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传播时代文学书写的媒介化变迁

2022-03-18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弹幕媒介

李 存

(南阳理工学院 传媒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自文学产生以来,文学媒介经历了口语媒介、手抄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五个阶段,不同传播介质对文学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传播品质、传播内容等存在不同影响,使其各具特点。随着移动互联媒介的生成,微传播时代应运而生。关于微传播时代的概念还未有定论,本文综合相关观点,认为微传播时代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各种微介质为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以实时简约、交互参与、多媒融合为主要传播特征的新传播时代。与之意义基本相似的称谓还有微时代、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交互时代等。微传播时代因媒介变化使文学书写不仅在具体文类,更在形态、审美上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对此进行研讨有利于丰富文学研究的视域,进而形成有利于文学演进、变迁的力量。

一、从“文学性”到“媒介性”:微传播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征候

微传播时代媒介所具有的后现代美学特质,形成了对文学独特的审美关照,进而不断拓展文学研究的视域,使文学书写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景观。

(一)内化:微传播媒介的后现代美学特质

微传播时代的文化生产更多的情况是以碎片化的信息为主体,以视觉冲击和娱乐审美的文化加工和传播方式为主流。这种文化生态具有后现代审美的特质,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碎片化、个人化的表达语境:在微传播时代,整块的休闲时间变得稀缺,灵活快捷而又随意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使微传播呈现较强的碎片化;短小量大且快速传播的信息充斥在各种媒体和网络中。二是草根化、社交化的文化内核:后现代理论适用场景进一步扩大,单一、绝对的文化模式逐步被个体化、差异性和经验化的文化所取代,这为表达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三是消费化、感性化的生活氛围:微传播时代媒介内容的融合、边界的模糊,造成文化内容与传播“兼容集成与跨界混搭”成为常态化存在,这进一步适应了消费性和娱乐性的后现代社会文化需求。

(二) 深化:微传播媒介对独立文学审美的挖掘

微传播的新特点放大了对文学的影响,进而产生了“网络生成文学”体认,使之具有更独立的文学品质,值得认真考察。一是微传播媒介具有对文学生产的“创造性生成”功能。如果仅仅把运用媒介写作作为一种新文学发展看待,显然是浅薄的,要把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文学活动而合作“生成”出来的文学视作文学书写的重要变化。微传播时代文学的媒介化特点比网络文学更为明显,如果从网络生成文学的观点出发,看媒介创造性生成的力度,就能在总体上覆盖微传播媒介文学类别,形成网络生成文学概念的层进和铺陈,有利于真正地从技术出发,从技术走向内容。二是微传播媒介具有对文学评价的“网络化存在”标准。评价的标准是否独立,有助于我们判定某一文类是否区别于或独立于其他文类的地位。微传播媒介改变了文学要素的存在样态及相互关系,由此带来崭新的文学“网络化存在方式”。其具体尺度可以借鉴单小曦对网络文学的评价[1],并将其扩展到网络生成文学全体中。第一,对于网络生成性尺度上,把微传播媒介文学分成简约式、参与式、复合式,以在不同的类别空间内考察不同文本、文体的网络媒介性差异。第二,复合式文学自然包含了跨媒介及跨艺类尺度的内容,参与式文学自然包含了主体网络间性与合作生产尺度。第三,针对具体的简约式书写,这种属于网络平面书写的文本,可以参考“虚拟世界”开拓尺度标准,提出对碎片化叙述的留白限度等标准。这些网络化评价尺度的加入,能够使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微传播媒介文学,作出更为准确、科学的研究。三是微传播媒介具有对文学发展的“融入式体验”要求。在审美接受层面,微传播媒介文学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方式——“融入”。在这样一种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或合作者很容易形成具有一定深度广度的沉浸感。从受众角度出发,强交互性和复合符号构成微传播媒介文学接受的两个典型特点。其中,强势交互行为在微传播时代普遍存在,基于跟帖、聊天乃至弹幕等文本中有大量的交互信息,也存在着各种因读者因素而对文本的改变,这是一个内容丰富且构成多重体验的场域;而多媒体技术构成的复合符号文学,使各类表意符号各施所长,形成虚实相生、以虚统实的审美空间,这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读者就可能获得更具深度、广度的沉浸感受。

(三)泛化:微传播媒介影响下文学视域的拓展

在微传播时代,信息书写与传播的便利产生了大量新的文本类型,站在传统的观点上往往不认为其具有文学特性,而站在媒介技术的角度,其中很多文本类型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特性,应将文学的视域随之予以拓展。其情形有三种:一是网络生活言说的文学性拓展。大量具有生活内容的言说文本,原本缺乏文学性的内容,但在微传播时代却因受到围观的修饰、生活审美的关注而具有了高度的文学性内核。二是网络聊天评论的文学性拓展。微传播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交互性,互动、去中心化使人们再次回归到圈子文化中,这种情况下聊天、评论的范围已不限于具体的交流目的,而在往复的跟帖、讨论中逐步建构起交互式文学。三是多元艺术叠加的文学性拓展。微传播时代各类媒体往往集中复合呈现,带来了繁复的审美体验,形成了新的复合式文学审美。

二、从短信、微博到微信:符合微形式的简约式文学

微传播时代创新的各种传播方式都有明确的技术标准。从媒介形态变迁来看,短信、微博字数分别限制在70字、140字,微信起初也在800字左右。从功能上看,从短信普通手机端到微博PC端,再到微信智能手机端的流行,这种新的文学书写形态——简约式文学——也逐步发展成熟。

(一)生成发展:媒介决定下的简约形态

微传播时代,随着媒介变迁,简约式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第一个阶段是短信文学,它成为勾连微传播时代的前奏。短信最早因其方便快捷和费用低廉的优势,与中国百姓内敛性的民族心理一拍即合,在发送祝福句子的基础上,人们逐步开始拓展短信的审美功能,推出幽默原创短信、撰写手机文学作品、开展短信文学大赛等。第二个阶段是微博文学,它是社交媒介全覆盖的响应。微博产生初期与短信类似,随着用户群的增加,微博不仅成为新闻事件策划与制造的新方式,不少作家也都开设了微博,截至2010年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有223位作家开设微博[2]。微博的创作环境更为优化,新浪网等网站连续推出微博文学大赛,微博文学在发展中也形成了类似诗歌体、小说体、散文体等题材。第三个阶段是微信文学,它是社交圈强链接影响下的深化。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促使社交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强化,从“弱联系”过渡到了“强链接”,进而使微信创作有了更多的自由性、互动性和多样性,增强了创作的原创性色彩。同时,微信全媒体聚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泛化了微信文学的形态,使其更具有包容性。

(二)审美共性:媒介简约对传统审美的重拾

微传播时代的技术约束初期是一种硬约束,但恰恰契合了语言上中文更善于用较少的字数表达事物的特点,表现出对传统审美的重拾和发扬。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介形式简约与文学诗意表达的统一。从短信文学开始,其着力点就是少,学者周国平说:“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最多的内容,是短信文学的基本要求。”[3]简约的字数要求书写者时刻克制自己写废话、写多余的字。同时,它的意境又是丰富的。情绪丰富的诗歌被学者认为最适宜作为短信发送。它的简短精粹,使人们可以重回文学创作,享受炼字的快乐。二是媒介娱乐游戏与文学哲思雅趣的呼应。“短信语言介于书面语和口头语之间”[4],这有助于其无阻碍地吸收雅文化、俗文化并将其合二为一。短信文学主要来自民间,人们将其称为生活段子,因此娱乐成了简约式文学最突出特点之一。同时,简短而要达意需要有浓缩的精神。具有深意的娱乐,才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因此简约式文学高度注意文本中哲理思想的体现,以达到在一笑之后“悟而得之”的效果。三是媒介即时表白与文学传奇叙事的结合。作为媒介工具的短信、微博、微信,最主要的功能还是情感交流功能,即兴书写形成快意文字,过程充满激情与速度。同时,简约式文学时刻谋求要把故事写得好看,在这看似无法施展拳脚的小道场里,却往往能看到各种叙事技巧的大过招,悬疑、戏剧化、“颠覆经典”、穿越体等方式广泛运用,营造出了光怪陆离的传奇叙事。

(三)独立特质:简约开拓出的文学新尺度

简约式文学的文本出现以来始终面临着碎片化、浅层化、生活化等批评,对此应客观看待。在一些看似垃圾文本的背后,从媒介的视角来探寻,它有着与传统文学迥异的独立性审美。其具体体现,一是粗糙直接的真实和意义。除去明显无聊的文本和明确具有传统文学审美的文本外,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垃圾文本”的艺术魅力来源于“真”,它直截了当的表述、迅捷高效的传播更加真实地展示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使我们感到震惊。同时,通过这样一种“不美”的形式,体现了对普通事物意义化、话语化的反抗,“无意义”获得了新的意义。二是速度感叙述下的留白限度。简约式文学的写作注重速度感,如卡尔维诺所言,“在未来更加繁忙的时代,文学应该像诗歌或思想那样高度浓缩”[5]178。速度感需要最大限度减少表述的内容,扩大能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形成了表达上的留白,这在传统文学中也有体现,但与能够构成完整故事逻辑回路的留白相比,简约式文学的留白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也不注意逻辑的闭环,它以留白的空间作为主要的审美取向出现,引发接受者的自我再创作。此时留白成了主体,它们大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审美外观,“不再追求形式的优美愉悦,不再凭借趣味上的共识”[6]69。

三、从混同、重塑到再造:交互聚集的参与式文学

媒介技术为文学互动搭建了物质平台,媒介通过对“自由创作”赋权而有效激活了文学互动。再加上人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逐步提升,资本市场受众导向的游戏规则,使得人人都集作家、读者、批评家于一身,都有“自己的麦克风”,作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深度和频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文学。

(一)多元复调文学:读者作者的混同

交互性是指人们在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活动呈现为一种双向的、共时的交流活动。微传播媒介引发的交互性特点,给文学表达带来了新的表现形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其丰富的形式和多重的互动,形成了独特而又富有意蕴的文学表达。而在传统审美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形式,它比较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风格,许多各自独立的声音和思维意识在小说中对话和相互作用。这些“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7]4。具体来看有以下四种表现。一是通过互动与戏仿,实现了读者参与叙事的演进。短信文学率先成为一种“可写的文本”[8]138,短信接受者可以轻松改造、修改,把自己处理过的文本随手发给下一个受众。这样读者也变成了作者,发与收的双方都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在大家的转发和改编中,文体被提炼出来反复套用,原创者反而逐步被读者遗忘。二是通过部落化与草根批评,无限改写模式逐步形成。微博本身的群体化、部落化特征助推了互动交流和创作。在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创作过程中,既能使双方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愉悦,又能成为作者写作的智囊团,为其提供更全面的背景知识,更直接的错漏补充,更多样的情节走向建议。同时,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界限模糊,两者甚至合二为一,很容易地形成一个虚拟部落,进而产生新的社会性。部落成员会不厌其烦地阅读情节非常相似的小说,虽然这些类型小说模式固定,有大量相同内容的复制、拼贴,也不考虑生活真实,但从审美效果上看,认同是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三是通过公众号与精准反馈,互动文学进一步技术叠进。微信优于其前媒介的特点,使网络文学顶尖写手借由微信实现比以往更强的传播效果。这些公众号的体系完备不逊于网络文学的门户网站,在便捷和互动上更胜一筹。微信点对点的发送,可以实现定向精准推广。“对于一个小说作者来说,所谓精准就是直接找到他们的目标读者,也就是说作者完全可以知道究竟是谁在看自己的小说。”[9]四是通过数据库与写作软件,实现了读者“想要的真实”。微传播媒介文学发展日益呈“数据库”式,即原作形成数据库,读者从中提取各种资料要素来进行创作或消费。同时,写作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们“能按照一定规律组合生成词组、句子、段落。生成器的主要原理是对关键词的自定义组合,通过构建一些有规律的范式,将关键词进行替换”[10]。写作软件可以看作是一种数据库扩充、查阅效率提升的“描写辞典”,它揭示了微传播媒介文学创作中传统现实主义“真实”原则的尴尬处境。在实际阅读中,大多数读者其实并不真正地看重这些真实细节的恰当与否,而只是把它们作为生成代入感的一个载体。

(二)视频弹幕文学:观看者权力的重塑

弹幕是一种媒介技术,主要指视频屏幕中滚动播出的评论,其流行于国内各视频门户网站,弹幕在对视频网络传播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赋予了各类视频新的媒介属性,进而产生了独特而新颖的弹幕文化[11]。从内容上看,绝大多数弹幕都属于受众对于该作品“二次创作”的内容。从特质角度看,跨媒介参与对观看者带来了改变。与传统视频观看不同,弹幕观看和文本交互审美具有相似性,只是把应用的场景由文本变成了视频,在这里观看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观看过程中可以随时表达观点,并可以被随时接收并回馈,形成了一个往返交互的视频审美生态,它所带来的观看者与视频创作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就是观看者不再仅仅满足于被代入视频内容中,而是超脱出来,在以视频为背景的屏幕上表达感受,显现出从读者到作者的变迁,这个时候“受众自己生产绝大部分的传播内容,享受拥有话语权的自由度和进阶为‘传媒英雄’的成就感”[12]。弹幕的参与性审美具有明显的文化野心,弹幕本身会打断视频原初的表达,改变其传播的指向,文学化的弹幕更带来多样化的表达形态。为能以简短的弹幕撬动视频表达的走向,弹幕书写者往往通过改变字符原有的用法、语境,错位创造出新的用途。如弹幕中的“空耳”弹幕,就是专指用幻听、双关等手法进行文字创造,通过故意的语言不规范行为来表达想法[11]。由于弹幕观看是一种迥异于以前的观赏视频方式,因此适用弹幕观看的群体高度同质化,既屏蔽了其他群体的介入,又在本群体中形成了适应新媒体形式的习惯偏好,如特定的二次元语言表达,高集中度的特定类型视频,甚至对固定的情节、画面、声音都会引起高密度的回应、共鸣。从更深的角度看,资本的算计进一步强化了弹幕互动效果。商业资本高度重视这种二次创作的结果,他们往往通过一个热播的视频,引导弹幕爱好者就人物、情节的脑补与讨论,进而对爱好者制作的剪辑视频,再次开启新的弹幕观看循环,促使就某一题材视频效应最大化。弹幕还可以成为让观看者参与电影创作的有力武器,通过对它的分析,能够反映出观看者在现场对视频、对影院以及对自身最真实的即时反应、评价和需求。通过汇集观看者心声的弹幕“大数据”系统的分析,可以准确地为视频创作、宣传推介提供有益参照。

(三) 超文本文学:读者的文本再造

超文本在文学上的典型定义是尼尔森所下的,他说:“对于超文本我是指无序写作有众多分支并能供读者选择的文本,能在屏幕中进行最佳阅读。正如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是一系列通过链接相连的文本块,向读者提供不同的路径。”[13]它虽然兴起于互联网时代,但是在中国传统回文诗歌以及西方的活页小说中都能看到影子,只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它才真正得以科学化的实现。超文本文学是一种高层次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读者通过不同的阅读行动,会产生独立的文本形态,甚至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形态,这使媒介发生作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具体形态上看,超文本以超链接为基本形式,意味着文本可以随链接顺序的不同而随机展开,这改变了原有纸质文本的线性叙事,读者通过链接这一多向的共时结构,可自由选择阅读顺序。表面上看,这只是一种浏览方式的变化,从“手动翻页”到“点击链接”,但从深层次上看,则是从时间到空间的根本性变化。读者在无先后的链接面前,其选择具有随机性,进而会带来类似“盲盒”一样的阅读体验,其文本阅读体会与作者预设不仅不相符,而且呈现出多种可能的阅读进程。这种阅读给读者带来最大的独特审美是迷失感,不仅是读者因失去线性所带来的位置方向的迷失,更是因传统强调确定性叙事惯例的失效而导致的新颖感觉。同时,超文本链接互动更具有游戏的意涵,通过文字不同链接不同组合,展现出迷宫式结构,读者游历其中,不断试错来探寻路径,不管其深陷链接中而迷失,还是解开答案而“顿悟”,都为其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 从图文、声像到全媒体:感性融入的复合式文学

微传播媒介文学将图片、音频、视频与文字交融,呈现出复合、综合的态势,形成一种解构快感和视觉快感,进而逐步演化为以图像为中心的全媒体写作。

(一)图文并茂:微图文文学的互动融合

当图像与文字在微博、微信中有机结合后,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微图文文学——得以生成发展。其形态发展有以下情形:一是图文同源:微传播媒介的新生成。微博、微信图片分享功能开通后,人们更喜欢接受图文相间的内容,更有相当一部分微博、微信用户坚持每条微博、微信必含图片,这为具有文学意蕴的微图文产生奠定了素材基础。微图文文学是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为主要载体,通过文字表述和图像表现巧妙搭配,表达出独特的、超越单一表达效果的审美意蕴的一种新文学形式。二是辅文释图:传统叙事的内容强化。对于文字而言,需要配图的往往是需要起到解释、说明作用的内容。因此哲理类微图文是以图辅文类别中运用较多的。对于哲理的思考,文字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但却可能因为理解艰深而使读者望而却步,但图的存在却能有效引发阅读的兴趣,同时可以升华哲思的境界。以图为中心的微图文文学,主要来源于精彩的构图,往往是图生成在前,通过对生活精彩瞬间的记录,引申出文字的注释,纪实类微图文和风景类微图文多用此种手法。三是图文互文:视觉真实的互动回应。与上述图文所表现的有所侧重不同,不少微图文重视图与文的平衡和互动,以形成一种相互补充的审美赏析,较为能够体现这种情形的是情感类微图文。从图文互文的角度讲,这些微图文的审美价值要高于前者。因为在关于微图文的衡量中,主要的评价标准在于图与文的协调,而不仅仅是某文或某图,如果图只是文的附庸,则在这种互动的审美的审视中其价值就低于图文互动的审视。四是图文疏离:复合叙事的跳跃表达。在互文的语境中,还有一种微图文文学类别,具有更繁复的审美体悟,就是图文所指并不导向一致,而是展现出某种程度的游离,但图与文在表面上的各说各话后找到了共性的联接点,进而呈现出一种复合叙事的跳跃性,这进一步增加了图文关系在审美领域的开拓,使其在这一迥异于传统文学审美的道路上又有了新的进展。

(二)声像共举:短视频的文学审美内核

从社会生活整体融通的泛化文学标准来看,微传播时代多媒体表达与文学内涵是一致的,将其作为文学内容进行研究,能够得到更为繁复的审美感受。短视频作为微传播时代的新形态,其文学审美共性值得研究。首先,短视频生成于微传播与影视艺术的结合。短视频一般是在新媒体上传播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其起始源于网民自下而上的草根原创,随着商业参与逐步丰富了创作内容,微传播媒介进一步促成了全民参与,一大批网红涌出爆红,在给影视带来新发展类别的同时,更扩展着文学表现的领域和力度。其次,叙事主题上对传统审美的微主题倾斜。短视频的主题基本都由现实生活展开,较少涉及历史、科幻、军事、动作等类型,显示出浓郁的人文关怀。这种文学意象的形成,与短视频的独特形式密不可分,正是由于其低成本、易传播以及所带来审查、限制较少,使短视频与普通电影相比先天具有宽广的探索性和开放性,进而使书写者能够随性、率真地表达个性化观点,也敢于触摸一些相对敏感的话题和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这极大拓展了短视频主题表达的深度。同时,短的形式制约,又限制了短视频在场面、渲染、气势上的诉求,使它抛弃了以视觉震撼为重的景观影视路子,将力量集中在主题的美学拓展上,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达空间。最后,在创新方面,体现了影像网络生成的新开拓。在微传播时代,任何一种叙述风格、叙述逻辑,一旦出现便很快为人所知,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即产生审美疲劳而遭到抛弃。个体对程式化的事物日益厌倦,对俗套的表现越发不能产生精神上的刺激。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对影视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短视频而言,这种影响更为强烈,因为时长限制了完整的故事表达,而网络放映的特点,又使“观影”人群存在不确定性,其可以以更随意的方式放弃观看,因此影片不仅要使故事内容具有内涵性,也需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创新性,甚至要在开局尤其在三分钟以内就能吸引观众,这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现实使短视频创作者以崭新的思路来对短视频谋篇布局,它不能抄袭已有的普通电影框架,也不能被固有的权威、范式、中心所束缚。从表现方式上看,它具有强烈的后现代色彩,其基本定位应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最新潮的审美体验;在叙事策略上,后现代要求短视频要采用高度凝练的叙事表达方式,全新的创造性内容推进,吸引观众在短时间内始终保持对“影片”的高关注。

(三)花开两蒂:全媒体文学的繁复面孔

多媒体促使文学由静态走向动态,展现了一幅全新的文学面貌,开启了一种“新的空间美学”。如米勒所言,不同媒体之间的界限日渐消逝,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比如音乐)以及文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序列的数码化改变[14]。具体来讲,标准的全媒体文学呈现出一种动静相宜的修辞效果。全媒体文学集文、音、图、影于一体,有人称之为“诗歌的演出”,是与语言符号文学不同的复合符号的数字文学。多媒体文学在同一时间之内,调动人类的多重感知,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许多微信文章常配以相关的背景音乐、图片,有时还用到动图和小视频,这构成了整体文章叙述的统一体。同时,虽然全媒体的加入,使文本出现了与传统文学形式上的巨大差异,但从根本上说,其审美共性依然存在,其他媒体的加入,事实上构成了文本的一种特殊修辞。从审美的层次看,标准的全媒体文学仍集中在量的堆积,也即“物理”层面的叠加,而没有升华到“化学”的融合。在西方兴起的赛博创作则更好地实现了复合元素的融合再现,体现出更为独立的文学审美品质。赛博文本指的是“由程式控制阅读形式、内容呈现过程的文本,或将这类文本视为一部机器,其部分或者整体运作受到一组规则的制约,允许使用者输入各式动作,以进行文本意义生产”[15]。赛博文学指的是一种“人-机”结合的创作活动,赛博文学同样是多媒体书写,但是在文本书写上更体现出网络生成性特点,即将媒介技术更好地与文学结合在一起。随着技术的演进,类似可穿戴式的设备通过声控、眨眼、震动、定位等方式将身体的细微动作、数字指令和感官信息进行结合,“身体传感技术”会将身体纳入整个技术媒介圈层之中,进而对赛博文学带来更为深刻的变革,将重塑主体的生活、交流和审美方式,主体在沉浸于无尽数字空间的同时,也获得了更为独特的审美体验。

五、从媒介影响到审美自觉:微传播时代文学的整体变迁

微传播时代文学书写的变迁,既改变了文学的内涵,又导致文学观念的一系列变化,如彼得·威德森所言,“事到如今,即使是最彻底的文学批评家也不会轻易接受那种单一的‘文学’观念了”[16]10。可以说,文学变迁的大幕在媒介变革之时就已拉开,随着媒介技术更迭变迁,整体文学的变迁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一)革命与隐忧:微传播媒介文学发展的困境

虽然微传播媒介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审美独立性,但其并不能完全阻断对传统文学审美的比照和参考,对此的整体评价应一分为二,作一个折中的理解。总的来说,微传播媒介文学因媒介而生,既有其鲜明的革命性,又有进退中方向不明确性带来的困扰。

一是因媒之优:审美独立性趋向的显化。当前,我们更乐意用文学性来应对微传播时代媒介化对文学的影响,文学本身不是一成不变,需要用更大的视野来看待文学性与传统文学的变迁。在传统文学视野里,文本的描述会倾向于追寻意义,在微传播时代文学书写变迁却在日益消解意义,它增添了游戏化的倾向,在超文本、赛博文本文学中,游戏成分更为强烈。由此延伸出一个问题,文学还一定有结局吗?与传统文学作品文本结构完整性不同,在微传播媒介文学中出现了不少真正的无结局的“未完成”作品,不管是简约式文学中的速度、留白所带来逻辑上的未闭环,还是超文本文学中多种选择,都使“未完成”成为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带给读者更多开放性的想象。同时,随着形式的价值日益提升,微传播媒介文学中出现了不少形式凸显的作品,有时对形式的“观看”更占据上风。依照传统文学观来看,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几乎成了普遍公理,但超文本文学因其他媒介符号的融入,却显现出空间化。微传播媒介文学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艺术,而逐步成为融合空间要素的综合艺术。

二是因媒之忧:审美独立性成长的羸弱。当前,微传播媒介文学尚处于网络传播形式到场而审美独立性、文化精神、思想价值尚有缺失的状态。这为中国文学的整体转型变迁埋下了隐忧。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生成性力度还不够大。绝大多数微传播媒介文学的书写者仅仅把移动互联技术看作信息传播而非创造性工具,仍在按照传统文学审美标准进行创作,如在简约式文学中,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独立审美特质创作意识,具有对某个方面开拓尺度的标准还未定形,相应的文本还不够丰富。这在微图文、短视频文学等方面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又如在参与式文学方面,作者和读者在文本外的间接合作和交互,还存在交互程度不强的问题,许多互动参与从本质上看还没有超越传统独白式语言再现创作模式。由于缺少即时性文本交互机制,读者感受到的仍是静观、震惊等传统审美感受,即便是在一些参与式、复合式文学文本中,也往往停留在初级的物理堆积层面,较为自觉和成熟的超文本和赛博文学创作的还比较少。二是微传播媒介文学对印刷文学性的技术解构。当前中国印刷文学面临着挑战,不等于说“印刷文学性”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可能。“印刷文学性”要求文学创作在慢节拍、精雕细刻的状态下完成,但如周宪所说,“媒体一代在超级注意力的影响下,难以忍受单调的信息,在高速转换的焦点中刻意追求信息的多样化与刺激性,从而形成微认知习性、微思维、微情感,缺乏多元的、总体性的理解”[17]。这种体量与质量的差异,使微传播媒介文学呈现出兴勃亡忽的状况。三是商业化炫技的副作用。市场法则更容易渗透微传播媒介文学的书写。为了吸引眼球,视像声色泛滥使用,受众在表象自由之下,日益沦为被选择的对象。如桑格格在访谈中所说:“阅读就像一个菜,如果放的佐料太多,你在口腔上会觉得很刺激、很过瘾,但是接下来你的味蕾会受到伤害,你会感觉不到食物本身的味道。”[17]四是文化界、学术界对微传播媒介文学独立文学审美气质的忽视。学界主体仍然沿用传统文学审美的态度和运作模式,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纳入自己的研究逻辑,进行文学招安,强调微传播媒介文学要向传统印刷文学学习,走印刷文学的路子才能够提高网络文学创作质量。这在深层次上恰恰没有认识到其本身独特性,最终也将把其框定在网络传播形式到场而网络文学品质阙如的不成熟状态。

(二) 分立与参照:整体文学的有序变迁

任何一类现象都可以成为对另一类现象的观照。衡量微传播媒介文学书写的利弊,自然能对传统印刷文学有所启发。鲍里斯·阿库宁曾说:“互联网和它所带来的新的信息空间能够扩大文学的可能性。而那些诸如‘网络把文学引向死路’之类的话,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文学从网络中获得了新的推动力。”[18]因此,我们绝不能僵化理解文学及其内涵。从历史的与现实的文化实践上看,文学从古老的学科概念出发,含义更接近于现代的“人文”,在久远的发展中,文学的内涵和外延都产生过巨大的变化,文学边界的弹性比其他社会学科更大,其研究对象的扩容与收缩也都更大。因此,文学及其研究都应张开双臂,去理解、接纳微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变化。就整体文学书写变迁而言,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融媒发展,印刷文学要弃僵化而留纯度。当前,作为精英文学或纯文学阵地的印刷文学期刊共有八九百家,但“能勉强生存的还不到10%,90%以上的文学期刊陷入生存危机或者经营困境”[19]。因此,我们在拓展文学视域、创新文学样式以提升文学增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文学书写存量的发展,要通过对微传播时代媒介化的充分体认,促进文学书写的整体变迁。首先,媒介化要进一步扩展。无论何种内容的创作,如果作者使用微传播媒介来书写、传播的时候,其必然会考虑媒介性所带来的新变化,在语言表达、语体风格、叙事形态上会作主动的调整,在传播方式、读者接受上也会有所倾向,这些都会使其文学文本生成出不同于印刷文学形态的新特点。其次,精英文学要实质触网。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媒介变革并不简单意味着新媒介对旧媒介的覆盖,更多的是共存发展。精英文学既可以运用微传播媒介开发出更加适应微传播时代受众的新功能,又可以对已有的有效功能继续保持,如纸媒期刊在选稿、审稿、编稿、校对等方面认真严谨性,恰恰是微传播媒介文学所缺乏的。因此,精英文学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化、严谨化采编路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而扩展其研究的视野,改革期刊发行体系,整合培育文学网站等微传播媒介力量,最终建立能够融合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介形态的“融媒体”传播体系和机制,进而有效地扩展其影响力。

二是学界进场,微传播媒介文学要弃轻率而留特性。微传播媒介文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其认识的不充分,专业作家、专业学者对该问题的长期轻视。单靠简单的吸纳、招安于事无补,必须使学界、理论界放弃理念的高傲,真正地深入到微传播媒介文学的文本中,克服“学院派研究的受众不想听,受众关心的学院派不研究”的悖论,勇敢做“学者粉丝”(1)一般认为“学者粉丝”这一称谓的提出者是亨利·詹金斯,他认为,“学者粉丝是一种身体力行研究态度和方法,是粉丝迷恋而非学术好奇的动力最终使他进入媒体文化研究领域。参见邵燕君《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48页。“懂理论的网络原住民”。这些精英的参与起到的作用,可以打破微传播媒介文学与大众文学之间的隔膜,一方面赋予某些依托移动互联网生成的文学类型以精英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微传播媒介扩大传统文学的影响力。在更广泛的层面看,微传播媒介文学的各方主体可以更深入地交互,在作者、读者长期互动的良好基础之上,由学者、编者介入其中,由各类网站、纸媒编辑根据选编经验对文本进行阐释评论,学者根据不同理论观念进行学理思辨评论,各类主体循环评论、接受,最后形成成熟的微传播媒介文学批评话语体系,这样对于其独特审美价值按照独特标准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彰显,对于它所存在的共性审美按照传统审美观念进行分析,对其因媒介化带来的弊病进行深刻揭示,进而会形成明确的、公认的读写标准,形成写作、批评的共同体,促使写作质量不断提升,进而才会产生出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微传播媒介文学经典文本。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弹幕媒介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思想论述
书,最优雅的媒介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