幼儿园德育的实效性。

四、幼儿园德育渗透一日生活的教学策略

(一)在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奠定一定的基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学前教育愈发受到重视,如何在幼儿阶段实施好德育成了当前幼儿教师及其他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幼儿园是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幼儿开展德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幼儿阶段是思想启蒙的黄金阶段,但由于幼儿的心智发展等各方面还十分不成熟,所以很难管理。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内容和方式需要全面地斟酌和考量。在幼儿园,幼儿学会了文明、礼貌、有章可循和秩序,也学会了关心和尊重他人。然而,幼儿学习的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在日常活动中的微妙理解和接受。可以说,幼儿园的一天活动是幼儿接受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机会。幼儿园的日常活动简单且丰富,进入幼儿园后,小朋友开始接触更多的人,也开始了初步的人际交往,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场景为幼儿渗透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和礼貌的行为举止,进一步渗透德育。

幼儿在进入陌生环境后,刚开始都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在待人接物方面可能不会像在家里自在,因此,与长辈相处时的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难免被弱化,此时若仅凭教师的口头教导很难得到改善。对此,教师要结合幼儿的日常活动,慢慢渗透礼貌用语和礼貌行为,多说多做,让幼儿多听多看,使幼儿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比如,在幼儿早晨入园时,幼儿教育者应抓住这一机会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并教育幼儿作出礼貌回应,使幼儿形成正确的用语习惯,养成尊敬师长的优秀品德,还可以教导幼儿收到别人帮助或礼物赠予时要说谢谢,用双手接受物品等。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领导者,是幼儿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具体的教育行为,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幼儿善于模仿,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一言一行发挥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担当起为人师表的责任,做好表率,以礼貌的言谈举止和平等温柔的态度同幼儿相处,为幼儿成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的行为举止也会对幼儿彼此习惯的养成产生影响,这时教师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維持好秩序,教导小朋友就餐时要排好队,不能挑食也不能浪费粮食,同学之间要学会谦让等,表扬做得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学习榜样幼儿的好习惯,与此利用午餐时间培养幼儿形成节约粮食、安静用餐、饭后自觉收好餐具的良好习惯。教师也可以就每天幼儿间的友爱画面或礼貌行为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展示,予以表扬,渗透德育,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在集体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集体活动中开展德育,要注意根据幼儿年龄阶段和各成长阶段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科学合理地设计安排集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获得良好的教学反响。幼儿阶段的德育旨在让小朋友从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更有效地在集体活动中渗透德育,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集体看画册绘本,因为绘本图画形式多变,色彩浓烈,更容易吸引幼儿的眼球,另外,绘本里包含了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且形象,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图画讲解传达许多深刻寓意。对此,幼儿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选择画册绘本渗透德育,比如,想针对行为举止方面渗透德育,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等,这些绘本都十分有代表性;针对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方面可以参考《排队》《洗澡》等;关于关爱朋友、同学的方面有《搬过来搬过去》《月亮的味道》等。如何选择合适的绘本需要幼儿教师衡量教学效果并参考幼儿的兴趣的选择,只有选对教育素材,才能更好地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幼儿规范行为,达到德育的目标,提升德育效果。

(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

幼儿的思维方式比较偏于感性的一面,因此需要依靠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或真实的人际交往帮助幼儿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幼儿道德教育的效果。脱离场景的讲解,对幼儿的教育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需要依托实际场景为幼儿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并感受道德规范带来的积极情感,让幼儿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真情实感。幼儿玩心较重且好奇心较强,幼儿教育者应深刻认识到幼儿的心理特征,积极采取游戏的形式实现德育的渗透。游戏不仅给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也给幼儿提供了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

例如,角色游戏“娃娃屋”、智力游戏“走进益智宫”、音乐游戏“老师帮你”,让幼儿逐渐了解了合作、公正、互助、分享的道德要求,通过游戏不断调整和选择自己的行为准则,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设计游戏时不仅要富有趣味性,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深刻含义,使幼儿在参与游戏获得快乐的同时提升智力水平,并树立起正确辨别是非的观念。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是幼儿必备的重要精神,是推进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幼儿园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置体育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融入游戏活动,真正推进幼儿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发展。

做游戏是幼儿园时期最为常规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小朋友的科学素养并渗透德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幼儿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需要通过不断累积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成长发展角度出发,将幼儿从以往的被动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在进行教学时多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积极引导幼儿配合游戏活动开展。对此,幼儿可以开展校园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利用不同的身份学习德育内容。幼儿面对不同的角色扮演,可能会由于对身份的不熟悉,行为、表达会出现一些问题,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结合当前的场景,自然而然地为幼儿渗透德育内容,使幼儿在幼儿教师的指点下可以马上就当前的场景进行实践,从而自然地将有关德育知识内化,并在不断实践中逐渐规范化、习惯化。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模拟交通”的游戏,让幼儿挑选自己喜爱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其中包括上班的成人、上学的学生、买菜的老人、医护人员、汽车、救护车、电动自行车等,将故事情景设定为交通拥挤时,繁忙的道路上路人阻挡了救护车的去路,扮演各种角色面对这一现象所做出的行为。游戏过程中幼儿可能会礼让救护车,让救护车先行通过,也可能会置之不理,此时教师不应过分否定没有做出礼让行为的幼儿,而应主动做出正确的做法,渗透德育知识,使幼儿自主发现错误进而加以改正。运用游戏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氛围内有效提高德育的学习效果。

(四)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德育

教学活动是幼儿在园期间的必要内容,幼儿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围绕某一主题展开,主题的设置应具有深刻性,教师应挖掘德育素材并进行拓展性延伸,丰富教育内容,使幼儿在知识与情感方面获得双重提升。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引导教师考虑知识、技能、情感和道德,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和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主题活动不仅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而且是开展德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教师要注意在活动过程中把握良好的教学时机,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例如,在特殊的节日里,像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让幼儿学会感恩。再比如,幼儿对花花草草充满的兴趣,经常忍不住采摘,针对这一情况,幼兒教师可以开展植物相关的主题活动,为幼儿讲解一些与植物相关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让美的事物可以被大家一起欣赏。还可以组织幼儿主动地为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共同为维护幼儿园的环境出力。

此外,教师可以将“我和我的家乡”确定为教学活动的主题,让幼儿谈一谈自己对家乡的认识,譬如有什么代表性的建筑物、旅游地、地方特色或美食,任何进一步让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家乡,发挥幼儿特有的想象力,运用丰富的色彩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除此以外,为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积木让幼儿将家乡的面貌搭建出来,从而充分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幼儿心中埋下建设祖国、奋发向上的种子,以此在活动中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效提升利用主题活动进行德育的效果。幼儿教师将德育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是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表现,通过这一举措,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身探索得到深刻的体验,让幼儿将这些体验转变为合理行为的指引。将德育渗透在主题活动中是一中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形式,幼儿借助活动得到的体验和领悟的道理,必将让他们受益终身。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第一步的重要引导者,对塑造孩子道德品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导小朋友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倾注心血和热情,注重小朋友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对幼儿的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对幼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成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对教育计划作出调整,并要就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整改,从而不断优化对幼儿的教育教学,为幼儿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宋行军)

3917500218545

猜你喜欢

礼貌幼儿教师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