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探讨

2022-03-17吴斌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体育风尚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中国梦育人

吴斌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梦,同时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其特点在于把国家、民族和每个人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将“国家梦”和“个人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青年是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时期,我国的青年要怀着热忱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高举“中国梦”的火炬,与自身发展方向和目标相结合,其中,体育活动是当前高校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的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在题为《体教融合不能忽视人格塑造》的大会发言中提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由此可见,体育在教育中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延伸,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现阶段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是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特点

(一)开放性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特点具有开放性特征。正是由于高校文化教育环境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得体育文化的构建也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地球村的预言成为现实,“世界逐渐成为平的”,体育育人功能受到来自各校、各地的关注,不仅有助于帮助学校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建设优势及整体实力,也有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工具的使用,使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变化能够及时获得反馈,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来自学生的心声,从而不断调整规范的制定。

(二)多样性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特点同时具有多元化特征,高校通过构建体育文化环境,践行育人职能,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展开,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体育运动,此外,在通过课程教学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自主安排体育运动时间,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之外,融入多元化的体育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和学院牵头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多样的体育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树立终身运动理念,强化身体素质。

(三)动态性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特点具有动态性特征。文化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使得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受到多变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也受到来自不断更新的物质条件的影响。高校体育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如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高校也在积极利用三微一端的形式来弘扬体育活动的文化精神内涵。

(四)创新性

高校体育文化的育人特点也呈现出创新性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行,鼓励学生勇敢的奋斗前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也在积极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寻求新型发展,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不断进行变革和挑战,形成符合新时代和千禧一代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的体现

(一)加强学生体质,提升体育综合素质

在高校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育综合能力,体育这一活动本身就有塑造健康体魄、培养健全心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挑战,增强身体的耐受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强化了体质,提高了综合素质。大学生涯是每个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同时也最具有生命力和热情的时期,这一精神风貌必然也融入体育活动的参与和坚持过程中去。因此,大学中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更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大学生通过日常练习和训练打下基础,潜移默化的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体质和综合素养。

(二)增强教师水平,丰富体育教学资源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渗透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也开展了多样化的校园体育活动,丰富了校园体育生活,通过在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针对体育学科教学,通过举办以“中国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培训讲座,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让教师意识到新时代体育教学需要进行转型,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从而促使教师优化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环节,打磨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提升教学业务水平。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通过有序开展课堂教学,合理组织课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锻炼了教学管理者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教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资源,面对现阶段体育教学程度加深过程中体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一批示范教学课的塑造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资源,通过跨学科整合,深入挖掘体育课堂中的爱国元素、中国元素,创建了一批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的同时,也积累了一批典型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材料,形成了宝贵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体育教学资源库。

(三)渗透运动意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在高校生活中,校园文化是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在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学校及各个学院会相应地开展不同的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友谊赛等,与此同时,学校中的体育社团也成为文化生活构建过程中的中坚力量,缤纷多彩的社团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也能够发挥学生的管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集中体现了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校风学风的集中展示,体育文化活动是在院校领导的管理下开展的,其目的和主旨是在体育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体质,渗透德育行为,进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学校育人作用;另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集中体现了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展现了体育精神,体现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运动理念,展示了校园特色,组织良好、受众面广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使得校园更有生机和活力,也能够在积极的文化氛围和自由的体育精神中,使得学生形成对运动的积极性,增强综合素质。

(四)降低育人难度,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现阶段,我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青少年作为体育强国梦的圆梦者,更需要高校结合“中国梦”背景积极构建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构建积极的、有影响力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激发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事业的积极性,也能够依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促进青年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提升青年学生的身体体质和整体素质,从而降低育人难度,为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保障。通过构建积极的、有影响力的校园体育文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体育中蕴含的爱国、超越、拼搏等精神传递给了青年学生,给青年学生注入强调的精神力量,通过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挖掘爱国、拼搏等教学元素,培养更多的适应体育事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探索出一套高校孕育高能高效体育文化的构建路径和发展模式,建立常态化育人长效机制,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三、“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

(一)“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包括校园体育文化构建涉及的硬件建设,也就是在文献资料中被研究者频繁提到的“硬环境”,校园硬件环境的构建会给青年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不仅包括学校的整体建设和整体布局,也包括体育馆建设、操作建设、保健室建设、学生宿舍环境的打造,校园内的宣传标语、装饰、花草树木、体育雕塑等环境的构建。另一方面包括体育教学设备的升级更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设备不仅包含投影仪等基础投屏设备,也包括符合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教室建设,同时也囊括了体育课中涉及的体育器材等物资材料。

(二)“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打造“中国梦”背景下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一方面,要在日常的文化氛围中也需要宣传体育精神,如设置体育人物的雕像,在校园多处张贴体育健儿语录,帮助学生了解体育精神。同时,在校园中建设如篮球社、羽毛球协会等社团组织,利用社团组织一系列鼓励参与体育活动的比赛,从而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锻炼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中,良好的校风校纪,教学学风的塑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强身健体,积极向上,不怕吃苦的价值观念,通过塑造富有高校特有气质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精神施加影响,塑造体育价值观。

(三)“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制度文化

强化制度建设,是保障学校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根本制度上进行了着重强调才能保障教师和管理者依法教学、依法管理,从而保障学校按照既定的规范正常运转,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主要指高校内针对体育课程、体育活动而进行的制度和规范建设,既指纪律,也指规范,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发展而制定的条例,高校学生受到来自规章制度构建而成的制度环境的约束,能够自发维持体育活动秩序,维护校园体育环境,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既需要结合国家和教育部门的纲领文件做好部署,同时也要注意确保制度建设过程中公开性和透明度,让学生这一校园内的主体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来,认真对待学生反馈的问题,在反馈中发现和纠正已知的问题,确保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四、“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开展路径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中国梦”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加大基础设置建设力度,从物质文化建设的角度开展优化,一方面,在校园硬件的建设中,注重潜移默化的塑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创设拼搏向上的体育活动气氛,通过校园内体育场的布局、体育雕塑的陈设以及体育宣传标语的张贴,传达蕴含着“中国梦”的体育锻炼理念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价值观念。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对体育教学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对体育教材和体育用具进行优化升级,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有利于丰富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更为现代化、智能化、效率化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前进的动力,帮助他们更坚定的追逐自己的体育梦想和信念。

(二)积极调整体育课程结构

“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的实践场所主要集中于课堂之上,通过课堂这一平台,组织体育课程的有序开展,积极调整体育课程结构,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深入理解体育知识,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强化运动体验,课堂环境下,学生被有组织的聚集在一起,这样进行体育训练和展示的传播效果极强,体育课程一般通过学分制进行选修,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与诱导性,学生在课堂上会集中注意力,认真思考相关运动的训练方式,这对学生吸收体育知识,深入理解体育文化有很强的优势性。同时,体育课程结构也要进行积极调整,一方面,体育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传统课堂的严肃枯燥需要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上课之前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引导与教育,让他们适应在课堂环境中进行体育训练、开展体育活动。与此同时,体育活动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其本身与传统的课堂氛围不同,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互动和交流实验。另一方面,体育课堂也是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和学生共同欣赏一些经典的体育赛事,理解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充分吸收竞赛中所展现的体育精神、所蕴含的体育哲理和体育价值观。

(三)形成特色体育文化活动

“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实践,打造一批富有“中国梦”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依托特色体育文化活动,来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主要的基本实践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分为校内体育文化活动和校外体育文化活动两种。针对校园内部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校级、院级运动会、联谊赛等形式来开展,也可以依托各个社团组织进行,如开展体育知识问答活动、各类运动竞赛活动、远足活动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运动场地,激发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与,从而形成对体育活动参与的自觉性,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安排管理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保障校园体育活动合理、健康、安全开展。此外,校外体育文化活动的构建,可以通过与俱乐部、健身馆合作开展体育活动,也可以通过学校、学院体育运动代表队积极参加对外体育竞赛、友谊赛,在交流中更好地感悟体育精神。

(四)创新体育文化宣传手段

“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发挥育人功能,需要通过积极宣传来进行,在宣传过程中,如何创新宣传手段,达到目标宣传效果值得关注,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方式来说,一方面,利用校园内的宣传橱窗,制作“中国梦”“体育强国”为主题的宣传海报,潜移默化地传递和渗透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利用校园媒体平台,依托“三微一端”,学校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校园媒体进行多渠道的覆盖,在校园内宣传体育文化,结合女排、奥运会等热点开展推广,展现校园体育文化的风貌与特色,同时,开展校园体育文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准确理解,加强对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宣传,提高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渗透体育育人意识。

五、结语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我国体育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体育在教育中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构建“中国梦”背景下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调整体育课程结构,形成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创新体育文化宣传手段,青年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个人的目标信念,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决心,勇于去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中国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理念下高校足球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他们用“五招”育人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