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理念下的幼小衔接教育实践探索

2022-03-17李敏加冬梅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6期
关键词:三全幼小入学

■李敏,加冬梅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载体。幼儿园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要求,以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从幼儿园到小学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多方位整合资源,将幼儿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入学准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小、中、大各年龄幼儿创造递进式“爬梯”机会,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一、厘清“三全”幼小衔接教育的理念逻辑

(一)顶层设计

2019年以来,在四川省“高品质学校建设”“两全·两共”理念的指引下,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围绕幼小衔接,对“两全”理念进行园本化实践,形成了以“全人·全纳·全育”为特性的幼小衔接教育模式,构建起囊括幼儿、教师、家长的育人共同体,全面提升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水平。

“三全”幼小衔接教育指围绕幼小衔接主题、基于幼儿发展的“全人、全纳、全育”的育人体系。其基本原则是:回归教育本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概括讲,做好幼儿入学准备,要聚焦差异,关注能力,同步家长,联动小学,幼儿、教师、家长全员协同。“三全”的具体含义为:

全人:追求幼儿、教师、家长生命群体和幼儿园群体的发展。幼儿、教师、家长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合作者,还是受用者。

全纳:追求每个生命个体的品质发展。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关注和包容幼儿成长中的个体差异,营造宽容接纳的入学准备氛围。

全育:追求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的质量。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身心基本素质,大班根据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实施全程、全面的入学准备教育。

(二)基本思路

“三全”幼小衔接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针对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中的焦虑、偏激、盲从——不知如何准备和对“科学衔接”的认识片面模糊,抓住“生活与游戏”这个幼儿入学准备的关键范畴,通过幼儿、教师、家长三个教育主体与幼儿园、小学、家庭三个育人环境的相互作用,打造出一个“整体联动,共识共育”的教育结构环境,达成全员参与、实施科学衔接的氛围和态势。它有以下四个特征: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是其核心追求。幼儿、教师、家长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主体,拥有一致的工作目标和基本主张,有明确的分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全员一致的教育价值取向。

“平等·互动”是其“灵魂”。幼儿、教师、家长同为教育幼儿的“共同责任人”,彼此承担责任,自觉配合,既相对独立,又有沟通联系,根据阶段目标和内容开展交叉研讨,评价反馈、整合成果,不断完善。

“问题·思考”是其常态表现。对问题的关注是“三全”幼小衔接教育的常态,幼儿、教师、家长共育的过程即不断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多元化的共育活动是其基本建构路径。以活动为载体,依托幼儿园和小学专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依托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特点与特长,依托各类家长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统整,共同组织实施多内容、多形式的互动活动。

总之,“全人·全纳·全育”教育共同体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家长、幼儿园、小学教育理念和行为发生共变的过程,伴随的是幼小衔接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快乐成长。

二、“三全”理念下幼小衔接的路径与策略

(一)培育“四性”儿童,做入学准备的主动成长者

“爱自然、好习惯、会交往、乐探究”是一个未来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幼儿园要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上来研究和探索幼小衔接,从幼儿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就开启幼小衔接教育,培育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成长,最终指向“知—情—意—行”的生命状态。

1.环境浸润——爱自然

幼儿园不仅要重视校园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更要努力将生活场景和元素变为幼儿的学习资源,致力于把幼儿园建成充满生命活力的花园、乐园、学园,让园子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沙一水、一把椅子、一张桌子都能引发幼儿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还可以把园内的每一个区域都承包给班级,引导幼儿自荐申请、自由结队,轮流担任环境管理员,让儿童自主管理环境、材料成为幼儿园的活动样态。

2.生活渗透——好习惯

幼儿每天都会从一日生活中建构起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从游戏、学习、运动中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幼儿园要通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去开展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2020年,我园聚焦幼儿在园的“入园、洗手、饮水、进餐、如厕、午休、离园”七个生活环节,编辑出版了《保育操作实用手册》,从幼儿发展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良好习惯、自理能力四个方面,由总到分地说明了每个环节的目标指向和教育价值,将规范的保教工作流程与幼儿习惯培养有机结合、有效互哺。

3.社团联动——会交往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一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幼儿园意识到对幼儿社会性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在进行积极探索,但是,存在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幼儿社会性培养理念与路径,没有与幼儿园各领域活动、游戏活动有效整合等问题。我园瞄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将“项目式学习”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建立“项目社团”,把儿童感兴趣的事项变成一个个项目,由有相同兴趣、需求的儿童组成社团,每天以“任务”和“订单”为载体开展游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社群”合作关系,赋予了幼儿社会性学习与发展的丰富机会,有效提升了幼儿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和自我意识等能力。目前,“项目社团”是我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

4.符号助力——乐探究

符号是幼儿学习简便而有效的工具。在幼儿园,常会发现幼儿在各种活动中自发、广泛地使用符号。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符号作为提高幼儿学习、探究的媒介,引导幼儿通过“初创—解读—接受—修订”等符号产生环节去亲近符号,了解生活,表达认知体会,促进思维发展,提高游戏水平。在我园,幼儿就在符号作用下,上演了一个个自我管理、思维建构、交流交往的鲜活的成长故事:小班幼儿喜欢用符号报菜名;中班幼儿喜欢用符号做计划、编故事;大班幼儿坚持用符号记录每周生活趣事,还创办了“E幸福邮局”。

在我园,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无时不在。大班阶段,我们会开展自制植物文创作品活动,把幼儿园的植物做成挂饰,作为毕业礼物,将对自然的热爱、多样的探究蕴含其中;开展课间十分钟、课间操、幼小衔接课堂、小学生晨读、小学生活动区、小学生自理课堂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小学环境和小学生活,知晓小学生必备的习惯与能力等;开展毕业留影、小学生自理课堂、班级成长感恩会、社团交接、毕业典礼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学会交往,激发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留恋和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打造“四度”教师,做科学教育的主动示范者

幼儿入学准备工作的重点是教师的意识转变和持续行动。将科学衔接教育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的全过程,需要教师的爱与责任、坚守与坚持、智力与智慧。因此,幼儿园要以“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为核心,通过学习培训与实践反思等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做“四度”幼儿教师,主动追求幼小衔接教育的专业认知与拓展创新。

1.做有温度的教师,关爱儿童

一方面,用欣赏、接纳的态度对待幼儿,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感染影响幼儿,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坚持以专业精神对待幼儿,努力贴近童心、理解童趣、尊重童态、相信童能,用儿童意识去跟进、深入活动,发现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如通过走班、升班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归属感、安全感,对大班幼儿实施“你好,小学”入学准备主题教育,引导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对未来生活有安全感。

2.做有宽度的教师,尊重儿童

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关注各年龄段幼儿的个体差异,珍视生活与游戏的教育价值。对小班幼儿侧重“自我服务能力”的衔接教育,中班幼儿侧重“好习惯能力”的衔接教育,大班幼儿侧重“自我管理+学习品质”的衔接教育,其间教师要注重引导各年龄段幼儿按照学习主题有计划地完成任务,关注完成任务的过程,及时予以鼓励和指导。

3.做有深度的教师,引领儿童

教师要主动学习,有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自我和团队行动中构筑衔接教育的研修氛围与格局。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多方联动、多元融合,打破园校间、区域间、教师间的教育资源壁垒,开展双向、多元联合教研,关注小班与中班、中班与大班、大班与小学之间各要素的多级、多维互动,以此加强幼小衔接教育的把控、观察、调整与评价。

4.做有高度的教师,成就儿童

教师要视游戏为幼儿童年的根本,围绕“最适合幼儿的衔接教育”,聚焦“未来”“需求”关键要素和“品质”“能力”关键指标展开学习研修、实践行动,提出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努力成全幼儿的成长,培养有责任意识、身心健康、热爱自然、喜欢学习的合格小公民。

实践中,我园教师逐渐形成了以“满足”为核心的幼小衔接教育策略。一是满足幼儿安全的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集体氛围,运用拥抱、接纳、鼓励等策略让幼儿在集体中有安全感、归属感。二是满足幼儿自由的需求,给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幼儿的自由发展,不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幼儿。三是满足自身的个性化专业成长,通过理论文件学习、讲幼小衔接故事分享教育发现、与小学老师联合教研,让研修成为一种习惯。四是满足幼儿的“全面”发展,坚持德育树人,每周举行主题晨会,每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坚持游戏启人,借助走班游戏、项目活动深化儿童自主游戏;坚持体育立人,强化幼儿身心与生活准备;坚持美育化人,举办“最中国·最自己”美育教育活动和儿童作品展;坚持劳动育人,每周开展“全园劳动日”“自我服务日”。通过四种满足,为幼儿、教师建立充满爱与包容的和谐氛围。

(三)塑造“五有”家长,做科学育儿的主动学习者

幼小衔接是一项家园共育、协同互补的合作工程。家庭是幼儿生命场的中心,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根”,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支柱,幼儿学习习惯、品质、能力的养成在家庭中每时每刻地进行着。幼儿园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主体”作用,成立“家园联动幼小衔接研修小组”,与家长共同研究幼小衔接教育的普遍问题,普及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让家长成为一支独立的教育力量,做科学育儿的学习者、践行者。

1.有时间陪伴,助力身心准备

倡导家长给予幼儿有质量的亲子时光,指导家长在家和幼儿玩游戏,进行学习探究活动。同时,把个别指导性强的活动放在家庭中开展,以此提升活动质量,验证家长施教技术和教育情况。例如,在“专项体育技能练习”活动中,邀请小班家长指导幼儿钻爬、平衡动作,中班家长指导幼儿拍球、跳远技能,大班家长指导跳绳、踢毽技能。

2.有共同爱好,助力社会准备

倡导家长与幼儿建立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喜欢运动、爱上阅读、善玩游戏,保持“童心未泯”,做到与幼儿心灵相通、行为相随。定期举办“亲子运动同乐周”“读书节”“游戏节”等活动,让幼儿、家长交流展示共同爱好的成果成效,让家长影响家长、家庭影响家庭。

3.有榜样示范,助力生活准备

针对幼儿,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倡导家长用自身良好的言传身教引导、影响幼儿。针对家长,开展以家长志愿者为主体的“家长讲坛”活动,开展分层分类的家教学习交流,例如,小班“家长应对入园分离焦虑的正确做法”,中班“有一种教育叫影响”,大班“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关注的那些事”。

4.有教育意识,助力学习准备

培植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引导家长不盲从、不跟风,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关注幼儿在家的习惯养成和品质培养。根据家长共同的教育需求和问题,提供研修交流平台,开展例会引领、案例解读、问题沙龙、故事分享、网络研讨等沙龙式共育研修活动,为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奠定基础。

5.有理解支持,助力入学准备

一是对幼儿的理解支持,尊重并了解幼儿身心发展及学习的特点,理解支持并积极回应幼儿的想法,允许幼儿放心大胆地表达真实情绪和不同观点。二是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支持,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明确家园职责,认同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对幼儿教育和教师表现出积极倾向。

近三年,幼儿园定期举办“家园合力,科学衔接——让儿童积蓄更多成长的力量”共育系列活动,无论是家长、教师轮流坐庄的教育研讨,还是亲子、家园各类体验活动,或是与小学教师、小学生家长共话的“幼小衔接论坛”,还有《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共学共研等,都不断凝聚着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把更多的视角对准到科学育儿、科学衔接教育上,积极遵循教育规律,努力让幼小衔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成“共同·共生”幼小衔接教育发展网

在“三全”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共同体成员坚持以“幼儿”为纽带,通过合力、活力、效力“三力”作用,编织起全员“共同体—共生体”的教育发展网,让科学衔接教育真正落地发芽。

(一)幼儿对未来充满向往和信心

三年有规划的保育教育活动、默契有效的各方合作,可以给幼儿关于生活的完整的概念,让他们乐于生活、学习、交往,自信、独立的个性充分地张扬。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在一日活动中感到快乐,对一日活动感到满意,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争当创造快乐的精灵,学做传递快乐的使者,乐于自我管理,成长的自信不断激发,初步具备小学学习与生活的关键品质与能力。

(二)教师不断走向专业自觉

首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在选择、设计、实施教育活动时,教师均能以“尊重幼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需求、追随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发展”为准则,始终把幼儿是否会得到快乐的体验放在首位,从关注活动形式转向重视活动内在价值,从注重体验趋向理性追求。其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将幼儿视为“主导自己成长发展的主角”,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欣然接受幼儿活动中出现的可能性,努力追随幼儿的兴趣和活动进程,及时做出呼应性改变。

(三)家长成为独立的教育力量

由教育权利生发出的教育需要,必将唤醒家长教育责任的回归,致使家长的教育行为整体发生积极转变。现实中,一些年轻父母在意识到参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行为,主动了解幼儿教育,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从注重知识技能转变为情感态度的培养,积极学习掌握衔接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参与幼儿入学准备能力培养,实现了家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双轮同驱”的1+1〉2的教育格局。

(四)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互补

“幼小衔接教育共同体”的建立,将给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提供相互了解、协同合作育人的机会,促进彼此的理解、支持与合作,明确各自的教育责任和教育内容。幼儿园和小学的同心同行、共研共育,不仅带给幼儿入学准备的完整概念和美好期待,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产生了长远影响,而且还帮助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园、校教育趋向一致,幼儿不再左右为难,家长不再焦虑,初步实现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有效对接、相互促进。

幼小衔接不是单一的或某一层面的改革与发展,而是一项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的“全身运动”,幼儿园不应满足于“一点亮”或“某招鲜”,必须通力合作,鼓起勇气、壮着胆子、耐着性子去做,才能形成科学的幼小衔接育人机制与体系,巩固和提高入学准备教育的成效,让幼儿带着自信奔向小学生活,让幼小衔接回归常态。

猜你喜欢

三全幼小入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提高幼小衔接工作成效的对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应对
入学第一天
高校“三全”育人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