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2022-03-17文建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在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当中,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作为语文教學改革的先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调整改革方向,落实改革措施。文章主要从化文为景,引人入胜;联系生活,展现魅力;分层教学,凸显个性等方面着手,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革途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提出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该文则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2.0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高中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加强高中语文教育事业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逐渐浮出水面。因此,要求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提升课堂的趣味性、针对性、灵活性,增强课堂对高中学生的吸引力,让高中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真正意义上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当前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缺乏趣味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尊重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融入多样化的生活元素,加强课堂和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高中学生构建立体的教学情境,并结合学生的兴趣,教授语文知识。但是由于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拘泥于教材资料,照本宣科,往往通过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给高中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让高中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注定了高中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水平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制约,基于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低迷,动力不足,课堂参与度不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

2.忽视了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

不同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智力的不同,对语文知识的消化吸收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同时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差距较大。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反应速度比较快,思维足够活跃,对知识的消化速度快,消化能力强。而学习能力比较弱的高中学生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教师如果一味地采用统一化教学,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容易使得课堂上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降低教学效率,使得教学整体水平下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形式主义严重

高中语文课堂中,部分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然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但是改革形势大过改革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本质。在教学过程当中,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依然存在。大部分教师往往以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没有意识到要对高中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素质培养。虽然教师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而做出了一定的教学改变,但更多是在形式上做文章,这只会限制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真正意义上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1.化文为景,引人入胜

部分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通过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教师应该积极实现自身角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引导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高中学生的主战场。另外,教师应该和高中学生实现平等对话交流,给高中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让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做、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提升高中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帮助高中学生转变学习模式,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使得语文课堂重新变得生机勃勃,活力满满。

比如教师在教学《故都的秋》这首诗歌时,教师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分析,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兴趣,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谈秋景,揭示课题。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高中学生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视频。通过创设情景,让高中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教师组织高中学生预习,通过诵读诗词,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引导,让高中学生读出节奏美、音韵美、情感美。

再则,教师组织高中学生展开品鉴活动,《故都的秋》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如果高中学生对这首诗的认知停留在肤浅的层面,那么高中学生永远无法获得语文鉴赏的乐趣。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高中学生细细品读。在诗歌的上上榷当中,诗人运用了各种手段,描写了秋景,呈现了一幅萧瑟的自然画卷,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从文字着手,整体感知,联想出具体的画面。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多元的教学活动,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强化高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高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获得乐趣,有效地增强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联系生活,展现魅力

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调化,教师的教学手段一成不变,忽视了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内容,以高中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高中语文课堂的魅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篇文章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应该进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但是对新闻评论类的文章特征了解甚少,所以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加强对高中学生的引导,让高中学生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体会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景,给高中学生展示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定下的底色。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一些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老工艺、老工匠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工匠精神永不过时,工匠火苗永不熄灭。

然后教师可以从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新闻评论文体、了解工匠精神等方面着手,让高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文章写作背景形成初步的认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接着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赏析文章当中的重要词句,细读文章,概括工匠精神的内涵。学生个人的思维受生活经历和学习经历的影响,比较片面,而通过融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能够给高中学生带来新的思考和新的感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高中学生在交流互动当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通过交流探讨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最后,教师可以让高中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在当前社会中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高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体验以及社会性认知,对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进行阐述、分享。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活跃高中学生的思维,给高中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面充分地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增强高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分层教学,凸显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高中学生,而高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不同,语文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相差较大。如果教师忽视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那么只会让语文课堂两极化趋势更加严重。学习好的高中学生会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游刃有余,而学习情况较差的高中学生,则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为改善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分层教学法在语文课堂当中的应用,尊重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体现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和价值。

首先教师可以从多个渠道加强对高中学生的了解,将高中学生合理地划分为ABC三个层次,这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另外,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再者,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层次高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问题,不同难度的问题与不同层次的高中学生相匹配。而在作业安排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必做类、选做类作业,满足不同层次高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夯实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最后,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     也应该尊重高中学生之间的差异,落实分层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高中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给予学生鼓励和夸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在语文学习层面实现突破。

三、实践的效果和思考

1.注重提升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落后,教学思维过于局限、僵化,缺乏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更多的是借助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口头讲述和黑板板书,课堂氛围沉闷枯燥,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在新课改背景之下,通过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能够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语文课堂当中,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带来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使得抽象的知识以更加生动具象的形式呈现在高中学生面前,带给高中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另外,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当中畅游,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教学《虞美人》这篇文章时,可以通过播放音频的方式,带给高中学生强烈的听觉刺激,让高中学生从多个维度欣赏该首词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感情美、音乐美。

2.注重凸显高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容易忽视高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忽视高中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没有将课堂实践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无法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难以发挥高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的互动比较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凸显。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在语文课堂上发表看法,表达意见,或者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形式,以任务为驱动,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对语文知识的体会和感悟,充分地展现主观能动性学习的优势,将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高中学生,让高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教师在教学《站在地球边上放号》时,应该精准掌握高中学生的学情,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高中学生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一起探究、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了解郭沫若的浪漫主义风格,加深对诗歌内容的认知。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诵读等形式活跃课堂的氛围,培养高中学生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充分體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素质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语文课程作为三大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教育工作者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迎合时代发展的脚步,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致力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高中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 马晓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第86期。

[2] 邹玲玲《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课外语文》2017年第27期。

(文建萍,1976年生,女,湖南益阳桃江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3354501908285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