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2022-03-18王雅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视神经细胞因子原发性

王雅丽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郑州 450000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轴突丢失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其中病理性眼压过高、视神经不足等为诱发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典型表现为视乳头萎缩、凹陷、视力下降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视野完全丧失造成失明,对患者视觉功能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影响[1]。由于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损伤具有不可逆性,且诱发因素较多,预后较差,临床一直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视功能[2]。近年来随着临床学者对青光眼的深入研究发现,青光眼导致的视神经损伤机制与机械压力学说、血管缺血学说及免疫学说密切相关[3]。孔凡女和李清林[4]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青光眼患者均存在热休克蛋白抗体显著升高的现象,佐证了免疫因素在青光眼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过程,但是目前细胞因子在视网膜神经损伤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5]。本研究以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青光眼治疗寻求更加有效的途径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为40~80(56.67±2.12)岁,体 质 量 指 数(BMI)为(22.28±1.53)kg/m2,收 缩 压 为(135.64±8.67)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为(84.35±3.34)mmHg,血糖为(5.43±0.79)mmol/L;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为40~80(57.17±2.33)岁,BMI为(22.31±1.37)kg/m2,收 缩压 为(134.77±8.34)mmHg,舒张压为(83.69±3.41)mmHg,血糖为(5.23±0.69)mmol/L。两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6]中判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2)患者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清晰;(3)无严重精神症状,可正常表达疾病感受;(4)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眼部疾病者;(2)合并有严重外伤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视野检查和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检查。(1)视野检查。采用全自动电脑视野计(型号:APS-6000BER,生产厂家:北京中西华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视野检查,应用SITA-Fast统计分析策略,Ⅲ号白色视标,背景亮度调至31.5 Asb,刺激时间0.2 s,检测前向患者说明检测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指导,保证患者在检测时,受检眼的固视状态在仪器的红外摄像仪自动监测范围内。所有检查均由有经验的同一检查者完成。检查完毕后,统计所有患者检查结果,计算缺损平均缺损值(MD),并根据HPA视野分期系统进行分组:MD<-6 dB表示轻度视神经损伤,记为轻症组(29例);-6 dB≤MD<-12 dB表示中度视神经损伤,记为中症组(33例);MD≥-12 dB表示重度视神经损伤,记为重症组(23例)。(2)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检查。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利用离心机(4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2 cm,抽取1.5 ml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4、IL-6、IL-12水平,操作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和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上海恒远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3、观察指标

(1)研究组与对照组IL-4、IL-6、IL-12水平对比。(2)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对比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眼压、血糖、BMI。(3)不同临床分期患者IL-4、IL-6、IL-12水平对比。(4)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logistic回归分析。(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理论频数为1~5的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理论频数>5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IL-4、IL-6、IL-12水平

研究组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健康体检者IL-4、IL-6、IL-12水平比较(pg/ml,±s)

表1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与健康体检者IL-4、IL-6、IL-12水平比较(pg/ml,±s)

注:选取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IL为白细胞介素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50 85 IL-4 191.65±50.34 236.89±45.36 5.371<0.001 IL-6 61.18±30.21 35.42±28.46 4.964<0.001 IL-12 130.21±56.55 96.94±51.23 3.505<0.001

2、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轻症组、中症组和重症组患者性别、年龄、血压、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眼压越来越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不同临床分期患者IL-4、IL-6、IL-12水平比较

3组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血清IL-6、IL-12水平下降明显,且重症组患者IL-6、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轻症组(均P<0.05);3组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血清IL-4水平逐渐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IL-4、IL-6、IL-12水平比较(pg/ml,±s)

表3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IL-4、IL-6、IL-12水平比较(pg/ml,±s)

注:平均缺损值(MD)<-6 dB表示轻度视神经损伤记为轻症组,-6 dB≤MD<-12 dB表示中度视神经损伤记为中症组,MD≥-12 dB表示重度视神经损伤记为重症组;IL为白细胞介素;与轻症组比较,a P<0.05;与中症组比较,b P<0.05

组别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F值P值例数29 33 23 IL-4 237.54±55.48 245.85±55.61 261.35±56.87 0.777 0.510 IL-6 37.89±12.32b 31.44±10.46 28.33±9.87a 2.985 0.040 IL-12 117.34±30.20b 100.21±28.58 83.33±25.31ab 6.127<0.001

4、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光眼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与IL-4、IL-6、IL-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IL-6、IL-12水平变化与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有显著关系(均P<0.05),见表4。

表4 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与IL-12水平变化均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450、-0.430),见图1、图2。

图1 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图2 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讨 论

青光眼是临床上引起人类视野丧失的三大眼病之一,由于此病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加上患者疾病健康知识了解匮乏,重视度低,导致早期确证率及就诊率均较低,随着疾病进展,患者视野范围逐渐缩小,出现明显视力减退,也已经形成了不可逆的视力损伤[7-8]。多数研究证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凋亡是导致青光眼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控制高眼压,保护视神经[5,9]。但由于目前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张纯等[10]研究发现,仅控制眼内压,并不能控制视神经损伤的进展、阻止视野进一步恶化。这可能是因为高眼压不是导致视神经损伤的唯一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理论技术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光眼存在免疫损伤机制,当自身免疫反应过高,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视神经,并且免疫系统对高眼压、缺血等做出的应激反应均能导致视神经损伤[11]。

杨卫国等[12]学者研究提出,细胞凋亡是引起青光眼神经损伤的共同途径,而细胞因子是该途径的启动因素,可作为生物活性分子,进而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调节,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其中IL-4、IL-6主要通过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IL-4具有多种功能,因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体质量等不同,IL-4对不同患者的视损伤情况也可能存在不同[13]。IL-12主要是通过对CD4发挥作用进而发展为T细胞群的细胞因子,从而加强免疫应答的效果,可影响B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凋亡[14]。本研究纳入85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IL-4、IL-6、IL-12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IL-6、IL-12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这提示青光眼患者存在免疫机制损伤。此外,重症组患者IL-6、IL-12水平均显著低于轻症组(均P<0.05),而3组临床分期由轻到重症患者血清IL-4水平逐渐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判断IL-4对视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IL-6、IL-12具有保护作用。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IL-12水平变化与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有显著关系,经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与IL-12水平变化均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进一步说明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IL-4水平随着视神经损伤加重而升高,IL-6、IL-12水平随着视神经损伤加重而降低,佐证了细胞免疫和炎性反应参与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可通过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观察青光眼的临床分期,保证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利益冲突 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视神经细胞因子原发性
肝癌患者细胞因子和Treg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发现脑垂体瘤压迫视神经一例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视神经肿瘤的CT、MRI诊断
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早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益气养阴祛瘀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46例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