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融合背景下劳动力流动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

2022-03-18苗智慧方前移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城乡流动

苗智慧 方前移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一、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中探讨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

(一)社会分工是产生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基本途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不被农业所束缚,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是实现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产生,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个过程促使劳动力进行部门内与部门间、区域内与区域间的重新分配,也是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一方面,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分工的改变,使城乡劳动力进行城乡内部和城乡间流动。

一个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是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具代表性的表现,[1](P520-521)根源于生产力发展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促使具有差异性的劳动从同一主体中分离开来,使劳动力趋于从事专门性的劳动。社会分工促使工业、商业以及农业的分离,进而使劳动力呈现空间上的转移与集群。一方面,相对于农业和工场手工业而言,在以现代工业生产为主的城市中,单位面积区域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大大增加。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使劳动力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相对的不平衡,城市与乡村间在劳动力流动上形成虹吸效应,劳动力流向城市。这是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新的社会分工,使一部分原本的农民在圈地运动过程中因失去土地这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开始游离于社会。“他们以前的生活资料也被游离出来。这些生活资料现在转化为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2]另外,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率提升所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变化是城乡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能够为全社会提供必要的食物和生产原料时,农业和工业的分工才会大规模发生。[3](P611-612)从而为劳动力向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区域流动提供条件。剥去资本主义的外壳,在今天看来,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工依然是激发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生动力。这种流动实质上推动着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对促进当今我国城乡社会发展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劳动力流动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分工。

(二)产业融合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循环的必要条件。“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因为其“利用了自然力和其他的生产力”[1](P197)。马克思在这里把城市进步的原因落脚于“自然力”和“其他的生产力”的同时运用。推动乡村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乡村的自然力,其他的生产力和自然力的结合也是必要的。三产业的融合是自然力和其他的生产力同时运用的表现,能够为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提供有效载体。同时,产业的融合带来新生的产业形式,催生新的就业岗位并促进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话:“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P147-148)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及其之间的对立起源于不同产业分工的形成,最终导致同种类劳动力被动地分离到不同产业中。这种分离缺乏劳动力流动的内生动力,到一定阶段时城乡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会呈现趋于静止的状态,形成新的城乡对立,“消灭这种(城乡)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4]在城乡对立的状态下生产要素不能实现有效的循环,要打破这种状态就要通过城市与乡村进行产业的融合,即“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P422)城乡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不是简单地衔接和配合,而是要形成一种融合性的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城乡产业融合来实现,通过产业的融合促进城乡劳动力的融合性流动。

(三)科学技术是消除城乡劳动力隔离的有力杠杆。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多次提到科学技术是消除城乡对立的重要因素,消除城乡对立也就为城乡劳动力流动扫除了障碍。科学技术的大幅度改善,“如果说在最初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必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5],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消除城市与乡村的对立起到重要作用的观点。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资料的更新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各个领域的同时催生新的岗位,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全面的、整体性的。这些变化推动城乡劳动力进行相互交换与交流,直到出现新的更高层次的城乡劳动力要素分布的平衡状态。另外,科学技术是突破城市与乡村间劳动力要素流动障碍的有效工具。恩格斯在描述英国在农村居住的产业工人时曾说:“他们和城市完全隔离,连住在城市近郊的老年人也从来没有进过城。”[1](P88)这段话描述了在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下城乡劳动力流动失去动力,造成城乡的隔绝和对立。发展科学技术是突破这种隔绝和对立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入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化、职能的变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3](P231-232)机器、化学过程等科学技术的方法是促使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劳动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能够突破某些工作的技术性壁垒,提高自身在劳动力要素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新业态、新岗位,形成对劳动力的引力,引导着城乡劳动力进行指向性流动。

二、我国城乡融合背景下劳动力流动的困境

(一)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城乡受益失衡。农村劳动力要素向城市流动的途径有多种,主要为农村中现有劳动力通过务工等形式主动进入城市谋求生计、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在城市获得工作成为城市劳动力,形成农村中的劳动力要素向城市的流动、农民弃农从商后居住地由乡村迁入城市等。而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行政调动或随资本的城乡间流动而转移至农村。在数量上,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远远高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导致城乡在劳动力相互转移的结果上呈现剪刀差效应,城市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受益方。[6]种类上,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要素主要为生产性的,而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主要为非生产性的。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劳动力在数量对比上差距悬殊,在种类上呈现明显的差异。这种情况下,流动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得到的收入与其所付出的边际贡献相差甚远。[6]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同时,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的过程中城市受益远大于乡村,形成城乡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乡受益的失衡状态。

(二)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动力不足。城乡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城乡收益失衡的状态下伴随着双向流动动力不足的问题。城乡之间在劳动力流动上缺乏推力与拉力。经济满足度低、城市相关产业萎缩、农村经济条件以及环境等对双方不能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一方面,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农村的基础条件日趋完善,产业逐渐兴起,在本地的就业机会增加。由于距离家近、就业机会增大、薪资方面城乡差距缩小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轻易进入城市谋求工作,呈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明显失衡状态下的流动动力缺乏状态。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即使城市中的岗位空缺较大,薪资比农村高,但由于缺乏归属感、生活方式难以融入城市等原因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考虑进入城市寻求工作。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流向农村的动力更加缺乏。首先,对于城市劳动力来说,城市中工业与商业集中且比乡村发达的多,城市中非生产性劳动力需求量大。相对于乡村来说,城市中的工作更容易满足城市劳动力的经济需求。其次,城市在子女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城市劳动力带来更大的社会福利,农村在这些方面远不及城市。最后,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往往是通过几辈子的努力在城市中得以扎根,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完全城市化,对于农村的生活一时间难以适应。通过努力在城市中扎根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现在再次返回农村,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倒退,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农村对于非生产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的同时,城市中的劳动力下沉到农村的动力缺乏。这带来的结果是农村对于非生产性劳动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乡的融合提速乏力。

(三)城乡劳动力双向供需不对称。城乡劳动力供需不对称首先体现在供需类型上。一方面,从传统上看,农村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类型的第一产业上,而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方面。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其劳动力成本、地价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第二第三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农村中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类型的劳动力需求增长,但这方面的人才农村自身供给量呈现不足的状态。农村中农业类型的劳动力出现剩余,同时,对于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需求上升,出现供需类型的不对称情形。另一方面,农村农民工群体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再培训的能力不强、老龄化状况明显等,难以满足城市用工需求。其次,城乡劳动力供需不对称还体现在数量上。虽然城市中劳动力的需求量远大于农村,但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流向农村的劳动力远低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农村的发展从城市劳动力上得到的红利少之又少。而对于城市来说,由于农村籍劳动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以及家庭成员大部分在农村,故入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赚钱但在农村消费。因此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能接受与城市本地劳动力有差距的报酬。进城的农村劳动力在收入和消费上形成的剪刀差降低了城市的用工支出。对于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流动而言,城市劳动力一方面进入农村的意愿弱,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劳动力补给农村劳动力没有形成成熟的通道与机制而对于农村所发挥的影响有限。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劳动力流动困境的解决路径

(一)注重在发展农村生产力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分工。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也推动着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农业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前提。分工的过程也是劳动力向不同部门进行流动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促进着城乡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城乡受益失衡问题的解决。

以生产力的提升促进农村进一步分工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得以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基本因素。我国农业体量大,加之长期的精耕细作模式、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等因素,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中。要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大规模经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从而加速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形成新的分工局面,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另一方面,加大对乡村劳动力的培养和再培养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主观上接受更高层次的分工。劳动者是生产力人的因素,相对于城市劳动者来说,农村劳动力所承担的劳动中复杂劳动所占比例低,在分工中承担较低层次的工作。要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的水平,提升农村劳动力商品的竞争力,使其适应更高层次的分工。“为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3](P166)而且,劳动力技能的提升既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自身所得未来预期收益同步提升的过程,同时也使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加趋于符合社会需求,得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提升,促使劳动力自身谋求更高层次的就业,激发劳动力自身的流动意向。

(二)以三产业的融合进一步突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当下,阻碍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但现阶段城乡劳动力市场还不能实现有机融合。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与城市的融合度低,同时因农村中各种社会基础保障不如城市而留不住城市所注入农村的劳动力,劳动力要素仍然缺乏实质性流动的动力。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带来劳动力由农业向现代工业、服务业转移。[7]促进乡村中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农村现代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加快农村劳动力要素内部循环的作用,也能对农业劳动力参与城乡循环提供动力驱动。三产业的融合是继续突破阻碍城乡间劳动力流动二元体制壁垒的有效路径。

首先,以新型产业促进城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突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壁垒。新兴业态的出现使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区域限制,要采取措施促进新兴业态快速成长。新兴业态的出现,打破过去生产、消费、就业的地域限制,使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即可完成生产和连接市场,不必在物理空间上聚集于城镇。[8]以产业融合为切入点推动城乡融合,加大城乡三产业的交流,从而增加城市与乡村的粘性,在经济融合中增加城乡的契合度。城市因乡村产业的发展得以向乡村释放就业压力,乡村因与城市的产业融合而促进劳动力总体质量的提升,最终加快农村与城市劳动力双向流动。其次,大力深挖农村的第三产业资源,使第一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自身的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农村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传统民俗、农耕文化等资源,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为这些资源发挥功能提供了支撑,使当下农村得以超越原有的产业分工模式,在第一产业中做第三产业的文章。以一、三产业的融合带动产业发展,吸引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加强城乡劳动力要素的互动。最后,促进农业与工业深度融合的便利化,进一步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条件。在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促进第一第二产业一体化,就地完善和延长农业产业链。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升农村产业对城市劳动力的吸引力,为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提供动力,促进城乡劳动力的流动。

(三)以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创造条件。我国长期以来形成农业支持工业的格局,也就是农村的农业长期支持分布于城市的工业。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国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分工最终形成固化的状态。这种固化,带来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偏向性输入城市,并且与农村形成科学技术上的隔离。最终结果便是城乡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产业发展缓慢,城乡劳动力之间形成坚固的隔离。要打破这种隔离,必须将先进的技术输入农村,以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

首先,农村缺乏技术性岗位,缺少城市技术性劳动力下沉至农村的载体。无论是农业还是其它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增加其科技投入,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农村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以技术性就业岗位为载体,促进城市劳动力下沉至农村,与乡村劳动力进行融合,促进城乡劳动力供需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其次,由于农村劳动力中非知识性劳动力占比高,技术的缺乏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弱,从而形成劳动力要素流动的无形壁垒。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劳动力商品的流动。近年来,随着大量体力劳动岗位转变为机械化和数字化作业模式,城市中简单的体力劳动岗位数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城市中工业大规模升级使工作对于技能的要求更高,出现劳动力供需不对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劳动力需要接受新的技能培训,以适应城市用工需求,从主观上为农村劳动力顺利流向城市创造条件。最后,注重农村科学技术基础性工程的建设。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因素,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农村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力组成情况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科学技术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对于城乡劳动力流动起到长远的作用。

结语

城乡劳动力要素应该实现双向流动、互通互融的状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融合不是简单的城乡结合,而是以劳动力为融合的核心要素,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劳动力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劳动力的融合是城乡融合的基础,注重解决劳动力城乡间的流动问题是促进城乡要素融合的前提。在解决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础的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关注并促进社会分工的新变化,也要根据农村新的发展情况对促进城乡产业调整升级,还要注重科学技术所起到的直接和间接性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力城乡流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流动的光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