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信息化项目治理的“纵”“横”逻辑

2022-03-17钮烨烨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逻辑

【摘 要】以“纵”“横”逻辑为研究起点,明确学校信息化项目治理的横向联结和纵向发展策略。以横向联结的价值凝聚、跨界融合与平台共创策略和纵向发展的愿景引领、过程监控与增值管理策略为引领,进一步明确“纵”“横”逻辑的理论研究,放大项目治理的开放效应与创新效应。

【关键词】“纵”“横”逻辑;信息化项目;学校治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4-0034-04

【作者简介】钮烨烨,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江苏苏州,215200)副校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信息化项目是学校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具体办学目标,全面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手段,具有工作指向的教育性、要素协同的网络性、绩效呈现的发展性等特点。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化项目成为学校日常治理的重要载体,其治理水平影响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程度。[1]治理中运用“纵”“横”逻辑符合系统论,注重横向资源联结与纵向活动推进的复合作用,能够产生生态效应。

一、学校信息化项目运用“纵”“横”逻辑的依据

(一)项目具有横向联结性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与协作,因而信息化项目具有超越中心的高度外向性及在此基础上指向中心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笔者称之为横向联结性。联结性主要有以下五大形式。

一是主体的联结。一方面,要在学校的主导下形成政府保障、企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联外”治理格局;另一方面,要形成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后勤职工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协内”治理格局。[2]69

二是软件的联结。其中既包括软件之间的对接(如校内资源平台与校外资源平台的对接),也包括软件之间的嵌套(最典型的嵌套是操作系统、互联网对其他平台的承载)。

三是信息的联结。与项目有关且有利于项目推进的各类技术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社会类信息、文化类信息、教育类信息等,在应用中被认别与整合。

四是物质的联结。应项目所需而调用各类设施设备、工具与材料,并与软件进行结合。

五是能量的联结。项目所需的资金以及无形的精神纽带(如价值观、信念、理念等)将被用于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具有纵向发展性

之所以说项目具有纵向发展性,是因为项目有目标、有指向性,完成项目是一个递进式、系统化的过程。学校信息化项目的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立项”,确定适切目标,明晰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应当具备的人、财、物与各类信息条件,形成“形式包”。

二是“筹划”,包括建设工作组织、分配权力与责任、预算经费、计划投入物资、制定工作进度等。

三是“实施”,在目标与任务的驱动下,维持组织运行、制度运行和工作运行,注意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四是“结项”,在完成项目后,结合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效指标,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对项目实施的策略与技术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优化改进。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信息化项目因为教育的延展性而具有持续性,结项只是代表一个阶段的结束,相关主体往往会投入到螺旋式上升的新项目中。[2]71

综上,对“纵”“横”逻辑的研究符合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特点,“纵”“横”逻辑下的项目治理有利于加强横联与纵进,明确“横”“纵”的权变。

二、以“纵”“横”逻辑为起点的学校信息化项目治理策略

(一)学校信息化项目横向联结策略

1.价值凝聚。

学校应当在尊重个体差异性与多元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进价值观认同,凝聚人心,从而促进信息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价值凝聚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信息化项目的价值认同,明确项目目标的实现对集体发展、学校发展及相关个体发展的意义;第二层面是对信息化项目的理念认同,包括共建、共有、共享、共治等;第三层面是对信息化项目所选择的组织结构、方式的认同,包括扁平化、电子化、网络化等。如某校的“融媒体中心”项目,其工作任务是媒体宣传。该融媒体中心的团隊成员包括擅长网络技术的信息技术教师、擅长文字工作的语文教师和擅长摄录编工作的美术教师等,各方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任务进度。从具体工作来看,在第一个层面,要使项目成员认识到“融媒体中心”项目对宣传学校办学文化、办学环节、办学过程和办学成果的价值及其必要性;在第二个层面,要促成项目成员对加强合作、展现个性等理念的认同;在第三个层面,要强化项目成员对社交媒体群联系方式、网络化的协作制度和差序化的联系制度的认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说项目”活动,阐释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现实影响力,叙述项目的进展,促进全员对项目的了解;通过开展“议项目”活动,明确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路径与手段;通过具体的“做项目”活动,形成切实的工作制度规范。

2.跨界融合。

由于项目之下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分工,在工作中倾向于各自为政,如此一来,沟通不畅、信息交流不及时等问题会导致信息化项目存在运行效率不高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打破项目成员的自封壁垒,寻求跨界融合的路径不容忽视。第一,寻求与校外各界、各行业组织的融合;第二,寻求校内各部门间的融合;第三,寻求不同专业的融合。如某校的智能服务项目内容包括身份验证与考勤、物品与信息的订制与取用、物品与餐饮购买、物品清洗、个人运动与营养分析、设备控制等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子项目。该项目平台便于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了解校内服务信息,使各方在反馈使用情况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管理,促进校内与校外之间、集团学校的各校区之间、学校的各处室之间、校内教学与科研等不同行政条线之间、项目组与教研组等专业组织之间、各级各类教职工之间、不同的学科教师之间、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监护人等社会角色之间的全渠道信息的共融互通。

3.平台共创。

在个体间信息不畅的环境下,学校需要为项目成员赋能,增强个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共创意识,从而推动信息化项目的进展。首先是做好基础建设,应用通信技术(来自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平台技术(来自科大讯飞、腾讯、阿里、华为等)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3]打造包容硬件、技术与数据的校本化平台,连接“数据孤岛”,形成大数据库,促成云计算。[4]5其次是将信息化项目平台建设为个体共享的工作平台与业务发展平台,做到教育业务、管理和技术的充分融合,以权力分赋、目标分解、任务分割为手段,激发个体的技术应用意识与项目创新意识,促进个体结合各自专业,借助平台进行创新发展。以某校的校本课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包括数字教材、云教材、网络学习空间、创客空间、电子图书馆、微课、电子班牌等供学生自由学习的子项目,以及小程序活动、物联网服务、传感器体验等现场参与的课程条件,不同学科的教师甚至家长、校友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个人专长建设自己的课程空间,包括提供学习方案、提供链接资源、进行线上答疑、收集成果等。教师空间反映了教师的课程理念、课程能力和课程实施效果,是教师提供个性课程服务、实现个人专业价值的平台,能让教师发挥专业影响力,获得职业幸福感。

通过学校信息化项目横向联结,可以实现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教师、家长和社会力量等各方的协同,个体的权利与职责的协同,形成对项目的强力支撑。

(二)学校信息化项目纵向发展策略

1.愿景引领。

作为学校领导者,首先,要尊重办学规律,立足学校的实际条件与项目设置的具体情境,以项目目标为基础,突出信息化对项目的助推作用。其次,应通过发动项目成员广泛参与民主商议活动,充分挖掘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价值,审时度势并向同行借鉴,描绘出具有生动性、具身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项目愿景。最后,要在对现时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制定达成愿景的路线图,明确具体实施路径及其附属技术与手段。

2.过程监控。

在项目实施中,可采用观摩成效、查看工作资料、分析数据、召开项目例会与进展汇报会的形式,加强过程性监控,了解项目的进度与质量,避免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一,学校要关注信息伦理与信息安全工作,屏蔽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保证生产信息的真实性;做好基础设施维护工作,修补软件漏洞,同时采用防火墙、身份识别、入侵检测等技术,避免信息的泄露与丢失。[4]5

第二,要关注“人”。权衡主体间任务分配的合理性、个体所承担责任的明确性和协作的有效性。

第三,关注成本。权衡信息与技术等要素的利用、项目资源与经费的分配是否合理。

第四,要关注效能。持续跟进项目的开展进程,及时化解“卡脖子”風险,打通信息化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例如,某校的平台管理项目运用电子办公、网络会议等平台进行日常的文件流转、工作安排、课程编排、财务运作等事务管理,通过手机App进行新生报名、缴费退费、健康上报、常规检查、设施报修、教育调查等信息传输与银行结算。项目组的相关负责人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及时跟进信息安全、人力资源、成本耗费、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形成项目建设的综合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平台管理的改进与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3.增值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主动、及时了解当下面临的障碍和困惑,为项目工作者赋权赋能,积极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梗阻点,支持信息技术的建设发展与创新。面对共性的问题,可采用情境参与的方式,对参与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培训,通过技术探讨与情境试验,全面提高项目成员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面对个性的问题,可采用团队帮扶的方式,由团队中的业务骨干带动、指导,促成实际问题的解决。此外,应关注全体师生,特别关注受教育者在项目中的个性化需求,引进智能技术,精准推送学习资源,为其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效应,使项目工作者在正面评价的激励和负面评价的鞭策下提高研究热情和信息化素养。通过项目理念的贯彻、项目方案的落地、项目活动的开展,强力推进项目实施。

依据“纵”“横”逻辑的学校信息化项目治理,可以放大信息化项目治理的开放(横联)效应与创新(纵进)效应,有利于学校信息化项目的整体设计,有利于信息技术与学校项目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形成多元式、互动型、网络状的信息化项目治理生态,有利于学校事业发展所需的具体信息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钮烨烨.倡导T态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32-33.

[2]代蕊华,张丽囡.校长信息化治理能力:内涵、核心要素及提升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9(5).

[3]张其飞.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应用型高校治理变革:理念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1(4):147-152.

[4]成洪波.信息化促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

2377501186345

猜你喜欢

逻辑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专题训练(一):集合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创新认知逻辑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