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玉石雕创作与本土文化元素的结合运用与研究
——以昌江玉雕创作为例

2022-03-18琼台师范学院

天工 2022年14期
关键词:昌江黎族雕刻

钱 翔 琼台师范学院

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断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品收藏,其中观赏石收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海南最具特色的观赏石就数昌江玉了。那什么是昌江玉呢?昌江玉指的是昌化江流域所产的以品质优良的黄蜡石为代表的玉石种类的统称。其莫氏硬度为6~7,属于硬玉,极其适合雕刻、加工。昌江玉的颜色主要有黄、白、红、绿、黑五种,其中黄色和红色玉石料以结晶构造紧密、色相统一、透光性好受到雕刻大师和收藏爱好者的推崇。近年来,随着玉石产业的不断发展,昌江玉也从原来的收藏原石转变为收藏雕刻摆件、把玩件等。

2016 年,昌江黎族自治县投资近千万元,成立了全省首个专业的集鉴定、制作、销售于一体的珠宝玉石经济实体,并以“昌江玉”作为注册商标,让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玉石雕刻艺术品走出海南岛,走向全国。

一、海南昌江玉雕刻概述

在研究昌江玉雕刻之前,首先要了解昌江玉。它是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所开采、发掘的一种新型玉种。早在2004 年,海南的观赏石收藏爱好者就发现产自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黄蜡石品质绝不亚于云南黄龙玉。当时云南黄龙玉的价格从发现初期的几元1 千克涨到了数万元1 千克的天价,而当时的海南昌江、琼中、万宁等地的黄蜡石还无人问津。直到2010 年前后,由于受到天价黄龙玉的影响,国内的观赏石收藏爱好者将目光投向了海南,逐渐聚焦于昌化江。

昌江玉颜色多种多样,在业界有“黄如金、红如血、白如霜、绿如翠、黑如墨”的说法,其中红、黄两色的色系颜色最为丰富,黄色系可分为柠檬黄、蛋黄、鸡油黄、橘黄等,红色系可分为鸡血红、朱砂红、玫瑰红、胭脂红等。受到昌化江流域不同地区地质的影响,形成了昌江玉独特的颜色谱系。在笔者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的一位石农家就见到了一块红、蓝相间的昌江玉籽料原石,红如朝霞、蓝如天空,酷似朝阳初升的时刻,真是美轮美奂。这次蓝色玉料的发现也为昌江玉观赏石行业增添了一笔新的“色彩”。

为了将昌江玉的美完整地展示在人们面前,玉石经销商在收回昌江玉原石之后,经过精心挑选,将一批玉质优良、颜色丰富的原石通过快递的方式邮寄到浙江青田县,委托当地的雕刻大师设计并雕刻出完美的昌江玉雕刻作品,其雕刻题材多是参考青田石雕刻,以中国传统的玉雕题材为主,主要表现吉庆、财富、健康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题。经过精雕细琢,昌江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一经问世便受到藏友的一致好评,并争相收藏。

昌江玉雕刻基本沿用了其他玉种(如和田玉、翡翠等)的雕刻技艺,主要分为选料、设计、制作和抛光四个步骤。昌江玉雕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料,要正确、合理地选择适合雕刻创作的昌江玉原料,以达到物尽其美的效果。虽然昌江玉玉质良好,软硬程度适合雕刻,但是设计雕刻稿之前也要考虑玉料的体积、颜色、形状等要素,以选择最为合适的昌江玉原石。选择玉料的原则是不费功、不废料,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选料,就能事半功倍了。选好合适的昌江玉原石之后,接下来就是设计雕刻稿了。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天然的昌江玉原石在大自然的侵蚀下,或在人为开采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有的能形成天然的造型和图案,但是更多的痕迹是一些疤痕和瑕疵,严重影响了昌江玉整体的美感,要剔除这些痕迹就需要雕刻师通过观察和构思,设计出合适的雕刻题材以展现昌江玉的美感。设计好雕刻稿之后就可以制作了。制作的过程又分为粗雕和精雕,粗雕是选用大功率的磨玉机,利用铡铊、錾铊等大型磨头对昌江玉原石进行切割和整形;而精雕则是使用牙机结合形状、大小不一的玉石磨头,对粗雕后的玉石坯体进一步雕琢,以达到设计雕刻稿中精巧绝伦的效果。最后一步就是抛光,抛光分为镜面效果抛光和磨砂效果抛光,根据雕刻师所设计的雕刻稿来选择采用哪种抛光效果。抛光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需要十足的耐性,抛光的效果决定了昌江玉雕刻作品最终的展示效果。

昌江玉不论是收藏原石还是收藏雕刻艺术品,相较于国内同类玉石还处于萌芽期,所选用的雕刻题材受到雕刻师的经验、地域的局限,往往缺乏海南的本土特色。若能把海南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昌江玉雕刻中,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海南本土文化元素概述

海南岛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由于海岛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形成了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此,笔者将结合自己的田野调查,整理出可与昌江玉雕刻创作结合的海南本土文化元素。

(一)丰富、有趣的民间传说

海南的民间传说丰富、有趣,根据聚居地域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族聚居区域流传的民间传说,另一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流传的民间传说。在汉族聚居区域流传的民间传说有着很明显的中原文化的影子,这是因为从汉代起,迁徙到海南岛的汉族先祖不仅带来了劳动生产技术,而且带来了汉族文化。例如,有着鲜明中原特征的海南民间故事《海神妈祖的传说》《城隍爷的故事》等,这些民间故事都是由南迁到海南岛的汉族先祖带来的,具有鲜明的汉族文化特色。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流传的民间传说有着浓厚的苗族、黎族和回族文化特色。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大迁徙,苗族、黎族和回族先后南迁至海南岛。随着长期的劳动、生活,其本民族的文化也逐渐融合了热带海岛文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民族本土文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有《鹿回头》《黎母神话》《五指山的传说》等,既具有海岛地域特色,又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文化标签。

(二)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地处热带的省份,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符号。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悠久的海洋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都是海南本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宝石。海南岛除了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之外,广袤无垠的海洋所形成的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是独一无二的,如被琼海潭门老一辈渔民誉为“天书”的更路簿,是海南渔民闯南海的路书,见证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开拓的过程,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居于海南岛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三个,分别是黎族、苗族和回族,其中黎族是海南独有的少数民族。和内地少数民族文化相比,海南的少数民族除了本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得到传承之外,受地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有海岛文化特征的本土文化,如黎族同胞所崇拜的图腾文化。

(三)神秘、古朴的色彩崇拜

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水文和地理地貌,造就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通过辛勤劳动改变生活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着浓郁海岛气息的本民族文化。例如,在色彩运用方面,由于长期在海上作业,海边渔民往往会将自己的船只涂上纯度与识别度较高的颜色,这是因为在海上捕鱼作业的时候,如果遭遇船难,颜色鲜艳的船只更加容易被发现。因此,渔民的渔船往往都是大红大紫的颜色。海南渔村的民宿也借鉴了这一色彩搭配规律,大胆的颜色搭配逐渐成为新一代渔民的配色习惯。而长期居住在热带雨林地区的黎族同胞对于颜色有着自己独特的选择。黎族同胞崇尚“五色”,分别是黄色、白色、红色、绿色、黑色,“五色”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其中又以黑色最为重要,其代表了吉祥如意与永恒。

三、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在昌江玉雕刻中的应用

笔者作为一名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从事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研究多年,在2018 年的一次田野调查中机缘巧合的与昌江玉雕刻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由玉入手,结识了众多地昌江玉雕刻行业的从业者。经过与他们长时间的探讨,发现昌江玉雕刻作品虽然原材料选用的是产自昌化江的昌江玉原石,但选用的题材跟浙江青田石雕、福建寿山石雕没有任何区别。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如何将海南特色融入海南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中呢?

笔者将尝试以昌江玉雕刻创作为例,谈一谈如何将海南本土文化元素与昌江玉雕刻创作相结合,设计出具有海岛地域特色的玉雕作品。在开始设计雕刻稿之前,要选用一块形状、大小和颜色都适合的昌江玉原石,根据原石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所要雕刻的内容。具体过程如下。

(一)民间故事的选择

首先,雕刻选用的昌江玉原石来自昌化江昌江段的河滩地域,那么昌江玉雕刻作品选用的创作题材可以从黎族的民间故事入手,选择比较合适的故事作为创作对象。那么有哪些脍炙人口的黎族民间故事呢?毋庸置疑,《鹿回头》是首选。《鹿回头》讲述的是黎族小伙阿黑与少女阿黎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不仅向人们展现了黎族传说中同胞的生活习惯,还向人们揭示了黎族同胞神秘的图腾崇拜,是很好的创作素材。《大力神》也是比较有表现力的选材,大力神、雷神等黎族传说中的神明的造型不同于其他民族传说中的神明造型,其故事又独具民族特色,识别度极强。因此,在昌江玉雕刻创作的题材选择上,雕刻师尽量考虑以具有海南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作为参考样本,这样才能设计出与其他地区有所区别的雕刻作品。

(二)传统纹样的运用

雕刻作品特别是玉石雕作品,其作品上美轮美奂的纹样、装饰与绘画中的图案有所不同,绘画作品中的图案可以根据绘画者的设计,将其绘制得细致入微,但是雕刻作品的纹样则不然。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设计的纹样必须符合雕刻的基本规律,有些无法雕刻的纹样设计出来也只能是作为参考的草图。在设计雕刻纹样之前,雕刻者必须确定选用的雕刻手法,是平面感强的浮雕还是立体感十足的圆雕。例如,昌江玉雕刻作品《鹿回头》采用的雕刻手法是以圆雕为主、浅浮雕为辅。因此,在设计场景纹样时就应当充分考虑所采用的雕刻手法,如圆雕部分的故事造景、人物组合在设计草图时就要选择相对写实的表现方法,而起装饰作用的图腾纹样,如人物服饰的花纹、场景中的图腾崇拜则是为浮雕手法量身打造的。因此,在设计纹样时应注重本土文化元素的转化和运用,使其更加符合昌江玉雕刻的主题需要。

(三)灵活运用俏色技法

为了体现昌江玉独有的色彩美感,更好地凸显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在前期选择昌江玉原石时就应该考虑雕刻成品的颜色效果。昌江玉的颜色主要有黄、白、红、绿、黑五种,而海南黎族同胞所崇拜的五色也正好与其不谋而合,因此在选择昌江玉原石时就应当选择拥有这些颜色的玉石原料。根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结合黎族同胞所崇拜的图腾纹样,在昌江玉原石的不同颜色区域设计出相应的图案,如在黎族的颜色信仰中,黑色所代表的含义是吉祥如意与永恒,那么在设计永恒主题时,就应当选择昌江玉原石的黑色部分(如果所选用的原石没有黑色,那么可以选择颜色接近黑色的其他色系区域);而如果在雕刻草图中有火焰或者象征生命的纹饰图案时,就可以选择原石的红色部分。总之,俏色雕刻是雕刻技法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技法,它不仅要求雕刻师拥有高超的雕刻技巧,而且要求雕刻师能够熟悉原石上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含义。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昌江玉雕刻师,在掌握熟练的雕刻技艺的同时还要熟悉海南本土的风土人情。

四、结语

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除了加强经济建设之外,文化产业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本土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如何让海南本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呢?除了不断开发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还应当从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加大对昌江玉雕刻、椰雕、黎族独木雕、骨雕等海南特色工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笔者作为一名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更有责任在传授雕刻技法的同时将海南优秀的本土文化元素引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到雕刻技能的同时感受到海南文化之美,从而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昌江黎族雕刻
黎族小伙闯“深海”
Molecular mechanism study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synergistically induced by plasma and plasma-activated water
《黎族母亲》等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