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阅读区与其他活动区阅读活动的一些探索*

2022-03-17福建省福州市儿童学园欧美榕

幼儿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活动区佳佳绘本

福建省福州市儿童学园 欧美榕

阅读区的创设与研讨,一直是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阅读区的环境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其他活动区里的幼儿是否也可以阅读?这些问题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确实有必要加以探索。

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支持幼儿创设适合阅读的阅读区,方便幼儿阅读

[案例一]阅读区中,四块地垫围出了一块地,两个沙发,两个靠枕,加上一个书架,形成了一个相对温馨的区域。宁宁和瑞瑞两人脱鞋进区后,一人拿了一本书,席地而坐。宁宁翻了几页后,把书放在地垫上,把两张沙发并拢,变成一张可以躺的长沙发。宁宁躺上去,对瑞瑞说:“瑞瑞,这是我们家的沙发,你可以变成我的宠物吗?”瑞瑞看了看,扔下书,边笑边“喵喵”叫。宁宁让瑞瑞也躺到沙发上。瑞瑞躺到沙发上后,跳下来,又爬上去,再跳下来,边跳边“喵喵”叫。宁宁在一旁看着瑞瑞的“表演”,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晨晨看到了,问正在一旁的教师:“老师,阅读区里可以玩游戏吗?”

[案例二]阅读区只有润润一人,她坐在沙发上,安静地翻着一本绘本。几分钟后,佳佳脱鞋进区,选了两本硬封面的书,又穿上鞋出去了。润润看到了,问佳佳为什么拿了书不在阅读区阅读。佳佳说:“我要拿这两本书玩‘纸宝宝力气大’的游戏。”过了一会儿,佳佳又进区,要拿几本软封面的书。这时,润润放下书,帮她选了五本书。佳佳边拿边说:“我今天把挂历纸折了几次,可以放好几本书。说不定过一会儿我还会再来拿。”佳佳出去后,润润起身换了一本书,翻了几页后,也穿鞋出去找佳佳,看佳佳制作的力气大的“纸宝宝”去了。

幼儿阅读的情绪、专心程度和阅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3~6岁幼儿很容易受环境影响。上述两个案例中,温馨的阅读区成了幼儿的游戏区,而本来安静阅读的幼儿受到进进出出的同伴的影响,注意力被转移了。除此之外,教师常常会看见阅读区里发生抢书、扔书或做与阅读无关的事的情况:有的幼儿进区后,随意地拿一本书,翻阅几页就放回去,之后便是频繁地换书;有的正在安静看书的幼儿,被周围“叽叽喳喳”的声音影响,也开始说话……

阅读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日常创设的有沙发、地垫、靠枕的“温馨”环境,是否有助于幼儿专心地阅读?笔者决定和幼儿一起探索。笔者利用散步时间,组织幼儿参观园内教师阅览室,看看教师平时是怎样阅读的、教师的阅读环境是怎样的;请家长配合,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去参观少儿图书馆,观察图书馆里的环境以及图书馆里的小朋友们是怎样阅读的。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多方面了解阅读环境,且对“阅读形象”有直接、清晰、正向的认识。

幼儿在观察与调查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经验,也提出希望能有像教师阅览室那样的环境,可以放一张长桌,铺上纯色的桌布,放几张椅子。个别幼儿提出其中一个书架(柜)背向阅读区,朝向活动室,专门供其他活动区的幼儿借阅。书架(柜)正好围成一小堵墙,为阅读区隔出一个小空间,方便幼儿在里面安静阅读,也方便其他活动区的幼儿还书、取书时不影响正在阅读的幼儿。

师幼经过商议,决定在阅读区里将阅读活动规则以图画的形式张贴在阅读区墙面或柜背面,形成一个固定的阅读氛围。幼儿需要遵循的规则相当简单:安安静静地看书,不大声交谈,不影响其他阅读者。营造这样的环境氛围,目的就是为了隐性地、温馨地提醒每一个来阅读区的幼儿,阅读时要养成好习惯,保持专注和安静。

二、在不同活动区提供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支持幼儿“功利性”阅读

[案例三]小萱正在美工区画鱼。她想给下午的“小吃店”游戏画几条鱼。可是画了几条鱼后,她突然放下笔,托着下巴,叹了口气。一旁的教师见了,问她怎么了。小萱说:“我画不好鱼,画来画去都是一样的,一定没有人来买。”教师看了看她画的鱼,确实都是椭圆的肚子、三角形的尾巴。其实,只要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每条鱼就有特色了。教师可以为她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呢?直接告知或者示范都不是最佳的,于是教师想到了绘本《勇敢做自己》,绘本中的每条鱼身上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适合启发小萱画鱼。于是,教师从阅读区的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书,递给小萱。小萱立刻被绘本的封面吸引了:“哇,这正是我想要的。”教师说:“你先仔细看看,然后找出自己喜欢的鱼。”小萱翻阅了一遍,说:“我每一只都喜欢,真的好漂亮。老师,我发现它们身上的图案都不一样。老师,你可以给我讲讲这个故事吗?”教师给小萱讲完这个故事后,问她:“每条鱼都很独特,如果你在刚才画的鱼身上也加上不一样的花纹,那么你画的每条鱼也是很独特的。”小萱兴奋地说:“我知道了,我还会画穿裙子的鱼,哈哈哈……”受小萱的启发,教师在美工区放了一个书架,将《连衣裙》等色彩、设计能吸引幼儿的图书放在了美工区书架上,供幼儿欣赏与借鉴。

[案例四]疫情之后,幼儿交流最多的就是关于病毒的话题。教师开展了“防疫小卫士”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很多防疫知识,即便教师努力地讲解,对幼儿来说仍然太难。有一天,言言带来了绘本《为什么不能出门?》,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出门时必须戴口罩、回家必须洗手等。绘本《为什么不能出门?》吸引了很多幼儿,他们边翻阅边交谈自己“宅家”时的所见所闻。《为什么不能出门?》的简笔画风格,也激发了幼儿的模仿兴趣,言言就模仿着画了几幅小图,并告诉教师“这是《我和病毒的故事》”。看到幼儿对绘本的接受,教师接着又找到了《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我们的免疫力》等绘本,投放在科学区。绘本的增加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他们也把自己想到的和听到的防疫知识,用自己的图画和符号,画成了连环画、宣传画,装订成册后,补充到科学区的书架中。到了学期末,教师发现科学区的绘本已经被幼儿翻破了。

一些教师局限于每个区域的功能,认为绘本等图书只能投放在阅读区中。如果幼儿将绘本带离阅读区,有的教师甚至会干预。教师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阅读,重点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而不能拘泥于哪个区或者什么时间。

笔者经过调查,做了以下探索:第一,调整绘本只投放在阅读区这一常规。投放点除了阅读区,还可以是有需求的其他活动区,从而顺应幼儿的阅读需求,让幼儿注意到书架上的书,并且拿到的正是他想看的书。这样的调整能使阅读支持该区活动的开展,同时让幼儿养成主动翻阅图书的好习惯。美工区,可以投放鉴赏性强及装饰性强的绘本、手指印画创意书、剪纸书、折纸书;科学区,可以投放实验类图书、小制作类图册、科学类绘本;数学区,可以投放数学绘本等;结构区,可以投放建筑类书籍、工具车类书籍等。第二,在各活动区投放图书之前,教师需要调查、了解当前幼儿的兴趣和阅读需求。书架里的书可以是幼儿园提供的优秀绘本,也可以是幼儿从家里带来的绘本,还可以是自制的图画书。

幼儿能在不同的活动区中找到当时适合他阅读的图书,可以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

三、利用各活动区的活动丰富幼儿的经验,为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幼儿的已有经验,是教师开展活动的前提。绘本再优秀,也必须有幼儿的经验做铺垫。如果幼儿缺乏相关的知识铺垫或者生活经验,绘本内容再精彩,也无法引起幼儿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可以先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案例五]“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教师准备开展阅读绘本《我妈妈》的活动。虽然幼儿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教师在交流中发现部分幼儿并不了解自己的妈妈。为了开展好阅读《我妈妈》的活动,教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区活动:一是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妈妈的样子,鼓励他们用符号的形式将谈话内容记录下来。二是结合调查表,引导幼儿调查“妈妈的本领”,支持幼儿了解妈妈的工作等。三是在语言区开展“我的妈妈本领大”播报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眼中的妈妈有什么样的本领。

四是利用照片、图谱等,支持幼儿将妈妈的本领和自己的本领画出来,并与同伴分享。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使得阅读绘本《我妈妈》的活动非常顺利。幼儿能将自己的妈妈和书中的妈妈进行对比,并且顺利理解绘本中对妈妈那些本领的比喻。

[案例六]白玛是一位来自西藏的男教师,幼儿对他很感兴趣,总是问他:“老师,你为什么穿的衣服和我们不一样?”“西藏在哪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西藏,白玛老师带来了几本介绍西藏的图画书,比如《丁丁在西藏》《西藏正在说》《中国地理——西藏》等,投放在区域中。幼儿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翻了几页就不看了。班级教师建议白玛老师先向幼儿介绍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于是,白玛老师在建构区和幼儿一起玩时,就带来了有着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的房子图片,讲解西藏的建筑以什么为主、是什么样的;在美工区,白玛老师穿着自己的藏族衣服,带来一些藏族服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特色,一起玩上色、勾画;在语言区,白玛老师将事先了解的幼儿最想学的藏语变成了卡片,卡片正面上半部分是图,下半部分是汉字,卡片背面是相应的藏文,他利用卡片在语言区教幼儿学藏语;白玛老师还在表演区带着幼儿一起跳藏族舞、玩藏族游戏。经过一个阶段的活动,幼儿对西藏有了基本的了解,会主动拿起白玛老师带来的书,看到书中出现白玛老师曾介绍过的内容,会发出阵阵惊叹声,讨论交流十分热烈。

可以说,经验就是幼儿理解与把握阅读内容的一节节扶梯。经验能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阅读,从对阅读不感兴趣到逐渐关注阅读,并产生新的想法,展开更多的思考。

幼儿园阅读区的环境要以幼儿能正常阅读为准,不能将阅读区变成幼儿聊天或者游戏的区域。其他活动区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依据幼儿的需求,投放适宜的图书,将绘本阅读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使幼儿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活动区佳佳绘本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绘本
绘本
我的校园
绘本
选择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