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剧本杀”游戏探析

2022-03-17高仁爱

林区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群体游戏思想

高仁爱

(福建师范大学 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 350117)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大众娱乐消费的占比也逐渐提高。《2018年中国新生代线下娱乐消费升级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线上娱乐已经较为成熟,可以比较充分地满足消费需求,且报告认为立足“90后”和“00后”,线下娱乐行业有较大的机遇。事实也确实如此,作为最热门线下娱乐行业代表之一的“剧本杀”在今年广受关注,它紧随电影、运动健身位居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第三位,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火“出圈”的“剧本杀”游戏,其受众群体是“95后”“00后”,而这一部分群体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面对这一新生代的游戏娱乐方式,其特征、影响、作用及应对都值得我们进行探究。

一、“剧本杀”游戏的兴起与发展

“剧本杀”游戏究其根源,是由国外游戏转型而来的,属于舶来品,其蓬勃发展与它的特点及独特的优势紧密相关。

(一)“剧本杀”游戏的来源

“剧本杀”游戏最早可追溯到英国的推理真相游戏“谋杀之谜”(Murder Mystery Games),这是一种实时的角色扮演游戏,也是一种“烧脑”的推理游戏,更是一种另类的社交方式。与其他游戏或娱乐活动相比,“剧本杀”游戏形式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系数较高。这种游戏是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中发生,游戏的参与者以推理、还原出真相为游戏的终极目标。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通过扮演和相互交流两种方式,经过选择剧本、各自阅读角色剧本、证据收集、案例讨论分析、投票或还原故事、公布结果等六个环节,在博弈中“揪出”真凶或隐匿身份。

早期“剧本杀”在我国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只在一部分人中流行。直到2016年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热播,才将这一游戏带入大众视野之中,并带动了这一游戏的流行与发展。大家仿照早前的“狼人杀”游戏,将其称作“剧本杀”。近年来,“剧本杀”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线下店从两千余家发展至数万家。截至2020年,这一产业规模已突破110亿元。“剧本杀”游戏在青年群体中已从名不见经传升级到口口相传。

(二)“剧本杀”游戏的特点

“剧本杀”游戏将剧本与游戏二者巧妙结合起来,让“剧本杀”游戏碰撞出新的特点。

1.游戏性

“剧本杀”游戏虽然以角色扮演形式开展,但就本质而言,其仍属于娱乐游戏。有研究者认为,“游戏是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给各种具体紧张情绪提供发泄的机会”[1]。“剧本杀”游戏让玩家从真实世界进入虚拟空间,在不同的戏剧模式中体验不同的人生。也有研究者认为,“游戏是一种在特定时空进行的自愿的活动或消遣,游戏的人自愿接受特定规则,带着紧张或欢乐的情绪参与活动”[2]。因此,进行游戏的人其选择是主动的、自愿的,而非被动的,不会对参与游戏的玩家造成心理或其他方面的负担,玩家的体验是快乐的。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剧本杀”具有游戏性,它以获得快乐体验为目的,它所依托的是非玩家本人经历过的“真实”事件。与其他游戏相似,进行“剧本杀”游戏可以认为是人的高级需要,而非生理、安全等低级需要。玩家在完成游戏脱离剧本故事后,会获得因游戏带来的短时间情绪变化,但并不对玩家造成其他重大影响。

2.交互性

在“游戏”一词中,“游”有交友、来往的意思,“剧本杀”作为游戏之一也具有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特点。一方面,“剧本杀”游戏提供场景、剧本,让玩家与剧本之间发生互动。另一方面,“剧本杀”是一种需要以数位玩家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推进的游戏,在交流过程中,自然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即玩家间的交互往来。调查显示,不少“剧本杀”玩家表示在娱乐的同时也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剧本杀”游戏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交往方式。

3.沉浸性

沉浸式的体验是“剧本杀”游戏的宣传重点,是商家重要的卖点,也是游戏最吸引人的地方。“心流理论”也称为“沉浸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认为“个体全身心投入工作或活动中产生神奇的创造力与最佳体验,在心流体验下,个体沉浸到一种全神贯注、忘我的状态,甚至忘却时间的存在,在体验完成后个体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满足的感受”[1]。“剧本杀”游戏正是紧紧扣住了玩家沉浸体验的状态,用真实的场景现实和真实的互动交流,以良好的、丰富的“体验感”获得青年群体青睐。

(三)“剧本杀”游戏的优势

“剧本杀”游戏能够在青年群体中风靡,必有其独特优势。与其他游戏相比,“剧本杀”游戏给玩家在空间感、时间感和代入感上均有不一样的体验。

1.具身的感知方式:切身空间感

人的身体具有感觉的作用,人可以通过身体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感受现实世界,从而获得物质世界的线索。现象学派代表胡塞尔将对身体的感知看作是对技术的感知[2]。胡塞尔认为空间感知是形成身体在场性的重要经验[3]。“剧本杀”游戏尤其是线下的“剧本杀”游戏,根据剧本的情节,为玩家搭建出真实的游戏场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甚至可以拥有符合自身角色的专门服饰。可以说,游戏为玩家打造出一个基于虚拟故事的真实空间场景。这样特定营造出的空间让玩家真正身体在场,能通过身体“五感”以具身方式从所处空间中真实获得体验。玩家所接触剧本中的人、物均可见可闻,一切都是真实的,身体在所处的空间中有真实、具体的感知与体验,这正是“剧本杀”游戏与其他游戏不一样的地方。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缺乏相应法律规范,政府往往会选择直接干预,没有法律保障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权,收益也会因此下降。与此同时对贷款的评估不够清晰,缺乏成熟的贷款管理体系和操作规范,贷款发放的随意,会造成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2.“另类”的社交模式:“整块”时间感

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它的支付不论在具体或是抽象意义上, 都成为一种终极消费”,“时间是构成人类生命的基本价值单元, 是可以与人类生命等同的价值形态”[4]。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年代,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常被关注,这也是诸如短视频、手机游戏等行业的“财富密码”。短视频等消遣方式用短平快的刺激留住用户,但这种消遣方式也容易造成用户专注力下降。“剧本杀”游戏反其道而行之,它不是为满足青年人消遣碎片化时间而产生的,相反地,“整块”的长时间和较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这个游戏的刚性需求。“在强制性的时间要求下,玩家须严格遵循游戏对于时间的限制”[5]。以充分的时间为基础条件,在这一段时间中,玩家便可投入高度集中的精力,也更有体验感和获得感。

3.丰富的情绪体验:多样代入感

交互性是“剧本杀”游戏的特点,也是其优势之一。通过玩家主体与游戏、玩家主体之间的交互,玩家可以更有代入感、体验感。一方面,游戏中的场地搭建让玩家从真实走向虚拟又从虚拟走向真实。当玩家抽离自身身份进入一个新的人物角色,玩家便从真实走向了虚拟,而“剧本杀”游戏为玩家提供专门服饰、场景则让玩家又实现了从虚拟剧本走向现实生活,注重“身体在场”抽离后又重新进入的过程让玩家更有代入感。同时,“剧本杀”游戏中玩家扮演角色的模式让游戏中的剧本文本更加鲜活,同时也让剧本有了新的补充。在玩家沉浸于游戏过程中时,剧情文本的权力已经悄然让渡给玩家,这更易发挥出玩家的主观能动性[6]。游戏为玩家打造了“平行时空”,让玩家在一个虚拟又真实的世界中做一个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自己。另一方面,在面对面的交互中,玩家可以真实地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在剧本里不同人物的悲欢离合中理解、共情、移情,这也给予玩家更为丰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二、“剧本杀”游戏的利弊解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剧本杀”游戏也不例外。对青年玩家群体而言,“剧本杀”游戏也具有两面性。

(一) 积极影响

面对游戏,我们不能持“全盘否定”的固化思想。不可置否,“剧本杀”游戏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互联网为人的社交提供便捷,解决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物理空间限制问题。网络可以让人“永远在线”,然而,网络在为人们突破物理距离的社交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导致一个新的现象——群体性孤独。“青年群体性孤独现象是指网络社交时代青年的身体可以实现即时连接而心灵却愈发疏远的情感状态,即身连接与心隔离并存。”[7]虽然一群人相聚在同一物理空间,但内心又渴望通过互联网让自己身在别处,同在别处的人保持联系。“剧本杀”游戏以其强制性的身体在场、思维参与,让青年群体保证了一定时间内身体和思想的同时在场,让玩家间产生身与身、心与心的联系,对青年群体性孤独这一现象有一定消解作用。

2.满足玩家社交需求

“游戏互动是以情境互动、关系互动、议程互动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互动传播应用。”[8]“剧本杀”游戏在将这三种游戏互动巧妙结合,并将玩家间的社交互动融于游戏过程之中,为玩家个体情绪的表达创造了有利条件[9]。身体在场是能跨越人际交往鸿沟的重要条件,“剧本杀”游戏过程中在同一物理场域的玩家通过逐个表达、交流进行信息交换,让玩家在其虚拟身份下拥有话语权与表达权,在这样的模式下,“剧本杀”游戏便能够达到玩家间快速打破人际交往的隔阂,拉近彼此距离的效果。因此,“剧本杀”可以满足青年群体“网络社交的现实化”需要,即一群陌生人相聚一起,为寻找真凶、还原真相进行表达,满足青年群体对自我个性展示的需要[10]。同时,“剧本杀”游戏这样的社交方式,让青年人可以在互动交往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让青年更有归属感、认同感。

(二) 潜在忧患

“剧本杀”的受喜爱度和火爆程度毋庸置疑,可以认为至少在短时期内,这是一个“朝阳产业”。然而,朝阳之下也有许多暗流涌动。“剧本杀”游戏因其游戏的本质与戏剧的形式,对青年群体而言,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1.触而不得:角色抽离的认知失调

“剧本杀”是基于编剧创作剧本的游戏,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是基于现实生活的虚构,剧本内容是间离在现实之上的添加想象色彩的故事。对于玩家而言,在游戏中有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年龄的体验,玩家通过游戏的形式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百态。然而,在游戏过后,玩家就结束了虚拟角色体验,回归现实生活。对于玩家而言,在沉浸式体验过后,人的认知、情绪都在体验角色之中,“入戏太深”的玩家,尤其是当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比玩家现实生活角色更符合玩家本身的追求时,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严重者易产生自我认知冲突。

2.“花团锦簇”:价值取向的监管不足

目前,“剧本杀”游戏因一些商家在游戏的内容、布景等环节中潜入了暴力、恐怖、灵异等元素,以这些“重口味”“刺激”的内容吸引好奇心较强的青年群体而饱受诟病。“剧本杀”游戏的核心是剧本本身,换而言之,故事是这一游戏最内核的部分。这也意味着,要保持“剧本杀”游戏长青必须有优质的剧本。然而,作为一个新生行业,国家尚未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或法律法规,对于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来说,也是管理上容易出现模糊的地带。在注重流量和吸金的背景下,剧本创作、游戏设置监管不足,容易让辨识能力不强的青年玩家混淆剧情和现实生活。现实与虚拟的错位对青年玩家会造成不良影响。

3.抱愚守迷:难以自拔的游戏成瘾

适可而止是玩游戏的最佳状态。2021年10月,“21岁男生沉迷剧本杀走火入魔”一文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首,具体情况是某医院心理科接待了一名被家人称之为沉迷“剧本杀”而“走火入魔”的21岁青年人。医生介绍,近期已经接诊了多例与玩“剧本杀”游戏相关的相似病例。从游戏成瘾角度来看,一方面,玩家投入过多的时间在这一游戏中必然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无法完成其他本应该完成的事务。另一方面,如果玩家长期痴迷于这种沉浸式的游戏体验中,在这似长非长的时间中,将面临许多极端的冲突、场景、情绪等,对玩家心理容易造成冲击。

三、 “剧本杀”游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顺势而为。“剧本杀”游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向群体具有较大的重合性,从对“剧本杀”游戏的分析解构,我们也可以获得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一)因需顺导: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学生群体是“剧本杀”游戏玩家的主力军,“剧本杀”这一游戏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关注与青睐,正是因为其抓住了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需要理论不仅是市场淘金的重要理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理论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释了需要。两种需要理论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需要的特性,同时教育内容应满足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剧本杀”游戏就是关注到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交、沉浸式体验的需要,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力求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群体的需要,如在面对大学生群体求知、社交、自我实现等需要时,应主动提供相应教育内容,并合理引导。更深层次地,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想方设法让大学生群体调整不合理的需要,抛弃不正确的需要,强化和提升内在的自我的需要[11]。

(二) 因时利导:加强主流价值引领

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对其行为具有引导作用。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因此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应当受到关注。“价值观是引导个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内在标准,是衡量个体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标尺。”[8]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高站位、多角度、新思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动研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难点、痛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观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取向、选择等问题,找准着力点,丰富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主流价值引领。

(三) 因材善导:增强大学生自我认同

有些大学生沉迷“剧本杀”游戏就是因为沉迷于玩家自身扮演的角色,虽然游戏能够让人体会到别样人生,但复杂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作为一种社交方式,游戏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平台,在展示中增强了自我认同的主观认知和体验。然而,在虚拟的“现实”世界中,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展现与价值观念养成容易产生冲突。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是帮助其适应社会的重要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引导大学生进行真实的自我表达,实现与世界联系;要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内在的经验、观点与外界接触,并进行调整修正[12],以处理好现实自我与社会认同的关系;要引导大学生在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将理想自我的实现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相联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群体游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