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19沈方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修辞手法标点符号

沈方锦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组成部分,就是因为阅读环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并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语文学科的学习成效。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高段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3.001

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基本上每一个学生最先接触的都是语文知识,而且,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成效,同时,也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理解信息、表达内心的能力。在现代化社会,个体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直接决定个体的社会生存能力。小学阅读教学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活动,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于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形势下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确立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

首先,在小学高段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被确立和尊重。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自主阅读与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只能给予有效的辅导,不能自行介入。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种现象在小学高段尤为突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盛行,教师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持怀疑态度,坚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和生本教学的理念。在现实的高段语文阅读中,绝大多数教师仍然采取教师主导的方式,忽视了学生在阅读环节是否有所思考和感悟,这就造成了学生并没有树立主体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阅读思维无法得到拓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过于生硬,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无法独立进行阅读活动。所以说,摒弃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本位的塑造,强化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过于重视成绩,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在现有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教育的优劣与学生成绩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在这样的环境与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过于重视考试,分数成为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在这样的模式下,对于学生自身阅读素养的培养自然不够重视。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虽然“双减”政策被提出,但是,教师和学生重视成绩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能力自然无法提升。

(三)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忽视阅读教学活动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模式中,大多数的课程是以教材为基础,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之后,再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按照系统化的模式进行有效学习。而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过于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忽视了阅读。

(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现代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教育教学的手段也遇到了相应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阅读教学当中,高段的小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但相对较弱,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字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很多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这样一来就为传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挑战。

二、新形势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重视预习指导环节

1.强化预习指导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课下做好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课堂上仅有的时间里,既要学习新的语文知识,又要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要强化预习指导,将阅读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课前,学生进行阅读并思考,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会更强,并逐渐从被动阅读转化成主动阅读。

比如,在《当代神农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单,包括:积累好词好句、概括全文、词语解释、查找资料、完成课后思考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袁隆平的科学精神、我提出的问题等六个部分。可见,预习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摘抄好词佳句,概括文章的意思,解释重点的词语,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思考相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这些步骤完成预习,就能够在课下对文本产生初步的印象和理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文本的需求和动机。在阅读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思考自己在课前环节产生的问题,并带着感悟交流和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开展批注式阅读

首先,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在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直接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使学生在勾画、批注中获得阅读方面的体验。所谓批注式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将自己认为最为重要的字词句段勾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悟。这是评鉴文章的过程,也是高层次阅读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明确批注符号规范使用的方法,避免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比如要圈点文章的重点、中心与难点,抓住关键词、修辞手法、标点符号、人物语言与动作进行批注。

(二)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

1.阅读教学目标要清晰且具体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学目标常常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框架。例如,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等,这种类型的教学目标概括性非常强,更像是新《课标》所制定的总体目标,对教学实踐的指导性较为薄弱。可以说,这类教学目标适用于所有的文章,缺乏实际的教学意义与价值。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清晰且具体地将教学目标分层,明确操作方法和实施教学目标的策略,对其作出详细的要求。并且,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中关键字词的理解、文章情感的体会都要作出具体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学会哪些生字的读写,理解课文的哪些内容和怎样的情感。

比如,在《松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空虚、赤裸裸、挪移等生字词的读与写,感受到文章中所表达的对时间的珍惜,体会到时间流逝。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有利于阅读环节的落实以及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2.阅读教学目标要与实际相符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学有所获。所以,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置教学目标,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相反,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设置得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教学目标与现实脱节,不仅无法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甚至会消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直接降低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过多,也不可过少,否则会导致教学的重点不够清晰,缺乏有效的指导,阅读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比如,在《太阳》的教学过程中,本篇课文是科普短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文章中大量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为自主搜集与太阳相关的资料,并总结其特点;在文章中了解太阳的特点,增强对太阳的认识;体会说明方法,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技巧。这样的教学目标恰好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难度和数量适宜。

(三)选择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1.从目标出发,体现语文性质

语文教学的方法要为教学的目标服务,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从教学的目标出发。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置,两者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并且,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并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真正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关注语文教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表明语文是一门情感性与实用性兼备的学科,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说,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遵循语言应用的规律。

比如,在《江南春》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没有真正去过江南的,仅仅凭借教师和作者的描述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美好,再加上本篇课文是古诗,古诗的学习难度较其他类型的文本难度较大。这时,如果教师能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自然会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成效。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采取了较为直观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准备了江南春天的视频、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出了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美好,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对江南、对春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根据文本类型选择恰当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的内容将直接决定教学的方法。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内容与体裁选择恰当的方法。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体裁文本的教学选择恰当的方法,能够使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比如,记叙文是对人物与事件进行描写的文学形式,其结构相对简单,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所以,记叙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创建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少年闰土所经历的画面,让学生真正走入闰土的世界,感受闰土的心境,体会作者对闰土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勾画、批注法,让学生画出文中能够表达出作者情感的语句。总之,在记叙文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表象的语言文字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四)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1.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个性、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的差异,其阅读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尊重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不管是在怎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给出的都是很好、很棒这样同质化严重的评价,很可能无法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更不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比如,在《父爱之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别找了几位同学朗读课文中的不同片段,并对学生的表达作出了不同的评价。在评价第一位同学时,教师着重表达了他阅读的流利程度,并提出希望这位同学下次朗读时感情能够更加充沛。在评价第二位同学时,教师重点表扬了这位学生读出了文章中所表述的父爱。在评价第三位同学的时候,教师建议他应该重视个别字的重音,这样才能够将感情具体化。不同的评价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情感。

2.评价主体和方法多元化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多,评价主体和方式过于单一。在评价活动中,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表达欲望强烈。所以,学生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法也应该多种多样。

比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与母亲相处的小故事,以及怎样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情感。在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之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对学生作出评价,而是问其他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怎么样?从他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并从根本上理解本篇课文所要表述的情感。而且,学生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就会对自己进行反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参与到了课堂评价中,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成效显现在各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深入钻研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此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高段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习需求,逐步完成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创建,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蔡远方《新形势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初探》,《当代家庭教育》2018年第10期。

[2] 张荣华《新形势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切入点》,《语文天地》2018年第9期。

[3] 徐萍《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新课程》2017年第9期。

[4] 滕娟《探究新形势下小学语文优质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修辞手法标点符号
池塘里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从修辞手法对泰国短篇小说《人生百态》节选分析
小说语言分析
关于《围城》中的隐喻思维解读
李白诗歌中的修辞艺术解析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