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3-18

读写算(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分层个性化差异

周 胜

(甘肃省和政县白杨沟小学,甘肃 临夏 731200)

架构起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教学策略,不仅要将教师的实践落到实处,能够积极地引起正向的教学影响,呈现积极的教学效果,还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本状况上试图找到一座可以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实现学生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在实施维度上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兴趣、生活、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建构个性化为基础的分层式教学。

一、小学数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的意义

(一)学生形成差异化的根本原因

在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有效时长内,如何形成对所有学生的理想化教育是教师面对的一道难题。且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从小对于数学打下的基础也是完全不同的。除此之外,学生家长职业的不同,价值观形成的差异因素的影响也让教育的过程出现了差异。在儿时打下简单数学认知基础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对于数学的学习过程也会感觉到非常轻松,注意力也是更加容易被教师吸引的。一些没有打下基础的孩子在猛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非常难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相较于其他学生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教师如果提出同样的要求双方极其容易出现一方厌学、一方骄傲的现象,对于彼此的成长是没有帮助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做不到全面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分层教学”理念,以及“差异化教学”理念的直接原因。

(二)有利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

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学习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思维及抽象概括能力,甚至是外部因素。例如家庭教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逐渐成为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只能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常常会呈现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差的越差,好的越好,最后连教师也会分身乏术、疲劳教学。小学数学的差距拉开的是最明显的。因此,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就有利于缓解、缩小差距,根据每一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层次教学,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真正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掌握好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的高质量学习,增强学习自主的能力,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有利于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

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有效的教学,就需要采用分层式的个性化教学。一般来说,平板式的现代化教学、分组式的分组教学、走班制的分层教学、能力目标的分层监测教学都是分层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学习。小学数学面临的是逻辑思考能力上的差异,也是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更迅速地掌握好每一个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数学实质性的教学发展。

(四)有利于营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

数学的基础知识较理论性,会呈现一定的枯燥性,也需要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的支撑,走过这一段略显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之路。传统式的班级教学不能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有一定的教学偏颇。教师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也能给学生一个新奇有趣的学习体验,营造出一个创新而生动的数学学习课堂。多媒体技术教学、创新的分层式学习,都能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精神更集中于课堂上,实质性地提高了效率,也成功地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动性。创新化的个性教学也有利于让学生能以更平稳的学习心态学习,能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调整学习节奏,与教师一起共同建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缩小差距的学习环境。

(五)依照学生的个性化教学进行科学评判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论是因材施教还是别的办法,都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成果。而且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更好成长和共同的进步。但是,教师在将学生分层的过程中,要注意动态性以及多样性两个原则,也应该具有一个大项的指标以及多个分项的指标。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依靠一点指标进行分组,要小心出现“一刀切”的情况,要考虑多重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建立检测成绩动态、学生间的问卷调查、学生自身对于自己的评价自我选择、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等手段,促进学生分层工作的开展。

在整体的评价过程中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禁止出现任何不被允许的情况。学生评价的过程要让其进行真实的自测,小心出现任何因为学生个人的喜好造成教师无法准确认知学生自身能力的情况。对于学生成绩的记录与分析,也要依照科学的标准进行特点分析。针对试卷上体现的问题与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教师也要做到对其了如指掌。在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擅长的科目不同,所以教师评价占比要做到一定的取舍。

“分层教学”是新时代下教育部门非常倡导的教育方式,更应该是对于教育的终极理念,以此形成学生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定义。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面对全体学生,要保证在备课环节、上课过程、课下辅导、学生评估等各方面付出全部的努力。在对于当下学情的研究上、教情的研究上,教师要确立教育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在分层教学的教学过程上下充足的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无限魅力。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保证面对各类学生都做到一视同仁,不要出现任何额外的情绪,要争取做到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掉队,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二、小学数学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圈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首先就要了解和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秀的点与不足的点。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和学生建立起一个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极大的热忱和对学生极大的关爱了解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地和教师打交道、诉说心里真正的感受。小学生处于一个对世界还很敏感的阶段,对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存在一定的惧怕与恐惧。教师要在充分掌握这一点的基础上更真诚地照顾、关爱与尊重学生,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需要关心的主体位置上,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了一个良性的关系圈,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教师作为引导者也会被视为是榜样一样的存在。因此,教师要注重与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作为一个榜样带领学生学习,言传身教,以积极正向的教学态度感染每一位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及时帮助;当学生对数学问题困惑时,教师要进行及时解惑。在了解和研究完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教师要及时地做好记录,在内心有一个初步的分层情况,能够系统性地排列好每一位学生的不足与优点,经过有选择地排查最终确定好基本的分层情况。

(二)做好大数据化的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构建一个可以收集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的网络平台,利用平台上快捷的渠道提供相关的数字资源,给学生一个初步的预习任务。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掌握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夯实基础性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将下一节课要讲的数学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发布在网络的学习平台上,让学生通过手机端接收并进行预习。教师对于课后习题的答题状况可以设置一个高效的收集情况分析,通过学生的错误密集度初步判定数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再在课堂上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和解惑。在少数错误率较低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将错误的人数做一个记录,等到下课或者课后作业的时候再布置相同类型的题目,帮助他们进一步地记忆和纠正。在预习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创新预习题目,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增添知识性。在分层式教学上,教师可以针对在课堂上讨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组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思想,以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掉基础性的疑惑点,将难点留给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三)确认分层式的课上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备课过程中,很多教师重点关注了如何备课得顺利。在备课的过程中安排了一切,从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的主要地位。对此教师们要做出一些改变。尤其是面对课堂越来越强调学生地位现状,教师要做到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在课堂上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其有继续前进的目标,也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希望,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前进的信心。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类,以方便制定教学计划。第一类学生大致为成绩优异、对课堂的知识有着非常好的吸收能力并且有着良好基础的学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而言,在课堂学习上要做到对于课堂知识熟练地掌握,并且能够在生活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自身的科学素养能够达到进一步的提高。第二类学生是基础知识牢靠、学习过程中经常产生情绪化的人,其学习方法一直不适合自己,所以导致成绩没有办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这一类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摆脱方法不对带来的痛苦,并且不断地为学生做内心的情绪疏导。最后一类同学是基础薄弱,在学习上有很大的问题需要改善的学生。因为注意力经常“跑神”的原因,进步空间也是非常大的。教师要做到的是让这类学生不掉队,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要学生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作业,就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综合知识的灵活运用,也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等级提出不同要求。对于第一类的学生而言,要做到开拓自身的想象力,让思维不被约束,给出自己对于问题独特的看法。对于第二类学生而言,要做到对于知识彻底理解,并且不需要处理太过复杂的问题,只需要完成课时内的问题就可以了。对于最后一类学生则要求其对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要牢记,对于基础知识的问题不丢分,对于文本内可以找到的知识要抓牢。

(四)设置分层式的课后巩固练习

课后巩固对于学生数学基础的夯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分别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巩固方式。对于基础性较薄弱的学生,课后巩固以基础性的刷题为主;对于中等的学生,要有基础性的知识练习,也要有一定难度的习题练习;而对于偏上的学生,则采取更严苛的难题,挑选有质量的难题让他们进行探究,进一步地提升数学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让全班学生在基础性的内容上扎好步子,促进全班朝着更高阶的学习维度进取。在作业的批改上,教师一定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业,要有一定的评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和强项,尽量以客观的态度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成绩好坏而有失偏颇。在学生答错后,教师要分析学生答错的原因,并以此点拨他的薄弱项,就薄弱点再出一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真正薄弱的地方,进而巩固好数学知识。

(五)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对数学初步的学习后,会有一部分学生在内心已然规划好了基本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不断地进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停滞不前,甚至还停留在基础性的知识上无法做到真正地夯实,学习进度也会不断地拖慢,阻碍成绩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设置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期中测验哪一块基础知识要拿多少分、哪一大块的知识点要充分掌握等。等到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得到圆满实现后,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规划的学习目标旁写一些鼓励的小评语回馈给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进一步以阶段性的目标为学习动力不断地进步。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循循教导着每一位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差异,切勿急躁、不耐烦,而是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极大的人文关怀爱护、照顾、尊重每一位学子。

三、结语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初期阶段,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平等地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与交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差异,督促他们在各自的学习进度上的进步,以更新颖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改造课堂,积极地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实现分层式的教学,提高课堂质量,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

分层个性化差异
相似与差异
有趣的分层现象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找句子差异
雨林的分层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有趣的分层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