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权威

2022-03-18恩格斯

领导月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业生产权威恩格斯

恩格斯

联合活动、互相依赖的工作过程的错综复杂化,正在到处取代各个人的独立活动。但是,联合活动就是组织起来,而没有权威能够组织起来吗?

我们假定,社会革命推翻了现在以自己的权威支配财富的生产和流通的资本家。我们再完全按照反权威主义者的观点来假定,土地和劳动工具都成了那些使用它们的工人的集体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将会消失呢,还是只会改变自己的形式?我们就来看一看。

就拿棉纺厂做例子吧。棉花至少要经过六道连续工序才会成为棉纱,并且这些工序大部分是在不同的车间进行的。其次,为了使机器不断运转,就需要工程师照管蒸汽机,需要机械师进行日常检修,需要许多粗工把产品由一个车间搬到另一个车间等等。所有这些劳动者——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迫按照那根本不管什么个人自治的蒸汽权威所确定的钟点开始和停止工作。所以,劳动者们首先必须就工作时间取得一致;而工作时间一经确定,大家就要毫无例外地一律遵守。其次,在每个车间里,时时都会发生有关生产过程、材料分配等的细节问题,要求马上解决,否则整个生产就会立刻停顿下来。不管这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是根据领导各劳动部门的代表的决定来解决的呢,还是在可能情况下用多数表决的办法来解决,个别人的意志总是要表示服从,这就是说,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大工厂里的自动机器,比雇用工人的任何小资本家要专制得多。至少就工作时间而言,可以在这些工厂的大门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纱机而恢复手纺车。

再拿铁路做例子。这里,无数人的协作也是绝对必要的;为了避免不幸事故,这种协作必须依照准确规定的时间来进行。在这里,运转的首要条件也是要有一个能处理一切所管辖问题的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不论体现这个意志的是一个代表,还是一个受托执行有关的大多数人的决议的委员会,都是一样。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不仅如此,假如铁路员工对乘客先生们的权威被取消了,那么,随后开出的列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题解】

本文是恩格斯《论权威》的节选。《论权威》写于1872年,是恩格斯为了批判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而写作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巴枯宁是第一国际时期机会主义的代表,反对一切国家、否认一切权威是其无政府主义的政治口号。巴枯宁打着反权威的旗号在第一国际中搞分裂活动,恶毒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权威主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了回击无政府主义的进攻,恩格斯写了《论权威》,阐述了关于权威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恩格斯指出,在大工业生产中,没有权威生产就无法进行。使用蒸汽机和大机器的大工业生产使生产者的分散活动变成了联合活动,在这种相互联合和依赖的复杂的生产过程中,离开权威就无法组织生产。

恩格斯认为,社会革命不能消灭生产中的权威,只是改变了权威的存在形式。在恩格斯看来,社会革命可以废除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大工业中的权威,却不能废除生产中的一切权威。恩格斯以棉纺厂、铁路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在棉纺厂中,一方面,棉纱的生产过程、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工人间的协作,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每个人都必须依据自动机器的状况遵守统一的工作时间,自动机器就是大工业生产中的权威;另一方面,即便由工人自己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却仍然要依赖权威加以解决,劳动部门的代表或通过表决形成的代表多数人意志的决议就是其中的权威。同样,在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中,也需要无数人的协作和准确规定的工作时间,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存在一个起支配作用的意志。

总之,在恩格斯看来,生产不可能成为绝对自由的活动,自然始终制约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大工业生产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利用自然力的水平,但是大工业生产的有序开展却绝不能离开一定的权威。

猜你喜欢

工业生产权威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工业生产及应用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2017第十一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技术与工艺创新研讨会将于10月26日在京举行
权威的影子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