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 效果分析

2022-03-18杨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内固定术效果分析

杨磊

摘  要:目的  分析基于冠状面CT扫描二部分及三部分(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切口治疗方案,研讨组患者行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跟骨相关指标、足功能优良率进行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患者跟骨宽度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前后关节面之间的夹角(Gissane角)大于参照组,疼痛程度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足功能优良率低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5-0041-04

跟骨骨折在骨科临床中较常见,作为足踝外科类损伤之一,其发生率占跗骨骨折的60%以上,其中基于冠状面CT扫描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SandersⅡ、Ⅲ型)为主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1-2]。以往临床采用经外侧扩大L形切口通过钢板螺钉予以内固定治疗方案,可恢复患者的足部功能,然而跟骨及其附近组织解剖关系复杂,具有单薄的表面软组织,抵抗力较差,加之手术需剥离范围较大,所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后效果不甚理想[3-4]。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较快,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5]。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近两年来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组实施传统切口与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主要就其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跟骨相关指标、足功能优良率进行观察,分析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讨组,每组41例。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切口治疗方案,研讨组患者行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参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2.49±13.27)岁;SandersⅡ型23例,SandersⅢ型18例;致伤原因:坠落11例,摔倒14例,交通事故16例。研讨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98±13.44)岁;SandersⅡ型24例,SandersⅢ型17例;致伤原因:坠落10例,摔倒13例,交通事故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SandersⅡ、Ⅲ型闭合性新鲜骨折[6];②年龄>18岁;③需接受手术治疗,符合手术相关指征。

排除标准:①存在病理性、开放性、陈旧性骨折表现者;②具有精神异常表现者;③患肢属于小儿麻痹后遗症或神经疾病所导致者;④合并同侧下肢其他骨折情况者。

1.3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口治疗方案。在手术实施前为患者进行常规冰敷消肿,直至肿胀表现完全消失后方可手术。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为其实施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于患者跟骨外踝上方约4 cm位置行一纵行切口,再于踝下方约2.5 cm位置,行120°转折,然后于第5跖骨底接近跟骨外侧壁处,对其皮肤、组织行剥离操作,将骨折部位、跟距、跟骰等完全暴露,再行骨折复位。观察患者是否严重压缩,如存在则实施骨缺损填充。成功复位后置入提前弯好的跟骨钢板,确定與跟骨外侧紧密贴合后,以螺钉固定,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再行清理、伤口缝合。

研讨组患者采取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在手术实施前为患者进行常规冰敷消肿,直至肿胀表现完全消失后方可手术。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为其实施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自腓骨尖端入刀,经跟骨前突处行一长约4~6 cm的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组织,直至跟骨外侧壁,将跟骨韧带、腓骨肌腱鞘完全显露,并暴露骨折部位,将脓肿完全清理后实施骨折复位。运用C型臂机进行复位观察,明确完好复位后,选取跟骨相配的小型薄钢板置入,前端接近骰关节,末端接近骨结节,再拧入螺钉予以固定,通过撬拨来恢复跟骨高度,同时对于内翻情况予以纠正,最后通过螺钉连接并固定,包扎伤口,无需留置引流管。

完成手术后,叮嘱全体患者保持患侧肢体抬高30°,冰敷12 h,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1.5 g)24 h预防感染,同时实施甘露醇、七叶皂苷钠进行脱水消肿治疗。24 h后可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保持绝对卧床静养,48 h内将伤口引流管或引流片拔除。若观察患者复位、固定良好,术后2~3周即可下床活动,无需石膏固定;如患者骨折块严重粉碎,固定不牢时,可运用石膏托行外固定6~8周,同时加强营养与运动训练指导,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肌腱腱鞘炎、切口开裂、皮缘坏死等)的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肌腱腱鞘炎+切口开裂+皮缘坏死)例数/总例数×100%。

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跟骨宽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前后关节面之间的夹角(Gissane角),同时运用VAS视觉模拟评价表进行足跟疼痛度评价。

两组患者的足功能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根据患足的疼痛、外观、功能、活动度4个方面将其分作优、良、可、差,计算足功能优良率。足功能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研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高于研讨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跟骨相关指标及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的跟骨相关指标及疼痛程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讨组患者的跟骨宽度短于参照组,而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大于参照组,疼痛程度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足功能优良率比较

参照组患者的足功能优良率为73.17%,低于研讨组患者的足功能优良率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破坏距下关节面,引发跟骨高度、轴线产生变化,遗留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较高[7-8]。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可将患侧情况清晰暴露,能够准确进行复位治疗,然而剥离组织范围较广、创伤较大,术后切口开裂、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会引起外侧壁外凸而导致肌腱腱鞘炎,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恢复[9-10]。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开始出现大量采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它是通过跟骨外踝下方附骨窦入刀,切口小而薄,可明显降低软组织的伤害程度,同时可将患处充分暴露,于直视下进行距下关节面与下方骨块的复位,可促进复位顺利进行,有利于内固定钢板的置入,可良好复位并固定跟后关节[11-12]。

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研讨组,且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9%,高于研讨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需将跟距骨间韧带切开,可以有效避免操作不良而引起附近腓肠神经血管交叉,切口位置选择足背,此处具有丰富的血供,加之皮下组织比较松软,从而避免影响局部皮肤的血供,有效预防皮缘坏死这一严重并发症,同时还可预防跟骨外侧凸出而挤压、刺激腓骨长短肌肌腱[13-14]。研讨组患者的跟骨宽度短于参照组,而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大于参照组,疼痛程度评价分值低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的足功能优良率为73.17%低于研讨组患者的足功能优良率95.12%,表明运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可缩小创伤面积,对于跟骨周围软组织的干扰破坏可降到最低,并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此手术方案能够于直视下开展治疗,无需进行大块皮瓣剥离,跟骨血运破坏程度最小,有利于患者的骨折愈合[15]。

综上所述,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相比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明,邓葵,曾晚辉,等.微创跗骨窦小切口手法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3):220-223.

[2]俞学子,张龙.跗骨窦小切口与经典外侧扩大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J].浙江实用医学,2020,25(4):274-277.

[3]张军,黄楠,李发灿,等.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4):1522-1525.

[4]肖凯,方真华,安颖,等.跗骨窦小切口及经皮复位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8,38(15):905-912.

[5]张绍,吴秋季,关金阳.跗骨窦有限切口内固定术对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4):218-221.

[6]牛志科,杜飞,郭艳霞,等.腓骨弯曲骨折X线诊断标准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3):159-161.

[7]董建彬,刘鹏.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患者AOFAS评分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0):1242-1245.

[8]马超,王成伟,唐国柱.微创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21):1443-1452.

[9]黄朱宋,陈翔,蓝锦福,等.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1,36(6):642-644.

[10]陈学谦,王德成,贺志亮,等.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与传统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6):172-175.

[11]刘华根,笪巍伟,范立洪,等.跗骨窦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0,44(10):1339-1341.

[12]李景光,章平治,刘明月,等.经改良跗骨窦小切口联合空心螺钉个体化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21, 23(9):691-696.

[13]冯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0):3566-3568.

[14]王震,后灵芝.跟骨骨折患者行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踝足功能及并发症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9):127-129.

[15]陈杰.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Bohler、Gissane角及足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2):79-80.

2701500511231

猜你喜欢

内固定术效果分析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补肾壮骨汤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