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策略探讨

2022-03-18马良成

读写算(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本课知识点小学生

马良成

(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水泉学区张家小学,甘肃 临夏 731300)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由此衍生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教学理念,同时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为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深入结合小学数学课堂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培养其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其提高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其他方面的潜能也被充分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整体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实行多年,促进了教育界教育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但是仍然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观念层面存在一定误区,对当下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深入彻底地了解,导致其在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有所保留。而传统的教学理念完全是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师的教学有较强的功利性,而带着这种教学观念开展教学工作,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刻板,课堂氛围沉闷,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启发。而数学知识本身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单纯地进行理论讲解,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受阻,没有发挥想象力和思考能力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素质观念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讲,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正确教学理念的引导下,教师才能真正掌握教学活动的整体方向,了解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符合当下的教学大环境做进一步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分析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群体,并积极做出改进和调整。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主张相融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自己熟悉的教学模式,及时摒弃原有的授课方式方法,并能充分掌握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成长规律,以发展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开展高效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数学素质观念,了解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哪种素养,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观察物体》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物体,比较物体的正、侧面以及上面精确辨认不同角度观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体会站在不同位置观看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 个面。让学生在观看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发展其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感情和态度。对于小学生来讲,本课的知识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思维能力,调动空间想象能力。而单纯地依靠理论讲解,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因此,教师要通过实际实践展开引导。

在课堂之初,教师可以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物体,如玩偶等,将其放在讲台上,让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画出自己看到的玩偶形象。画完后,让同学之间互相观看各自的观察结果。大家发现,面对同一个物体,每个人看到的形象都有所不同。教师由此引出本课知识,并展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讲解知识,重点讲“在不同位置观看长方体或正方体时,最多只能看到3 个面”这一知识点,并让学生们自己亲自观察,对这一结论进行有效验证,加强对此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教学过程能让学生们充分参与探究知识的活动,是重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体现,有利于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在进行学习活动时,由于课堂氛围的沉闷乏味,导致学生经常出现“溜号”“走神”等现象。而当学生不能集中其注意力在课程内容时,其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效率会受到严重影响。数学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性、规律性较强的内容,有较强的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长时间集中其专注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进行有效设计,添加更多趣味性元素,以此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一课时,本课的课程内容是建立在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掌握一定生活常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即学生要有“物体是有轻重的”这一客观认知。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对“克”和“千克”并不陌生,但是并不具备对二者概念的分辨能力,对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等也没有清晰的认知。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小学生明确“克”与“千克”的关系,同时能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重量有一定的认知。

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生活贴近的教学方案。如利用多媒体展示铅笔、矿泉水、饼干等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同时展开新课导入:“图中的这几件物品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是大家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吗?我们通常会用什么表示物品的重量呢?”学生:“克、千克。”接着教师提问:“重一克的物品与重一千克的物品的重量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再问:“哪个更重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克与千克的关系。”接着,围绕本课教学重点,教师结合课前导入阶段展示的铅笔、矿泉水、饼干等展开介绍,让学生了解用“克”表示铅笔的重量更合适,并了解一根铅笔的重量大约5 克,一瓶矿泉水的重量为250 克,而一块饼干的重量约为110 克等。通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能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课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

(三)引导自主学习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要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被有效激发,其对知识的探究欲更加强烈,学习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展开引导,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新知识内容有大概的了解,才能明确自己的理解盲区,并将其记录下来,后在课堂中请教教师,提高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促进学生更加有目的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如何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的预习活动的目标感更强,能在了解本课知识内容的过程中,结合这两个问题对本课的知识重点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从而领悟课程重点。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思维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其在进行预习活动时会遇到较多的阻碍。并且由于思维缺乏严谨性,在归纳问题的答案时容易马虎大意,导致答案不规范、内容不完整等情况。而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归纳知识点时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整思维,完善对知识点的归纳。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锻炼小学生的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效率。

(四)重视新课导入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兴趣驱动的,一旦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其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的内容上。反之,一旦其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其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基于小学生的这个学习规律,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加强对课堂之初环节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最初阶段就能被充分吸引。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方案时要加强创新,融入更多趣味性内容,使其能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为小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时、分、秒》一课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时间没有较清晰的概念,因此在学习本课知识时并没有较强的学习动力。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对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可以在课堂之初向大家展示不同的形象的闹钟,并播放不同闹钟的声音,同时提出问题:“刚刚教师播放的闹钟的声音,你最喜欢哪一个?如果每天用这个声音叫你起床,你愿意吗?”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接着再进行提问:“同学们知道自己每天起床的时间是几点吗?”而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于时间的认识情况,从而掌握接下来的授课方向。而在教授“时、分、秒”的概念时,教师再通过问题展开引导:“大家观察过自己家里的时钟吗?一共有几根走针?哪一根走针走得最快?哪一根最慢?”结合对这几个问题答案的讲授,让小学生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从而掌握本课知识点。

(五)加强合作学习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主导权在教师手里,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导致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加上数学知识本身就十分枯燥,种种因素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进而影响其整体学习效率。而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了很多教育者青睐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和沟通,互相交换观点和看法,让不同的思维进行有效碰撞,能更好地启发每个人的思维,促进其思维发展。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为构建和谐课堂环境奠定更好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图形的运动(二)》一课时,本课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要能通过观察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能通过画图领悟“图形的平移”的概念。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下达相应的探究任务,即,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通过实际的实验加以证明。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组员们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如五角星,接着将这张纸对折,以此验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在五角星的各边各角进行分别标注,以此验证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等。组员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可以画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总结出的轴对称图形各个特征进行有效验证,从而真正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学生们通过参与整个探究过程,能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有效掌握本课知识。

(六)运用思维导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无法对学过的知识作系统性的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尤其很多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很多相似性,小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影响其实际的学习效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更加明确地展示知识点,有利于学习者区分各个知识点。当学生在观看思维导图时,能对课程的知识点一目了然,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有目标,并且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梳理。这个梳理的过程也是学生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要充分考虑每个知识点的性质,将其放在思维导图的合适位置,使其与其他知识点间的联系得以有效呈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充分意识到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记忆相关知识。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表内乘法》相关知识时,可以先用思维导图对乘法口诀相关知识点的结构进行有效整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将自己吸收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重点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对乘法口诀的重点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在复习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通过观看自己的思维导图能快速领悟薄弱环节,进而展开有针对性地复习,从而加深学习印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更强的动力,从而产生更多的思考。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同时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合学到的知识。在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的同时,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的分析问题、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本课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