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成就科普展示实践与思考

2022-03-17金小波陈少虞

学会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技馆实物展品

金小波 陈少虞

[摘要]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之创造的科技成就不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的结晶,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素。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普及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一体两翼”不平衡、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快速响应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成就科普展示工作值得关注。该文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为例,梳理其展示概况,分析展示特点,结合科技馆展览展品展示特点,思考并提出科技创新成就科普展示的建议,以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普要求。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科普展示展览展品

[中图分类号]G26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596(2022)010047-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当今世界科技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掌握主动、国家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人民生活提质向好的关键因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坚,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成果密集涌现。科普展览是科学普及致力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载体,做好做优科技成就科普展示,是新时代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营造浓厚科学氛围、提振民族科技自信,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一大抓手。本文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下简称“十三五”成就展)为例,结合科技馆特点,思考科技创新成就类科普展示的实践建议。

一、“十三五”成就展总体概况

“十三五”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重点展示我国“十三五”时期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和科技进展。展览共分为12个展区,包括百年回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区域创新、开放合作等展区。展览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共设展项1700余项,展出实物1300余件、模型270余件、展板930余块,涵盖实物、沙盘和模型,采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互动展示方式。本文选取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等代表性展区进行具体阐述。XUEHUI学会2022年第1期2022年第1期科技成就科普展示实践与思考XUEHUI

(一)基础研究展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本展区展出的内容为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涉及量子通信、芯片、材料、基因等方面,全面展示了我国在基础前沿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如“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LHAASO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模型、中国散裂中子源模型等。

(二)高新技术展区

高新技术展区围绕“加快高新技术突破应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分主题,展出约80件(套)展项,涵盖约129项成果,涉及碳捕集、3D打印技术、材料设备、人工智能等领域,如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模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模型等。

(三)重大专项展区

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党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本展区主要展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大型飞机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等1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相关成果,如中国空间站模型、“祝融号”火星车模型、“深海一号”等。

(四)农业农村展区

农业农村展区以“推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展出130余件(套)展项,是科技惠农成就的一个缩影,如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340马力智能CVT(无级变速)拖拉机等。

(五)社会发展展区

社会发展展区主要展示“十三五”期间在资源环境、生物医药、社会事业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如展示了“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疫苗研发、近零能耗建筑等展项。

二、“十三五”成就展展示特点

“十三五”成就展属于科技成就类的短期展览,一经展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媒体广泛报道,集中反映此次展览实物资源丰富、技术含量高,部分展品能够让观众实现情境式体验,吸引力强;科技界人士被一批批“高精尖”技术成果所吸引,产生了浓厚兴趣;公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国家重量级科技成就,通过VR等技术还能够实现互动体验,切身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变化。总体来说,综合各方评价,本次展览展示内容丰富、集中,是一次成色十足的科技成就展,激发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技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参观调研,从展覽主题设计、展览展品内容、展示形式等科普展示角度,归纳分析此次展览的特点。

(一)主题聚焦,内容丰富

“十三五”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统揽内容设计,直接鲜明地将展示内容聚焦到科技创新这一靶心上。其次,围绕“四个面向”这一主线设置分展区,如重大专项、基础研究、社会发展等展区,将各区内容并联起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并依次展开。再次,各区提炼出各自分主题,进一步将展示内容细化聚焦,如重大专项展区的“凝聚科技创新磅礴力量实现战略领域率先突破”分主题,基础研究展区的“加强基础前沿研究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分主题,社会发展展区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助力人民美好生活”分主题等,一一对应,层次分明。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基础前沿、重大科技、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展出1000余件(套)展项,令公众收获满满。

(二)场景营造,系统展示

“十三五”成就展呈现具体内容的展项多应用场景化模式,以点带面形成系统性的展示,将某一具体科技创新成果置于具体的研究、加工或应用场景中,营造情境式、场景化、沉浸式展示情境,便于公众了解并理解科技创新的研发过程、实际价值和具体应用,增强共情感。例如重大专项展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展示的“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模型,将“离子注入区”“刻蚀区”“化学机械研磨区”等生产线全流程进行展示,增强观众的系统性概念,便于学习理解相关科技知识。

(三)实物“加持”,技術添彩

“十三五”成就展展出大量科技实物,很多都是首次近距离面向公众进行展示,让公众大饱眼福,极大地增加了展览的可参观性。运用沙盘、LED屏幕、VR等新技术进行拓展展示,丰富了展示内容,增强展览吸引力。如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专项展示区,展出舱内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等科技实物。同时借助VR技术,设计体验互动展项,观众通过佩戴VR眼镜,可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穿航天服置身于太空,以航天员的视角近距离观察空间站及内部结构,体验一回角色转换,极大地增强了展示的趣味性。

三、科技馆展览展品的特点

科技馆(国外一般指科学中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最早由科技博物馆演化而来。维克多·丹尼洛夫在其著作《科学与技术中心》中明确指出,科学中心是科技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本文所指科技馆即为科学中心类场馆。早期科技博物馆展品多为自然、科技类相关的藏品,且主要为静态陈列,始终给观众一种只能看得见、摸不着的距离感。随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逐步显现和扩大,2007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进行再次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以教育、研究、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教育被列为首要目的,显然,单纯地将科技藏品进行陈列展示已无法很好满足博物馆的教育功能。20世纪以来,在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建构主义、启发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理论成为科技教育研究的热点,也被科技博物馆所关注,并以此为依据寻求突破[2]。德意志博物馆作为世界最早的科技博物馆之一,具有丰富的科技藏品,在这一背景下,也开始寻求让科技藏品“动起来”的方法。如其在展览内容上,一方面借助大量科技实物体现各领域科技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将机器、模型剖开处理,辅以观众可参与实验和操作的设备展示各种科学技术原理,以促进观众对藏品的认知及原理的理解。又如2019年,谷歌艺术与文化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通过360度虚拟技术,实现带领观众全景式参观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发现号航天飞机。

随着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937年建成的法国发现宫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科技馆,1969年建成的美国探索馆标志着世界科技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发现宫的创始人让·佩兰和探索馆的创始人弗兰克·奥本海默最初都把一些承载科学原理的设备等转化为互动的展品。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且借鉴了国外科学中心的模式。根据我国出台的《科技馆建设标准(建标101—2007)》,科技馆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以可参与体验、有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的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科技馆展览展品是科技馆最重要的展教资源,具有普及科学知识和方法、表达科学思想和精神的重要功能,是科技馆与公众进行交流的“科普语言”。这与国外对科技馆展览展品的展示理念和特点是相通的。让·佩兰和弗兰克·奥本海默研发科技馆展品的过程主要有两个基本诉求:将藏于仪器、机械内部和自然、生活现象背后的核心科技原理抽象出来,加以形象化、动态化,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即动态演示型展品。在实现上述诉求的基础上,模拟、再现科学实验、生产劳动的实践过程和科学现象的发生过程,为观众创造从实践中体验科技、了解科技的情境,即参与体验型展品[3]。

与一般教学仪器、游乐设施和玩具不同,科技馆展览展品具有本身固有的特点。从展示内容看,科技馆展览展品需具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从展示方式看,科技馆以互动探究动态展示为主,少有以单纯标本、模型等静态的陈列展示,致力于营造一个激发观众兴趣、进行探究式学习的互动环境。从展示内涵和理念出发,着重突出科学技术的公众性,强调普及知识,更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由此可见,科技馆(科学中心)的展览展品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艺术因素。智力因素是指科学的概念、原理等,艺术因素是指趣味性和娱乐性、参与性等[2]。

就科技藏品(科技成就实物)而言,从国外发达国家来看,因其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红利,科技博物馆中的实物储备较丰富,且对其展示也逐步从单一陈列向互动操作发展,如前述德意志博物馆等。从国内来看,科技馆对科技成就实物的收藏、展示越来越重视,但还远远不够,不过科技馆展示并不是单纯的静态展示,这不符合科技馆展示的特点,也无法满足公众互动探究的需求。以中国科技馆为例,2016年新改造的“太空”展厅围绕航天领域科技知识、成果进行展示普及,其中引进了“神舟一号”返回舱、航天员舱内工作服等科技成就实物进行收藏展示,在此基础上,借助触摸屏、增强现实、体感等技术设备,让观众除了近距离感悟实物的魅力,还能依托实物进行探究互动,以拓展对科技成就相关知识及内涵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参观兴趣,并提供了一种通过参观学习获得“直接经验”的途径。四、科技成就科普展示的思考及建议

此次“十三五”成就展聚焦科技创新成就,展示对象明确,内容丰富聚焦,深受各界欢迎。从科普展示的角度,科技成就可以理解为是在特定时空下承载着丰富科技信息、科技文化、科技故事的科技藏品。在此次展览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馆展示特点,取其精华,思考形成科技馆在展示类似科技成就类展览展品中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提升科技馆科技成就科普展示效果,更好地体现科技馆互动探究展示理念。

(一)挖掘科技实物进行创新展示

从博物馆定义角度来讲,本文提及的科技实物与科技藏品更贴近。科技藏品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动植物、矿物、化石等自然标本,机械设备、工业产品实物或模型等工业技术产物,以科学仪器、科学实验、技术发明和科学考察对象为原型的科学展品。自然标本、实验装置、科技发明等科技藏品,都是科学家科学探究的对象、工具和产物[4]。显然,此次“十三五”成就展的大量科技实物属于以上范疇,且是展览的一大特点,最直观、集中体现了科技成果的价值、应用及内涵。对于科技馆而言,除了部分如航空航天类专题性展馆或展览有条件展出科技实物以外,其他科技馆也可以尝试广泛挖掘科技类实物(包括科技装备、材料、设备等),并结合科技馆展示特点进行科普转化。例如本次展览中,在深海展区展示的深潜器用观察窗玻璃实物,因其由特殊材质制成,能够代替普通观察玻璃,达到“透过小玻璃观察大范围”的效果,通过引进吸收转化成科普展品,能够让观众零距离体验深潜队员的视觉感受。

(二)持续追踪最新科技成果系统展示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追踪最新科技成果进行科普转化是科技馆义不容辞的责任。20世纪初,美国学者布郎·古德认为,博物馆应使展览能反映“概念”,而不仅仅是“物”。1903年,德国工程师冯·米勒在创建德意志博物馆时把出发点放在解释思想和“概念”上[5]。“十三五”成就展系统展示了中国空间站模型、嫦娥系列探测器、北斗导航卫星等航空航天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包含了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内容。可以考虑在相关科技类展览中进行系统展示,而非单项散列展示,一来可以进一步丰富展示内容,二来可以形成科技展品逻辑链式展示,公众通过参观学习能够建立系统科学概念,对于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发展和科学素养形成大有裨益。

(三)借鉴场景化模型展示

“十三五”成就展上,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等展区展示了较多系统性工程项目及相关科技成果,在展示相关工程项目方面多应用场景化模型+灯光效果或沙盘的方式进行展示。此类场景化模型制作较精细,细节到位,还原度高;基本能够全面反映具体项目应用的实际场景,符合工程类系统性项目的展示特点,能够让观众更全面了解相应科技成果的应用,增强公众对科技为民、科技惠民的理解。在场景化的展示基础上,挖掘科技馆展品互动探究方式,能够拉近科技展品与公众的距离。

(四)用好LED显示屏等新科技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LED显示屏的延展性、稳定性、显示效果等有大幅提升,此外,AR、VR、虚拟沙盘等也越来越多被应用到科普展示中。此次“十三五”成就展使用了大量LED显示屏,与不同内容的展品模型深度契合,一方面对不易呈现的内容进行补充展示,另一方面打破纯静态模型展示,提升效果。科技成就类展品较复杂,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技馆此类展览可进一步探索用好LED显示屏等新技术新设备,在展示方式、技术手段方面挖掘技术与展品的契合点,巧用LED等技术设备,使展示内容更加完整、展示方式更加新颖、展示效果更加立体,进一步激发公众的兴趣。

五、结束语

“十三五”时期,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涌现,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新引擎,“十四五”时期科技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产生更大的成效。科技成果饱含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记录着创新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和宝贵的科学精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已明确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对于在全社会更好地营造浓厚科学氛围,激励广大公众爱科学、学科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助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创新拓宽科技成就科普展示方式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中国文物报,2009-03-20(6).

[2]龙金晶.浅议科技博物馆藏品与科学中心展品的区别与联系[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4):20-26.

[3]中国科技馆课题组.科技馆创新展览设计思路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R].2011.

[4]朱幼文.教育学、传播学视角下的展览研究与设计——兼论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创新的方向与思路[J].博物院,2017(6):70-80.

[5]维克多·丹尼洛夫.科学与技术中心[M].中国科技馆编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857501908296

猜你喜欢

科技馆实物展品
展品被盗了
找出口
我在四川科技馆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关于场与实物关系的一种探索
科技馆惊魂之旅
科技馆惊魂之旅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
第五届莫斯科国际航展展品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