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的高校成果转化的思考

2022-03-17李国宏张鹏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成果

李国宏张 鹏刘 涛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6;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555)

1 现阶段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

高校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的供给侧,是成果转化源头技术的支撑点,生产企业作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是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的落脚点。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技术测试、投资融资、风险管理、市场分析、知识产权维护等多个方面[1],影响因素众多。

目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主要是:政策红利和改革措施落地存在困难,连贯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链接尚未形成,技术转移机构不能适应市场化建设的要求,中试实验支撑不足等。

1.1 改革措施落地难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在体制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转化的制度条件和政策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同时面临着政策落地难的挑战。比如,国有资产的属性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隐形负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对高校科技成果入股带来了保值增值压力[2]。虽然部分高校出台了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尽职免责的文件条款,但是总体而言动力依旧不足。与此同时,校办产业规范政策文件不明确,同样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现阶段,高校经常设置负责研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存在工作协同不够,多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难以适应市场条件和新发展格局对高校成果转化工作的要求。

1.2 连贯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链接尚未形成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3]。所以,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能只看重学术发表而忽视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部分高校在成果转化领域出现的误区主要有两点。一是接受转化模式局限在技术许可、专利转让等方式。二是对拍卖、入股和师生共创等新趋势关注不足。

1.3 技术转移机构不能适应市场化建设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服务业已得到快速发展,各地的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机构、产权交易平台等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成果转化是一个涉及技术研发、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和商业谈判等多专业领域,还需要专业化的机构和团队作为支撑。

目前,国内外一流大学都建设着技术转移机构(TTO),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然而,与目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相矛盾的是,我国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团队的能力仍然滞后于高校成果转化的实际需求。

1.4 中试实验支撑不足

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的距离较远,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是由于只有经历了中试实验,才能验证并批量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中试实验的风险高、不确定性强、投资的回报周期长[9]。这就导致从高校实验室的成果到市场的产品存在“鸿沟”。除此以外,社会资本追求“短平快”的现象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中试熟化缺乏资金投入,不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5 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高校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需求。

国外的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剑桥大学),均设有校办或控股的风险投资基金。外部资金与内部风投共同助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价值释放[8]。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仍缺少持续的金融支持力度。资本市场对成果转化的支持潜力有待发挥,专门面向成果转化体系亟待完善。

1.6 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人员队伍不够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从事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队伍,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目前而言,而这个队伍在我国一直比较缺乏。现阶段,大量高校考核指标“重学术,轻转化”,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和晋升机制。在人才供给方面,成果转化缺乏进入门槛和高素质从业人员,这都影响了专业队伍的建设[12]。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成果转移转化高素质人员的队伍建设,设置相应的门槛和执业要求,为科技成果转化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2.1 重视基础研究,突破原始性专业基础理论

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基础学科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作用,根据2020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强基计划”),着力遴选培养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基础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紧抓“强基计划”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全面推进基础学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现代产业实验室的平台建设机会,积极探索基础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基础学科研究能力,又能跨学科发展的全方位人才。同时,发挥学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优势,依托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加强面向中小学的学科启蒙教育。针对“卡脖子领域”,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

在广州产教融合培养基地里,现代产业实验室在不断探索“产研育一体、政校企协同、全要素贯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为聚力培养电子信息领域卓越工程科技人才、领军人才,现代产业实验室在构建创新要素、资源要素、育人要素集聚的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2.2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抢占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科技成果评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工作,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技成果的评估工作,其目的是提高技术创新质量,产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0]。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加快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着力“破五唯”,建立以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增加科技创新贡献的分类评价体系。这要求科技评估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做好科技评估工作[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产业实验室不断打造全生态共建平台,同心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系统性、强联动的成果转化创新共同体,通过引企驻教、共建中心、共享平台等举措,促进创新要素、资源要素自由有序的良性互动,引导科技活动从“自循环”向科研与市场融合联动的“大循环”转变,让西电创新所长和企业发展所需更好的发生结构性耦合,促进前沿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硕果。

在服务上贯通一条线,通过建平台、清堵点、强弱项、造氛围,成立技术转移办公室(TTO)推进有组织的成果转化,引入专业团队全线贯通技术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坚持靶向定位和精准施策,帮助老师破解信息缺失、资源受限、精力不足、供需失衡等桎梏,有力有序的将教师现有创新科研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市场化。

在市场化发展上聚焦一个点,设置产教融合引导基金,完善容错机制,激发研究院成果转化内生动力,扩大实践化、中试化成果的资源池,通过三重维度的组合拳,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职业化、活动持续化、模式市场化,以链式迭变促动共赢生态。

2.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是动态发展的,价值链条的升级轨迹是可逆转的。其中的关键任务就是通过关注和抓住该价值链中突破性创新来获取逆价值链的跨越发展。目前,信息技术进步导致了IT产业价值链的边界模糊,数字化和3c技术融合促进了技术、业务的渗透与融合,形成了复合型的产品和业务[11],推动价值链的跨越创新升级,这给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升级带来了历史机遇。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同时,新发展阶段也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与科技强国建设,批判性梳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新发展阶段建设中国特色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而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路径与对策建议[7]。强调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和完善创新链,保障产业安全[12]。换言之,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新变化,由此产生了新的发展机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流建设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两翼,推动国际化信息化与人才培养体系、学术创新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学校治理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的融会贯通。同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产业实验室将继续围绕企业链、创新链,布局教育链和人才链,加速融通政、校、企、资优势,进一步推进多方“双师”共享、基地共建、难题共克、人才共育的全维度合作。

3 结语

尽管现阶段,高校在科技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过科技成果转化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要措施,更是创新的重要体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代产业实验室抓住产教融合的发展契机,深度合作,发挥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将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有效结合,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用,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目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探索“五链”融合,建设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健全人才评价考核机制方面已经初露端倪。

猜你喜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成果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Redefinition of Tragedy in Modern Age: The Case of Death of a Salesman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