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2022-03-17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班级语文过程

顾 菲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从当前教学思想来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高,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思想,都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方向。低年级学生一般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探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的关系

从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内容来看,低年级课本中包含了很多趣味性诗歌,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寓言故事,通俗易懂的现代故事等,一般篇幅较短,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兴趣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并对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活动。以兴趣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班级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出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丰富的语文知识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兴趣为出发点,主动学习深入探究,从这一点来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原动力,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的教学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语文学科属于基础学科之一,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和基础性,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并不简单,学生要学习拼音,认识生字词,学习遣词造句,学习文章内容,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复杂,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这一现状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新时期的素质教学思想。

(二)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角度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时,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想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从课堂的构建入手,分析学生喜欢的“点”,然后将这些兴趣点巧妙地融合到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从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课前备课环节,生搬硬套以及一本教材用多年的现象依旧存在,教师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节奏来开展课堂教学,忽略了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接受能力。除此之外,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且方式比较单一,在开展新课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教授生字词、朗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应用方法为主,按照课本教材课后问题,以顺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缺乏新意和趣味性,导致低年级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二)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以课文内容和知识的传授为主,教会学生阅读和朗读文章,对生字词知识进行背诵学习和简单的应用,教师从自身角度出发开展教学活动,忽略了班级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形式教学忽略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单纯地将教学停留在阅读阶段,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纠正学生的阅读语气和词语阅读错误,缺乏必要的读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将读写过程完全拆分开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

四、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的策略

(一)微课情境教学开展趣味语文课堂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充分设计,以微课教学的形式来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利用微课视频以及多媒体图画为学生营造出具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在创建情境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出游戏教学、角色扮演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等教学方式,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表现,适当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开展趣味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元素,并开展趣味性的自主学习和探讨性交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文章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开展,具有完整的故事起因、经过发展和结局,具有很强的画面性。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示坐井观天这一文章中,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开展话剧表演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角色,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对话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增加或删减对话台词,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完善剧本内容。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在情境学习中,体会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帮助班级学生对文章结局进行合理创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展趣味语文课堂,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

(二)巧设疑问培养班级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科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巧设疑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课本教材内容的仔细研读,在学生学习的环节中设置趣味性鼓励,鼓励班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语文学科的学习乐趣。设置疑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解答,教师需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应分为简单问题、一般问题和较难问题。简单问题的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一般问题的设置目的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探究知识内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较难问题设置的目的,以拓展延伸为主,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中心,设置拓展延伸性问题,鼓励学生课下通过查找资料和阅读学习等途径,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文章内容通俗易懂,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文章内容读来具有一定的韵味,内容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能力。通过巧设疑问等方式,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篇文章内容时,对简单问题的设定,教师可以以阅读文章内容、学习文章生字词为主,一般问题以课本教材课后问题为主,教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丰富。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问题教学的延伸,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对课本内容进行实践探究。比如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小动物尾巴的长短,和家长一起走进动物园,看一看动物的尾巴有多长。最后组织班级学生对课本内容知识进行创编,通过实际观察,将自己喜欢的动物尾巴的长短放置到儿歌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多元化评价使学生享受学习乐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目标可以是学习成绩的提高,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努力教学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小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以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学习成绩、学生知识的掌握、学生日常课堂表现等综合性评价,避免单一以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况的发生,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促使学生在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知识的学习乐趣,获得语文学科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提供原动力。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比如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对生字词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文章朗读的情况,学生学习成绩等。结合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学生课下探讨和拓展延伸阅读学习等情况,综合性地评价学生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过程中的用心程度,多样化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比如听一听家长讲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在学校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故事内容,学习和感受文章所表达的人物精神。低年级小学生一般年龄较小,因此很难通过自主阅读领悟文章情感,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有效引导的基础上促使班级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进行细致的划分,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计划制定,这样就能够避免班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来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信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努力地解决学习问题,学习并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坚定不移地追求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分层教学的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首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学习情况,对语文知识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提出拓展延伸性的学习要求,比如为学生提供拓展延伸的阅读书目,找寻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书目,教师定期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自主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这一课内容时,则应以课本教学为主,重视学生生字词学习能力的提高,阅读学习能力的提高,词语运用和造句能力的提高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布置基础作业内容,以分层教学的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这一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通过有效教学的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应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微课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创建情境教学的条件,以巧设疑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以此来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最终的课堂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班级语文过程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班级“四小怪”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不称心的新班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