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2-03-16李美荣

课外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李美荣

(南宁市第二十中学,广西 南宁 530003)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亟须创新教学方法、模式。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搞清楚阅读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不知道怎么进行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不知道怎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各项能力进行培养,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不如意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也没有达到。鉴于此,下面提供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进行应用。

一、初中阅读教学之多角度阅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活跃的思维,但却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在活跃状态,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进行文章的阅读时沉不下心来找出答案,无法进行深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可以勉强对题目进行解答,但是准确率不高,答案较为片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开展多角度阅读,让学生找到不同的阅读切入点,通过多角度思考,找到文章的核心内容。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台阶》时,教师就需要知道,这篇文章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而且联系了作者的生活经验,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解答课后习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那么学生是无法掌握核心内容的,是无法了解文章主题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阅读篇目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手段,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样的导入语说出:“我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大物博,而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自己的家乡的风俗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透过这种风俗看到人情。《台阶》的作者来自农村,而台阶正是作者居住的地方的独特风俗。比如:房屋的台阶越高那么就证明主人的地位越高,所以他们那里的人都将高台阶当作了追求。现在请大家将台阶当作切入点,对文章中提到的人物的性格进行探究,总结出不同人物的个性品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深入阅读,并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风土人情当作切入点,就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理清文本的行文脉络,即文章的背景是农村,以风俗人情作为表现农村生活元素的主要线索,进而引入与之相关的人物,再对人物背后的思想、品质进行探究。所以学生可以获得深入的人物感知,学生的思维线索会变得特别清晰,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降低教学难度

对学生而言,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将主题总结出来,还要搞清楚文章的思想,感悟作者的情感。此外,大多数教师无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为脱离现实,所以学生不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将教学难度降低,需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引导。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时,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基础进行相应的教学。比如,教师可以首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含义,并且对相关的文言现象进行有效处理,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定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文章内涵。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承担整合课堂内容的责任,并且起到促进作用,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探究。但是教师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多,能力有限,而《桃花源记》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在阅读时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引导,让学生将这些阅读障碍扫清,更好地感知到课文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表不同的意见,比如,有的学生会说:“桃花源记属于人们的美好理想、美好愿望。”有的学生会说:“桃花源记的存在是值得考究的,因为那个时代的条件是有限的,而《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了。”有的学生会说:“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时,借助桃花源寄托自己的理想是很正常的,但是为什么他要引入真实的人物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究的。”在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基于阅读内容设计了教学活动,使学生进行了知识探究,所以可以将阅读释难途径建立起来,降低教学难度。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完善思维体系

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将思维体系的完善当作了重点。因此,教师想要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就要尽可能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从而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开来,使学生将感知内化。不过,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时,教师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能让学生乱想。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告诉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给学生安排一些任务,如:找出这篇文章中运用的说明方法、顺序,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搞清楚语言具备怎样的特征。当学生成功完成任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即:“我们国家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园林的景色不仅美丽且十分具有代表性,那么请你选择一种你所擅长的修辞手法,尝试用写作的方式描绘苏州园林的景色。”虽然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所不熟悉的,但是胜在别出心裁、生动有趣,所以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所熟悉的方法进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开来,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认知也可以凸显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将古诗《枫桥夜泊》当作切入点,逐步地引入了苏州园林的美景。

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这一科目较为特殊,与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但是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生活与知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引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台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底层小人物的韧性、父爱的伟大。又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背影》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受到刺激,获得不同的感受、体验,将亲情的伟大感受到。再如在教学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的《老王》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使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产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间接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可以将人生道理感受到、领悟到,可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五、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加强自主性阅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将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自主性阅读,需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就需要知晓,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感受到每一次阅读都是不一样的,才能让学生找到思考方向,才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才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就《变色龙》这篇文章而言,将人物态度变化当作切入点,体现出了人物见风使舵的特点,塑造了一个“变色龙”的形象。然而,这篇文章并不只是在讽刺普通“变色龙”一般的人,更是在对沙皇统治下的官僚警察制度进行批判。如果教师采用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抓不住重点的情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呢?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自主性阅读利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过,教师要知道,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为给阅读教学的效率、质量提供保障,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教学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如:文章为什么选择“变色龙”?文章是对变色龙这一动物进行说明吗?如果不是,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有什么内在的含义?这些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而且难度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所以在进行自主性阅读时,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让学生逐步地理解知识。而且因为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有最终方向的,所以可以将阅读难度降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在,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活跃。

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利用对比阅读

阅读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对比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对比阅读优化阅读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将文本内容当作根本,选择合理的资料,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阅读的活动设计。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将阅读内容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了解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学《老王》时,教师要知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且老王这一称呼再普通不过了,老王的一生极其平凡,却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那么“不平凡”。但若是直接让学生进行阅读,学生根本没办法感受到作者笔下的不平凡,只会将课文当作一篇再普通不过的写人的文章。那么教师需要怎么进行教学呢?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将对比阅读这种方法利用起来,使学生同时阅读两篇同一类型的文章,找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章、体会文章。比如教师可以将同单元的《卖油翁》引入。卖油翁同样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职业,作者同样借助文字体现出了卖油翁所具备的精神。但是,这两篇文章是有一些不同点的,比如,一篇是白话文,一篇是文言文,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不一样,体现人物精神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将两篇文章利用多媒体技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教师此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文本进行对比。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第一篇文章是讲什么的?第二篇文章呢?它们的主题一样吗?类型一样吗?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体现思想情感的?文章的内容存在哪些相同之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而且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能力不同、掌握的知识程度不同,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在举手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产生碰撞,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此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强化自身认知,核心素养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特别重要的一项内容,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紧跟时代发展形势,创新自身教学理念,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上述提供了几种教学方法:初中阅读教学之多角度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降低教学难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完善思维体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丰富情感体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加强自主性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利用对比阅读,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进行运用。但是,教师需要注意,阅读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考虑到教学内容,而且阅读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两种方式,教师需要将两者的关系调整好。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