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内涵与途径

2022-03-17刘志林伍红林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传统文化德育

刘志林 伍红林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是广大未成年人成人之“魂”和“根”,蕴含着做“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基本规范和追求境界。当代中小学教育须有文化自觉,深度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培育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于此,广大中小学要保持文化育人的德育敏感,不断夯实课堂教学作为转化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的主阵地,同时还要持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综合活动的德育整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育人价值;实践转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1. 刘志林,南昌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00)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中小学学校变革研究;2. 伍红林,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中小学学校变革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的技术逻辑研究”(BAA1902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四个自信”,尤其突出了“文化自信”,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教育领域,2015年教育部颁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教育部又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这些指示精神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德育改革提供了基本方向。广大中小学校要高度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使其成为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资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文化资源

“当代中国”是思考各类教育问题、深化各层教育改革的重要时空背景(“当代”是时间,“中国”是空间)。因为与过去(哪怕是近一两年)和国外相比,“当代中国”都具有因快速发展而引发的特殊性。近几十年来,我们亲身经历了国家由贫穷走向富裕,市场经济的理念、价值、运行方式等渗入社会一切领域;思想领域多种主义盛行,价值体系功利为上,广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树立面临各种挑战;文化领域古今中外多元混杂,尤其是经过40年改革开放,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对国内的侵袭日益加剧,中国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紧迫。与此同时,当代中国还在经历由富到强的转变,对内国家面临经济、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升级换代,关注老百姓的和谐民生和美好生活;对外国家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地位发生变化,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打压。总之,当代中国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从教育的立场来看,中国进入或正在进入培养自己的“爱弥儿”的新时代。人们可以为中国教育培养的新时代“理想新人”作出各种构划,但有一点必不可少,那就是“世界视野、国际格局与中国心灵、本土根基”。这已经在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的变革中得到体现:一方面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促进青少年直面世界、平视世界,树立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文化认同和传统回归,厚植青少年中国根脉、文化情怀,奠定文化基因。可以说,不管是学生国际素养的养成,还是文化根基的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当代中国教育必须特别突显的重要方面,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中小学育人资源的有向、深度转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如讲求仁义与仁爱、重视民众百姓利益、突出诚实守信、崇尚正义和和合、追求世界平等与大同等,这些都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资源。站在学校德育的视角,更为关注的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使人成人”的文化资源,并通过德育转化使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转化成为作为一位合格中国公民的基本德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做“中国人”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聚焦点是“人”,它在漫长历史的演化中不仅凝聚了共同点,也积淀了差异性,即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文化特性。中国文化传统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虽然有过“礼崩乐坏”的特殊时期,但文化主根从未断裂,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一次又一次重新复兴。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的价值取向上,指向自識、自强、自立、自持,所以在中国文化中有盘古开天、钻燧取火、仓颉造字、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故事传说,这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崇尚人力、自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易经》首卦首句即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他一代代文化前贤和中华经典也一再论述“中国人”的精神,如孟子在其《孟子》里有关于“大丈夫”的论述,彰显“大丈夫”为人处世时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慎独精神和独立人格。当然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中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及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倡导的奉献、担当精神等。因此,当代中小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首先要关注的是开发其蕴含的做为一个“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使其转化成为青少年的立身之本。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做“中国人”的基本规范

如果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做为一名“中国人”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青少年成长的底蕴及其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底色,此外还蕴含着对做为“中国人”的底线的明确规范要求。如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君子”与“小人”的比较性论述(“君子周而不比,小学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学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树立成为一名“君子”基本标准和各类参照。而且,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关注纲常人伦、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将其作为评价是非、匡正曲直的核心标准,强调个体在日常要坚守慎独,坚持修己,在自勉的同时不断自持,强调为人处世要坚守正道,日常处事能进退有据等。这些都启发当代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抓好青少年学生做现代中国人的底线教育,明确为人之本、处世之德、行事之道和立身之则,在校内外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敬业乐群、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做“中国人”的追求境界

除了坚守底线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还内蕴有做为一名“中国人”的可能境界。如孔子强调求仁,主张人应争取成为“君子”而非“小人”;孟子主张成为“大人”,认为“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并养“浩然之气”,以成为“大丈夫”;儒家之外,道家追求“逍遥”“无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国人”立身修行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里又区分为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均指向天地、人事与自我的贯通及人生的解放、自由。这些都启发当代德育要教人成人,而非教人成器,要立大志、求大道、干大事、做大人,不计较于个人的小得失、“小确幸”。这些方面的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的融通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主要途径

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座教育资源宝库,广大中小学要从整体上规划、局部上突破,聚焦当代德育的难点和青少年发展的现实问题与需求,深度开发其育人价值,做好德育转化工作。

1.学校要树立主动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使命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学校的领导团队须具备文化自觉,既意识到学校的文化精神和对社会应承担的文化使命,还要意识到文化的育人意义,懂得“以文化人”的道理。其实,文化不仅是名词,不只是书本上、以各种符号或非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来自过去的知识,还是一个动词,表现为人的生存方式,“文化是人的活动,它从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给定的东西上,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1]。对学校来说,文化摆脱“知识”局限之后,就成为“成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学校应当被建设成为促人成人的文化生命场、文化转化场。

2.学校要建立学科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内在关联

叶澜提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认为“‘教天地人事是用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财富,丰富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教育中认识外部世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等重要的基础性任务”,“‘育生命自觉是教育中指向内在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使命。‘生命自觉主要包括:热爱生命和生活,悦纳自我,具有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反思自我,在人生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信念和能力;具有策划人生、主动把握时机、掌握自我命运的智慧。‘生命自觉是教育最高境界的追求”。[2]这些阐述启发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德育转化过程中,我们须重识课堂教学的德育价值。所谓“文以载道”,课堂所教的各门学科负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深度开掘其中的德育功能。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过程中,“‘天地之道是‘自然之道,‘人事之道是‘社会之道,天地之道和人事之道,通過教育成为每个受教育者内在的‘人心之道”[3]。课堂教学若能实现这“三道合一”,在一定意义上就很好地实现了学科德育。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能知行合一、以人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教师真正成为有德性的“文化人”,才能在课堂之中真正完成文化的“化人”过程。其次,教师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在一起的有德性的“文化生活”,才能在“教育性教学”中实现德育转化。此外,还要以学科和课堂为根本,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对话中,了解做为一名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基本规范和追求境界。

3.学校需建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转化的综合活动体系

学生在学校不是只有上课和学习,还有日常性的校园生活和班级生活。不能小看生活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伟力。人怎样生活,就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校园生活。人才培养的校际差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生活的质量的差异。这一过程中,校园生活不能完全是日常化、自发性的。学校作为育人的专门机构,在日常生活之外还应策划、实施、调整专门性、发展性的生活。这种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校为学生开展的种种主题性综合活动。综合活动的独特在于它是以主题和项目为核心。它与学科教学不是非此即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而应该相互助益。学科教学是基础,为综合活动提供发现、研究新问题的基础能力和保障。综合活动可以打开、跨界,从多个方面切入。学科界限在综合活动中打破,而不是在教学中打破。综合活动的跨界,可突破学科之界、学校行政组织之界、校内外空间之界、学期与假期之界,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相对自由的天地。综合活动的主题和项目可从多领域多角度切入开展。每项具体活动应更多让学生全程参与、主动承担责任。如果将学校综合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发现综合活动是实施转化的关键。在专题性的文化综合活动中,就可以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德育体验。

参考文献:

  1. 皮尔森.文化战略[M].刘利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1.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信条[N].光明日报,2017-02-21:(13).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传统文化德育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