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译传播学的陕西民俗语汇翻译
——以贾平凹《高兴》为例

2022-03-17段文婷

商洛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原语语汇解码

段文婷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陕西作为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省份,孕育出了源远流长且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陕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翻译离不开民俗语汇的翻译。林明月等[1]认为“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一种语言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传递。”王佐良[2]提出“翻译者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文化。”翻译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民俗语汇翻译就是通过另一种语言传递原语民俗,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保留民俗语汇原有的特色,还要将民俗语汇所蕴含的内涵意义传播出去。

学者们从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民俗翻译进行了研究。廖建霞[3]指出民俗翻译要达到文化传真这一效果,译者应合理使用翻译策略来再现原文风格,以适应译语读者对异质文化的需求和接受度。邓晓宇等[4]认为民俗翻译要符合英语读者语言习惯又保有当地的文化身份。韩晓[5]指出翻译研究要尽量脱离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与跨文化传播相关理论结合起来。从整体来看,我国民俗翻译研究面广,但陕西民俗翻译相关研究较少,其中以民俗语汇为核心内容的研究更少。译者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当地民俗文化的翻译,关于民俗语汇的翻译成为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点。

随着学者们对翻译和传播相关理论的研究,对翻译的解释也发生了改变。吕俊[6]认为翻译学是传播学的特殊领域,翻译即传播。我国学者由此开始构建翻译传播学理论。尹飞舟等[7]提出了翻译传播学的6W模式,为翻译传播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李耀[8]指出翻译传播学的6W模式涉及了翻译传播的全过程,是客观评价和研究译介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译本的传播效果。张保国[9]也认为翻译传播学可以保障信息的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以翻译传播学6W模式为理论基础研究陕西民俗语汇翻译,意在找到最恰当的民俗语汇翻译策略,既能忠实于民俗文化,又能实现有效传播。

一、民俗语汇的翻译传播模式

(一)民俗语汇翻译与文化传播

拉斯韦尔[10]分析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了什么效果。施拉姆[11]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聚集在一起,传播就会发生,传播被看成是工具。拉斯韦尔和施拉姆等传播学大师都对传播进行了论述,但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小约翰[12]认为给传播下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依据传播行为和讯息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随着研究的深入,传播有了较简明的定义。传播被认为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简言之,传播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

严复最早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翻译行为可以看成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换言之,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的文字信息表达出来。随着翻译理论和翻译技术的发展,学界对翻译有了多方面的认识。Nida[13]指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文化体现在语言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语言翻译中应考虑到文化因素。Bassnett[14]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单位不是传统的词、句子、段落或是语篇,而应该是文化。由此,人们开始将翻译看成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开始以传播学的理论来研究翻译,吕俊[6]认为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翻译的本质就是传播。谢柯等[15]也认为翻译的本质属性就是传播。当然,不管翻译是被定义为语言的转换还是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符号的转换。尹飞舟等[7]指出,无论翻译的内涵或外延发生多大变化,其本质依然是符号的转换,尤其是语言符号的转换。翻译与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传播,更是文化的传播,文化翻译在翻译传播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民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是广大劳动者创造并传承的文化成果,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文化。民俗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研究民俗文化,有必要将民俗语汇翻译纳入民俗文化翻译的范围内,并将其视为跨文化的传播活动。民俗语汇翻译是传播的手段,传播是民俗语汇翻译的目的。将民俗语汇翻译置于翻译传播模式中进行研究,更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认同和文化的传播。

(二)翻译传播的6W模式

翻译传播学提出了翻译传播的6W模式,包括:原语讯息、译者、译语讯息、媒介、受体和效果。依据这六要素,民俗语汇翻译传播的6W包括:原语民俗语汇—译者—民俗语汇的译文—媒介—目的语读者—传播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译者要对原语民俗语汇进行解码,除了要了解该民俗语汇的文字信息,还要了解文字背后的民俗文化含义。其次,译者依据自身对原语民俗语汇和文化的理解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取舍和整理。再次,译者将整理好的原语民俗信息进行编码,即用目的语对其进行转换。最后,将编辑好的民俗语汇译文借助媒介传播给目的语读者,使译文得到理解和接受,产生文化认同,实现传播目的。

在民俗语汇翻译传播过程中,翻译传播的主体可以是译者,也可以是其他个人、群体或者组织。译者是翻译的主体,可以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人或者机器。在传播过程中,译者和传播者是融合的关系,译者也可以是传播者本人。译者要帮助传播者完成民俗语汇的再次编码;译者和目的语读者是一种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翻译传播的客体就是民俗语汇,包括原语民俗语汇和民俗语汇译文。在翻译传播中,民俗语汇传递包括三个重要阶段:原语民俗语汇从主体到译者、译者对原语民俗语汇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原语民俗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某种媒介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翻译传播的媒介可以是讯息传递的渠道、中介物和工具,比如:声音、光盘、录像、纸张等;可以是讯息传递的技术手段,比如互联网;可以是从事讯息传播的社会组织,比如:新闻报社、电视台等。目的语读者作为民俗语汇译文的接受对象,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会依据自身的认知环境和经验,对媒介和讯息进行选择,通过讯息阅读,进而获取有效信息。翻译传播的效果是传播的最后阶段,可以用来评价译者的译德和译文质量。

二、翻译传播6W模式在陕西民俗语汇翻译中的运用

关于翻译学与传播学的研究,学界已经有一定的成果。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构建翻译传播学理论,尹飞舟等[7]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翻译传播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翻译传播的6W模式为主体—原语讯息—译者—译语讯息—媒介—受体—效果。在这个模式下的翻译过程可解释为:译者对原语讯息进行解码,再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译语讯息借助某种媒介传播给目的语读者(受体),最终实现讯息传播。翻译传播6W模式给翻译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民俗语汇翻译及其有效传播奠定了理论基础。

民俗离不开语言,陕西民俗的对外传播需要对陕西民俗语汇进行准确明晰的翻译。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生动真实地描写了进城务工人员在西安打工的生存现实,向读者展现了陕西民俗文化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风貌。书中涉及的陕西民俗语汇繁多,本文选取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语汇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译传播6W模式探索陕西民俗语汇的翻译与传播。

(一)编码复制

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能找到可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可直接复制目的语编码。这种翻译符合目的语受体的认知环境,可以实现有效传播。

例1:破烂[16]16

Trash[17]28

破烂一词既是形容词也是名词。用作形容词时形容某东西已经被损坏,可以解释为某东西又破又烂。用作名词时表示破烂的东西。在陕西方言中,通常称垃圾废品为破烂,由此引申出收破烂的、拾破烂等词。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应对破烂进行解码,了解破烂即垃圾。其次再对原语进行编码,在目的语中找到与破烂一词对等的词Trash,并对其进行复制,将破烂一词翻译成Trash,这样翻译言简意赅,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解读。

例2:苞谷糁[16]12

Corn porridge[17]21

苞谷糁是一种用玉米磨成的细碎颗粒,人们常将苞谷糁用来煮粥,这种食物称为糊汤或苞谷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先将苞谷糁进行解码,找到与苞谷糁有相同语义的表达词组玉米粥。再将苞谷糁进行编码,将其译为Corn porridge。这样翻译不仅没有影响原文的意思,而且将苞谷糁一词的语义传输出去,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

例3:拉呱[16]60

Gossip[17]100

拉呱在陕西民俗方言中指的是闲谈。尤其是在陕西农村地区,各家各户忙完农活后就提着自家的小板凳,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这种闲暇时的交流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译者对拉呱进行翻译时,首先对拉呱进行解码,了解到拉呱的内在含义就是闲谈的意思。然后,在目的语中寻找与拉呱对等的编码Gossip。最后,复制目的语编码。将拉呱翻译为Gossip。这种翻译减少了陌生词汇带来的迷惑感,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播。

(二)编码改写

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能找到对应词但不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时,译者可以对目的语编码进行改写,使其符合目的语受体的认知环境,使民俗文化能够较好地得到传播。

例4:冰峰[16]77

Ice peak soda[17]127

冰峰是陕西比较出名的汽水。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要对冰峰进行解码,明白冰峰其实是汽水品牌。其次,译者再对冰峰进行编码。冰峰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其对等的编码Ice and Peak,但这样翻译无法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这是一种汽水,因此,译者需要对目的语编码进行改写,在Ice peak后面加上soda。这样翻译更易于目的语读者解码和理解。

例5:油茶[16]166

Oil tea broth[17]260

油茶从字面意义上容易被误认为是茶类饮品,但其实是一种浓稠的汤。油茶是陕西人都很喜欢的早餐,也是当地有名的小吃。译者在对油茶进行翻译时,首先对油茶进行解码,了解到油茶是一种浓汤类的食物。其次再进行编码,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油和茶相对等的词语Oil and Tea。在文化传播时,为了避免直译给读者带来的迷惑感,译者可以在Oil tea后加入broth对目的语编码进行改写,强调油茶是一种浓汤食物。该译文更地道顺畅,词义表达得更清楚。

例6:乡党[16]33

From the same village[17]55

乡党是从古时一直流传至今的称呼,极具地域特色。译者在对乡党进行翻译时,先对乡党进行解码,了解到书中的五福和韩大宝是同村的村民。再对乡党进行编码,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村民”对等的词语villager。但是翻译成villager,无法表达出乡党之间亲切的关系。而将其改写为from the same village,既保留了陕西当地的语言特色,又通俗易懂。

(三)编码构建

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可取得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就可以构建编码,但这种构建要最大限度地符合目的语受体的认知环境,实现传播目的。

例7:搅团[16]203

Jiaotuan[17]317

搅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是由玉米粉搅成的糨糊状食物。译者在对搅团进行翻译时,首先对搅团进行解码,了解搅团是一种由玉米面粉做成的食物。然后再对搅团进行编码。由于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原语对等的编码,因此译者对编码进行构建,即创建新的编码,将搅团翻译为Jiaotuan。这样翻译言简意赅,便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例8:麻食[16]223

Mashi[17]349

麻食是陕西关中地区受欢迎的面食,指的是形状如大拇指指甲盖大小的面疙瘩,中间略薄,边缘卷起。译者首先对麻食进行解码,了解到麻食是一种面食。其次再进行编码。由于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麻食功能对等的词,因此需要构建编码,将麻食翻译为Mashi,有利于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例9:王朝马汉[16]19

Get hot and sweaty[17]32

陕西人常喜欢用王朝马汉来表达自己辛勤劳作后大汗淋漓的样子。译者对王朝马汉这种生僻的四字词语进行翻译时,首先了解到方言语境中王朝马汉并非是两个人名,而是用来表达人们干活后大汗淋漓的样子。其次再对王朝马汉进行编码。由于在目的语词汇中缺乏与之对等的词语,因此需构建编码,将人辛劳时大汗淋漓的状态进行保留,将其翻译成Get hot and sweaty。这样的翻译有利于打破文化特殊性所带来的晦涩难懂,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且有效传播了陕西方言文化。

例10:凉皮[16]223

Liangpi noodle[17]349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对凉皮进行解码,了解到凉皮是一种用面粉蒸制而成的食物。其次对凉皮进行编码。由于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凉皮对等的编码,因此需要进行编码构建,采取音译并保留形态将其翻译为Liangpi noodle。这既保留了原语文化特色,又利于读者的接受,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四)编码复制与构建

民俗语汇的部分内容在目的语中能找到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译者可以对目的语编码进行复制,而无法找到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可以构建编码使其符合目的语受体的认知环境,实现有效传播。

例11:花花牌[16]39

Huahua card[17]98

花花牌是一种纸牌游戏,在陕西关中一带非常流行。花花牌和扑克牌相似,牌面中间画有人物或花草图案,两头则有一些黑红两色的椭圆点来代表牌面的大小。因此,不识字的人也可以玩。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对花花牌进行解码,了解其是一种名为花花的纸牌,类似于扑克牌。其次再对花花牌进行编码。由于花花是一种叠词命名,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其对等的编码,因此,构建时可以采用音译将其译为Huahua。而译者可以找到与牌对等的目的语编码Card,将花花牌翻译成Huahua card,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花花牌的真正含义。

例12:商州炒面客[16]3

Shangzhou husk-eater[17]4

译者在翻译时,首先对商州炒面客进行解码。商州是陕西的一个地名。炒面客是指吃稻糠拌柿子晒干磨成炒面的人。其次再对其进行编码。商州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词,译者需要构建其编码,可以将其音译为Shangzhou。而炒面客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其对应词Husk-eater。将商州炒面客译成Shangzhou husk-eater,目的语读者能由此了解到当时劳动者的艰苦生活。

例13:关公庙[16]28

Lord Guan Temple[17]46

关公庙是专门祭祀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祠庙。在中国民间,关羽是忠义仁勇的化身,人们往往会去关公庙祈求平安。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对关公庙进行解码。关公指的就是关羽。“公”表示对祖先的尊称或是对诸侯的通称,表明人身份尊贵,地位显赫。庙是供奉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其次再对关公庙进行编码。由于“关”出自关羽的姓,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其对应词,译者需要用音译法对其进行构建,而“公”和“庙”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其对应词Lord和Temple。将关公庙翻译成Lord Guan Temple,可以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到这是人们祭祀地位显赫的关姓人的地方,达到文化有效传播的目的。

例14:太白酒[16]2

Taibai liquor[17]2

太白酒是陕西省眉县特产,是中国传统名酒。太白酒产于太白山下,以太白山水为浆,故被称为太白酒。译者在翻译时,首先要进行解码,了解太白酒的太白二字源于陕西太白山。其次再对太白酒进行编码。译者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太白的对应词,因此可以将其音译为Taibai对其进行构建。而酒在目的语中有其对应词Liquor,将太白酒翻译成Taibai liquor,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

三、民俗语汇翻译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对原语民俗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中,译者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译者可以直接将原语民俗信息转换成目的语。但转换后的民俗语汇译文可能会实现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播,也可能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迷惑感。第二,译者不能直接将原语民俗信息转换成目的语。这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完全不能直接转换和部分可以直接转换部分不能转换。针对以上几种情况,通过对贾平凹小说《高兴》中的陕西民俗语汇实例进行翻译传播实践,本研究认为,如果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可以直接复制目的语编码。如果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对应词但不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时,译者可以对目的语编码进行改写,且改写内容需要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如果民俗语汇在目的语中不能找到任何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就可以构建编码,但这种构建要利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如果民俗语汇的部分内容在目的语中能找到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而部分内容无法找到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对应词时,译者可以采取编码构建和编码复制相结合的方式,使翻译符合目的语受体的认知环境,实现传播目的。

民俗语汇翻译传播过程中,民俗语汇译文如何通过媒介有效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探讨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确在整个翻译传播过程中主体是谁,这可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译者作为整个翻译传播活动的主体,译者就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将民俗语汇译文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如果翻译传播的主体是其他个人、群体或组织,他们就需要借助不同的媒介将民俗语汇译文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而译者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帮助传播者对原语民俗信息进行编码,使其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不管是谁作为传播者,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上都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为目的语读者可以能动地选择媒介和内容。

四、结语

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语汇翻译在民俗文化翻译中有着重要地位。翻译作为一种传播行为,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手段,是促进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民俗语汇翻译就是通过另一种语言传递原语民俗,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民俗语汇翻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喜爱中国文学作品的国外读者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同时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增强文化自信。为了更好地翻译与传播陕西民俗,译者应将陕西民俗语汇翻译看成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既要尽可能地输出和再现当地文化,又要尽量取得文化的最佳传播效果,满足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期待。

本文以翻译传播的6W模式对贾平凹小说《高兴》中的陕西民俗语汇翻译进行研究,提出了民俗语汇翻译传播的新策略。将陕西民俗语汇翻译置于翻译传播模式中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再现和传播陕西文化。民俗语汇的翻译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主体、原语民俗语汇、译者、民俗语汇的译文、媒介、目的语读者和传播效果。因此,在民俗语汇翻译传播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运用四种翻译策略:编码复制、编码改写、编码构建、编码复制与构建,以达到最佳的文化传播效果。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上也需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喜好和习惯。

猜你喜欢

原语语汇解码
《解码万吨站》
福安土白语汇的语言年代学考察
解码eUCP2.0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基于ZigBee协议栈的PHY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