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生存下高校课程思政的挑战与应对

2022-03-18张香萍

关键词:数字化思政数字

张香萍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当下,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已形成基本共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所有学科所有课程都面临着数字化生存带来的教学难点。厘清和化解难点,方能让高校课程思政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方式,更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数字化生存语境下的课程思政

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1996年就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预测数字化将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数字化生存这个概念和预测应该说非常前沿,也非常准确。今天很多的社会活动,尤其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都是通过虚拟空间来组织或进行的。”[1]的确,从物质需求到精神愉悦,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越来越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2020年新冠疫情更是让人们习惯了数字化生存:在线办公、网络交流、云中课堂……,不知不觉中,人类迈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而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更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居民,在数字技术提供的虚拟空间中如鱼得水,须臾不可分离。

为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地各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也就是说,虽然不同课程不同教师传授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要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发挥价值塑造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建设恰逢数字化生存的崛起,必然面临着与过去教学改革不同的机遇与问题。一是时刻浸润在数字化生存语境中,大学生的“三观”必然受到数字化生存的影响;二是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等教育,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必然被刻上数字化的烙印。课程思政要完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重任,必须回应数字化生存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对于课程思政建设难点的梳理及应对策略的思考,必须考虑到数字化生存语境。

二、数字化生存对课程思政的挑战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信息获取、听课状态、与老师的互动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为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需要应对的难点。

(一)开放式平台带来的思想困惑

通过各种平台获悉信息,开展购物、交友等日常活动是数字化生存的常态。但缺少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层层把关,受众在开放式的网络信息平台上看到的更多是与现实生活不符的“虚拟环境”:极少数富人的奢华生活、刺激煽情的故事、匪夷所思的虚假新闻……,统统不经任何过滤,成为大学生的信息环境。一旦低俗和煽情成为平台信息的主要特征,长期沉浸在平台信息包围中的大学生面临的只能是思想困惑和奋斗激情的消失。而且,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为各种不良思想的传播也提供了方便,一些西方社会思潮裹挟着西方生活方式借助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大肆传播,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想侵蚀和物质诱导,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带来不良影响。同时,数字化生存从表面上看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受众在网络空间自由舒适地开展购物、交友等活动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对实用工具的崇拜以及对知识有用性的过分推崇,这与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理念是不相融的。课程思政必须回应对工具理性的过分追崇带来的价值理性被忽略的问题。

“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2]大学期间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专业课老师,对于数字空间给大学生带来的思想迷惑,专业课老师不应回避。怎样让大学生免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保持奋斗的激情和参与现实生活的热情,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应发挥的思政功能。

(二)算法式分发培育了更难说服的受众

信息获取千人千面,不同受众看到的信息都不相同,这是数字空间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这源于平台信息传播的算法式分发,即平台依托算法技术了解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兴趣爱好为每位受众推送量身定制的信息。平台的算法式分发使得每个用户每天看到的信息是不同的,甚至同一问题不同用户搜到的答案都不相同。信息获取千人千面,但每个人看到的信息又是符合其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长此以往,用户都沉浸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信息茧房”里,社会共识的达成更为艰难。课程思政面临的是为数众多的学生,这些学生接触的“信息环境”却有很大不同,思想观念差异自然很大,教师要想打造出适应众多口味、针对性强的思政元素实属不易。

另外,算法的支撑使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迅速成为可能,互联网上无论多么奇葩的观点,总能迅速找到志同道合者。课程思政要说服人,不仅要说服大学生群体,还要面临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各种圈子里的志同道合者。这种圈子化传播的“抱团取暖”让课程思政必须穿过各种群体组成的铜墙铁壁,方能在大学生的思想层面产生说服效果。

(三)多任务处理分割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

数字空间使得多任务处理成为常态,借助数字技术一个人可以自如地同时处理多种事情。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学生本应该聚精会神听课,如今却处于多任务处理的状态。听课、网聊、购物、社交……多项任务同时进行,思维在不同的任务间来回跳跃,课堂教学的连贯性不断被学生的“多任务”分割。教师授课即使非常精彩,也难与数字空间虚幻的五彩缤纷以及要完成的“紧迫”任务媲美。于是,听一下课翻一下手机,瞄瞄是否有要回复的信息,瞅瞅心仪的商品是否有促销活动,看看煽情的标题下面到底是什么内容……,已成为大学生课堂表现的常态。受功利主义驱使,翻看手机行为更容易发生在教师融合思政元素的间隙,因为“知识”往往是期末考试的考点,而价值塑造难以量化在试卷中。教师将思政元素努力融入课堂教学的用心在学生“回复信息”、“网络购物”、“看看八卦”等碎片化行为中被打断。

移动网络对课堂教学的干扰成为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一些教师甚至强迫学生上缴手机,这种做法国内外都有。但这种方式在遭到学生反对的同时,也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课程思政不得不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侵入。UCLA 的发展心理学家在传播学课上进行了一个测试:经由随机分配,允许一半学生打开笔记本电脑,而另一半必须关闭笔记本电脑。在课后的突击测验中,笔记本电脑处于关闭状态的学生比处于打开状态的学生回忆起来的材料要多得多。[3]多任务处理必然带来听课的走神,导致课堂学习效果降低。对于努力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课程思政来说,内容的铺垫和环环相扣十分重要,而学生繁忙的多任务处理会打断课堂教学连贯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四)中介化交往削弱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中介化交往指双方在身体缺席的情况下借助数字媒介进行虚拟交流。这种交往方式及时快捷,但情感传达效果却有待商榷。从事数字时代人际关系研究的拜厄姆教授指出:“人们在不同媒体上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但却没有一种媒体能提供面对面交流中的亲密感和联系感。”[4]学者雪莉追问:“我们在网络上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却变得越来越孤独。”[5]这些学者对数字交往带来的孤独及情感疏离进行了探讨。曾几何时,面对面交流时教师的微笑和目光是学生温暖的回忆,多年以后老师依然能说出某个学生的点滴细节。在中介化交往中,通过数字界面双方看到的是五花八门的虚拟头像,生动真实的言行举止很少展现在彼此面前。如果没能及时备注真实姓名,交流的对象更是成了虚幻的符号。缺少了真实时空的语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常常会出现“对空言说”的无奈。一些责任心强的教师常感慨要想办法与学生见上一面。但交往技术带来的便捷以及数字空间更加匆忙的生存状态,让越来越多的师生很难克服“千山万水”亲身见上一面的想法。“在过去,交流的成功是一门‘跨越鸿沟去触摸’的艺术,是为了克服中介性的身体去触摸另一个人的灵魂的话;那么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同样作为一门艺术,交流的成功就变成了跨越中介性的灵魂去触摸另一个人的身体。”[6]

《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要让每一位教师承担好育人责任,让每一门课程发挥好育人作用。“育人责任”和“育人作用”离不了师生的情感互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传递对学生的爱和关心。当教师在数字空间与学生成为“好友”时,依然不能放弃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生动真实地传递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和爱护,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

三、数字化生存语境下课程思政的应对

困境与机遇并存。数字化生存为课程思政带来了一系列难点,同时也为课程思政的实施带来了有利条件。用户的随时触网状态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了技术上的便捷。数字技术为学生反馈提供了通道,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及时甚至匿名向教师反馈,这为达到理想的师生互动提供了可能。充分利用数字平台,破解数字化生存带来的教学难点,是信息时代课程思政对数字技术扬长避短的应有之思。

(一)主动回应网络平台带来的思想困惑

面对开放式平台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困惑以及行为干扰,课程思政不能回避,而是要及时发声,在讲述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予以化解和回击,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一是通过数字素养教育、引导学生走出“信息茧房”,在价值观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者先受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教师自身要具备娴熟的数字技术能力。教师要熟悉平台信息的传播特点和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从而能够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网络信息,认清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始终保持美好的家国情怀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二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在思想交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此,教师一定要熟悉各种网络思潮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帮助学生认清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一些西方思潮的目的和动机。教师要凌然正气,从而引导学生不惧任何歪风邪气,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善于亮剑。

三是通过价值理性的植入,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首先要从思想层面化解学生重实用知识轻人文熏陶的不良倾向,让学生意识到单纯的工具理性会使人异化为技术的奴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是技术使用必须坚持的原则。其次,教师还要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数字空间,拒做“低头族”,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磨炼心智、增强体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二)智能化匹配难以说服的受众

在算法式分发语境下成长的受众,会自动屏蔽不符合自身口味的信息。课程思政必须借鉴信息算法式分发的原理,与学生的需求智能匹配,方能让大学生接受其价值观的传播。

一是智能化匹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朋友圈、个性签名、群内发言等线上状态,再结合线下调研,并借助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对学生进行准确画像,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据此给班级学生分组,给每组学生布置的课堂讨论主题、课后作业都可能有所不同。对于人数较少的班级,可以考虑为每个学生匹配侧重不同的思政内容,从而让课程思政达到“量身定制”推荐的效果。这种“推荐”运用的算法体现价值取向的“主流媒体算法”,绝不是为图热闹而一味迎合受众的低俗“算法”。

二是智能化匹配学生的场景化需求。大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食堂、宿舍等场景都会翻阅手机,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场景推送不同的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将专业知识、思政元素、大学生所处的时间地点等因素综合起来,打造出穿透心灵的课程思政。如就餐时间可以向学生推送饮食方面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宿舍时则可以考虑推送早睡早起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寒暑假期间,也可以结合学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推送热爱家乡、孝敬老人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三)优化课堂教学适应多任务处理状态

针对大学生一边听课一边用手机处理其他事情的多任务处理状态,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是专题式教学对接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多任务处理让用户的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课堂上用于听课的时间也呈现片段化。通过打造“可听、可看、可互动”的系列教学专题,可以适应大学生多任务处理带来的难以长时间聚精会神听课的情况。教学专题充分借鉴当下最受用户欢迎的短视频形式,内容上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于一体,时长方面适应大学生听课时间的碎片化特征。

二是参与式教学发挥思政元素的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劝服性,如果一味由教师说教,容易让学生厌倦,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切身感受思政元素对心灵的涤荡。数字化生存语境中,人人都可以生产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教学空间上传各种形式的作品,表达自己对本专业内涌现的英雄人物的敬佩,学生角度的阐述在同学中感染力会更强。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设置更多教学互动,让学生随时处于回答问题的状态,减少分神的机会,在互动参与中主动思考、用心感悟。

三是针对式教学增强思政元素的亲和力。课程思政要为学生喜欢,必须体现出有用性,要将内容下沉到每一个学生。“课程思政要求教师要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实质性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7]课程思政结合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解决了思想问题,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自然就会聚精会神地听老师授课。

(四)在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结合中深化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场所涵盖课堂内外,既包括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也包括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价值共鸣。

从课堂场所的互动来看,各种教学软件提供了虚拟的数字化教学空间,让教师对学生的考勤在一瞬间完成,同时也能够迅速地掌握学生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完成等情况。这种基于数字化教学空间的师生互动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一种虚拟交往,不充分利用这种交往方式无疑是故步自封,也会被现代化教育大潮所抛弃。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育面对的是有感情的人,考勤的对象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品,考勤本身也是教师了解和记住学生的一种方式,除借助学习软件对学生考勤外,适时地面对面“点名”也是增进师生了解和情感的一种手段。从学生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完成等情况来看,如果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是被复制粘贴在数字化教学空间的百度答案,这种教学互动不仅缺乏个人思考的独特性,更缺乏个人思想的温情,更何况将“价值塑造”的内容设置于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中,这本身就缺乏标准答案,只是教师试图与学生情感交流和价值共鸣的手段。所以,积极拥抱技术与对技术的反思和改进是课程思政教学互动必须坚持的辩证做法。

从课外时间看师生交往,越来越多的师生借助微信、QQ等介质进行互动交流,虽是隔着屏幕的虚拟交往,但却能让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摒弃时间和地点的制约。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课程思政要发挥育人效果,教师不仅要利用数字技术积极与学生沟通,还必须通过现实交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品行和用心。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近距离交流、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践活动、师生共同在食堂就餐……,这种身体在场的现实交往既能让老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种方式本身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温情和美好回忆。“我们不无惊讶地发现,通过现实空间与身体在场感传递的意义远非数字化可以模拟,学校、电影院、教堂等场所的存在,正是为了诠释身体在场对于互动仪式和情感意义的重要性。”[8]技术不应该成为交往的完全依赖,更不能成为情感交流的障碍,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相结合,方能进行更为充分的情感互动,在情感互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助力课程思政完成价值塑造的使命。

结语

数字化生存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容易造就终日沉迷于虚拟空间的“网络成瘾者”,这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语境,也是课程思政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守护学生在数字空间中的身心健康,需要课程思政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应对数字化生存给大学生带来的价值困惑,培育数字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数字化思政数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