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方法探索

2022-03-18王文娟

读写算(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学困生班级

王文娟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红川小学,甘肃 陇南 742506)

学困生转化并不是简单课堂教育便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引进不同教学方式,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的知识内容,充分了解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内在需求,整合教师、学校、家庭多个角度的教学资源,为学困生营造全方位成长和学习空间,帮助其尽早摆脱学习困境,获得数学学习理想成绩。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

(一)学生原因

1.学习态度欠佳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与其学习态度具有密切关系,学生态度问题的主要表现便是不良行为习惯。一部分学生课堂学习专注力不足,经常出现和朋友聊天、作业完成不认真、听课不注意等现象,都是学生态度导致的不良行为习惯。也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学生阶段性学习出现问题和漏洞,影响其学习态度和习惯建立。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习惯抄袭作业,且出现的频率较高,长时间缺少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对其学习成绩都有深远影响。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当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低迷、消沉时,学习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主动应付”的情况,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逐渐成为学困生。

2.学习兴趣缺乏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内容较丰富,且展现出鲜明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要求较高,各个阶段的知识内容链接十分紧密。一旦在其中的某一个学环节出现错误,极易影响后续学习进程。学生在遭受一次又一次连续性打击之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削弱,成为学困生。

(二)教师原因

1.包班教学模式加大教师工作量

小学包班教学指的是由一位教师担任班级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同时还负责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家校沟通等工作,其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大。教师每天授课已经十分辛苦,难以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出现数学学习问题时,教师为保障全班学习进度,只能对其稍作引导和帮助,随机便需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困生而言,本节课程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下一节课程学习,久而久之便积重难返,数学成绩更加落后。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难以树立数学学习兴趣和决心。

2.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辅导较迷茫

根据文献研究和教学经验可知,小学阶段学生出现学困现象并不是“突发性”的,而是在小学1-3 年级阶段未能够掌握足够的数学知识基础,而4-6 年级数学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深化、知识难度提升,面对崭新的学习内容,基础知识难以做好保障工作,则造成了新旧知识体系链接不畅,学生逐渐成为数学学困生。即便是教师此时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教育,但是碍于数学知识复杂且种类繁多,基础部分更是千头万绪,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过去2-3 年的知识内容,教师定然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无疑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与工作强度。且班级中数学学困生的情况不同,开展辅导教育时需要分门别类,导致教师出现迷茫、无助的状况。

(三)学校原因

小学校长的工作责任之一便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门和政府提出的教育政策监督办学,对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学质量加以分析和指导。数学教学主任则是本学科校园教育带头人,负责数学教学日常工作,力求提升学生平均成绩,降低学困生比重。在校园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学主任已经多次强调,要求数学教师关注班级数学学困生,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了解学生学习问题,在每次阶段性考试之后详细分析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判断其是否进步等等。然而却未详细说明学困生的年级、转化方式,强调学困生转化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尤其是校长对学困生的理解认知不足,忽视了转化过程中的必要方式。

(四)家长原因

根据文献研究可知,一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行为习惯培养。行为习惯养成不仅对生活实践具有帮助作用,对学习习惯养成也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积极预习和复习数学知识,通过家长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熏陶,孩子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实际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大多忽视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工作,认为将孩子交给学校就由教师全权负责,导致孩子身上逐渐出现不良行为习惯,对学习影响十分不利。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度不足,不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情况,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对自身的学习也难以提起重视。家长需要在了解孩子学习压力、学习困难的基础上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其克服困难、顺利成长。家长的漠不关心导致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经常出现教育盲区、无效教育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学习与发展。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学生方面:树立积极心理状态,主动走出数学学习困境

1.态度

态度是学生后续学习投入、学习质量提升的必要保障。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观意识较弱,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优化升级,将其被动、局限的学习态度转化为积极向上、主动参与的状态。教师需对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以端正、乐观的态度看待成绩,不可将目光局限在分数上,而是需要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在数学学习早期可适当回避班级学生的纵向成绩比较,多关注自身的横向成绩发展,感受自身进步的愉悦,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2.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首先,课前预习,知晓疑惑。在预习阶段学生需要熟读本节课程内容,在自己不理解的位置标注颜色,而后将已经了解的、在“旧知识”中能够找到相似知识点的位置再次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积累。

其次,课上调动主观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预习内容,在课堂上有侧重地听取教师讲解内容,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可将标注的内容擦除,对于仍旧困惑的部分可在课后时间找到教师进一步提问和研究,力求新知识内容全面掌握、不留盲区。

最后,复习巩固,夯实基础。基础知识对学困生来说是个致命的要点,笔者通过与班主任及数学教师的沟通,结合家长问卷的反映,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不牢固。坚实的基础知识掌握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前提,一旦学生的基础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后续学习进程,不利于其摆脱学困生影响。学生需严于律己,对不懂、不会的问题秉承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坚持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理想效果。

(二)教师方面:调整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分散班级管理工作

在开展班级管理的重要前提构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够“亲师重道”,对教师课堂教授的知识内容提起兴趣、强化重视,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小学教师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认识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与学困生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和不解,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的喜爱和认可。小学阶段学生心思细腻、敏感,如若在数学学习阶段,教师能够看到学生自身小小的进步、一点点努力,并且给予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便会大幅度提升,且在后续学习中逐渐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与此同时,教师可将班级管理工作分别布置给劳动委员、文娱委员、学习委员等。小学高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和班级工作能力,教师适当分散班级管理工作能够降低自身工作压力,节约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纠正学困生工作中。

2.抓基础知识和重循序渐进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问题主要体现在数学知识内容与实践能力掌握不足,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并不了解。且数学知识的连贯性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进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教育的过程中需认识到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分为“认知差”和“技能差”。在“认知差”纠正阶段需要再次强调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便于后续学习中使用。而“技能差”指的是在习题审题、计算等环节不能有效调动基础知识,经常出现计算错误、错误频率较高等现象。教师可根据以上两个环节的知识内容进行教育和调整,逐渐帮助学生攻克学习难关、摆脱学困生“帽子”。

(三)学校方面:强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效果

1.给予教师外出学习、校内科研的机会

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物质满足,也会关注在校园中的职业发展、自身能力提升等精神满足。学校在小学教师管理工作中需要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制度,既能够满足教师群体的职业规划,又能够帮助学校稳定内部教育队伍。在制定教师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详细考虑相关因素,确保制度可行性、科学性。

首先,学校可组织教师队伍进行交流学习,拓展教师眼界、更新教学方式,在调研中寻找更具教育价值和实施意义的教学方式。而后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适当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滞后因素,增强自身专业能力。

其次,教师可组织同学科教师在校园内部开展研讨会,学习当下教育政策,分享自身教学心得,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和意识。着力将教师培养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团队,实现其全方位发展。

2.引进激励制度,创新绩效评价

教师管理工作中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得益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校领导应当意识到,在当下教学环境中,绩效考核并不是了解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同时也不是单一化的奖惩依据,且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能全面展示出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教师队伍的考核形式应当进一步优化提升,能够了解到教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职业素养、师德师风等等。

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师评价时,评价主体也需要由单一的校领导评价转变成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进而能够全面展现出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看法,也能够呈现出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中的能力水平。尤其是学生评价中能够直观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构建的具体情况,了解教师的交际能力、教学水平。进而,教师可借助多元化的评价结果全面审视自身教学情况,促进自身成长。

(四)家长方面: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学习动力

1.环境创设

首先,家长需认识到小学阶段孩子的专注力不足,在学习中极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学习环境时需保证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避免孩子走神、溜号。

其次,在家长营造的学习环境中尽量减少玩具、游戏机、课外书的比重,将这类对孩子有影响的物品清除到学习环境之外。且在孩子学习阶段尽量不要干扰,还可在书房内配置一些名言警句,起到激励作用。

2.家校合作

首先,家长需要积极学习教育知识。一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理想,且对于年龄小孩子教育理念不熟悉,导致家庭教学阶段经常出现矛盾,不利于孩子成长。学校可组织微课宣传家庭教育方式,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教育孩子。

其次,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后,家长需要端正沟通态度、明确沟通目的,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期间的学习情况,配合教师转化工作。

最后,需增加沟通时间,扩展沟通方式。传统家校沟通中教师使用访谈、家长会的形式,基本上每学期只能实施1-2 次,不足以了解学生成长和变化。当下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QQ 群、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确保每星期能够沟通2-3 次,为孩子营造理想的学习成长环境,帮助其早日走出数学学习困境。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态度、家长管理方式、校园文化环境、教师教学力量等方面。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相对初中、高中简单,也是帮助小学生奠定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一旦小学数学难以掌握,势必会影响后续学习效率与成绩。鉴于此,需要从学生自身、家庭、校园、教师等方面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学习观念、提升校园师资力量、构建家校结合教学模式等,对数学学困生具有多方面的引导和推进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学困生“教育难”“转化难”的现象,促进小学数学教育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学困生班级
班级“四小怪”
清律的基础知识
班级英雄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