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全民体育运动的价值浅析

2022-03-18徐文英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员运动

徐文英

何谓体育,学界对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体育是指体育教学;广义的体育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育运动或体育锻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加强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的追求日益迫切,自主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在参加体育运动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既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顽强不屈的意志和乐观豁达的性格,缓解心理压力,获得身体与心理的双向健康。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空前丰富,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体育既是为物质和精神文明服务的一种手段,也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体育运动和丰富文化生活之间必须保持平衡。对于体育的认识,要有深度和广度,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强身健体,也能养成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强身健体是显性的一面,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则是潜移默化的收获。不管是直接参加体育活动或是观看体育比赛,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置身其中,具有强烈的带入感,这对于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体育运动与高质量高品位的现代生活关系密切

(一)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以往靠繁重的体力劳动才能获取劳动成果的生产方式已被机械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业方式取代。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们通过体力劳动强健身体的机会越来越少。要想保持健康的身体,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享受现代社会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福利,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便是我们应有的选择。近年来,人们的运动意识在不断增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已经逐渐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运动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充分说明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已成为大众的共识。公园、广场、球场、健身房、游泳馆……为每个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为社会增添了更多的生机活力。全民参加体育健身运动成为开启通向美好生活的“金钥匙”,其受益的不只是我们每个个体,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全民健身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生活方式的综合性和多层次性,其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其运动内容、运动方法、训练途径各不相同。通过各种类型的体育锻炼,人们内心的紧张情绪能够得到缓解和发泄,压力可以适当地释放。同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交到一些朋友,有助于摆脱孤独的烦恼,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比如,如果性格比较内向,不常与人交流,可参加一些公开性的体育活动,如篮球和足球等;如果做事比较急躁,容易因为小事而冲动,可参加门球、慢跑或太极拳等活动;如果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可参加短跑、跳高等活动。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运动锻炼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升综合能力。

(三)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享受艺术之美,感受生活之绚丽

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表现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会得到精神层面的愉悦。比如,竞技体操运动员轻盈连续、稳健优美的动作,给人以美的熏陶;排球、足球、篮球等大球类比赛,运动员闪躲腾挪、敏捷快速的动作,眼神间的默契配合,更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跳高运动员的腾空一越、击剑运动员的“一剑封喉”、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速度与韵律的完美结合……体育竞技运动所展现的力量、技术、美感的完美结合,让我们陶醉其中,有享受,也有感悟,更加激发我们每个人追求体育锻炼的激情和动力。

在欣赏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每个人也都在追求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其生活态度都在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人们都已经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能增加我们的自信心,能缓解因工作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能充分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使单调乏味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富于情趣。相信未来的体育运动将会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将会有更多的形式为人类提供快乐,有利于人们保持健康,充满青春活力。

(四)体育运动能够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现代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有衣穿有饭吃的基本需求,开始追求食物营养搭配、衣着得体舒适,年轻人更是有了新潮前卫个性化的理想需求。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生活观念的改变,不可回避的是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生活在压力大、高度紧张和快节奏的社会氛围中。社会进步一方面表现的是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舒适感,而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个人能力不足导致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的生活困扰,这种差距表现越大,人们就会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越来越大的障碍,最后导致人的身体和心理出现不协调,负面情绪高涨,生活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生活焦虑感,人的健康水平也会逐步下降。要想改变这种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生存压力,除了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生存本领和生存技能外,必须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改善人体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提升承受精神和生活压力的能力,提高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应变社会快速发展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是各种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要不断更新思维和技能,更要有面对挫折和失败能保持良好稳定情绪的能力。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能经历深刻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比赛的过程就是经历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的过程。长期持之以恒地坚持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锻炼人的情绪更加稳定,提高人的适应社会能力,从容面对社会生产生活中各种竞争挑战。

二、体育运动可以激活思维、磨炼意志、提升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智力与体力的统一、充分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才能、志趣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体育运动在支撑和改变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曾在1917 年发表在《新青年》 的《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段话阐明了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体育是人的各方面发展之基础,由此可见发展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分析的过程。人通过思维对事物进行综合研究,并依据大量相关数据的积累,从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思维开放、开发的过程,人的动作表现方式就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同互补的结果。比如:在篮球比赛中,队员如果没有敏捷的思维就无法对技战术变化作出正确的预判,更难以采用正确的战术去应对对方的战术规律;在武术练习中,运动员要将攻防意图内化于动作,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招法,都必须通过思维活动对动作进行反复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无论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尤其是体育比赛,都要求运动员做到观察细微周到、思维灵活敏捷、动作快速精准、整体协调一致、过程有勇有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比赛,达到运动目标。体育运动对人的能力要求说到底就是智力和体力强弱的充分展现,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激发人的思维潜能,促进其智力发展。

(二)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坚强意志

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可以让参加者充分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悦,享受相应的获得感、成就感。参加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运动,也能让人品味乐趣,提振精神,保持良好的人生体验。我们知道,长期坚持体育运动,就要克服天气变化、动作难度等各种问题,还要战胜身体疲劳、心理畏惧等各种困难。坚持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坚强意志与坚定信念的过程。一个人逾越的困难越多,对其个人意志锻炼的作用就越大。坚持体育运动有助于培育人的顽强勇敢、超越自我的性格和品质,增强迎接各种挑战的坚强意志和敢于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体育运动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改变了以往大杂院居住、大车间劳动的集体活动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距离有所加大,缺乏亲密的感情交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但是,人们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去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锻炼活动中,大家可以通过非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肢体动作,恰当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真诚,进而搭建了友好交往的平台。在长期运动中,彼此就可形成默契,拉近距离,互相之间建立起信任感,无形中便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次数越多的人,其人际交往的空间就会越大,融入社会的能力就会越强。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三、体育运动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体育是一种世界语言,它可以逾越语言不通带来的交流障碍,也能超越国别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只要大家共同投入一项运动之中,就能够感受其传递的精神和信念。体育运动可以成为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感情的纽带,同时也能促进各国的文明进步与发展。1971 年由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互访推动两国恢复外交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体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与竞争。“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且应充分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向人们展示了公平竞争、奋勇拼搏、身心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各国体育运动员都在用自己的良好表现诠释着奥林匹克精神。这种精神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才会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更多的精彩。应该认识到,在每一个优秀运动员成功辉煌的背后,都会有超出平常人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这种勤奋、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和发扬。

四、开展体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

体育运动应该保持常态化。每个人都应该有计划有节制地完成自己所选择的运动。每次的运动量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长久坚持运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身体容易损伤;如果运动量过小,则达不到健身的目的。因此,应遵守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的原则,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作出适当规划;应注意采取科学的运动程序和规范的动作指引,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素质、运动特点及强度的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做好热身和整理活动,减少或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应加强自我保护,谨防运动过度;应制订出科学的运动计划,调整运动量。非专业运动员应尽量避免过长时间的运动。只要我们做到劳逸结合,并持之以恒,就会从中达到体育运动带来的预期效果。

体育运动的魅力不仅在于强身健体,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磨炼人的意志与耐力。除此之外,体育运动也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我们会发现,优秀的运动员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人们会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呐喊,鼓劲加油。这种无形的吸引力会极大地激发我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迷恋,激励我们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当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体育运动所传递的是激情、友谊、团结。面对体育运动,我们欣赏的是形体、行为与艺术,收获的是健康、坚强与智慧。坚持体育运动,一定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幸福的人生。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运动员运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